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大義

《金剛經》可謂家喻戶曉,但是每天誦經的人中,卻沒有幾個人徹底瞭解《金剛經》的真實意思。下面是《金剛經》大義,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說起《金剛經》,就一定要知道還有那浩瀚的,長達六百卷的《大般若經》。《大般若經》的宣講經過了漫長的二十二年時間,前後在四個地方,分了十六會進行。這段時間在歷史上也被稱作佛陀的二轉*輪時期。“般若”被喻爲佛教的三乘之母,是佛教裏成就無上佛果的獨特智慧。《金剛經》便是取自於《大般若經》的第九會,第五百七十七卷。

《金剛經》在我國共有六種漢譯本,這些譯者分別是姚秦的鳩摩羅什法師、元魏的菩提流支法師、陳朝的真諦法師、隨朝的笈多法師、唐朝的玄奘法師和唐朝的義淨法師這六位三藏法師。如今流通最廣的,也就是大家經常唸誦的,是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因爲他的翻譯,行文優美流暢,讀起來朗朗上口,所以被廣大信衆所喜愛。

《金剛經》的全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在唐玄奘法師的譯本中還加有“能斷”兩個字,用來比喻般若的堅韌鋒利,勢不可擋。而“金剛”兩個字則比喻般若的堅固永恆,和完美至極。

整部《金剛經》是在慧命須菩提尊者和釋迦牟尼佛的問答對白中展開的。我經過這些年的研讀,發現《金剛經》的義理主要是圍繞着兩條線索而逐層展開的。第一條,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對須菩提所提問題的直接正面回答,也就是菩薩的用心和行爲應該是什麼樣的;第二條線索是從側面分析,我們和菩薩、和佛存在着差距,原因何在。

我們先說這第一條線索,既然是對問題的回答,那就讓我們先溫習一下,須菩提尊者到底在一開始問了什麼,這很重要。須菩提問的意思是這樣的,因爲他看到,諸佛如來非常重視,也經常讚歎所有的菩薩們,所以,他現在要代表所有聲聞緣覺乘的修行人,包括凡夫的修行人,請求佛陀進一步詳細開示,菩薩的用心和行持究竟有什麼樣的與衆不同,這也就是經中所言,“菩薩應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這個核心問題和對它的回答就是整部《金剛經》的靈魂所在。這個問題前後出現了兩次,分別是在第二分和第十七分中。

緊接着這個問題,釋迦牟尼佛在第三分和第四分中立刻就給予了明確而簡捷的答覆。第三分中佛是這樣回答的,“菩薩應滅度一切衆生,滅度無量衆生已,實無衆生得滅度者“。在第四分又是這樣回答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我們看,第三分和第四分的這兩種方式的回答,其實說到底是一個意思。第三分先說菩薩發起度衆生的無量善行,再說他們無衆生實度的不住於相;第四分則是先說菩薩的不住於相,再說他們同時會行佈施等一切善法。由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心不住相和行度衆生的善法這兩大要素的同時具備,是菩薩心和菩薩行的根本特徵。換而言之,也只有菩薩才能夠做到,既消滅了一切妄念有相,身口意不再發起任何妄想妄行;同時,他又不會懈怠,而表現出孜孜不倦、馬不停蹄地爲度衆生而做着種種善法。

爲了進一步說明菩薩的這個特點,我們來把菩薩和其他的修行人之間做一個簡要的對比。先說凡夫修行者,雖然也在遮止惡行,努力地做着各種善法,但是他們並沒有通達無我真義,所以,不論他們是爲了得福報,爲了高興,還是爲了成佛,他們剎那剎那的起心動念都還沒有擺脫受妄念的支配,都還屬於有爲法中的修行。

再看聲聞緣覺乘中那些悟了道的聖人,他們通過定慧的修持,證悟了空性,也就是心不住相的另一種說法。但他們瞭解的空性並不徹底,也只是剛剛好把三界六道、這凡夫生命世界中存在的所有精神和物質現象空掉了,所以,他們可以不來這裏投胎了。他們是佛法的受益者,但路還遠遠沒有走完。要知道,小學畢了業和真正考上博士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同樣,出離了六道輪迴,和最後的真正成佛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總之,他們是初步地達到了不住相的境界,但卻沒有發起度衆生的善行。可見,還是隻有菩薩纔會既不住於一切相,又全力以赴地爲度衆生而做着一切善法。

