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美的人文底蘊學閱讀答案

中國傳統美學博大精深,是因爲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中國傳統美的人文底蘊學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參考。

中國傳統美的人文底蘊學閱讀答案

中國傳統美學的人文底蘊

袁濟喜

①中國傳統美學生生不息,是因爲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蘊,它以人爲中心,將人與自然、人與審美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傳統美學,就不能不研究它與人文的內在關係。

②中國傳統美學的人文底蘊,首先體現在對於人生解放和人生意義的不懈追尋中。審美活動作爲人的個體生命意義的體認,在特定年代往往獲得直接的表現。漢魏以來,中國社會陷入空前的動亂分裂之中,在各種哲學思潮展開對於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時,審美活動也成爲人們重鑄精神人格的創造活動,以人爲本的文化觀念融入美學思想之中。當時雖然佛教活動開始興盛,然而在現實人生痛苦的解脫、精神人格的重構方面,審美活動顯然更具有人文意蘊,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③中國傳統美學人文底蘊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能夠代替宗教意義上的人文關懷,獨立承載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頓。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存和奮鬥中,形成了樂觀向上的人生觀,生生之謂易樂天知命故不憂,便是這種心理的表徵。錢鍾書先生曾在《詩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認爲審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長歌可以當哭,遠望可以當歸,是中國傳統美學看待人生與審美關係時的基本價值觀念。在中國傳統美學中滲透着中華民族對自然和人生的體驗,這種體驗融情感與認知於一體,它不同於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樣的超越意識,具備豐厚的審美意蘊。中國古代美學主張將人的`價值建構在人與自然的統一之上,這種統一又以審美體驗爲中介。這就決定了中國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決精神寄託問題,使人生獲得審美超越。

④中國傳統美學的人文底蘊,還表現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識上。人文思想不僅表現爲人格的自我完善,同時表現在運用這種成果對社會進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質方面。審美活動不僅是個體的經驗,更主要的是一種社會性的文化創造與普及活動,是個體與羣體、自由與功利的有機融合。中國傳統的人文是指用人類的文明成果教化人民,由自然形態的人走向文明形態的人。先秦時儒家強調六藝之教,道家重視行不言之教(老子語),後來如《淮南子》與嵇康的《聲無哀樂論》則兼容儒道,將自然之教與人爲之教調和起來,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中國傳統美學的人文底蘊,通過這種教育思想與具體實施,體現出特有的對人的關懷。

⑤從中國傳統美學的發展看,美學人物首先是充滿人文憂患意識的思想家,他們往往站在時代的前列與人生的尖峯上考查審美現象,迴應文化建設中出現的嚴峻問題,建構自己的美學理論。比如春秋以來,隨着宗法制度向封建制度的嬗變,儒、道、法、墨諸家圍繞對禮樂文明的評價,以及由此而來的天道人性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鳴,對真善美問題做了不同的回答。儒家的中和爲美與道家乘物遊心的價值觀念,既是倫理價值的判斷,也是審美價值的尺度。人文意識與美學理論的高度統一,是中國古代美學的重要傳統。

⑥中國傳統美學由於具備深厚的人文底蘊,因而是中華民族精神世界與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現。它在形態上具有黑格爾在《美學》中所提出的暫時性與永恆性兩方面的因素。所謂暫時性是指它的歷史具體性,這些特定時代的觀念會隨着時代的變遷而改變;而一些永恆的人文底蘊,比如追求人生的審美化,人與自然的統一等,這些精神性的東西不但不會消逝,而且會隨着時代的發展而生生不息,融入到民族文化與精神世界之中。 (有刪節)

6.下列關於中國傳統美學的人文底蘊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中國傳統美學的人文底蘊,首先體現爲不懈地追尋人生解放和人生意義,審美活動常在特定年代獲得直接的表現。

B.中國傳統美學的人文底蘊,具體表現在以人爲本,將人與自然、人與審美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它賦予了中國傳統美學無限的生命力。

C.中國傳統美學的人文底蘊,表現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識上,人格自我完善的成果在對社會進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質方面有着積極意義。

D.中國傳統美學的人文底蘊還體現在能夠代替宗教意義上的人文關懷,獨立承載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頓,這就決定了中國文化不需要宗教。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體現着中國古代美學的重要傳統的儒家中和爲美與道家乘物遊心的價值觀念,既是倫理價值的判斷,也是審美價值的尺度。

B.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存和奮鬥中,形成了樂觀向上的人生觀,生生之謂易便是這種心理的體現,它是中國傳統美學看待人生與審美關係時的基本價值觀念。

C.中國傳統美學在形態上具有暫時性與永恆性兩方面的因素,契合黑格爾的《美學》理論,具備深厚的人文底蘊,是中華民族精神世界與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現。

D.《淮南子》與嵇康的《聲無哀樂論》兼容儒道,調和自然之教與人爲之教,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品位,體現出特有的對人的關懷。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美學人物往往站在時代的前列考查審美現象,迴應文化建設中出現的嚴峻問題,他們是充滿人文憂患意識的思想家。

B.雖然佛教活動在漢魏開始興盛,然而審美活動在現實人生痛苦的解脫、精神人格的重構方面,顯然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C.特定時代的觀念會隨時代變遷而變遷,而所有永恆的人文底蘊不但不會消逝,而且會隨時代發展融入到民族文化與精神世界之中。

D.滲透於中國傳統美學中的中華民族對自然和人生的體驗融情感與認知於一體,具備豐厚的審美意蘊。

參考答案

6.D [解析] 曲解原意。這就決定了中國文化不需要宗教錯,原文第③段結尾處說決定了中國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決精神寄託問題,使人生獲得審美超越,並無排斥宗教的意思。A項相對應的文句在第②段1~3行,B項相對應的文句在第①段,C項相對應的文句在第④段1~3行。

7.B [解析] 張冠李戴。生生之謂易體現了中華民族樂觀向上的人生觀,而長歌可以當哭,遠望可以當歸纔是中國傳統美學看待人生與審美關係時的基本價值觀念。A項相對應的文句在第⑤段7~8行,C項相對應的文句在第⑥段1~3行,D項相對應的文句在第④段8~10行。

8.C [解析] 以偏概全。在第⑥段中說一些永恆的人文底蘊,並非所有永恆的人文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