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標英語》教學反思(通用7篇)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新目標英語》教學反思(通用7篇),歡迎大家分享。

《新目標英語》教學反思(通用7篇)

《新目標英語》教學反思1

本節課是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冊 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SectionB(1a-2c), 在本節課中,我對教材進行了有效整合,從學生的認知出發,圍繞本節課內容、抓住重點、分散難點,設計出了從易到難、環環相扣的環節,使得整個教學環節自然流暢。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體現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主體多元教育思想,學生積極性高、參與性強、課堂學習氛圍濃厚,教師點拔、引導及時,展示中生成性知識較多,學生在自主、合作、展示中,體現了英語課程標準理念和要求,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會使用語言,結合真實情景能靈活運用語言,體現“用英語做事情”的理念。

教學中彰顯了英語學科特色,無論是學生的展示還是師生的評價,都能用恰當的英語來表達,語言規範;板面設計也體現了英語學科特色,特別是展示中的開頭和結束語自然大方,充分體現了英語學科特色,讓學生在使用中對英語知識掌握更紮實、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更濃厚

總之,這節課是十分精彩的一課,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齊老師能更多地以學生爲主體、結合所講內容,設計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的主體性更加突出,課堂更加高效。

《新目標英語》教學反思2

《新目標英語》每個單元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 section A教學本單元的基本語言結構和詞彙;section B有擴展的詞彙及表達方法。雖然教材的編寫非常科學,但是由於學生基礎的不同,我認爲教師可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及教學重點。如我校,七年級的學生在小學沒有接觸過英語,所以起始單元也應該是重點內容。

又如我校八年級學生的聽力基礎較差,而section B中聽力材料難度偏大,我認爲在講這一部分的時候,應做適當的調整。或者先講閱讀材料,或者繪製圖片,或者提示重點單詞或句型等等。正如著名的英語教授龔亞夫先生所說,“教材上有的並不一定要全部教;教的並不要求全教會;會的並不要求全部考”。

《新目標英語》教學反思3

《 新目標英語 》每個單元都有pair work,group work 和games。同桌之間、小組之間互相交談,互相討論,互相切磋,實現生生互動是《 新目標英語 》的最基本的活動。爲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就要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多“動”。學生只有多“動”,纔會得到發展,也纔會有高的學習效率。但在課堂上做活動,活動一到高興時課堂往往會出現失控。如果一下子停下來,學生們不樂意。進行下去吧,整個教室就亂哄哄。可見,在新形勢下,我們該如何控制課堂?

1、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背景和理解能力控制語言的輸入量和輸入深度。

2、要明確學習小組與小組長的職責,學習材料和用具被有秩序地發放,同時教師能注意到每個學生的所作所爲。

3、要指導學生遵守這些規則,而不是讓學生立刻就倉促行動,然後再徒勞地大聲呼喊着維持秩序。

4、要認真地計劃教學活動,從而使之能在教師的控制和學生力所能及的範圍內。

5、要及時捕捉和處理課堂內的“意外事件”。

《新目標英語》教學反思4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對未來教育做了如此論述:“未來教育=人腦+電腦+網絡”。21世紀是網絡信息時代,爲我們的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實踐證明,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能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豐富教學形式,優化教學過程,從而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那麼,我們如何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有效整合?

1.開拓獲取信息的途徑,擴展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實驗心理學家赫瑞特拉的著名心理實驗之一)。利用以計算機爲核心的信息技術學習英語,腦、眼、耳、口、手並用,這種集圖形、聲音、動畫、文字等多種信息功能爲一體的教學,以全方位、多層次吸引學生,增加信息獲取量使課堂英語教學更爲生動活潑,趣味盎然,,讓學生聞其聲、觀其形、臨其境,使學生自始自終都保持強烈的興趣,從而易於接受、記憶新的語言材料和學習內容。

2.製作適宜教學實際的課件。作爲英語學科,課件的設計應從着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出發,創設語言情境,激發學習動機,啓發、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正確理解和運用,並且突出重點、難點,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3、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增強、培養學生“文化意識”。

《新目標英語》教學反思5

學習方式不是指具體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而是指學生的心理傾向和風格。例如有的學生習慣於跟老師學,有的習慣於等吃現成的;有的學生習慣於自學,有的學生習慣於在集體中學。《新目標英語》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要求學生採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要讓學生變接受爲探究;變被動爲主動;變個體學爲合作的學。當然,學習方式的改變不是代替和否定舊的學習,而是對舊的學習方式的一種揚棄、一種發展。同時,不同的知識,不同的學生要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那麼,在教學活動中採取哪些途徑才能夠真正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

1、是改變教法。教學中教師要根據現實生活和教材的內容,依據學生已有的經驗提出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設計一個任務,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情感、體驗等方面有所收穫,有所發展。

2、安排好學生的學習活動。要切實改變學習方式,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有事可做,有事能做。

3、要組織學生交流。使學生能夠在交流中體會語言知識,通過交流讓學生自己運用語言、自己發現錯誤,以便獲得知識。

《新目標英語》教學反思6

《新目標英語》設計了大量的聽說材料,而現在這些聽力材料正成爲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難點。那麼,我們如何改變現狀呢?

1、首先進行大量的聽說訓練。“聽”是對輸入信息的“加工”,“說”是表達,是“輸出”,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在聽懂的基礎上說,在說的同時增強聽的能力,使兩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聽說訓練包括聽音答問、聽後複述、聽後解釋和聽後辯論等。而初中側重聽音答問和聽後複述。

2、接着進行聽寫訓練。有意識地安排聽寫一些音相近的單詞,一些含有同化、強弱讀、連讀、失去爆破或包含否定的句子;聽寫有數字、人名、地名、年齡、尺碼的對話和短文。聽音畫勾或打圈,聽音選圖,聽音標號或排序以強化學生的記憶力。

3、注重聽讀訓練。即聽完一兩遍錄音後,讓學生進行模仿跟讀。心理學研究表明,青少年在發音、動作、習慣方面的模仿能力極強。學生在跟讀時,仔細揣摩句子的.重讀、弱讀、失爆規則從而掌握一些朗讀技巧。同時朗讀對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覺提高對語言的感悟力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4、培養良好的聽說習慣。

《新目標英語》教學反思7

《新目標英語》倡導以任務爲基礎的教學,也就是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爲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實施特定的語言行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任務的設計也就是要給學生提供明確、真實的語言信息,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體會語言、掌握語言的應用。那麼我們在教學中又應如何設計任務?

1、任務要真實。既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出發,又要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如教授八年級上冊unit5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任務:某同學生日要舉行一個晚會,邀請各位同學參加,你是接受還是拒絕,用英語又如何表示?班級要召開新年晚會,你如何邀請科任老師?

2、任務要可完成。如果設計的任務不可完成,將在很大程度上妨礙學生主體水平的發揮。

3、任務要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構建由初級任務到高級任務並由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使教學階梯式地層層遞進。如教授八年級上unit4時,我們可先設計一個這樣的任務:

who how how long。

然後設計這樣的任務:

who how how far how long。

4、要注意任務的合作性。任務的完成必須依賴於學習者之間的共同合作,每一個學習者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都擔當各自不同的角色,都需要提供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