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教學反思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教學反思

《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教學反思1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生活背景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際問題應用的過程。聯繫生活講數學,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體現“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的思想。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時,我就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出發,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感受小數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一、創設生活情景,感受小數的應用

在課堂的導入部分,我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讓學生親自去調查商品的標價,引出一系列商品價格,先讓學生讀出自己收集的商品價格,從而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根據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這些數既有整數,又有小數,之後,我引導:這些信息中的數有的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不一樣,他們是什麼數?許多學生大聲說:小數!雖然是第一次學習小數,但學生有生活積累,對小數也有所瞭解。接着,我問道: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也是用小數表示的?學生紛紛答到:我在超市裏買了一塊橡皮0.5元。一盒彩筆的價格是12.50元。買菜時的價格也用小數表示……開始,學生找生活中的小數時,總是圍繞超市中購物的標價,我試着引導:小數不僅可以表示價格,還可以表示長度…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孩子的視線擴大了,紛紛舉起了手:小數可以表示人的身高,如身高1.48米,就表示1米48釐米,還有的說視力多少也用小數表示……等等,孩子們通過說生活中的小數、尋找身邊的小數的活動,激發了學習小數的興趣,拓展了對小數的認識。學生深切地感受

到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從而培養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和“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我從以現實生活取材,並把生活素材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注重生活化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領悟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感知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發展數學思維。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進而體會到數學的魅力。

而在用小數表示長度是,學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難,教學中,我雖然有意識的將小數和分數進行了溝通,但課堂中有點操之過急,放手讓學生去探索,理解和消化的時間較少。部分學生掌握不是很好,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加以改進。

《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教學反思2

在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中我講授了小數的認識和比較小數的大小兩個知識點,課後反思自己的教學,其中有得也有失。小數在現實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即便是兒童,也經常會接觸到一些小數,但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初次接觸的,所以在教學上也體現了一個難點。

在初步認識小數前,我估計到了有個別學生可能會在小數的讀法上出現跟整數一樣的讀法這種錯誤。在課堂上果真有幾個學生把小數點後面的數字讀成幾十幾,比如:有的學生把18。46讀成十八點四十六。針對這種情況,我讓讀錯的學生多讀幾次,直到他讀對爲止。課後還叫成績好的學生在黑板上寫幾個小數考考,以使他們達到學會的目的,這樣一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學比較小數的大小時,我用課件演示購物情境,讓學生獨立思考“去哪個商店買鉛筆盒”這個問題應如何解決。引導學生說出用比較大小的方法來解決,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小組合作討論研究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通過小組合作來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出現了兩種方法,其一是把小數變成以“角”爲單位的整數來比較;例如:比較4.90元和5.10元的大小,有的學生把4.90元變成4元9角0分,把5.10元變成5元1角0分,然後進行比較,因爲4元小於5元,所以4.90元小於5.10元。其二是先比較整數部分,然後再比較小數部分。例如:比較2.55和2.62的大小,學生先比較整數部分,2與2相等,然後再比較小數點後面第一位5小於6,所以2.55小於2.62。再如比較4.56和3.83的大小時,先比較整數部分4大於3,所以4.56大於3.83。第二種方法是本課時教學的重點,因此我讓學生根據具體的情境多說,以達到學會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最後引導學生總結出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在鞏固這一環節,我讓學生根據情境圖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而且還採用了一生提出問題,請另一生幫助解決問題的方式進行。在練習比較兩個小數大小的基礎上,引出比較幾個小數的大小,讓學生通過獨立試算、討論,從而掌握比較幾個小數大小的方法和步驟。

存在的不足之處:

1、鼓勵性語言不夠豐富,沒有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

2、有的地 方 老師講得太多,還不敢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教學反思3

本課時是對小數的初步認識,不需要作爲一個抽象的“數”來研究,因此本節課我重點讓學生藉助“米尺”、“人民幣”和幾何直觀圖,在具體情境中豐富對小數的意義的認知。在教學設計中,力求在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

一、導入“快”而“趣”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到有關小數的知識,老師以自我介紹的方式向學生提供了有關小數的信息,既能拉近師生關係,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喚醒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經驗,爲下面進一步學習小數的意義做準備。這樣的導入設計簡單、快速、有趣,爲探究核心內容留出寶貴時間,也讓學生對新知產生好奇心,增強學習的“內驅力”,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探究“慢”而“透”

