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表》文言文課堂實錄

一則普通的陳情表,孝和忠的糾結,情和理的滲透,有真情的流露,也有美麗的謊言。以情說理,融情於理,情動理明,情真意切。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陳情表》文言文課堂實錄,歡迎閱讀。

《陳情表》文言文課堂實錄

師:(出示李密服侍祖母的圖片朗讀《晉書。李密傳》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嚐後進。)

師:這幅圖片中包含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字。

生:孝

師:你怎樣理解孝?(學生自由回答)

師:孔子曰:“父母在,不遠遊。”父母健在時,子女的義務,便是在家陪伴父母,與父母共同生活,照顧父母的起居,避免父母因子女遠遊而擔心,就是是對父母盡責盡孝。

師:跟孝相對應的是中國儒家傳統中的另一個字

生:忠

師:孝子忠臣是傳統知識分子的一生的追求,但忠和孝似乎天生有矛盾。

叫做

生:忠孝不能兩全。

師:現在李密遇到了一件很糾結的事情,麻煩。這件事跟另一個強勢的非同一般的大人物晉武帝司馬炎有關。那司馬炎、李密、祖母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誰來敘述(學生敘述,老師補充)。

師:情前面加上哪一個修飾詞你認爲最恰當?(有學生加了恩情、私情、感情、孝情、忠情、親情)

師:這麼多的修飾詞,要李密做出選擇,那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關鍵還是兩點,忠和孝之間做出決斷,陳情表陳的就是在忠孝之間非此即彼的痛苦掙扎的苦情。至於如何陳情,就是方法問題。歸納起來無非就是八字真經,動之以情

生:曉之以理。

師:那李密是什麼人?是什麼身份,注意文中的註解

生:在蜀地當官,任尚書郎。

生:現在蜀國滅亡了,成爲亡國奴。

師:是個級別不低的公務員,只不過現在暫時下崗待業了。歷史記載李密相當有辯才,可以在國務院外交部工作,是個人才。

師:晉武帝是怎樣一個人?從稱號來解讀

生:是很厲害的皇帝,講武力、暴力、比較狠。

師:這是司馬家族的傳統,險詐狠毒。史載,他的爺爺司馬懿誅曹爽“支黨皆夷三族,男女無少長,姑妹女子之適人者皆殺之”,老爸司馬昭之心

生:路人皆知。

師:一方是對前朝還有眷念的臣子,一方是猜忌心很強的現任的主子,殺戮和血腥似乎迫在眉睫。而一張陳情表用文字拯救了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怎樣說比說什麼或許更爲重要。

師:表是寫給皇帝看得。假如一開始我就直奔主題,說我拒絕聖意,我不當官,我要贍養祖母。這樣是否可行?

生:殺頭,抄家。

生:綁起來,押到京城。等候發落

師:這就是皇帝龍顏大怒

生:後果相當嚴重。

師:所以第一節你打算怎樣寫?

生:不要直接寫,要繞開寫,先扯其他的內容,慢慢來。

生:要充滿真實感情,因爲皇帝對你有疑心,起殺心,寫出自己很弱小,渺小,還有真實。。

師:中國人一向同情弱者,而外國崇拜強者,這就是文化有差異。

生:最好把自己寫的很苦,最苦,引起皇上的同情,

師: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更何況李密的確很苦,怎樣寫自己的苦難?

生:按照時間寫,從小父母親去世。

生:不對,是父親去世,母親改嫁。

師:原文怎麼說,(學生找出),爲何不直接說父死母嫁?這樣多簡單,

生:這是諱飾委婉的說法,因爲這對年幼的李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師:往事不堪回首,但現在必須回首。母親改嫁這樣的不可外揚“家醜”都說出來了,這就是直接向皇上表明我的是真誠的。還有嗎?

生:身體很差,多病,九歲還不能走路。是不是誇張吧。

師:可能是缺鈣吧,老師認爲不是說不會走路,可能是不能參加劇烈的體育鍛煉,屬於上體育課要請假的這一類學生。當然這樣寫更能突出自己的命

生:苦。

生:門衰祚薄,家庭不發達

生:古代講究人丁興旺,子孫多人口多,就是福氣多,家族旺旺。

師:這是家族的不幸。還有不幸嗎?現在的不幸?

生:祖母病重,需要照顧。

師:注意其中的“嬰”的解釋。

生:纏繞。

師:這也好理解,嬰,小孩嘛,是最容易纏人的,只要你手中有零食。

師:歸納起來,層層反覆渲染自己的'四大不幸,正所謂,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個不幸。按照李密自己的歸納是

生:臣以險釁,夙遭閔凶。命運不好,

師:但上蒼沒有完全拋棄李密,幸虧有一位偉大的祖母。讀一讀(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

師:當年幼的李密煢煢獨立,形影相弔時,我們的老祖母總是那樣慈祥、那樣堅定的告訴他,勇敢、堅強。不要害怕 不要慌張。有奶奶在,別怕,是李密聽到最溫柔,也是最溫暖的聲音。

師:我們歸納一下第一段,陳述的自己的身世苦,隱含着祖母對自己的撫養的辛苦。沒有明說推辭就任,而是繞了個大圈子,動之以情,博取武帝的同情,爲後文奠定了基礎。那第二段是繼續繞圈子還是直奔主題呢?(朗讀第二自然段)

師:對李密而言,怎樣的時機中說是個問題,萬一時機把握不當,操之過急,後果很可怕。第二段的的關鍵句是

生:臣之進退,實爲狼狽。

師:何爲進,何爲退?

