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精選

《放牛班的春天》(法語《Les Choristes》)是2004年上映的一部法國音樂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傑拉爾·朱諾、尚-巴堤·莫里耶、弗朗西斯·貝爾蘭德等人主演。該片講述了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安琦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佩皮諾(Pépinot adulte,戴迪亞·費拉蒙飾)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着這本當年音樂啓蒙老師克萊門特 馬修遺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細味着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精選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篇一】

不必悽婉哀惻,無須生離死別,一種柔和的、溫婉的、詼諧的生活故事同樣可以給我們以感動和心靈的震撼,這就是法國影片《放牛班的故事》給予我的最直接的啓示。感動,因爲平凡的小人物克萊門特·馬修那顆博大的愛心;震撼,因爲藝術的力量竟是如此巨大,讓多少冥頑的靈魂得到救贖。

《放牛班的故事》,是這樣一部影片,沒有任何一丁點的色情和暴力,而是那樣的陽光和健康,卻同樣的扣人心絃、引人入勝。這是一部關於事業與成功、教育與成才的影片,在欣賞着優美音樂的同時,相信爲人父母和爲人師長者還都會有思想上的不菲收穫。

我不懂法語,不知道“放牛班”是法文的直譯還是綜合了中文的意譯,但是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常把對學生不加區分、放任自流的教育和管理稱作“放羊”,並且當我們這麼說時,可能同時也意味着教育者的不負責任和被教育者的不可救藥。我想“放牛”當與此相類。

的確,“池塘底學校”雖然名爲學校,實際卻是“教養院”,這裏聚集了衆多的問題少年,偷盜、說謊、抽菸、搞惡作劇對他們而言都是家常便飯;同時,這裏還有一個淺薄、勢利而冷酷的“鐵血”校長,一個把“犯規——處罰”奉爲圭臬的教師。在這裏你看不到教育、教化的影子,那厚重的大門、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會客安排、關禁閉罰勞役的處罰等近乎軍事化的管理使這裏更像是一座監獄而不是學校。

但這一切,都因爲一個“失敗”的音樂家,“小小”的帶課老師克萊門特·馬修的到來而改變。馬修是這樣的其貌不揚,他沒有魁梧的身材,沒有英俊的面容,再加上禿頂的腦袋讓他看起來甚至有些滑稽,但正是他創造了奇蹟。他從這些讓所有人都失望的孩子中培養出來世界著名的指揮家“皮埃爾”,並讓受他教化的學生在幾十年後滿懷着敬慕和熱愛的心情來懷戀他,這本身就是作爲一個教育者的無上光榮和莫大成就。

平凡的小人物馬修之所以如此令我們感動,恰恰正在於馬修的平凡和普通。他給予我們學習的可能性,而並不簡單是當作一個偶像或榜樣而遠遠的膜拜敬仰。“池塘底”在“鐵血”校長的統治下彷彿罩上了一面密不透風的鐵幕,任何的變革和嘗試彷彿都是不被允許的,而馬修在這種“制度下”進行了自己的探索。當他發現這羣孩子有唱“歪歌”的愛好後因勢利導,成立了合唱團,並在被發現後冒着丟掉飯碗的危險進行了“制度內”的抗爭,而成效是顯著的:當皮埃爾內心深處對音樂的愛好被喚起,而獨自在角落裏唱歌;當那一羣散漫不羈的孩子被音樂俘虜,而馴服的聽從了馬修的指揮,並大大減少了搗亂和惡作劇;當皮埃爾平生第一次懂得了感激,並因爲獲得原諒而竊喜……這時候,在我們感慨音樂的神奇力量的同時,也不能不想到,無論多麼叛逆、任性、看起來無藥可救的孩子,其實都有一把可以打開他們內心之門的鑰匙,關鍵是教育者有沒有這種願望、有沒有這種耐心來尋找這把鑰匙;在今天中國的教育現狀下,我們聽多了一線老師對應試教育的不滿、對教育積重難返的無奈,馬修提供了我們思考的'另一個角度:可否在無力改變大環境的情況下進行力所能及的探索?