分數與小數實質上屬於同一個意義,既“平均分”之下的兩種不同的表示方式。在小數現實含義的建構過程中,分數是介於“平均分”與“小數”之間的媒介,要建立小數意義的表象,就要從“平均分”開始,把“平均分”的過程及結果用分數來表示,進而用小數來表示。

但分數學好後已經有一段時間,學生有點遺忘,不利於新知學習。所以從分米和米中引出分數,再到小數的整個過程,我都花了比較長的時間。在這裏,我放慢腳步,適時引導,重視具體情境下的表述,使學生真正理解一位小數與十進分數之間的關係。同時幫助學生用規範的數學語言來表達,如: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十分之一米,也就是0.1米。數學語言的梳理也可以使他們思路更清晰,對小數的含義理解更加“透”了。

三、練習“精”而“活”

在藉助“米尺”理解以爲小數的現實意義後,人民幣中的小數,圖形中的小數,數軸上的小數則是對小數現實意義的進一步豐富。

練習設計上我注意一定的層次性,層次一:元和角中的小數是現實情境中的量,與米和分米中的小數相似,通過遷移類比再次強調小數與十進分數之間的關係。層次二:圖形中的小數脫離了具體情境,藉助幾何直觀圖深化小數含義。層次三:數軸中的小數,初步感知數軸這一重要數學模型,體會數與數軸的關係。幾個練習由形象到抽象,層層推進且富有變化,逐步完善對小數的認知。

在這次的磨課過程中,我在一次次的試教、反思、修改中,有過困惑和痛苦,也有過頓悟和快樂,每一次的豁然開朗都是一次成長。當然,我的身上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課堂駕馭能力,應變能力不強,對學生的錯誤沒有很好地引導過來,評價方式有待提高等等。今後的日子我還要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

《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教學反思4

《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是通過藉助“元、米”爲單位的小數作平臺,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認識小數。對第一次接觸小數的學生,相對來講就會有一定的難度和學習的負擔。爲了能緩解降低難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心理爲基礎,營造和諧課堂,活化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過程,較好的完成了這一節的教學活動。課後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個人認爲在以下幾方面把握的比較好。

1.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促進知識經驗的遷移。

小數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就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創設較爲豐富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景,讓學生在熟悉的情景(逛超市)中,感悟小數的含義,體會數學回歸生活,讓每一個知識點都充滿生活的氣息。又如找身邊的小數,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導入下一環節的教學。

2.教學能面向全體學生,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整節課我努力創設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設計試讀小數、量綵帶、找身邊的小數、猜謎語等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

3、巧用課堂中出現的生成資源,實現知識經驗的遷移。

這節課的第一個知識點是小數的讀法。我想通過學生試讀把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的讀法區別開來,使這兩部分的讀法有了不同,但教學時有兩個學生有錯誤的讀法,我及時的利用生成資源來糾正,讓他倆多讀幾遍,其他同學評價,使學生深刻了解小數讀法,所以在後面的課堂中沒有出現錯誤的讀法。如果巧妙的運用課堂中有效的生成資源,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恰當。

《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教學反思5

適當的壓力催人奮進。“小數的初步認識”是新教材三年級下冊的內容,這部分內容雖然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但是由於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大多數的孩子對於小數並不陌生,鑑於此,我把這節課的重點落在小數的讀法及表示長度的小數的意義的教學上,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習特點,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知識鏈:一、說說生活中的小數,並說出表示價格的小數的實際意義;二、認識表示長度的小數,並知道它們所表示的意義;三、用小數表示身高,多方面瞭解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整節課下來,感覺學生對於表示價格的小數的實際意義和用小數表示身高這兩方面掌握得不錯,孩子們參與積極性高,學得輕鬆,也掌握得較好,自認爲在以下幾方面做得較好:

一、充分調動孩子已有認知。

在課的一開始就讓孩子們說印象中的小數、找身邊的小數,得出要研究的素材,這樣一開始孩子們就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他們必須去搜索知識庫中與本課知識有關的所有認知,爲學習做好了必要的知識準備,同時能讓他們很深切地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二、充分促使孩子主動學習。

