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五眼法義

稱《金剛經》,是大乘佛教重要經典之一,爲出家、在家佛教徒常所頌持。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金剛經》五眼法義,一起來看一下吧。

經中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五眼界定凡聖,分別智慧和覺悟的深度,這種現象的成因,來自「道」的修養工夫;也就是說,眼的見能,並非分離異體,而是修養工夫的內涵,而發生次第階位現象,展露流程的差別性;正所謂修養好,見地不凡,啓其新,革舊創見,便是淨根勝義,理諦如如的道理。

肉眼--衆生的血肉之軀,依業所具之眼;但所見有限,總不離煩惱與所知的障礙。

天眼--依業之善者,福者,是欲界衆生從觀想而得;不止限於天道,若人道衆生,能修觀得定,即可成就。

慧眼--依衆生根本之智,照見理法諦義;入於正道,如理如實,是爲修養所得者。

法眼--依修養後得,明辨差別事相,貫通因緣法則;於起心動念之時,不捨因果律法。

佛眼--般若圓融,菩提透脫,動靜一如,理事無礙,是爲殊勝大自在之境界也!

五眼中,菩薩但具其四,佛陀則五眼具足;說五眼之差別相,古德有如是頌句。謂:

天眼通非礙 肉眼礙非通

法眼能觀俗 慧眼了真空

佛眼如千日 照異體還同

約五眼而說法義,茲分別概述之:

肉眼者,根塵觸感之器,是直接反應,依業而起分別;基於每一個體所擁有的業力不同,因此,根塵接觸之後,所發生的反應各異;無論如何,僅限於自我的分別意識而已。

天眼者,逾越常人之能,是修養知識而形成;在道的里程上,屬於「定照」工夫的續效,亦即所謂「見地非凡」之作;例如修行善業福德的人,皆能成就天眼之功。

慧眼者,於如理如實的知見下,照見事理的諦義;也就是澄心而寂靜,遠愚頑而慧現;即二乘行人於相無相的觀照工夫,不及佛陀無礙的慧眼。

法眼者,乃權實分別方便之眼,頗知世俗,凡一切衆生因果造作之理事,以至佛法入住行修等運作之能;也就是菩薩行者,接引衆生,能依法隨順的智慧之作。

佛眼者,觀無不屆,照無不及,是爲圓融通達之眼;五眼之前四,菩薩並具,佛陀則五眼圓具;華嚴經中,謂佛眼光照無礙,普被羣命的大智慧者。天台則說:

慧眼,爲空諦之一切智。

法眼,爲假諦之道種智。

佛眼,爲中諦之一切種智。

六祖惠能大師說五眼,謂:

肉眼,衆生眼,業感而已。

天眼,能見色身中有法身。

慧眼,見一切衆生各具般若性。

法眼,見性明徹,能所永除;一切佛法,本自具足。

佛眼,見般若波羅蜜,能生三世諸法。

不過,迷悟之界不全在眼,心明眼明,心悟眼悟;所謂五眼分別,在於境遇機緣,心識差相,觀之照之,一眼盡攝。因此,除卻迷心,寂然觀行,修養般若,透徹真如;慈悲喜捨;菩薩心胸,法我清淨,平等一如;自然眼識提升,於業於道,一念分明,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決定圓成。

拓展閱讀:《金剛經》的精髓

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是《金剛經》的精髓這一觀念,在我心中已定論了很長一段時間了。自從有了這一認知以後,一想起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就想起《金剛經》,反之也同樣。很長一段時間來,一上座心底就起“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的話頭,就連有時上街,心中也不時要生起“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的念頭,久久不放。爲什麼我對《金剛經》有如此提要,將“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視爲其精髓?我是這樣體會的。

從經的形式上看,《金剛經》全長不達萬字,然佛在經中直接說到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的地方不下20處。如此並不顯長的一篇經文,佛爲什麼屢屢說及這些言語呢?是隨意的重複嗎?顯然不是,必定有其深刻的含義。這使得我不得不着重這幾句經文,並着力去思索。