生:進就是出來做官,退是贍養祖母。就是忠和孝的矛盾。

師:當官好啊,現在考公務員多熱鬧,很難考。而李密接二連三拒絕皇帝送上的官,三次邀請,三次拒絕,讀一讀三次邀請(學生朗讀、注意其中的察、舉、拜、除、逼迫、急於星火等詞語)

師:讀一讀三次拒絕原因的句子(學生朗讀,以供養無主、猥以微賤、則劉病日篤。)

師:呵,你以爲你就是諸葛亮,需三顧茅廬啊,所有的理由看起來很充分,但在皇帝面前這些都不是理由。君要臣死,

生:臣不得不死。

師:君要臣做官,

生:臣不得不做官。

師:司馬家族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極力攏絡當時的名士。當時的司馬昭想拉攏竹林七賢中的 第一帥哥才子嵇康,而嵇康卻跑到河東避居起來。司馬昭想請他出來做官,委以重任,他不僅不領情,還跑到荒郊野外去打鐵、種菜。你說結果如何(停頓)咔嚓一下完了。這些李密是知道的,李密在文中直接表示想做官,的確很想做官。做夢都想做官。哪一句?

生:臣欲奉詔奔馳。想趕快跑到皇帝那兒。

生:是心裏想做而事實不能做的糾結,沒有完全徹底的拒絕皇上的意思,爲自己也留了退路。

師:“奔馳”二字真好,活畫出了一個非常急切地希望立刻赴京爲皇上奔走效勞、忠貞不二形象。這就是陳情表的比較委婉和高明之處,不至於讓帝王動怒。這一段還是繞着說,含蓄精當,三次婉拒顯孝情。

師:假如晉武帝正在上班,下面是文武百官,看到這份表的這些段落,他第一反應是什麼?他會怎樣對百官說?(學生可以模仿,有學生說被李密的孝心感動,也有學生說帝王無動於衷)

師:情感上的感動或許會有,但皇帝畢竟是皇帝,是不容易輕易就被感動的眼淚稀里嘩啦的人。因此不但要在情感上打動帝王,更要在道理上說服君王。第三、四自然段側重於道理上的層面。找出說理的相關句子。(學生找出說理的句子:聖朝以孝治天下,一句。少仕僞朝,兩句今年四十有六,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進節於陛下日長三句)

師:第三段有三個很重要的關聯詞,把整段文字巧妙而自然的結合在一起,哪三個?

生:伏惟、且、但。

師:用現代語翻譯這三個詞(學生翻譯)

師:關鍵落在哪個詞?

生:但,表示轉折。前面是說理,“但”後面纔是要點。

生:歌頌皇帝的英明,聖明。拍馬屁。戴高帽。

師:這些老師也喜歡。歷史武帝是歷史著名的孝順皇帝,他的父親司馬昭去世後,武帝親自服喪三年,你可以說他作秀,但三年作秀也並不是容易的事。他對臣子的孝的行爲也十分重視(出示世說新語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牀,和哭泣備禮。武帝謂劉仲雄曰:" 卿數省王、和不?聞和哀苦過禮,使人憂之。"(翻譯王戎、和嶠同時遭遇大喪。王和二人都以孝著稱,此時王戎瘦得皮包骨頭,幾乎支撐不住自己的身體;和嶠則哀號哭泣,一切都合乎喪葬的禮儀。晉武帝(司馬炎)對劉仲雄(劉毅)說:" 你常去看望王戎和嶠嗎?我聽說和嶠悲傷過度,這讓人很擔心。")當時的社會的輿論是孝子大流行,都是道德楷模。李密一說“孝”,皇帝真的笑了。這樣說理就是佔領了道德的制高點。還有繼續說理的。

生:直接講明自己的生活做官的經歷,說自己做官純粹就是發財富貴,並不是所謂追求清高和節操。

生:繼續歌頌皇恩浩蕩,自己受寵若驚。不敢有非分之想。

師:這些都是實話實說,剛纔說重點落在但字以後,這幾句應是很動感情的句子,動情點嘛。很有畫面感,訴說祖母臥病在牀的困苦的情景。朗讀體會。

師:所以這一段的最關鍵的最想表達的一句是

生: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廢止奉養,遠離祖母。

師:這一節李密巧妙的運用關聯詞,情理結合,融理於情,表明了自己兩難選擇,進一步消除了皇上的疑情。尤其是工整的對仗,文情並茂的描寫,一氣呵成,更加增加了感人的力量,我們要無限的相信發自內心的文字的力量,文章的結尾才水落石出,水到渠成,最終點明瞭上表的目的,就是四個字?哪四個字?

生:願乞終養。

師:提到了一種鳥。

生:烏鴉。

師:爲何提到烏鴉。

生:這是比喻,烏鴉是很孝順的鳥,人也一樣,孝順長輩。

師:又提到了兩個數字?

生:四十四,九十六。

生:對比手法,表明效忠皇上的日子長,贍養祖母的日子短。

師:四十四歲在古代也不算年輕了,甚至可以說年老了,但妙的是和九十六一比較,那是相當的年輕,爲自己服務的時間很長。也可以讓皇上高興,真好。這節中的比喻和對比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奇效。當然,李密也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後劉終,服闋,復以洗馬徵至洛。”

冷血的晉武帝能深受感動,一方面發自內心地對李密的境遇表示憐憫,也許願意接受李密的請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處於帝王之位的晉武帝也會爲之掬同情之淚。在這樣的情感驅動下,做出同意的舉動,也是合乎情理的。但一方面,也許出於政治的考量,用寬容大度來籠絡天下的人才,特別是一些被邊緣化的前朝的人才,李密畢竟是個人才,還是個孝子。這一則表中,沒有失敗者,他們都是勝利者。這是文學的勝利,這是孝心的勝利,這是真誠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