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學案(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中庸》節選學案

一、作家作品常識積累

1、 《中庸》原是     中的一篇,一般認爲它出於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早在西漢時代就有專門解釋《中庸》的著作,《漢書藝文志》載錄有《中庸說》二篇,以後各代都有關於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絕。但影響最大的還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與《大學》、《論語》、《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爲“    ”之一,《中庸》被推崇爲“實學”,被視爲可供人們終身受用的經典,成爲後世讀書人求取功名的階梯。  

 朱熹認爲《中庸》“憂深言切,慮遠說詳”,“歷選前聖之書,所以提挈綱維,開示蘊奧,未有若是之明且盡者也。)(《中庸章句序》)並且在《中庸章句》的開頭引用程頤的話,強調《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都是實用的學問。善於閱讀的人只要仔細玩味,便可以終身受用不盡。  

2、 子思在儒家學派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學,下開孟子心性之論,並由此對宋代理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三字經》中有“            ”的描述。北宋徽宗年間,子思被追封爲“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順元年(1330),又被追封爲“述聖公”,後人由此而尊他爲“述聖”。

二、查字典解詞:

中庸 

【詞 性】 

【褒 貶】

近義詞

反義詞

【釋 義】 

三、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闡述“中庸之道”,並提出人性修養的教育理論著作。《中庸》鄭玄注:“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爲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也。”

《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後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                         ”。

“         ”,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        ”,是說循着這種天性而行就合於道,認爲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治儒家之道,所以說“          ”。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四、課內閱讀: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一)解釋畫橫線的字詞:  

(1)天命:

(2)率: 

(3)莫:

(4)見(xian):

(5)乎:

(6)中:  

(7)節: 

(8)致:

(二)請結合文本具體闡述“中”“和”的含義:

參考答案:

作爲儒學的重要範疇之一,歷來對“中庸”有各種各樣的理解。本章是從情感的角度切入,對“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釋。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是平靜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們必然要表現出來。表現出來而符合常理,有節度,這就叫做“和”。二者協調和諧,這便是“中和”。人人都達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氣和,社會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 

四、閱讀原文,回答問題。

1.對下列句子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天命之謂性                              性:本性

B.中也者,天下知大本也            中:適合,符合

C.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     措:放下

D.子庶民。則百姓勸      勸:受到勉勵而勤奮努力

答案:B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       )

A.不勉而中        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B.喜怒哀樂之未發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C.尊賢,則不惑         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

D.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

答案:A項:就,連詞 ;  並列,連詞。 

 B項:助詞,不譯,取獨;  的,助詞。

 D項:於(在),介詞;於(比),介詞。   

 C項:“則”,就,連詞。

五、拓展討論:

什麼是"中庸"精神實質? 你心目中的“中庸”是什麼呢?學完本課,你的感想是什麼呢?你認爲“中庸之道”有怎樣的現實意義?

    

參考:所謂"中庸之道",其實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範遵守社會規則(原意還應該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則)之道.

儒家哲學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養,要與身邊的人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提倡人要到達溫、良、恭、儉、讓的道德境界。在我看來,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

具體的思想是:對待長輩要尊敬講禮貌。朋友之間真誠守信用。爲官者要清廉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統治者要仁政愛民。對待其它人要博愛。對待上司要忠誠。對待父母親屬要孝順。尊重知識。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

由此可見,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聖人。

儒家哲學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謂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內在的邏輯:“尚中”是中庸的邏輯起點,“時中”是中庸的內在本質,“中正”是中庸的規範準則,“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標。“尚中”的基本內涵是“無過無不及”,“時中”的基本內涵是“無可無不可”,“中正”的基本內涵是“禮義”,“中和”的基本內涵是天人和諧之美。其中,“尚中”觀念爲傳統所固有,爲孔子所繼承。“時中”、“中正”及“中和”的觀念是孔子對傳統“尚中”觀念的豐富和發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爲重視的合理主義。它注重人在處世的行爲及態度上的“適度”。要求人們時時檢點自己的行爲和心態,不斷地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辨察、修正其中的醜惡,提高自身的道德水準。以求在爲人處事上達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關鍵是對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構建,重在時時刻刻對人的靈魂進行洗禮,讓靈魂保持純潔、高尚以及正直!

中庸不是教人軟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強、自信、自息!

