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前教育理論課程教學反思的學前教育論文

關於學前教育理論課程教學反思的學前教育論文

關於學前教育理論課程教學反思的學前教育論文

《論語》中強調:“吾日三省吾身”,作爲教師這一點顯得更加重要,通過教學反思的過程,教師可以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以便達到更爲理想的教學效果。

筆者分析了學前教育專業的理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站在一個實踐的角度,從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師生關係的方面提出建議,從而促進理論課程的教學更具高效性和可行性。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的教師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反思是一種探究過程,實踐的反思把經驗與理論的、前沿科學的探究結合起來,而這種探究是沒有終結的,反思者堅信:教學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經常進行教學反思,可以承前啓後,揚長避短,挖掘教師個性智慧。

筆者在從事學前教育理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和學生共同學習,不斷改進教學的方法和組織形式,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從而將書本的理論知識遊刃有餘地運用於今後的工作和生活,做到學有所用。

那麼,如何實現這一過程的轉化,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學前教育理論課程的教學進行以下的思索。

一、教育理念—整體性與過程性相結合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有什麼樣的理論就有什麼樣的教學理念,在不同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就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就教育的定義來說,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是系統論,認爲教育是知識經驗傳遞的系統和培養造就人才的系統;另一種是過程論,認爲教育是一切增進知識、技能和改變人們思想意識活動的過程,而狹義的教育是在學校情景中的教育,即“學校教育”。這兩種觀點沒有對錯之別,因它們是從不同的角度去定義的,過程論所強調的是對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而系統論則是對教育的整體性理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這兩種觀點進行有機的結合,既要以整體的系統觀點看待教學,又要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強調過程評價。教育目標的制定會受到社會客觀要求、學生身心特點和民族文化歷史的制約,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學校客觀條件,在有限的教學條件下,發揮教師最大的能力去培養學生成才。以學前教育教育專業爲例,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專業均是以幼師教育培養目標爲指導,設置課程和教學內容,各門課程和教學內容相互聯繫、相互支撐,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如下表:

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是以培養幼兒園各項工作所必備的職業能力爲主線,打破了原有的學科體系建構模式,開發以工作任務爲核心,輻射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課程內容體系。作爲專業理論課授課的教師就要注意和掌握學科間及課程模塊間的關係,確認所授課程在本學科及本專業中的地位、作用及性質等,以便於高效地實施教學,也有益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至於顧此失彼。

二、教學過程—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即“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所謂教學過程是指:由若干能夠實現預定教學目標的教學環節組合而成的,有教師的教授與學生的學習雙邊互動的活動進程。筆者認爲,多樣化的教學過程纔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的學習,也更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所主張的教學過程的多樣化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展現:

1.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組織形式是指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爲實現教學目標所採取的社會結合方式。目前出現的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有班級授課、分組教學和個別教學等。這三種組織形式各有利弊,在這裏就不多說了,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體會到教學中要擅於用其利避其短即“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更多地採用了班級授課、小組教學和個別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即互動式、合作式教學方法。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特徵、教學實際及理論內容難度不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對於實踐性較強的內容,採取小組教學,學生間的互動式教學:圍繞某一具體的教學內容提出方法、解決方案,以彙報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成果,學生之間互評。對一些技能性較強內容和課程可採取個別教學方式。通過多種方式教學使學生在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以達到培養目標的實現。

2.教學的方法。“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妥善地選擇教學方法。知識的明確性、具體性、根據性、有效性、可信性有賴於教學方法的利用。”教學方法的優化選擇與組合依據:教學規律和原則、具體的教學目的和任務、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心理特徵、學科特點和具體的教學內容、學校條件和教師特點。使用教學方法的最高境界是“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在進行教學的實踐中,有時我們會忽視教學選擇的.依據,而只考慮單一的教學任務的完成。筆者主張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前要重點考慮學生的已有基礎知識和心理特徵,從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以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爲例,讓學生自己就如何根據幼兒特點、教學目標的要求,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案,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剖析,從而提高學生的教學改革的創新能力。

我們常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無論什麼樣的教學過程,必須着眼於學生的學習和身心進步,但合適的教學形式和方法的選擇並非易事。筆者在長期的教學活動實踐中,歸納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僅供參考:(1)教學環節要服務於、服從於學習過程的規律,努力追求有效的教與學。(2)教學過程應能滿足認知、技能、情感協調發展的要求。(3)教學過程應能滿足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雙向良性互動的發展要求。在這樣的原則指導下,教學過程的多樣化可能更具有實際意義和價值。

三、師生關係—“穩步提高教師素質前提下,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

古語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除了這些,教師作爲一名社會成員,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必然與學生有着各種各樣的聯繫和關係。師生關係是教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爲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務進行交往而產生的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是進行正常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對師生雙方和諧人際交往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國師生關係的特點:人格上的民主和平等、尊師愛生、雙向反饋和教學相長。《學記》中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相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原意是指教師自身的學習促進其成長,現在是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相互促進的。對於今天的教師,筆者認爲我們不僅要做到與學生相互促進,更要加強教師自身的學習。

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教學,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關於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究竟誰是中心、誰爲“師”的爭論仍很大,但是筆者認爲誰是中心、誰爲“師”要根據學生和教師的特點而定,即使有多年理論教學經驗的教師,有時也需虛心向學生學習,《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教師教學應重視學生提出的問題、意見和建議,虛心從實際問題出發,堅持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教學,目標性更明確,教學效果更佳,更易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與此同時,無論從事理論或實踐教學的教師,都應當多參加實習實踐的學習,通過同行交流、教師培訓、帶班實習等等方式,提高自身業務和理論素養,加深對理論和實踐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與時俱進,爲進行成功教學奠定良好的、較高的基礎,呈現螺旋式上升的態勢。

教學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正如前面所說的:教學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教學反思爲開展和實施創造性活動提供有利條件。作爲教師,爲更好地實施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應積極反思,在反思中學習,在反思中進取,在反思中創新。這不僅促進了自身的發展,也促進了的教育事業的進步。本文也是一種反思,僅僅是筆者的一點淺見,更是我對這個領域內理論問題關注的起點,希望能爲我們學前教育的發展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