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高校學生會發展研究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校 學生會 發展

試論高校學生會發展研究的論文

論文摘要】學生會作爲高校學生組織中重要的羣衆性組織,是溝通學校與學生的橋樑與紐帶,學生會工作在一段時間內雖有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積極探索學生會的發展仍然成爲高校研究者的重要課題。

學生會,是學生自己的羣衆性組織,是學校聯繫學生的橋樑和紐帶,在學校黨組織的領導和團組織的指導下,團結全體同學,使他們在德智體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學生會在豐富學校的文化生活,提升學校文化氛圍,維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校和諧發展,都發揮着重要作用。

一、高校學生會發展存在的問題

1.學生會自主性受到束縛,管理過於僵化、行政化

高校學生會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團組織的指導幫助下,始終能保證正確的發展方向,保證正常的運行。但是,學生會作爲“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自我管理”的機構,在運行過程中,受到各方面的制約,其自主性受到束縛,管理模式過於僵化、行政化。在當前這種高校管理行政化的大背景下,學生會的運行及活動開展很難擺脫行政的影響。學生會經費、活動組織、場地的使用甚至自身人員的構成都要受到行政化影響甚至控制。學生會的行政化管理導致了資源的缺乏,其自主性得不到發揮,影響了學生會成員作爲學生會主體,發揮其創造力和主人翁意識。

2.高校學生會學生幹部自身的素質及培養的缺失制約了學生會的發展

高校學生會學生幹部主要是通過學生會換屆和納新的方式得到更新與發展。由於當前教育模式、家庭因素等的影響,許多學生幹部的執行力、創新力等,特別是思想政治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有待提高。當前學生會缺乏長期有效的機制來對學生會學生幹部進行培養,僅僅通過學生會內部的傳承及偶爾的培訓顯然是不夠的。目前,各高校學生會普遍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會學生幹部的重要性,缺乏對學生會學生幹部思想政治素質的教育,學生會的培訓也僅僅是停留在對其成員自身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執行力的培養。

3.學生會的溝通交流機制不暢

學生會的溝通交流機制不流暢,無論是與學校、學生會之間、學生會內部,還是與各班班委、普通同學。這種溝通交流的不流暢,導致了學生會的訴求沒有渠道與途徑去反映,導致了學生會的發展只靠自身的傳承,閉門造車,導致了學生會內部缺乏必要的瞭解,不利於學生會集體的團結,導致了學生會與普通同學的疏遠。溝通交流機制的不暢,使學生會作爲學生自治組織的職能得不到發揮,普通同學的訴求不能通過學生會這一途徑反饋,違背了學生會的性質與宗旨的要求。

4.學生會部門設置不合理,管理結構鬆散,活動形式單一

當前,各高校學生組織呈現許多的新發展趨勢,學生會與社團融合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學生會部門的大部化。學生會的部門設置沒有按照學生會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採取相應的措施,對其內部的部門設置進行改革,導致學生會的管理形式落後,管理結構鬆散,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此外,學生會開展的活動很多仍是停留在文體活動上,學術類的活動少且形式單一,活動缺少創新性,很難讓多數沒有問題特長的同學參與進來。

二、高校學生會發展對策

1.增強學生會自主性,明確學生會在高校中的`地位

隨着社會的發展,高校大學生的民主意識和維權意識增強。學生會的發展也要順應這一時代趨勢,在幹部的選拔和管理過程中發揚民主。這種民主必須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上的民主,堅持民主與集中相結合。這既有利於學生會的高效運行,又有利於學生會決策的科學性。此外,對於大學生維權意識增強的現狀,當這種維權意識得不到很好的途徑解決時,就會成爲影響學校和諧與發展的突出問題。對此,學生會必須發揮自己作爲學生自治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職能:首先,學生會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踐行自己服務同學宗旨;其次,在學生會內部成立相應的維權部門,積極認真關注大學生的自身權利與自身發展,幫助其維護其合法權益,真正當好同學們的代言人;再次,高校應完善相應的機制,鼓勵引導大學生的維權行爲,讓其“維權有路”,實現高校的和諧發展。

2.學生會加強內部培訓,改變“重使用,輕培養”的局面

學生會加強內部培訓,可由學生會主席團、祕書處組織學習規章制度等的學習,不侷限於現有的講座、座談等形式,團體輔導也是學生會培訓的有效形式。學生會內部培訓有利於增強學生會幹部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其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當前,大學生普遍缺少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沒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爲一個突出的問題來抓,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普遍不高。學生會作爲“同學之家、師生之橋、幹部之校”,學生會成員顯然沒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是不能完成學生會角色承擔的。

3.開溝通之渠道,納百家之言

學生會與普通學生、與班級之間,以及學生會之間,交流不暢,導致大學生日益增長的維權意識無法通過學生會這一有效途徑來實現,普通學生對學生會的建議與意見無法通過有效途徑進行反饋,致使學生會與學生的距離越來越遠,不能發揮“師生之橋”的作用。學生會可以通過定期的交流會、“學生會進班級、進宿舍”的形式加強與班委、與學生的交流。學生會之間的溝通不暢,可以通過“主席聯席會”、“各部聯席會”的形式來實現學生會之間的交流,還可以通過校學生會與院系學生會之間的人員交換,來促進相互之間的瞭解。無論通過哪種方式,最主要的是這種機制是長效的,是有實際內容的,不要流於實際和表面,這纔是解決溝通不暢的關鍵。

4.完善部門設置,創新活動開展形式,適應學生會發展需要

學生會要適應發展的需要,針對學生會與社團融合發展的趨勢,適時設立相應的部門對其下屬的社團進行管理,如在學生會下設“社團管理部”,或者設一副主席進行社團管理等。學生會的活動開展,要在充分考慮大多數同學參與的基礎上開展,而不是爲了活動的質量,每次都是極少數具有文體特長的同學參加。活動的開展要質量,更要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享受學生會爲其搭建的平臺。這就要求學生會創新活動形式,舉辦有利於爲普通同學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條件,有利於提高普通同學各種能力及促進他們興趣愛好發展,能讓更多同學參與進來的活動。

參考文獻

[1]施雯雯.高校學生會問題研究及對策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1.

楊姿楚,張福新.挖掘高校學生會潛質打造和發展人才培養機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