教育者固然需要技術上的探索和創新,但同時更需要博大的胸懷、寬廣的愛心和對任何一個受教育者永不放棄的耐心。馬修用他博大的胸懷包容所有的孩子,包容他們所有的過錯並給他們改過的機會;馬修用他寬廣的愛心熔化了孩子內心如冰雪般的冷漠;馬修永遠對每一個孩子都深懷信心,給他們最基本的信任。一個成功的教育者必然是一個寬容而富於愛心的人,十惡不赦的孩子是沒有的,即便墮落固執如蒙丹的孩子,他也自有其坦率和可愛的一面。而鄙視疏遠他們、對他們以暴制暴只能換來他們對社會的更猛烈瘋狂的報復,這不能不令教育者引以爲戒。

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作爲教育者,擔負着救治靈魂的重任。如果那些不諳世事的幼童都是純潔而無知的羔羊,教育者就是他們的守護者和牧羊人。我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

我們是否都是

被放逐的羔羊

慈愛的牧羊人啊

請你指引我抵達上帝的牧場……

牧羊人啊,一定要慎用手中的牧鞭:把迷途的羔羊喚回,更不要把他們趕入歧途……

雪萊的《西風頌》中有這樣的詩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放牛班因爲克萊門特·馬修的到來而迎來了自己的春天,我相信,如果中國的“放羊班”上也多一些馬修式的人物,我們也將能迎來自己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篇二】

《放牛班的春天》中,“池塘之底”是一所再教育學校,這裏“關押”着傳統觀念上的問題學生。調皮搗蛋、胡作非爲、性格缺陷等等是對這羣孩子們的寫照。校長制訂了“行動——反應”的制度對孩子們進行嚴格殘酷的管理。關禁閉、被罰進行一個月公共服務、取消所有娛樂活動、打板子是校長對所有孩子們的不定期懲罰。因爲只要他發現哪個孩子有問題,就要立即對孩子進行懲罰。在這裏,教育的方式只有一個:懲罰。在這裏,孩子們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因爲自己永遠被懲罰的方式進行教育,根深蒂固的認爲自己就是一名問題學生。校方的唯一目的就是防止孩子們“出現問題”,用“行動——反應”的制度來維持學校的運行爲自己謀利。當新來的學監馬修讓孩子們寫下自己將來的夢想時,教室出人意料的安靜,孩子們都認真的寫着。其實,他們內心充滿了對人生的渴望,只因爲制度的束縛而將夢想深深地埋在心底。

西方教育倡導的是平等民族。只有在沒有歧視的平等基礎上,天才才能閃耀出耀眼的光輝。反觀以上種種對比,學校、家長在面對學生是永遠處於一種居高臨下、指手畫腳的地位,學生永遠就是被懲罰、被束縛、被設計的對象。學生面對的不是平等民主的教育。

馬修的到來颳起了思想解放和靈魂重塑的風暴。基丁讓學生撕掉教科書刻板的條條框框創造性地思考問題,讓學生們自由地踩上講桌上換一種角度觀察事物,讓學生們大聲讀出詩歌並將球大腳踢出以激起和發泄出內心的活力,讓學生們在庭院裏自由的踏步來張揚個性。他的這些行事風格和教學方法不是叛逆,不是胡鬧,他是要去引導學生們釋放出被塵封的興趣和天賦。他引導學生去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按照自己的道路發展。

馬修面對校長時永遠試圖去幫助和保護這羣問題孩子。他容忍他們的搗蛋、包庇他們犯下的錯誤。他的行爲讓孩子們吃驚,因爲從來沒有一個人對他們如此寬容、善良。他讓勒蓋萊克去照顧被自己弄傷的大叔讓他明白戴罪立功、將功補過的道理。他善意地對莫朗奇的媽媽撒謊好讓她安心,同時保護莫朗奇。他偷來校長的私房材火爲孩子們燒熱水洗澡。他拒絕了“行動——反應”這項制度,拒絕去批評和懲罰任何一個孩子。他用自己的寬容和愛去感染孩子們。

馬修並沒有認爲這羣孩子就一文不值,相反,他盡力去發現他們的興趣愛好。面對校長的高壓,他並不是奮起反抗,而是採取迂迴戰術,盡力周旋,給學生們留出一點自由的空間。最終他將孩子們組成了合唱團。他自己譜曲作詞並耐心指導孩子們練習。他努力試圖用音樂和歌詞去淨化孩子們的靈魂,引導他們健康積極的思想,激起他們對生活的渴望和自我價值的認可。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驚喜地看見了孩子們的變化,他們有了樂觀的生活態度、積極的心態和眼神中流露出的對人生的希望。

