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半截蠟燭》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反思《半截蠟燭》,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反思《半截蠟燭》

教學反思《半截蠟燭》 1

課文《半截蠟燭》描繪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但它無時無刻不給我們以緊張激烈的感覺,讓我們觸摸到人物的內心世界。這節課主要通過揣摩描寫人物神態、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詞語和句子,領悟主人公的精神品質。這篇課文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故事情節生動緊湊,環環相扣,引人入勝,而且人物刻畫手法豐富,語言細膩,學生比較喜歡。基於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在教學時,我採用研究性學習方法,以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爲學生營造足夠的主動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親身經歷閱讀實踐的過程,並在此過程中初步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爲此,課堂上我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閱讀教學從"獨白"走向"對話"。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文本、教師、同學進行全心的對話,在多層次、多角度的對話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瞭解人物的特點,從中受到教育,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通過這樣的教學,我有兩點體會:

一是教學的過程不再是教師備好教案,然後"按圖索驥"的過程,而是開放多元、動態生成的多向對話過程。爲此,教師要認真備好教案,抓好文章切入點,以學定教,把學生的學情作爲教學新的生成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才能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半截蠟燭》時我爲學生創設了這樣的情境:伯諾德夫人一家三人在保護半截蠟燭與德軍周旋的過程中,都表現出了過人的沉着、勇敢和機智,值得我們去學習。同學們,你覺得誰的功勞最大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問題剛一提出,一雙雙手便迫不及待的舉了起來。學生們在交流着他們獨到的見解,談着他們對人物的認識,老師適時點撥,學生在這個充滿相互信任、暢所欲言、和諧融洽的研討氛圍中,認識了人物,受到了教育,一堂課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真正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是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於永正老師曾經說過:"語文教學,就是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爲主線。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進一步落實讀,讀的方式要多,讀的面積要大,讀的要求要逐步提高,使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讀出形——在頭腦中喚起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形象;讀出情——讀出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情感;讀出神——讀出語言文字所包含的精髓以及言外之意。"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留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潛心讀書。在教學中,老師還應該採取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去感悟文本語言,爲了讓學生更進一步的把握人物特點,在教學時我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計策都很絕妙,而只有傑奎琳成功了呢?"讓學生與文本進行"零距離"心靈對話,學生充分閱讀感悟,又一次全面認識、瞭解了人物的特點。

教學反思《半截蠟燭》 2

反思第三組略讀課文《半截蠟燭》,有如下收穫:

備課時,我就在思考:略讀課文到底該怎麼教?雖然同科頭老師介紹經驗和《教師教學用書》中,也聽到、看到一些“略讀要以學生自己讀懂爲主”,“略讀任務要單一,要充分運用好文前導語的提示作用,解決一兩個問題即可。”“在教學時間上基本用一課時完成。”等等,但在以前的教學實際中,對於如何引導學生自讀,如何選擇教學任務,如何利用課文導語等還是很茫然。帶着這些迷惘,我又重新進行了單元備課:單元主題是“語言的藝術”,要求孩子們閱讀本組課文,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而再看課文導語中的學習要求:先讀讀下面的'劇本,想想劇本中講的是件什麼事,說說你最欣賞誰的語言;再分角色演一演;還可以討論一下劇本和一般寫人記事的文章有什麼不同。這些學習要求不正是圍繞着單元主題提出來的嗎,於是,我的心中豁然開朗,課堂就圍繞着這四步引導學生學習:一、初讀課文,暢談感受並瞭解劇本的特點;二、再讀課文,瞭解大意;三、深入學習課文,體會人物語言;四、總結延伸。

按上述四步教授《半截蠟燭》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實踐後,我明白了只要體現“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就能較好地發揮略讀課文的原有效應。“一箇中心”即以學生的自讀爲中心。“兩個基本點”即扣住單元重點,點撥課文難點。在《半截蠟燭》中,以語言實踐爲主線,引領學生了解閱讀劇本的基本方法,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在讀、議、演、拓展中品味語言的藝術,吸收人文內涵,培植人文精神,讓課堂有了“亮點”。本堂課,成功之處是先引導孩子深入鑽研教材,讓學生靜靜地思索,靜靜地寫批註,用筆把自己的獨特體驗與劇中人物進行了對話。然後抓住劇本中最精彩的部分讓孩子交流如何抓住提示語、人物的年齡特點、所處的環境等演好角色,同時在演的過程中再次去品味語言的藝術,最後讓大家課下找些劇本來讀一讀,從而拓寬了學生閱讀的範圍。這樣略讀課文也就“略出了精彩!”

但是,教學過程中一些細節處理不到位。如:沒有及時對文中幾個難讀的外國人名如:“伯諾德夫人”、“傑奎琳”進行正音,所以在後來回答問題過程中一些學生讀這些人名時還結結巴巴。看來,我們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課堂上更要關注學情,並予以及時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