“中庸之道”實際上是一種理想狀態。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無法達到的,但是可以無限地接近。

六、中庸的主要原則(1)慎獨自修(2)忠恕寬容(3)至誠儘性,請圍繞其中一點談自己的理解。

七、《中庸》名言積累

1、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

【譯文】對上不抱怨老天,對下不責怪別人。所以,君子處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則冒險以期僥倖成功。

2、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3、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譯文】自然形成的稟賦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並推廣這些道叫做教化。

4、 君子和而不流。

【譯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隨波逐流。

5、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譯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這些道理,有的人通過後天學習知道了這些道理,有的人則是遇到困惑之後,經過磨難才知道了這些道理,無論是哪種情況,他們最終了解這些道理的結果是一樣的。

6、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八、課外閱讀:

1、最高的道德標準   

【原文】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1)!”(第3章)  

【註釋】  

①鮮:少,不多。  

【譯文】  

孔子說:“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經很久了!”  

【讀解】  

正因爲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標準,所以,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實行它。這正如我們要求“大公無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國家、集體、個人利益三兼顧”,就比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進入共產主義”難以做到,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小康”,這就比較容易做到了。  

這樣說來,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爲一種理想的道德規範而加以提倡呢?   

  

   

  

 2、誰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第4章)  

【註釋】  

(1)道:即中庸之道。(2)知者:即智者,與愚者相對,指智慧超羣的人。知,同“智”,(3)不肖者:與賢者相對,指不賢的人。  

【譯文】  

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實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聰明的人自以爲是,認識過了頭;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揚的原因,我知道了:賢能的人做得太過分:不賢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們每天都要吃喝,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品嚐滋味。”  

【讀解】  

還是過與不及的問題。正因爲要麼太過,要麼不及,所以,總是不能做得恰到好處。而無論是過還是不及,無論是智還是愚,或者說,無論是賢還是不肖,都是因爲缺乏對“道”的自覺性,正如人們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卻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樣,人們雖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規範行事,但由於自覺性不高,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做得過了頭就是做得不夠,難以達到“中和”的恰到好處。所以,提高自覺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關重要的一環。   

  

3、隱惡揚善,執兩用中   

【原文】  

子日:“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1),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爲舜乎(2)!”(第6章)  

【註釋】  

(1)邇言,淺近的話。邇,近。(2)其斯以爲舜乎,這就是舜之所以爲舜的地方吧!其,語氣詞,表示推測。斯,這。“舜”字的本義是仁義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嘆。  

【譯文】  

孔子說:“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歡向人問問題,又善於分析別人淺近話語裏的含義。隱藏人家的壞處,宣揚人家的好處。過與不及兩端的意見他都掌握,採納適中的用於老百姓。這就是舜之所以爲舜的地方吧!”  

【讀解】  

隱惡揚善,執兩用中。  

既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傑出的領導藝術。  

要真正做到,當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  

困難之一在於,要做到執兩用中,不僅要有對於中庸之道的自覺意識,而且得有豐富的經驗和過人的識見。  

困難之二在於,要做到隱惡揚善,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寬容的氣度。對於一般人來說,不隱你的善揚你的惡就算是謝天謝地了,豈敢奢望他隱你的惡而揚你的善!  

如此看來,僅有大智慧都還不一定做得到隱惡揚善,還得有大仁義才行啊。  

大智大仁的舜帝畢竟只有一個,不然的話,孔聖人又怎麼會感嘆又感嘆呢?   

  

   

  

 4、  牢牢抓住不要放棄   

【原文】  

子日:“回(1)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2)而弗失之矣。” (第8章)  

【註釋】  

(1)回:指孔子的學生顏回。(2)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捨的樣子,引申爲懇切。服,著,放置。膺,胸口。  

【譯文】  

孔子說:“顏回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選擇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處,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讓它失去。”  

【讀解】  

這是針對前一章所說的那些不能堅持中庸之道的人而言的。  

作爲孔門的高足,顏回經常被老師推薦爲大家學習的榜樣,在中庸之道方面也不例外。  

一旦認定,就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  

這是顏回的作爲,也是孔聖人“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的風範。   

  

   

5、白刃可蹈,中庸難得   

【原文】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1),爵祿可辭也(2),白刃可蹈(3)也,中庸不可能也。”(第9章)  

【註釋】  

(1)均:即平,指治理。(2)爵,爵值,祿:官吏的薪俸。辭:放棄。(3)蹈:踏。  

【譯文】  

孔子說:“天下國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祿可以放棄,雪白的刀 刃可以踐踏而過,中庸卻不容易做到。”  

