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主要思想

在我國,註疏《金剛經》的疏本繁多,各個宗派都有自己的判釋系統。下面和《金剛經》主要思想,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金剛經》漢譯本除了姚秦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外,後又有北魏菩提流支和南朝陳真諦相繼翻譯,名字都作《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此經的第四個譯本是隋代達磨笈多翻譯的《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唐代三藏法師玄奘所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與隋譯名字略近,是第五次翻譯。此後,唐代義淨第六次翻譯此經,稱名爲《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或《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以上六個版本在《大正藏》中均有收錄,其中玄奘譯本並沒有單獨列出,而是收入《大般若經》之第九會,即第五百七十七卷中。另外,在《大正藏》中還有一種元魏留支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附於菩提流支譯本之後,據此《大正藏》共收錄七個本子。由於菩提流支的譯本在宋以前已佚失,宋代《思溪大藏經》誤將真諦的譯本重出,當作菩提流支的譯本纂入。元代刊刻《普寧大藏經》時,從菩提流支翻譯的《金剛般若經論》中輯出經文,重新刻印流通。所以《大正藏》中所收的元魏留支譯本是一個僞本。

這部經的六種譯本中,前三個本子均作《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後三個本子增加“能斷”二字。玄奘曾談及新譯與舊譯的差別時說:“據梵本,具雲《能斷金剛般若》,舊經直雲《金剛般若》。欲明菩薩以分別爲煩惱,而分別之惑堅類金剛。唯此經所詮,無分別慧乃能除斷,故曰能斷金剛般若。故知,舊經失上二字” 。玄奘認爲,“般若”是能斷的智慧,“金剛”如所斷的煩惱。煩惱如金剛一樣堅硬而難以降伏,只有此經所宣示的無分別智慧才能淨除。所以將此經譯爲《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而按照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則將“般若”比喻爲金剛,因爲世間之物金剛最爲堅硬,能破壞一切物體卻不被他物所壞。“般若”也是如此,能夠破壞一切煩惱,但卻不被煩惱所壞。所以從“金剛”所比喻的對象看二者確實有很大的差別:玄奘譯本是將“金剛”比喻爲所斷的煩惱,而羅什的舊譯本則將其比喻爲能斷的智慧。但是從二者所要表達的思想來看,都是要說明“般若”能夠斷除一切邪見妄執等煩惱,所以其含義並無根本性的差異。太虛法師在講《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時曾談到這兩種說法:“‘能斷金剛’有兩種解釋:一、以金剛喻菩薩的智慧。菩薩有如金剛的般若慧,所以能斷一切無明煩惱,於是金剛是能斷,無明煩惱是所斷。二、以金剛喻所斷的分別疑惑。就是由顛倒分別所起的最堅、最利、最細的妄執疑惑,而以此經的般若慧能斷盡無餘,於是金剛又是所斷了”。

“般若經系”龐大,《金剛經》是其中較早出現的經典之一,歷來備受世人關注,多有發揮。《金剛經》主要闡發了“世俗世界的一切現象(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人們所見所思維的一切對象(法相)均屬虛妄;人們用言語表達的事物,包括佛所說法,都非真實。因此,佛所說法,不可以言取,佛不可以相取。把握佛的真髓(如來),就只有去把握實相,而實相則是非相,既不可言說,也不可思議。唯一能使菩薩修道者達到心清淨的方法是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心”[5]。早期禪宗主要以四部《楞伽經》爲宗經,後來融攝《金剛經》思想加以闡發,更加完善了自身理論。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是通過聽聞《金剛經》而開悟的,他對《金剛經》的主旨做了很好的總結,他說:“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爲宗,無相爲體,無住爲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離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爲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爲繫縛於諸法之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爲本”。外離一切相,名爲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於諸境上,心不染著,不於境上生心,就是無念。念念不住,即是無住。

《金剛經》圍繞須菩提長老的兩個問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也即是成佛之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而展開,深入闡發了般若空觀的奧義。佛答:“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衆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衆生,實無衆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6]此說的是破相、去執、無我的道理,菩薩不應執着於相,但又不能落於絕對的空無。菩薩無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並非無事可做,否則會墮入小乘的灰身滅智,放棄了大乘菩薩普度衆生的責任。接着佛又回答:“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7]菩薩一方面要不著於相,另一方面還得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只是應生無所住心而行六度。破相講的是空慧的道理,但修菩薩道還得積聚福德資糧,沒有福德資糧也是成不了佛的,只有福慧雙修,才能圓成佛道。修福德資糧以佈施爲最,包括財佈施、身佈施和法佈施,其中以受持說法的功德最大。《金剛經》闡發的福慧雙修的道理是進入佛道的關鍵,因此此經在佛教界極爲受到重視。

