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春節是個百音盒》課後反思

《春節是個百音盒》活動目標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能夠感受詩歌中表達春節的歡快氣氛,幼兒能夠藉助圖片,用一句話表達自己對春節的感受和想像。體驗與同伴共同學習的快樂。這首兒童詩是由兒童自己創作的作品,應該說是非常適合大班幼兒來欣賞。

語言《春節是個百音盒》課後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問幼兒春節裏你們最高興的是什麼?大部分幼兒都說最高興的就是春節放鞭炮和煙花了。我就順着幼兒的思路出示了煙花和爆竹的圖片,這首詩大多用了比喻的說法。我問幼兒煙花和爆竹在一起放像什麼呢?幼1:像在嬉戲。幼2:像在打架。……幼兒的想象力總是很豐富的。師:那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詩歌裏面是怎麼說的?(選自煙花和爆竹的那一段)聽完後幼兒一口同聲說:噼啪噼啪,煙花和爆竹打起了歡快的小鼓。師:發出的聲音有個好聽的詞語叫什麼?幼:噼啪噼啪。這一句關於煙花和爆竹的詩句幼兒就這樣順利的學會了。以此類推,我運用詩歌和圖片相結合,並通過表情、肢體或語言等方式表達;幫助幼兒理解《春節是個百音盒》這首兒童詩,並在理解、情節或者畫面情景的基礎上,學習理解作品的主題或感受作品的情感脈絡,並能初步概括詩歌的大意;幼兒學習的熱情很高。

可是在分解到本次活動的欣賞目標中的“理解詩歌內容,初步讓幼兒感受詩歌中出現的“叮噹叮噹、噼啪噼啪、嘩啦嘩啦、咕咚咕咚、咔嚓咔嚓、嘻哈嘻哈”是什麼意思?幼兒對嘩啦嘩啦、咕咚咕咚、咔嚓咔嚓三個詞語沒有很好的達成。我想這與孩子的生活經驗有關。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對於春節在家裏掛春聯、煮湯圓,家長很少讓孩子參與這一系列活動。更別提說結成厚厚的.冰,讓幼兒去觀察了。在面對這一難題時,我只能搜一些視頻讓幼兒觀看,參與到活動中來。並囑咐幼兒回去後也可以讓爸爸媽媽再和他們講講這些事情,加深詩歌的印象。

整首詩歌學完了,我試着讓幼兒用自己的聲音把對這首詩的感覺表現出來。我們採用輪流、分組等方法讓幼兒朗誦詩歌的興趣。教師啓發幼兒模仿,幼兒表情豐富,《春節是個百音盒》有利於強化幼兒對作品的理解,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朗誦時,也有很多問題,如:孩子們朗誦時,總是要多字或少字,這樣就顯得不整齊;孩子們在朗誦時顯得小心翼翼,表現不出朗誦時的快樂心情。所以平時要多注重孩子們的朗誦習慣,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相信在以後唸詩歌時感情會更加豐富。但在整個過程中,最難的就是幼兒仿編詩歌,我儘量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出自己對春節感受,並以此爲中心,說一句詩歌,希望能夠幫助幼兒體會自由運用語言的快樂。在這一環節中,對於幼兒好像有點難度,只有幾個幼兒能創編出來,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只能放到活動延伸中來,通過遊戲活動時,放到幼兒園中由能幹的小朋友做小老師教,並製作了相應的圖片,來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老師巡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