《說勤奮》第一課時說課稿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勤奮》第一課時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說勤奮》第一課時說課稿

《說勤奮》第一課時說課稿1

一、說教材:

這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一篇文章。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比較少見的一篇闡明道理的議論文。文章首先開門見山提出作者的觀點: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然後通過古今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學生: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課文共四個自然段,根據擺出觀點,舉例證明,點題作結的大體結構我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扣題立論,作者以問句開篇,引出中心論點: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接着強調指出,古今中外的每一個成功者都是依憑勤奮獲得成功的。

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舉例證明。作者例舉了一古一今的兩個典型事例來證明開頭所擺出的觀點。

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總結全文。這一部分緊承上文,強調今天仍然不能忘記"勤奮"二字,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有所貢獻。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整體素質,也爲了實現"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體"這一目標理念,我對教材進行了創造性的組合,使學生做憑藉了教材,又不拘泥與教材。所以本節課的主要模式爲自主探究型閱讀教學模式。

由於本課是《說勤奮》的第二課時,學生已經對課文有了較多的瞭解。因此,本課的教學開展緊緊圍繞"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這一論點,構建學習板塊,系統組織教學。通過教師組織學生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結合司馬光的具體事例,通過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細細咀嚼,理解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什麼,他是怎樣"用汗水澆灌出來的"?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主要採用學習的遷移,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同樣討論童第周手中的"鮮花"是什麼?和"他是怎樣用汗水澆灌出來的?"這樣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入地領悟"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2、學法:現在人們對教育的要求已經轉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重視學法指導。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學會。爲此我根據課文內容的特點讓學生充分去感知語言材料,讓學生自己去讀書感悟、小組學習,研究語言文字。我教學生用"讀""思""議""悟"的方法學習本課,仔細品味重點段、句、詞,體會文中的情感。這種方法,不僅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鍛鍊了學生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認識,針對新課標對中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司馬光和童第周勤奮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的道理。

3)教育學生從小要勤奮學習,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四、教學重難點:

本文的說理性很強,通過具體事例來論證所提出的論點,因此,我把文章2、3兩個自然段的學習作爲本課教學的重點,並把理解"手中的鮮花""汗水和心血""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等詞句的意思作爲教學的難點。教育學生從古今中外的名人身上體會他們的勤奮,從而讓他們明白只有勤奮長大了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五、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的教學目標,我大致這樣設計了教學過程:

1、明確中心,學習第一段

(1)找出中心句: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勤奮

(2)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討論:"鮮花"在這裏指什麼?(他們所取得的成就)"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麼?(艱辛的勞動)

(3)比較: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教師引導學生理解,第二句話更加具體,通過"古今中外""每一個""都是"說明了無數的事例證明了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樑)

2、研讀事例,學習第二段

從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司馬光的勤奮的?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字"躲"、"一遍又一遍"、"滾瓜爛熟"、"警枕"體會司馬光一生勤奮,最終取得了成功,編成了史學鉅著《資治通鑑》。

3、學法遷移,學習第三段

學生自學,完成下列思考題,並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把有關的詞句畫出來:(1)童第周手中的鮮花是什麼呢?(2)童第周的情況和司馬光相比有什麼不同?(3)童第周的成功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4、拓展練習

引導運用本文的寫作方法(擺觀點——舉例子——總結),勸勸兩位學生:(1)我天生聰明,所以不需要勤奮也一定能成功;(2)我基礎比較差,恐怕再怎麼努力也趕不上聰明的同學,也就不想努力了。

《說勤奮》第一課時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課文內容:

本文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課文。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文選擇的兩個事例非常典型,一個是古代的,一個是現代的;一個是天資聰穎的人勤奮成才的,一個是基礎較差的人靠勤奮成才的。這樣,使道理說得更深刻,更能令人信服。

2、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知道只有勤奮學習,長大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通過讀文感悟兩位名人成就的.事例。

