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微義研究

《金剛經》詮釋的是中觀應成派的觀點,有了這個基礎,大圓滿、大手印的境界也就很容易得到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金剛經微義研究,一起來看看吧。

金剛經微義研究

首先想跟各位報告的是,這次爲什麼會以“金剛經微義”爲題作研究和探討,有四個因緣要先說明一下:

第一個因緣:金剛經這部經,在我們中國佛教界可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部經。如果你問一般佛教徒讀過金剛經,他們一定知道。即使國外的外國人,只要有研究過佛經的,他們都知道有這麼一部金剛經——DIAMOND SUTRA。DIAMOND即是金剛鑽的意思,因此有許多人知道金剛經之名。

印順老法師所註解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有所有的註解當中,我認爲這部註解非常簡明扼要,沒有繁複艱澀之感,這是第一個因緣。

第二個因緣:這部經是一總很圓滿的菩薩學。學佛者可從初發心,到如何修悲智願行,甚至最後證菩提果,它都有系統的指示,使人有道所循而不致偏失。

所謂菩薩學,即是我們生命圓滿的實踐,也就是如何提高我們生命的層次;解脫無形的桎梏,達到一種生命圓滿的境界。

現代的教育,常使人感慨萬分,科技知識愈發達,可是人類戰爭愈頻繁,導致整個世界動盪不安。我們雖然接受了多年的教育薰陶,但人與人之間由於私心作祟,而互相鬥爭,其原因完全在於我們沒有探討人類問題的癥結所在。因此,現代的教育可以說是一種鬥爭教育。也許你會說現代社會上也有哲學的研究,然而,人類的第一步路已全然走錯了。

我們常以思考模式想,第一步踏出去的是什麼?就是以“我”的這個概念爲出發點,把一切都訂上一個“我”的標籤。以佛法而言“我”這個概念,就是人類思想文化的一種癌症細胞,圓滿菩薩學,便是要對人類這種癌症細胞開刀。所以,金剛經在這個時代裏,就更顯現出其特殊的價值與意義了。

這部經所闡揚的義理:“無我”、“性空”、“緣起”,使人類追尋的思想文化,能臻於圓滿。

第三個因緣:有很多信佛、學佛的人,往往並沒有把佛教積極的、奮鬥的、前瞻性的思想完全發揮出來,反而顯露出灰色的、頹廢的、消極的、悲觀厭世的思想,誤導了不認識佛法的人,對佛教產生誤解,以爲學佛的人,必須把家庭、事業拋棄;把一切放下不管,纔是真正的學道。在這部經的一開頭說道:“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着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

釋迦牟尼佛在金剛法會之前,並不是先放光說法,一早起來,依照慣例到城裏託鉢,回來時,腳還得洗一洗,吃飽了飯,清洗完鉢後,這才升座說法。

佛陀一再強調,理想的生命就在現實的人生當中去實踐,追求理想的生命,並不是要脫離人羣和現實的人生,另外去探討與追尋。這種現實又超越的精神,在我們佛教界已漸漸爲人所淡忘和疏忽。所以,我想要藉這部經來提醒各位,佛教是一種即人性又超越的宗教。

第四個因緣:我們現在處於工商業及資訊突飛猛進的時代裏,它的特色是什麼呢?就是一個“快”字。快到什麼程度呢?有的時候連坐升降梯都還要跑步,三級當兩級跑,就巴不得能快上加快。

我想各位不可能性有很多的時間,連續一、兩個月每天都來聆聽法師一字、一句、一章、一段的詳細解釋經典。雖然時間短,但我希望透過微義,指示一個研究的方法,各位回去以後可以自己研究。

這次在美國,遇到一些美國籍教授朋友,他們分別任教於哈佛、維斯康辛、柏克萊、哥倫比亞等大學,在這些大學中也有開了一些與佛教有關的課程。我就請教他們:爲什麼在這麼高度科技的國家,也想到研究佛法?他們的回答:所以研究佛法的目的,是因看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短短的幾十年間,可以高度的科技;文明的社會秩序;汽車工業、電子工業以及種種精密的光學,把美國的市場搶盡。因此他們在研究日本爲什麼“能”的方法?爲什麼強盛?和日本的民族特性。結果他們發現日本的民族與文化的淵源均來自於中國,而中國的文化包含着儒家思想的文化主流,並加上佛教、道家及至陽陰學說的實踐哲學。日本吸取了我們中國文化的菁華,造就了日本民族的強韌性,致使他們成爲今日世界強國之一。所以佛教在美國已開始漸漸受到重視。

我在阿根廷時,得知阿根廷有一所大學——菲魯岡大學,雖然是一所天主教大學,但他們也開了東方哲學課,對於佛教尤其感到興趣。

基於這些因緣,我特別提出這部經和各位一起研究探討。如果講得有不甚圓滿之處,還請諸位有研究更深入者,能夠賜予指教。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我們要了解這部經,首先就必須對這部經的經題先作剖析。

在人類諸多的問題中,無論是空氣、水源的污染,或食品中毒,乃至政治、經濟,甚至是人文教育的問題等,這些麻煩的癥結到底是出在哪裏呢?依佛法而言,就是我們人類在認識當中,錯認了宇宙身心的實相,於是造成了“無明”亦稱爲“自性見”。

