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說課稿範本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說課稿範本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第六章第二節《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下面我從五個方面對本節內容進行說明。

一、 說教材

單元省級區域是中國區域地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節所學習的香港和澳門又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歷史背景、繁榮的經濟發展在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 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讀圖,能夠說明香港、澳門的地理位置。

2、瞭解香港、澳門“人多地狹”的特點。

3、概括港澳地區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的模式及影響因素。

能力目標:初步培養學生獲取圖上信息的能力與分析技能。

情感目標:讓學生逐步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三、 說教學重難點

1、 通過讀圖,分析說明香港、澳門優越的地理位置。

2、 瞭解港澳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與祖國內地的關係密不可分。

四、 說教學學法

爲了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啓發引導、精講多練;學生的學法主要是自學(預習教材,收集、整理資料)、展示交流、讀圖分析。

五、 說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教材,並通過網絡、報刊雜誌、電視等多種途徑收集、整理有關香港、澳門的`資料。

第一步: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節課能不能很快抓住學生的心,導入很關鍵。我的導入是這樣設計的:一上課教師用多媒體播放香港迴歸的影像資料,學生很快被吸引住。放完後,教師說:“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節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板書)

第二步:積極參與 展示交流

教師過渡:同學們在課前預習了教材,也收集整理了關於香港、澳門的資料,現在能不能展示一下呢?

請學生起來介紹自己收集的關於香港、澳門的資料。教師適時點評,給予鼓勵、表揚。

培養興趣的方法很多,但學生真正的參與課堂教學是最有效的途徑。並且這一環節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讓學生學會學習。

第三步:啓發引導 突破重難點

教師過渡:剛纔同學們說了很多,非常好,下面我們來比較系統地學習香港和澳門。

師啓發引導:同學們都知道港澳的地理位置優越,但你們能不能具體描述出港澳的相對位置、海陸位置呢?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出《中國政區圖》、《港澳政區圖》。學生讀圖,同桌討論。然後讓學生到大屏幕前指圖並說明:港澳地處中國大陸東南端,分別位於珠江口東西兩側,與廣東省相鄰,南鄰南海。

教師過渡:教材中介紹了港澳的面積、人口,同學們能不能算出這兩個地區的人口密度呢?

學生動手算出答案,填入29頁表格中,比較後得出結論:港澳地區人多地狹。

接着教師引導:“同學們請看30頁上的兩幅景觀圖,通過這兩幅圖,你們可以發現什麼呢?這又說明港澳地區的人們具有什麼樣的觀念呢?”

學生答:綠地多;說明港澳地區的人們具有環保意識、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人地協調發展的觀念等。

教師聯繫我市城市建設中出現的一些人爲破壞現象,讓學生髮表看法,適時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

教師過渡: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港澳地區經濟發展很快。重點發展第三產業,並且香港成爲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旅遊中心,在前些年和新加坡、韓國、臺灣一起被稱爲“亞洲四小龍”。港澳迴歸以後,經濟發展得更快,同學們知道這其中的原因嗎?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香港與內地的優勢互補圖,引導學生說出香港與內地各自的優勢,概括總結出香港與祖國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模式。

第四步:檢測反饋 鞏固知識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練習題,檢測本節學習效果,鞏固基礎知識。

第五步:教師小結 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香港、澳門,瞭解了港澳地區的地理位置、人多地狹的特點以及與祖國內地的經合作模式,目前港澳地區與內地的交流更加全面和頻繁。

世界上還有沒有和港澳類似的國家或地區呢?學生回答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