(2)難點:理解“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二、說教法

關於教法,有一句話對我的啓發很大:“真正的閱讀是與作者心靈的對話,如果讀書的人是正在成長的中學生,而書的作者是民族與世界、人類的大師、巨匠,那麼,這樣的讀書實際上是一個文化傳遞、精神傳遞的過程,要能形成作者—編者—教師—學生四者之間對話交流的互動關係。”教師應當設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興趣,領會、認同作者的情感和編者的意圖。據此,我採用討論法激活學生的思路,開拓他們的思維。

三、說學法

課堂教學要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因此,我準備以自學討論法作爲總的學習方法,以朗讀訓練作爲突破口,體會課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四、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

通過上一次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學生交流)

(二)、細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一段。

(1)、找中心句。

(2)、教師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是勤奮。

(3)、用自己的話說說句意。

(4)、換一個說法。

(5)、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這句話什麼意思?

(6)、指導朗讀第一段。

2、細讀第二段。

(1)、讀課文第二段,思考:圍繞“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這一中心,作者主要寫了哪兩個人勤奮成才的故事。

(2)、學生自讀課文,圈圈、劃劃。討論交流。

(3)、兩位名人成功的事例說明了什麼?

(4)、齊讀課文第二段。

3、細讀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麼?

(2)、默讀課文思考,這一段在全文起什麼作用?首尾呼應,總結全文。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4)、教師小結。

(三)、背誦課文。

學生選擇背誦2—4自然段中的任意一段。

檢查背誦。

(四)、課外作業。

蒐集有關名人成功的事例。

《說勤奮》第一課時說課稿3

一、說教材:

《說勤奮》是一篇說明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本文選擇的兩個事例非常典型,一個是古代的,一個是現代的,一個是天資聰穎的人靠勤奮成材的,一個是基礎較差的人靠勤奮成材的,這樣才能把道理說得更深刻,更能令人信服。

二、說教法學法:

1、自主討論法:這篇文章對於四年級孩子來說,理解不存在什麼問題,內容深入淺出,沒有什麼孩子理解的難點。有的學生甚至不太感興趣,所以應該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

2、採用變序法課文圍繞“勤奮”,開頭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中間典型事例加以證明,最後總結全文。但如果按層次學習,學生積極性不夠,易產生疲勞感,隨意我打亂順序。從司馬光和童第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作爲教學的契入點。

3、中心突破法:圍繞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樑這一中心展開教學,所謂“提領一頓,百毛皆順。”

4、我根據《課標》對中年級閱讀教學要求:“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的意義。這雖然是種要求,但我認爲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因此,我把“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抓住關鍵詞體會含義,有感情的朗讀”做爲本節課的學習方法。

三、說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勤奮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橋樑,從小養成勤奮的習慣,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司馬光""童第周"之所以取得輝煌的成就是因爲他們刻苦,勤奮。

難點: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

五、說教學準備:

1、收集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

2、多媒體課件。(名人名言)等

六、說教學過程:

(一)、直奔中心,知勤奮。

通讀課文,找出中心句,圍繞這句話,作者主要寫了哪兩個人勤奮成長的故事?

(精練導入,明確中心。)

(二)、合作探究,解勤奮。

1、認真讀一讀第2、3小節。

2、比較司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找找他們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用筆在旁邊圈圈畫畫。)

3、合作完成表格:

司馬光童第周

相同點成功了很勤奮

不同點天資聰明,古代的基礎差,起步晚

4、研讀關鍵詞句,體會勤奮是通向成功的橋樑。

(1)小時侯,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裏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爲止。

(2)爲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後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

(通過對關鍵詞語“一遍又一遍”、“滾瓜爛熟”等的理解,體會司馬光的惜時、讀書次數多,然後感情朗讀,通過讀好關鍵詞句來體會司馬光的勤奮。)

(3)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裏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

(4)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方法。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趕了上來,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抓住“毫不氣餒”、“奮起直追”等詞語,體會童第周的勤奮。)

(三)、迴歸勤奮,課後拓展。

出示名人名言: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