【讀解】  

孔子對中庸之道持高揚和捍衛態度。事實上,一般人對中庸的理解往往過於膚淺,看得比較容易。孔子正是針對這種情況有感而發,所以把它推到了比赴湯蹈火,治國平天下還難的境地。其目的還是在於引起人們對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視。   

  

6、什麼是真正的強   

【原文】  

子路問強(1)。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2)寬柔以教,不報無道(3),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4)。衽金革(5),死而不厭(6),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7),強哉矯(8)!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9),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第10章)  

【註釋】  

(1)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學生。(2)抑:選擇性連詞,意爲“還是”。而:代詞,你。與:疑問語氣詞。(3)報:報復。(4)居:處。(5)衽:臥席,此處用爲動詞。  

金:指鐵製的兵器。革:指皮革製成的甲盾。(6)死而不厭:死而後已的意思。(7)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隨波逐流。(8)矯:堅強的樣子。 (9)不變塞:不改變志向。  

【譯文】  

子路問什麼是強。孔子說:“南方的強呢?北方的強呢?還是你認爲的強呢?用寬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對我蠻橫無禮也不報復,這是南方的強,品德高尚的人具有這種強。用兵器甲盾當枕蓆,死而後已,這是北方的強,勇武好鬥的人就具有這種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順而不隨波逐流,這纔是真強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這纔是真強啊!國家政治清平時不改變志向,這纔是真強啊!國家政治黑暗時堅持操守,寧死不變,這纔是真強啊!”  

【讀解】  

子路性情魯莽,勇武好鬥,所以孔子教導他:有體力的強,有精神力量的強,但真正的強不是體力的強,而是精神力量的強。精神力量的強體現爲和而不流,柔中有剛;體現爲中庸之道;體現爲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動搖,寧死不改變志向和操守。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強。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自有後來人。”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強。  

說起來,還是崇高的英雄主義,獻身的理想主義。  

不過,回到《中庸》本章來,孔子在這裏所強調的,還是“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儒學中最爲高深的道行。   

  

  

7、 正道直行,默默無聞也不後悔   

【原文】  

子曰:“素隱行怪(1),後世有述焉(2),吾弗爲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4),唯聖者能之。”(第11章)  

【註釋】  

(1)素:據《漢書》,應爲“索”。隱:隱僻。怪:怪異。(2)述:記述。(3)已:止,停止。(4)見知:被知。見,被。  

【譯文】  

孔子說:“尋找隱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誕的事情來欺世盜名,後世也許會有人來記述他,爲他立傳,但我是絕不會這樣做的。有些品德不錯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廢,不能堅持下去,而我是絕不會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無聞不被人知道也不後悔,這隻有聖人才能做得到。”  

【讀解】  

鑽牛角尖,行爲怪誕,這些出風頭、走極端欺世盜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規範,自然是聖人所不齒的。  

找到正確的道路,走到一半又停止了下來,這也是聖人所不欣賞的。  

唯有正道直行,一條大路走到底,這纔是聖人所讚賞並身體力行的。  

所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這是聖人所讚賞的精神。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這也是聖人所讚賞的精神。  

以上幾章從各個方面引述孔子的言論反覆申說第一章所提出的“中和”(中庸)這一概念,弘揚中庸之道,是全篇的第一大部分。   

  

  

 8、行遠自邇,登高自卑   

【原文】  

君子之道,闢(1)如行遠,必自邇(2);闢如登高,必自卑(3)。《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4)。”子曰:“父母其順矣乎!”(第15章)  

【註釋】  

(1)闢:同“譬”。(2)邇:近。(3)卑:低處。 (4)“妻子好合……”:引自《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妻與子。好合,和睦。鼓,彈奏。翕(xi),和順,融洽。耽,《詩經》原作“湛”,安樂。帑(nu),通“孥”,子孫。  

【譯文】  

君子實行中庸之道,就像走遠路一樣,必定要從近處開始;就像登高山一樣,必定要從低處起步。《詩經》說:“妻子兒女感情和睦,就像彈琴鼓瑟一樣。兄弟關係融洽,和順又快樂。使你的家庭美滿,使你的妻兒幸福。”孔子讚歎說:“這樣,父母也就稱心如意了啊!”  

【讀解】  

老子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都是“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的意思。  

萬事總宜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否則,“欲速則不達”,效果適得其反。  

一切從自己做起,從自己身邊切近的地方做起。要在天下實行中庸之道,首先得和順自己的家庭。說到底,還是《大學》修、齊、治、平循序漸進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