馬修以人爲本的思想正是西方現代教育的縮影,正是這種思想促進了西方社會民主化程度的不斷提高。

《放牛班的春天》的男主角莫朗奇是一個敏感、內向的孩子。他不善言語,有着“天使般的容貌,魔鬼般的心靈”。他爲了親眼證明自己的母親是在工作而不是做婊子就冒雨逃學偷偷去了媽媽工作的餐廳的窗外;他爲了維護自己的小小自尊心拒絕參加合唱團卻又在私下偷偷練習唱歌。莫朗奇是個唱歌天才,有着極美的嗓音和超強的樂感,這讓馬修格外驚喜,於是他有意對莫朗奇進行培養。不過莫朗奇畢竟性格孤傲,爲了維護屬於自己的東西,竟然用墨水砸正在和他媽媽聊天的馬修。爲此,馬修把他開除出了合唱團。在給伯爵夫人表演的當天,馬修卻意外地讓莫朗奇參加了。而此時此刻的莫朗奇眼中流露出的是驕傲、喜悅,最重要的是感激。片中另一個小可愛是派皮諾。由於從小失去了父母,派皮諾膽小而寂寞。他每個週六都會抱着一隻小熊娃娃在學校門口等待爸爸來接他。派皮諾是影片對希望的最好詮釋。關在這種高壓制度下的學校中,幼小的心靈裏仍然保持着對人生的希望。直到有一天跟隨着馬修離開池塘之底,派皮諾的希望實現了,而這一天正好是星期六。

《放牛班的春天》是關於教育的影片,有一個管理制度非常苛刻的學校,一個鐵血無情的校長,一位出色的老師。他用詩歌、音樂和自身行動去引導學生和幫助學生,解放學生們的思想,重塑孩子們的靈魂。我們可以看到,老師非常的和藹可親,教學方式都是去引導和啓蒙學生。而影片中隨處可以看到以校方爲代表的制度和學生內心本質的衝突。馬修發現孩子們對唱歌的喜愛而組建了合唱團是這部影片的轉折點。正是因爲有了對思想的批判和對靈魂的發現,真正的教育才能起航。

影片對我們的現行的教育體制和方法有着極強的借鑑意義。我們習慣了填鴨式的教育方式,習慣於被唯一的答案所控制,習慣於按着家長設計的人生軌跡前進,習慣於學習課本知識重於發展個人興趣愛好,習慣於被管理和懲罰。我們習慣了太多的條條框框、金科玉律才突然發現我們失去了獨立的思想和充滿人生希望的靈魂。啓發我們要寬容、心懷感恩、對人生充滿希望,要去努力昇華自己的靈魂。影片其實告訴我們,教育要用平等自由的方式和以人爲本的原則來解放學生們的思想,塑造孩子們的靈魂。沒有獨立思想的人,學歷再高都只是一隻走獸。沒有高尚靈魂的人,社會地位再高也只是一具行屍走肉。教育的本質就在於思想和靈魂的賦予以造就完善的人。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篇三】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感謝學校的安排,使我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師德教育。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學監,這個學校被成爲池塘之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懷着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着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爲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音樂淨化了孩子的心靈,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這部影片採用了倒敘的方式,當年合唱團中的領唱莫杭治後來成了指揮家(當然,他的成就是因爲當年馬修發現了他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因爲母親病逝回家的時候,當年合唱團的夥伴佩爾諾來找他,給了他一本馬修的日記。馬修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感人的一切。佩爾諾當時是個孤兒,總在週六的時候等在大門口,希望父親會來接他。後來馬修被學校解僱了,當他要登上汽車的時候,佩爾諾一路奔跑趕來,要馬修帶他走,馬修先是拒絕,後來又不忍心,回來把佩爾諾帶走了。佩爾諾的執着是有道理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六。

看完這部影片,我爲哈珊校長的粗暴殘忍而憤恨;爲孩子們曾經不幸的遭遇而惋惜;爲孩子們遇到馬修而慶幸;爲馬修的善良真誠而感動;爲杭莫治的改邪歸正而釋懷;爲佩爾諾的執著堅守而歡欣。

我的記憶深處從此烙下了一個不可磨滅的情節:當馬修神情黯然地離開學校大門時,收到了曾經是頑劣甚至邪惡的學生在卡片上寫滿了的思念與祝福,那一雙雙揮舞着的手訴說着留戀與不捨,這一刻,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臉;那一刻,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餘,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啓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麼去挖掘,怎麼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這部法國影片中馬修的行爲,杭莫治的成材,佩爾諾的成長,有力地印證了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一句話:“漫天撒下愛心種,佇看他日結果時”。因此這部影片值得我們觀看,更值得我們品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