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讀後感範文1500字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自控力》讀後感範文15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自控力》讀後感範文1500字

最近讀了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的人氣新書《自控力》的中文版,略受啓發,想寫點想法。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這沒什麼特殊之處,最初感覺它和以前我讀過的一些勵志書和自我調整心態的書籍沒什麼兩樣,大致上都是通過一些實驗研究作爲例證,來得出一些關於人羣心理髮展規律的抽樣結論。

我一直對這類實驗或者結論都不怎麼信服,畢竟現實是複雜的,不可能有那麼理想的實驗條件,在現實條件下的人羣是否會有實驗中所統計的行爲取向分佈,始終是個未知數。而且事實上我看過另一些書,也是有關於人性研究的`專業書籍,其中明確提到,用特定實驗的方式研究人性或者心理問題,通常都是不可靠的,因爲現實中最爲重要的因素是隨機因素,各種突發事件都可能嚴重影響一個人的選擇或者決定,而且往往這種隨機因素的決定作用是顯着的,這種條件是實驗室不能製造的。但是,當看到本書內容1/3的時候,我似乎瞭解了它爲什麼被稱爲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程。它的實驗論據與其說是提高本書說服力,不如說是一種心理學上的巧妙手法,其目的是爲了提高讀者對於本書的興趣,書中例舉的很多實驗其實都是理想實驗,在心理學研究上的可靠性並不高,但是這些實驗的設計都很有創意,趣味性強,容易抓住讀者的心,使讀者感興趣,而非爲了讓他們信服(本書很好地保留了讀者質疑的權利,這也是優秀教材必有的特點,只有允許質疑,才能讓學生學習時通過質疑來產生交互,從而更加清楚地知道教材所書的內容爲什麼有道理)。

本書與同類心理學書籍的最大不同點在於,它不是古板的科學書籍,沒有充斥第三人稱的純科學性的論述(像法醫報告那樣),但它的理論架構確實地表明它又不是表面想看起來那樣的一本通俗流行讀物,它是一本理論專着,用通俗讀物的模式來撰寫理論專着,雖然不是前無古人,但能夠將理論構架保持得如此完好,在同類作品中確實不多見。

下面總結一些我個人的收穫:

首先,這本書讓我耳目一新的是它提出了意志力損耗極限的理論,這個理論首先包含了損耗意志力的種種條件的論述(其中包括外界誘因、自身心理因素、肌體營養條件,生物鐘的影響),然後論述了這些條件如何量化地影響意志力(例如從早到晚意志力是如何衰減的),進而提出瞭如何減少意志力損耗的理論(例如應該在意志力旺盛期處理繁雜事務,避免在意志力薄弱時處理這類事務大量浪費性損耗意志力,這也是關於如何高效利用我們有限的意志力的理論)。而同類專着通常只包含如何訓練意志力的理論,卻沒有考慮到意志力本身的損耗問題。這使得本書在構建自控力訓練模式理論時,覆蓋面更加全面。許多人按照傳統的自控力訓練讀物去試圖訓練自己時,都沒有得到過避免意志力損耗這方面的指導,因此大部分人的結果都是以失敗告終,原因就是他們的意志力在訓練過程中,強化的量遠遠比不上損耗,尤其是本書所提到的“自我強制心理”對意志力是最大的損耗因素,這一點在同類書籍中都沒有得到明確論述和強調。

最後,本書不同於同類書籍的第三個亮點是,它指出善待自己的重要性,即很多時候不要強求。這極像愛好者常說的“不要越輸越賭”。本書指出,善待自己是給自己減壓,而很多時候,人們屈從於慾望往往是爲了逃避壓力。只有行之有效地緩解壓力,才能使人們不再爲了逃避壓力而被誘惑。這可以說是非常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人們意志力崩潰的最重要原因。而大多數同類書籍則要求我們反覆提醒自己要自我約束,而幾乎不會教我們如何去緩解壓力。作者在本書的最後,介紹給我們一種健康的人生心態:那就是要敢於面對挑戰,這樣才能獲得主動的自由自在,而不是爲了逃避挑戰去選擇慵懶,那只是暫時的愜意。這纔是真正的自我放鬆。

作爲人氣讀物,本書的座談式寫作風格,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通過近似與讀者談心的方式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論,與讀者產生很好的互動,更加容易讓讀者融入到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