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裙的故事》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藍裙的故事》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藍裙的故事》教學反思

《小藍裙的故事》教學反思1

《小藍裙的故事》主要講了老師獎勵給小女孩一件小藍裙,於是出現一系列的不協調、不對勁。爲了協調,小鎮發生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變化的一個童話故事。

遵照課前學生自主學習生字,初讀課文,查找資料,畫出不懂的問題;課上小組合作完成預習題,老師圍繞預習題進行反饋教學;課後每課每板塊進行檢測的形式。本節課讓學生先自主識字,但檢測時發現,有十多名同學生字詞掌握得不好,尤其是協、勵等字,寫錯的同學較多,看來生字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學是不行的,在課文的朗讀上,效果還可以,大多數同學能做到流利讀文,但在反饋的時候,抓住重點詞語不很、不、很不,應該讓學生多讀多理解,感受層層深入的關係。還有結尾處應該讓學生想象一下變化後的小鎮什麼樣,讀出那種驚喜的感覺。

最讓人欣喜的是在學習完課文之後,我讓學生聯繫實際說一說自己身邊有哪些不協調,全班一半以上的同學都用手指向教室的天花板,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教室天花板的水漬和整潔乾淨的教室不協調。是的,由於返潮天花板上黑色的水漬特別明顯。是啊,一個大的進步,往往是由微小的改變開始的,我們只要善於從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就一定能創造美。

《小藍裙的故事》教學反思2

完成了《小藍裙的故事》一課的教學。審視自己的這堂課,有着點滴收穫,也有些許不足,總結自我以待提高,反思自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本文是一第一單元的第一課,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得到了老師獎勵的小藍裙,小藍裙給家裏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使這個小鎮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說明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完美的生活態度。

反思本節課,在以後的`教學中能繼續發揚的我認爲有以下幾點:

一、關注四年級的訓練重點,讀寫結合。

語文教學始終離不開閱讀與寫作,閱讀是吸收,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輸出,是閱讀的運用。寫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閱讀,是閱讀能力的最高體現;閱讀爲寫作奠定基礎,是寫作的必要鋪墊。

新課伊始,回顧完課文的主要內容後,再一次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瞭解作者的寫作順序(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走進課文劃分段落,從哪到哪是起因,起因是什麼?到哪又是經過,經過怎樣?到哪又是結果,結果如何?明確敘事文的寫法,爲課下的練筆作好鋪墊。

二、批註式閱讀真正走入課堂。

這節課我採用課中專題批註。讀懂重點內容,學習語言文字,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圍繞教師設計提出的問題“文中出現了幾次不協調,爲什麼不協調,寫出你的想法”進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採用默讀---批註-----交流的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了學生,學生在靜靜的思考中書寫出自己真實的感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其中付鵬寰同學還有一個重大發現不很協調------不協調-------很不協調,三個不協調之間是曾層層遞進的關係,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三、結合課文,聯繫生活,滲透德育。

正所謂:水本無波,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當學生們瞭解了小藍裙把小女孩家裏的不協調變得協調之後又給小鎮帶來的巨大變化後,挖掘出了本文的主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進而請同學說說生活中有哪些不協調的地方?孩子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有的談到了班級中的不協條之處,校園中的不協調,家庭中的不協調,社會中的不協調,世界的不協條。把課堂推向了高潮,思想與思想撞擊的智慧之花就這樣在課堂上競相綻放。學生讀書的目的,在這種思想的滲透中、靈魂的淨化中得到提煉和昇華。我們的語文教學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和空洞無力的說教,而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開放的語文學習的殿堂

四、板書設計:

提示性強,突出了板書的實效性。

課堂永遠是一們缺憾的藝術:設計中還存在如下不足之處

一、讀的不夠。

縱觀整堂課,如帶有三個不協調的句子應對比讓學生來讀,抓住重點詞“不很”“不”“很不”在讀中感受他們層層深入的關係。還有結尾處應讓同學們想象一下變化後的小鎮是什麼樣,讀出那種驚喜讚歎的感覺

二、備課不夠細緻。

文中出現三次不協調,實質有四個不協調之處,第四處沒能及時總結。應讓學生找到,總結出來。如這樣設計:還有一個不協調的地方,想想會是哪?如果讓你在不協調前面加一個詞,你會填什麼?爲什麼這麼填?這樣就完整。

想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太多,無論是對於教材的解讀還是對教案的設計,無論是對課堂的調控還是對學生的把握都還不夠成熟。這都需要我去好好學習,本着爲學生負責的態度認真鑽研,時時總結,常常反思。

“好上課——上好課——課上好”,是我教學的追求,我會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