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反思

一、引言與背景

《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反思

《林黛玉進賈府》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第三冊第一單元第一課,課文節選自《紅樓夢》第三回,是全書序幕的一個組成部分。它通過一個未進過賈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對賈府的環境和主要人物進行了細緻的描繪,爲下文情節的展開作了必要的交代。這一節中人物的出場,歷來爲人們所稱道。曹雪芹用變化多端的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本課教學可以此爲例子,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閱讀積累,體會我國古典小說在藝術風格和描寫手法上的一些特點,從而使課內閱讀課外化,課外閱讀課內化。

二、教學過程描述

第一課時,我先調查學生對《紅樓夢》的瞭解情況,然後簡要介紹了《紅樓夢》的主要內容、主要人物關係、賈府各院落的位置和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圖,搭建閱讀賞析的平臺。之後通過閱讀文本,讓學生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

第二課時研讀人物性格的塑造,學習人物描寫方法。我先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黛玉外貌的語句,並提示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1、衆人眼裏的黛玉。2、王熙鳳眼裏的黛玉。3、賈寶玉眼裏的黛玉。學生通過閱讀,較快的篩選出正確的信息。隨後引導學生找出文中表現黛玉“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的句子,並理解她爲什麼這樣要求自己,由此完成對林黛玉人物形象的賞析。接着賞析賈寶玉這個人物形象,我設計了下列問題讓學生思考:1、對寶玉這個人物,作者先側面描寫,後正面描寫,在人物出場前,作者是怎樣側面描寫寶玉的?這些描寫使人對寶玉產生一種什麼樣的印象?2、人物出場後,作者又怎樣從正面描寫寶玉的?即:在黛玉眼中呈現的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寶玉?這種矛盾說明了什麼?3、分析體會《西江月》二詞,這是站在什麼立場上以什麼樣的口吻來品評寶玉的?爲什麼要採用這種寓褒於貶,正文反作的方式?4、這種先側面鋪墊,後正面描寫的出場方式對塑造人物起到什麼作用?

這樣,層層深入,由現象到本質,使學生既充分認識寶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瞭解《紅樓夢》的反封建意義,又發自內心地讚歎曹雪芹的大手筆。

通過閱讀,學生了解了我國古代小說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通過這幾個方面對人物形象進行賞析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我把另一個主要人物王熙鳳交給學生自主賞析,分組點評。學生思維非常活躍,分析問題、認識問題的能力有明顯提高。

課堂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是以興趣閱讀交流爲主的活動,在第三課時完成。課前佈置學生分組選讀《三國演義》《水滸傳》等中國古典名著,進一步體會我國古典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側重肖像描寫),課堂上展現自己的研究成果。

我先用投影示例:

(《儒林外史》對范進的描寫)……周學道坐在堂上,見那些童生紛紛進來,也有小的,也有老的,儀表端正的,獐頭鼠目的,衣冠齊楚的,藍縷破爛的。落後點進一個童生來,面黃肌瘦,花白鬍須,頭上戴一頂破氈帽。廣東雖是地氣溫暖,這時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還穿着麻布直裰,凍得乞乞縮縮,接了卷子下去歸號。周學道看在心裏,封門進去。出來放頭牌的時節,坐在上面,只見那穿麻布的童生上來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爛了,在號裏又扯破了幾塊。周學道看看自己身上,緋袍金帶,何等輝煌!因翻一翻點名冊,問那童生道:“你就是范進?”……

稍作點評後讓學生展示閱讀成果,舉例如下:

(《三國演義》對張飛的描寫)……隨後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三國演義》對關羽的描寫)……衆皆失色。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言未畢,階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衆視之,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巨鍾,立於帳前……

(《水滸傳》對吳用的描寫)……衆士兵見雷橫贏劉唐不得,卻待都要一齊上並他,只見側首籬門開處,一個人掣兩條銅鏈,叫道:“你兩個好漢且不要鬥。我看了時,權且歇一歇。我有話說。”便把銅鏈就中一隔。兩個都收住了朴刀。

跳出圈子外來,立了腳,看那人時,似秀才打扮,戴一頂桶子樣抹眉樑頭巾,穿一領皁沿邊麻布寬衫,腰繫一條茶褐鑾帶,下面絲鞋淨襪,生得眉目清秀,面白鬚長。這人乃是智多星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祖貫本鄉人氏……

(《水滸傳》對魯達的描寫)……史進看他時,是個軍官模樣。怎生結束?但見:頭裹芝麻羅萬字頂頭巾,腦後兩個太原府紐絲金環,上穿一領鸚哥綠紵絲戰袍,腰繫一條文武雙股鴉青絛,足穿一雙鷹爪皮四縫幹黃靴。生得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部貉腮鬍鬚。身長八尺,腰闊十圍。……

通過閱讀實踐,學生對中國古典小說在角色創造時往往通過一個(或一些)人物的眼睛去看另一個人物的“動”的肖像描寫手法有了進一步認識,更好地達到了本課鑑賞目的。

三、反思與討論

1、把課文當作學習語文的例子。要通過課堂真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必須把課文當作“例子”。我將《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重點確定爲鑑賞人物形象和語言,學習透過人物言行認識其內心世界和思想性格的方法。並希望通過該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和心態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爲實現此目標,我通過學情調查、相關知識介紹等手段,爲學生搭建了閱讀賞析的平臺。目標實現後,再通過學生興趣閱讀交流,由課文宕開,使學生在課外對古典小說的`閱讀課內化,讓學生在課內對《紅樓夢》的閱讀在課外有了拓展。這樣,學生對中國古典小說多注意讓人物在生動的情節發展中和人物彼此的關係中去展示自己的的性格這一手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更好的達到了本課的鑑賞目的。用李鎮西老師的話來說,一節課上完了,一課書教完了,不是就可以畫上句號了,而應在學生心中留下破折號和更多的問號。

2、讓語言成爲品味形象的中介。以往的教學,多用電視劇《紅樓夢》中的人物劇照或電視劇片段來吸引學生的眼球、調節課堂氣氛。但這樣做容易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片中人物的外在形象上,從而忽略了對名著語言的品味鑑賞。爲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本課教學,我力求不用一張圖片,一段電視劇,充分利用語言文字的間接性,通過對欣賞方法的適當點撥,引導學生儘可能地貼近文字,走進文字,與語言文字親密接觸,從而領略文字所蘊涵的豐富內容,感受文學大師運用文字的高超技藝,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3、使學生成爲課堂教學的主角。在賞析王熙鳳這個人物形象和課外興趣閱讀時,採用小組內的合作、小組間的競賽等形式。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大大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展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作的能力。如對王熙鳳這個人物形象的鑑賞,經過小組成員的合作,就能夠從多方面展開,許多學生都表現出了出乎老師意料的鑑賞能力和獨特的思維角度,這也是在以教師爲主體的課堂上難以出現的喜人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