我們常把宇宙間的一切,認爲是實有的,就因爲這樣的認識錯誤,使人們的身心感受極大的痛苦,因而產生了無明。自性見,要如何破除解決呢?那就需要具備些特殊的智慧。

金剛般若,就是一種特殊的智慧,也唯有透過這種智慧,可以使衆生的生命層次提高,身心得以淨化、昇華,實踐圓滿生命的理想。

宇宙人生的真實相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實在無法以大小方圓來加以形容,在這部經裏也沒有具體的解說,而是以智慧觀照去內證。也就是必須透過文字的理解,才得以證悟實相的。

“波羅蜜”,一般譯爲渡彼岸,意思是說從痛苦的此岸到達解脫的彼岸,也可以說是從痛苦的、凡夫的點去超越,而達到聖者的超然自在、解脫無礙的境界。

“經”,就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它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如同人不論種族、國家,更不論富貴、貧賤,都一定會死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樑朝時,昭明太子曾把金剛經分爲三十二分,前半部是講般若道,後半部講的則是方便道。前面講由假入空;瞭解現象界的實相。證悟了真如實相,你的生命將由凡夫進入聖者的境界。

小乘稱之爲“證入實際”,並認爲證入實際便是究竟;生死已了。但是依大乘佛法來講,生命修行至明心見性之境界仍不究竟,因爲“空”還必須“不空”的行方便道。

所謂方便道,就是修悲、智、行、願,用種種善巧方便的方法去攝化衆生。般若道,如果以現在的術語來說,就像是出國留學,出國留學的目的做什麼呢?爲的是學成回國服務社會,甚至造福全人類。

研究這部經時,要懂得次第,通常我們在研究經、律或論時,有三個方法必須注意的,首先要知道這部經的段、章、它是屬於般若道或是方便道。

般若道的次第可分爲“發心”、“伏心”、“明心”菩提;方便道的次第又可分爲“明心”、“出到”及“究竟”菩提。研讀經典時,能夠把握這個原則——依據修多羅次第所顯。瞭解了其層次時,才能掌握整部經的意境。

研究律藏時,是依毗奈耶因緣所顯。佛制定戒律是因爲有某種因緣而起,並不是事先就已制定好,讓大家來受持。當佛發現哪一個弟子的行爲有偏頗不理想,佛就公開說明這行爲所造成不好的結果,於是就制定一戒條,規範衆人不可做。當又發現另有人犯有其它不好的行爲,便又公開說明其影響,再定一條戒,故稱爲毗奈耶因緣所顯。

論藏,就是指阿毗檀性向所顯,是講諸法的空性;“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即是否定一切而發揮空性的。談到“相”、“法相”就是發揮因果、業報的作用,也就是肯定一切。

般若道中的三部分,首先談到“發心菩提”,所指的是給予生命一個定位。人們常輕忽了“人是爲什麼而活”的問題,如果人活着沒有目標,生命失去了方向,活着就不具意義了,久而久之便陷入痛苦之中。假使生活中有個座標,縱然有任何的打擊,或遭受一切逆因緣,都將會成爲其成就座標的助力。所以,給予生命一個定位,其價值與意義是值得肯定的。

俗語說:“一樣米,養百種人”,人大致可分爲三大類:

第一類:小智小器。這種人完全生活在感官的世界裏。什麼感官呢?就是眼、耳、鼻、舌、身所能、聽、嗅、舔、觸的感覺作用。

他們生命的意義價值,僅止於享有感官上的刺激,或者所擁有的財產、名位等一些有形有象的東西。

第二類:中智中器。這是屬於第六意識與第七意識生命世界的人。譬如: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等等,他們不講究吃,也不注重穿着,完全自在地生活於心靈的領域之中。他們的生命是寄於音樂、繪畫、文學,甚至哲學裏,這種人通常對物質享受的需求非常淡泊。

我在紐約的時候,曾遇見一位藝術家,他自己開了一家公司,專門買賣畫作,自己也經常畫畫、拍照。可是他總想,賺那麼多錢爲的是什麼呢?於是就結束了公司的業務,環遊世界去。走的時候,身上僅帶了少許的錢,每到一處就停下來打工,拍照、畫畫,生活得非常充實而自在。他把生命投注在藝術之中,對於這樣的生活方式,感覺非常滿足,可說是達到了“照相三昧”、“畫畫三昧”的境界。

他告訴我說:“你們打坐這麼麻煩,而我只要一枝筆隨興一畫,就能自得其樂了。”我對他說:“話是沒錯,但你的自得其樂當中,有沒有達到能所雙亡?”他說:“沒有啊!我只是沉醉在藝術的意境裏;在享受這個世界啊!”

由此可見,這隻屬於中智中器,雖然其對物質層面需求淡泊,只是追求心靈的空間,但是遺憾的是“我”的概念依然存在,沒有去除,不突破“我”則痛苦永遠無法得到解脫。

第三類:大智大器。生活在法相中;第八阿賴耶識的人即越了這個“我”。超越了“能”“所”的境界時,便稱爲大圓鏡智。

智者不惑的境界,是佛教所追求的目標,然而這個境界要如何定位,使其安住於菩提心上而不惑呢?這點就是須菩提所提出的一個重要問題,也就是衆生的生命要如何定位,使其安住於菩提心上。何謂菩提心呢?菩提心即是覺悟的心;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的心。

佛教追求的是“緣起性”、“宇宙性”、“法界性”的文化,因爲它的座標不是以個人身心爲出發點,而是站在整個法界去開展一切思想文化,這部金剛經所發揮的正是這殊勝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