課前對於如何教學表示長度的小數的'意義這一環節頗有困惑,其實這部分知識並無什麼探究的價值,用分數表示是在第五冊已經學過的知識,不是本課的重點,而把分數寫成小數是一種規定,不需要孩子們去探究。那麼是否就直截了當地用課件來幫助講解算了呢?我反覆思考這一問題。終於決定先自學、再講解,一方面可以從小培養孩子們的自學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另一方面可以照顧不同層次的孩子,讓優生自主地去學習,再讓他們來幫助一些學困生,此外,因爲有了教材這一老師的教學之後,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就輕鬆許多,很多問題可以讓孩子們來回答,而不是教師自問自答。

三、充分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

無論如何把課堂放給孩子們,老師在其中穿針引線的作用還是必不可少的。就如本節課教學,如果老師不找一些表示長度的小數出來,孩子們就會認爲小數只表示價格;如果老師不教孩子們正確地讀小數的方法,孩子們就會用以前的讀法來讀小數;如果孩子們自學後不作必要的講解,就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會把3釐米寫3/300米。因此,無論什麼課,老師的引導作用總不可少,關鍵在於如何“導”得不漏痕跡、如何“導”得恰到好處、如何“導”在關鍵之處。本節課中,在學生正確地讀小數後,我問“小數與我們以前學過的數讀起來有什麼不一樣”使孩子們在思考中完善自己讀小數的認知體系;在孩子們說完分米與釐米寫成用米作單位的小數時,我問“請小朋友們觀察這些等式,你有什麼發現”促使孩子們去觀察、去思考,之後完善對這些小數的認識……在孩子們容易出錯的地方設計有挑戰性的、有思考性的問題,促使孩子們去比較、去觀察、去思考、去表達,才能把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地淋漓盡致。

本次賽課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對於端正教學思想、埋頭於工作都有積極意義。好之不如樂之。

《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教學反思6

小學三年級學生來說,學習小數的意義和認、讀、寫是他們第一次接觸。首先,通過購物經驗以買學具、食品和數學書本的價格。引出小數,這時展示一些食品的價格和文具的價格,讓學生認和讀,接着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最感興趣的情境,最符合他們的數學現實中接觸到小數,把分數與小數之間的聯繫放在了以“元”爲單位的背景中,利用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從1元中拿出0.8元,逼着學生把1元兌換成10角,這個過程強化了分數和小數之間的橋樑作用,0.8元其實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拿出其中的8份,自然地讓8/10與0.8之間建立了聯繫;再通過應用舉例,讓學生髮現幾角就是十分之幾元,用小數表示就是零點幾元,教師引得到位,學生學得主動。有了這部分教學,學生對分數與小數之間的關係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後又引領學生感受長度單位中整數、小數和分數之間的關係,讓學生在米尺上找找分米與米的關係,從分數角度看,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這樣的一份,可用1/10米表示,由於在貨幣單位中已經感知分數與小數之間的關係,所以很容易發現米,還可以用0.1表示,從而得出“幾分米”。

總之,同樣的教學內容,在不同的課堂中,呈現出不同的狀態。關鍵在於教師處理教材時,對教材文本價值的不同把握。需要教師從學生的現實認知經驗出發,做到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教師只有對教材文本理解正確了、透徹了,才能充分發揮教師本身的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自如地用運各種教學方法,駕御課堂上千變萬化的各種情況。

《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教學反思7

這節課總體來說按照我的意圖完成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但由於我教學經驗不足,對教材的挖掘不夠深刻,所以在教學中存在着一定的問題,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

1.在出示商品價格時,應多出現一些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的例子。

2.應先教學小數的讀法,再介紹小數各部分的名稱,這樣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在教學小數的讀法時,沒有注意到讀法的梳理以及強調兩位小數的讀法。

3.忽略了小數寫法的教學,如果用漢字的形式呈現出來,效果會更好。

4.小數的含義是本節課的重點,而我講解這部分內容時速度太快,學生理解不透徹。在總結十分之幾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的分數可以用兩位小數來表示。沒有反過來再強調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的分數,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的分數。

5.練習題讓學生說明“爲什麼”難度太大,練習題的設計應圍繞學生進行

6.語言表達方面欠缺,語言要優美要有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