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唱主角的教育論文

【摘 要】多媒體運用於語文教學的確能夠將抽象、空洞的解說形象化。但是,目前一些語文教師卻用多媒體代替一切,失去了多媒體本來的輔助作用。本文分析了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一些誤區,目的是引起語文教師的注意。

不要讓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唱主角的教育論文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教學;輔助功能

近年來, 多媒體應用於語文課堂教學方興未艾,大凡優質課、公開課、觀摩課幾乎都運用了多媒體,甚至形成了“無多媒體不成公開課”的局面。多媒體儼然承擔起了“拯救”現代教育的重任,成爲了評價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標準。與傳統教學相比,它有獨特優勢:拓展了語文教學的信息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增大了容量,提高了教學的效率。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濫用,妨害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束縛了學生們的思維

上學期,筆者聽了一節校內公開課,人教版八年級下冊高爾基的《海燕》,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的情況是:1、作者及背景簡介;2、配樂(貝多芬《命運交響曲》);3、設計文章內容分析的表格(包括正面描寫海燕,側面描寫海燕和海燕的象徵意義三大項),讓學生在作業本中填寫,然後顯示答案。4、放映配畫朗誦錄像。整個課堂多媒體一直參與其中,色、光、聲、像齊全,老師完全丟掉了粉筆離開了黑板,站在計算機演示臺前點擊着鼠標,把教材搬了家,讓學生眼見海燕,耳聞其聲,抽象的語言變爲具體的畫面,遙遠的海域拉到了他們的眼前,置身其中,享受着現代文明給人們帶來的種種樂趣,同學們多麼入神啊。

從表面上看,這堂課運用多媒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然而醒來之後,卻覺得學習的主人只是當了一回觀衆,表演者除了老師,還多了一臺機器,跟傳統的“我講你聽”的教學比較,只是多了一件華麗的外衣而已。不客氣地說,如果傳統的“我講你聽”的教學忽視了學生們個性,扼殺了學生們的想象力,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的話,那麼如此使用多媒體則更慘烈,在多媒體面前,學生只是仰着脖子看畫面,豎起耳朵聽答案的機器。時間一長,這種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學,必將嚴重束縛學生的思維。學生的主體地位何在呢?學生的思維如何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呢?更何況《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詩,是一隻鳥兒在《春天的旋律》的結尾部分所唱的歌,不借助朗讀,怎能領會本文激情洋溢、音韻鏗鏘的特點?語文的“聽、說、讀、寫”體現在哪裏呢?

二、妨礙了師生的交流

曾聽過一堂公開課,教師的落落大方的教態讓筆者感嘆,精美的課件更讓筆者自嘆不如。然而每當學生答對或答錯了一個問題時,電腦即顯示掌聲或嘆息聲,且不論這種設計是否合理,單就師生的交流而言也不敢苟同。平時課堂中,教師們一個手勢,一次微笑,一句讚語對學生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體態語,對提高教學效率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有限的45分鐘內,讓學生與電腦勉強地進行無聲的、緩慢的、無情態的對話,卻捨棄有聲的、即時的,有情有態的、生動活潑的、快捷高效的師生交流,是不是顯得有些可笑?難道人機對話優越於人人對話嗎?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雙向互動的,既有知識的傳授、反饋,又有感情的交流。特級教師竇桂梅曾說過這樣一番話:“語文脫離了感情,語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語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蘊,這樣的語文,根本不可能根植於學生的心靈世界,根本不可能給學生的生命鋪就一層溫暖的、純淨的底色。”

三、喪失了語文的特性

在某市的'一次優質課展評會上,筆者聽過這樣一節公開課,內容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斑羚飛渡》。在課堂中,教師藉助多媒體把老斑羚救小斑羚的整個過程用動畫來展現,把老斑羚救小斑羚的方法,和它們那種犧牲自我顧全大家的精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音樂與圖像完善結合,確實很生動形象,也讓聽課者耳目一新,驚歎不已。

但驚歎之餘,大家又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是堂什麼課?語文的“語文味”哪裏去了?語文教學是有其特性的,它主要通過語言去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而語文素養的提高離不開對文本本身的感悟。如果用影視替代學生的文本的閱讀,用圖片代替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試圖將豐富想象的語文直觀化、圖像化、單一化,這必然會弱化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閱讀能力和想象能力。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生與文本的直接對話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爲文本的表現力有時是無法用其他的形式來替代的,好的文學作品總有圖像傳達不出的東西。難怪作家鐵凝把那部視爲心愛的孩子的小說《永遠有多遠》拒絕改編成電視連續劇。

我們語文教師應把握好運用多媒體的“度、量、衡”,立足文本、基於文本,遵循語文教學的特點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實實在在去培養學生會讀、會說、會寫、會聽的能力,不要瞎折騰,讓“綠葉”多媒體更好地襯托“紅花”語文教學,使語文課堂教學駛上一條低負擔、高效率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