除了第三分和第四分,在後面的經文中,佛也重複做了幾次回答。在第十分中有:“須菩提,諸菩薩摩阿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第十四分中有:“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應生無所住心。”“菩薩爲利益一切衆生故,應心不住色佈施。”“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在第二十三分中有“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些都是圍繞着本經兩次提出的“菩薩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這個根本性的問題而作的正面回答。不難看出,菩薩以通達無我真義在積極地做着紅塵中的度生事業,這便是菩薩心靈的真實寫照。

那麼,一開始我們說到《金剛經》還有第二條線索,那就是,我們不能夠像菩薩一樣堪稱佛子,直接成佛,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在第五分中有很關鍵的這樣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可不要小看這一句話呀,這裏說的可是見真如來啊!也就是說的真實意義上的成佛啊!那反過來說,如果修不到成佛,那就一定是因爲沒有見諸相非相,或者是雖然非了相,但非得不夠徹底。《金剛經》下來的內容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在講這個道理。從第五分到第十分,對我們用全部身心皈依的佛法僧三寶進行了逐次破解。第五分有“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這是破的我們意識中的佛的圓滿身相。

第六分中有,“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第七分中有,“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第八分中有,“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這三分都是在破除我們以爲的佛法那固有的法相。下來的第九分是破除了聲聞乘中,從須陀洹到阿羅漢的各個聖賢果位的實有存在;第十分是破除了大乘中菩薩果位的實有存在。這兩分都是在破除我們以爲實有的僧寶相。至此,由佛法僧三寶構建的聖教體系被駁斥一空。可見,不論是凡是聖,只要有一相留存在心中, 都無法得見真如來啊!所以,在這條菩提道上,先依法而行,最後離法所見,方是真見啊! 正所謂,無駐足處且駐足,方能得到般若妙趣的真傳啊!

總的來說,《金剛經》中的否定詞語出現了百餘次之多,不是“非”字,就是“無”字、“不”字和“否”字。還有“佛說何物,即非何物,是名爲何物”,這樣結構的句子共出現了二十多次,也都是圍繞着“諸相非相”這個總的`原理而展開的例證說明,而這些非相的假名,則只是佛菩薩們自在遊戲於凡夫水月壇場之中的方便罷了。《金剛經》的高妙之處便在於不以高法而自居,任何虛虛實實,有有無無的道理,甚至包括佛法真理的本身,在這裏也都沒有了落腳之處,所以才得以深諳三世諸佛那不可思議的深遠意境。

拓展閱讀:《金剛經》中的人生智慧

《金剛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或《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意思就是以金剛般的智慧到達彼岸。 “金剛”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金屬,能斷萬物,所向披靡。般若是梵語音譯,意爲大智慧; “波羅蜜”也是梵語音譯,就是擺脫煩惱,到達彼岸。因此,《金剛經》經名的含義就是以金剛般無堅不摧的大智慧斬斷人生的種種煩惱,到達清淨的彼岸。

衆所周知,《金剛經》一卷是《般若經》六百卷的精華所在。其思想深刻而文字簡潔優美,對於中國文化影響極大。在浩如煙海的佛教經典中,金剛經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經典之一。

如何得清靜

《金剛經》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人生的大問題: “云何應往,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滾滾紅塵中的芸芸衆生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亂七八糟的想法?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心清靜?這其實是所有的科學想要解決的人類的終極問題,是需要每一個人都好好想一想的。

我們之所以感到痛苦煩惱,是因爲我們心中有太多的慾望。一旦慾望得不到滿足,便會感到煩惱,自卑,痛苦。既使慾望暫時實現了,又生怕會失去或者又有了更大的慾望。因此,我們的身心永遠在苦海中沉浮,永無出頭之日。

在現實生活中,人是不可能達到完全沒有慾望的,因此怎樣駕馭自己的慾望,是一種大智慧,是提高自身生存質量的大智慧。

俗話說:心病還需心藥醫。要實現自己的心靈寧靜,還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其實佛學是人學,是心學,是關於人生智慧的哲學。人生在世,有許多疑問和困惑,會給人帶來許多痛苦和煩惱,如何活得更快樂、更充實、更安心,在人自身能力感到無所企及的時候,往往會想要藉助於神的啓迪和保佑。但是佛教說人人心中都有一個佛,不需要求神拜佛,要求就求你自己——就是通過參悟,啓發智慧,感悟生命,不斷尋找更高層次的生存智慧和力量,開發、實現自己心中的潛能。?這其實和心理學中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的主張是不謀而合的。