《金剛經》闡釋的是佛教最高深的智慧,即佛教的空性,而不是所謂的世俗聰明才智。能夠體悟佛教的空性,就能見性成佛。如何才能體悟這種空性呢?要從破相、去執、無我三個方面去體會。

第一,破相。凡夫執著世間的`名相,汲汲一生,無非爲名爲利,頭出頭沒,沒有了時。既沒有認清世界的真相,也迷失了自己,很是悲哀。《金剛經》反覆宣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說“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指出世間的一切不能獨立而自存,事物的存在有賴於因緣的湊合,緣散復歸於無,如夢幻,如露電,這即是空。如能認識到空性,就能明白相即是非相的道理。

第二,去執。明白了相即是非相的道理,就能放下執著。凡夫追求的名利,到頭來不過是過眼煙雲,汲汲追逐,得不到會很痛苦,就算得到了,也只是暫時的保有,終究不能長久,雖然一時得到了滿足,終究還是痛苦。只有放下執著,心境才能變得寬敞明亮。

第三,無我。人一生最放不下的是自己,把自己的身體執實爲自己,於是與滋養、滿足、放縱身體相關的財利名聲都看作是自己的,不惜一切代價儘量攫取,牢牢不放。既造成自身的痛苦,也給他人帶來困擾。有的人物欲淡泊一些,能夠放下財色名利,但不一定能放下自我。本經一再宣說要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其實何爲我?我是誰?能把自己的身體看做自己嗎?能把紛飛的妄念當做自己嗎?身體沒有了,自己在哪裏?因此只有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才能放下自己,才能體認空性。

拓展閱讀:《金剛經》的十大威力

(一)最勝威力。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所在之處皆應敬故,如彼金剛勝諸寶物,故《涅盤經》雲:“如諸寶中金剛最勝,隨彼寶膜,成彼寶故。”

(二)難見威力。經義果報,皆不思義,樂小法者,不能受故,如彼金剛非餘能見,故《正理經》雲:“帝釋頂寶,名曰金剛,非餘能見,光赫奪故。”

(三)除災威力。下品持經,爲人輕賤,先世罪業,尚消滅故,如彼金剛能消災毒,如《真諦記》雲:“有六種寶,皆名金剛,青碧二色,除災毒故。”

(四)稱求威力。有目能見,普利衆生,能嚴淨土,得菩提故,如彼金剛滿人所願,如六寶中其餘四色,黃赤白空,隨須遊空,出水火故。

(五)堅實威力。能摧我人衆生壽者,法非法相非彼破故,如彼金剛非彼物所壞,故《涅盤經》雲:“金剛擬處,物無不破,而是金剛無折損故。”

(六)利用威力。通達無我,得成於忍,以佛眼等,悉知見故,如彼金剛,穿通諸物,故《樑攝論》雲:“譬如金剛其體鋒利,悉能穿割一切物故。”

(七)無間威力。不住行施,生無住心,相即非相,無所得故,如彼金剛非物不雜,故《對法論》雲:“譬如金剛體無間隙,非沙石等所相雜故。”

(八)一味威力。皆以無爲而有差別,諸法如義,皆佛法故,如彼金剛其體純一,故《對法論》雲:“譬如金剛其體一類,純一無雜,不變異故。”

(九)能引威力。諸佛及法,從此出生,成不思義無邊福故,如彼金剛能引諸寶,故《樑攝論》雲:「金剛能招一切寶物,有金剛處寶自集故。」

(十)遍滿威力。福廣如空,利益一切,離一切相,度一切故,如彼金剛遍滿一切,故《對法論》雲:「譬如金剛遍一切處,金剛輪等,遍世界故。」

由此觀之,《金剛經》有如是“十威力”,只要受持讀誦此經,不但可以開慧(明心見性),而且又可以積福(積功累德),難怪禪宗五祖弘仁大師以《金剛經》代替初祖達達摩大師之《楞伽經》,傳之於後,並由六祖慧能大師加以發揚光大,並因之而“明心見性”之禪師倍增,其來有自。如果我們要明心見性,又要積功累德,福慧雙修,早日圓滿,非受持讀誦此經並爲人演說,自利利他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