從經的內容上看,細讀《金剛經》,面對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佛反覆強調我相,人生,衆生相,壽者相,再細晶經文,全經的理論基本都是在闡明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的教理。譬如:“不住於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如來不應此具足諸相見”,“不生法相”等等。儘管種種表述不盡相同,但其實質都是在教誨弟子不要住相。而一切相中,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是根本相。

從經的立意上看。讀過《金剛經》的人都知道,佛在經中鮮明地指出,這部經是“如來爲發大乘者說,爲發最上乘者說”,佛告訴須菩提,“當知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禪宗六祖也曾說過,《金剛經》“此法門是最上乘。爲大智人說。爲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佛在經中以最簡明最直接的方式告訴弟子,佛與一切衆生的差別,菩薩與非菩薩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是否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真乃一語道破天機。只可憐衆生迷妄於相,難以置信。

從學佛的根本目的看。學佛人的根本目的,在於通過佛理的掌握,正確認識世界,正確認識生命,從而創造一個完全自由覺悟的新人。佛在悟道之際就有“原來衆生實平等無異,皆有佛性,能人佛不可思議解脫之境。如今卻被愚癡妄想所蓋,不見自性真心。”用佛悟道時的感嘆來對照讀《金剛經》,不難發現佛所指的“衆生愚癡妄想”,實質上就是一個“相”字。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住一切諸相,即名衆生。佛與衆生僅一“相”之隔。推倒這堵“相”牆,化掉這堵“相”障,佛與衆生一體相通。如何做得到這一點?從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處着力。這是一切學佛人的根本着力點。

其實,我們久讀《金剛經》,心中就有這樣一個感知: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恰如一條束縛衆生的鎖鏈。正因爲有這條無形鎖鏈的牽制,使得衆生只得在六道中遷流不止,運轉不息。要解脫六道的桎梏,唯一的出路也就是根除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我想,無論學佛人讀的什麼經,修的什麼法門,行的什麼方便,破除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這是必須的。在諸相之中,我相爲首,爲根。我相一除,其餘諸相全無。我相一生,諸相自然應緣而起。故此,佛在《金剛經》中花大氣力專講我相之弊。如,“發願度衆生人無餘涅槃,不能有我相。佈施不能有我相等等。爲什麼有的人讀誦《金剛經》,一念能生淨信,何以故?也是無我相。即便已經修得佛果者,也不能有我相,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都不可有我相。除此之外,佛還以自身爲教,說自己爲歌利王割截身體時,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時如何無我相,正因爲如來無我相,燃燈佛才予以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如來還教授道,但凡有我,如“我當滅度無量衆生”,“我當莊嚴佛土”,“我有所說法”等等,都“是不名菩薩”。爲什麼呢?如來一語道破:“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爲有我。”這就是凡夫的迷障,被一個虛幻的“我”所迷、所困、所牽。於此,衆生就只好在六道圈中打轉,這正是一切衆生的可悲可憫之處。

認知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是《金剛經》的精髓,我以爲對一個學佛人是極爲重要的',特別是對居家學佛者,益處更爲明顯,她突出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有利於深解《金剛經》。《金剛經》的基本句式結構是,說是A,即非A,故名是A。如:“如來說三千大幹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等。這種句式最爲準確地表述了宇宙世界本體與本體之諸現象之間的關係。但世人讀懂這句式的並不多,就連當代偉人毛澤東也曾問過趙樸初這個問題,原因在哪裏呢?我以爲關鍵在要知道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一旦放下我相,再去讀經,那必定有新的體悟,對經義纔可能深解。一個未學佛的人,必然見A是A,一個學佛人,知道一些佛理,得知見A非A,只有放下我相,體悟佛法的實相者,才透悟見A非A,故名是A。

二是有利於修行。學佛的目的在於瞭解宇宙世界包括生命現象的真相,由此做一個明明白白的覺者。學佛是需要修行的,修行是需要花時間的。但居家學佛入學習、工作、生活的負擔較重,特別是處在當前市場經濟初步興起時期,人們的生活、工作節奏都十分緊張,要擠出一些專門時間來修行,必然有一定困難。但我以爲只要時時處處牢記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就可以處在一個大的修行之中,就可以無論處在什麼環境之中,都能正確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認識時代,從而隨緣生活,正確處理自身所處的一切際遇,就能行往坐臥皆在學佛修行之中,別有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