沒有什麼可以天長地久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佛認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如夢、如幻、如朝露、如鏡花、如水月、如閃電、如水泡般虛無縹緲,瞬息即逝。平時我們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象,實際上都不是它們真正的形象,事物的真正形象是“無相”。也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變動不居的,都是不斷的生滅變化的。因此,對於世界上的一切都應該坦然面對,都不應該執着,這就是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否則就是“着相”,即有了“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具體的講,就是個人過多的考慮自己,從自己的需要出發,想得到文憑、知識,想得到親情、友情、愛情,想得到財富、金錢、美人,想得到名譽、地位,想得到家庭、事業,想得到健康、長壽……。其實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世間的一切有什麼是永遠的呢?雲捲雲舒,花開花謝,世事變幻如白雲蒼狗,文憑會貶值,知識會落後,愛情會枯萎,友情會破裂,財富會流失,美人會遲暮,名譽會消失,地位會跌落,家庭會崩潰,健康會惡化……沒有什麼可以是天長地久的。

無私奉獻

“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 “應無所住行於佈施”。

提到佈施,有人說我自己還不夠用,或者說自己一無所有,沒有什麼好佈施的。其實一句溫暖的問候,一片誠摯的愛心,一個美麗的微笑,任何自己覺得可以利益他人的東西都可以用來佈施,勿以善小而不爲,當佈施成爲習慣,你會從別人的快樂中得到更大的快樂。

世界上懂得佈施{奉獻)的人是最富有的人,人們往往貪圖別人給予自己,這其實是最貧窮的想法。一個人自呱呱落地,到小學、中學、大學,無時無刻不在接受別人的給予,究竟又有幾個人想到自己給予了別人多少呢?日常生活中我們給予別人的一個微笑,一句悉心的問候,一句善意的勸告,一點力所及的幫助,都是可以給人以啓迪和幫助的,有時甚至是讓人終生難忘的。

而真心給予無私奉獻是不容易的,有人給予是爲了沽名吊譽,或是謀取錢財……。正如《聊齋志異》開宗明義第一篇《考城隍》上說的, “有心爲善,雖善不賞”,真正的給予是不求回報的,這纔是真正的佈施,真正的奉獻。

我覺得給予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奉獻者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

心無所往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傳說禪宗六祖慧能一聞此言,當下即便開悟。 《金剛經》的“無住”精神,可以緩解現代人的壓力感,使其保持澄明心性。當今時代是一個物慾涌動,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盛行的時代,有些人不再談論人生、理想、國家、社會,而是更多地談論電影、股票、服飾、美食、足球、明星等等。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的世界,享受現代物質文明是現代人應有的權利。但是,人切不可成爲物質的奴隸,陷溺於拜金主義的狂潮,從而導致精神家園的失落。面對洶涌澎湃的物慾大潮,必須咬定青山不放鬆,以金剛般若大智慧斬斷物慾,才能將生命提升到天心月圓的光明澄澈之境。

人除了物質生活,還要有充實的精神生活,精神上去充實才是真正的富貴,精神上的滿足纔是真正的幸福。現代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人都具有“庸人自擾”的本性:對於悠關自身之事作過多的無謂思考,是困擾自身的主要原因。更要命的是,人的這種“能力”不需要有事實依據,但憑想象就可以了。假使心起了煩惱,那麼即使在社會上很有地位、財富,生活也是空虛的。如果心中顛倒夢想,高樓大廈無異於監獄,美味佳餚就是毒藥。古人說:心安事無問,心定菜根香。假使心安定了,就算吃的是粗茶淡飯,住的是茅草小屋,心中也很安定、 自在,遠勝山珍海味高牀大屋。

境由心生 自由自在

假如我們的心充滿了貪、嗔、癡、疑、慢,這個世界就會是戰爭、偷盜、強暴、搶劫、欺騙、淫亂;相反,如果我們心中充滿了智慧、慈悲,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會變成安定、和諧、友善的人間天堂。萬法唯心,境由心造,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有什麼樣的世界。

現在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學習壓力的增加, 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惡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飽受心理疾病之苦,如恐怖、焦慮、抑鬱、無助、甚至精神分裂、人格變異等。但是現在我國的心理諮詢工作纔剛剛起步,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這些困境還要靠自己去積極的化解。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或許可以從《金剛經》中獲得一些有益的啓示。 《金剛經》中的人生智慧爲現代人解脫煩惱、增進幸福、提升生命意義提供了一條可行途徑,具有一般心理學所無法比擬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