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說課稿錦集八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說課稿錦集八篇

說課稿 篇1

健康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強壯的身體纔是一個健康的孩子,而幼兒齲齒已非常普遍,嚴重影響了幼兒的生活,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是預防齲齒的關鍵。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健康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強壯的身體纔是一個健康的孩子,而幼兒齲齒已非常普遍,嚴重影響了幼兒的生活,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是預防齲齒的關鍵。本次活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動畫、歌曲和兒歌來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及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使幼兒成爲一個講衛生的好娃娃。

新《綱要》中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既要滿足幼兒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本活動有效地滿足了幼兒的獨立需要,培養了幼兒的自理能力,使幼兒擁有健康的身體。

2、目標定位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主題網絡的活動目標是在生活中體驗快樂,知道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很重要,瞭解一些常見疾病的預防知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主題目標的嚮導下,我制定本次活動目標如下:

①激發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

②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服務的能力。

③引導幼兒學習聽歌曲間奏,較自如演唱歌曲並能創編簡單動作,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3、活動重點、難點

本活動注重健康、藝術領域的發展,所以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幼兒聽歌曲間奏,自如地演唱歌曲,幼兒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及正確的刷牙方法。難點是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及聽間奏演唱。

4、活動準備

寓教於樂是幼兒掌握知識、學習技能的關鍵,如何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科學性、活動性、綜合性,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①活動前的準備家長工作:請幼兒在家中觀察大人是如何刷牙的,請家長配合教師正確引導幼兒刷牙。

環境創設:請每位幼兒從家中帶來牙刷、牙膏、牙缸一套,擺放在活動室。

資料收集:準備動畫表演《哎喲,牙疼》一段及蒐集相關資料。

物質準備:課件製作《刷牙》樂譜、節奏譜及《刷牙》的兒歌。

②活動中的準備:牙齒模型、牙刷及多媒體。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努力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教師的角色定位是活動的核心問題,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讓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我採用的教法有:

1、示範講解法是指將抽象的知識內容用直觀、生動的形式來示範講解,從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達到活動目的。如何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是本活動的重點。在活動中,我結合牙齒模型,示範講解刷牙的方法,激發幼兒嘗試的念頭,讓幼兒在模擬刷牙的基礎上,按刷牙程序實際操作,教師隨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方法,真正做到了教師爲主導,幼兒爲主體。

2、默唱法在歌曲《刷牙》的教學中,幼兒要聽間奏演唱,而中班幼兒往往習慣於一句接一句的演唱,我創新的默唱遊戲法恰恰符合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即讓幼兒在間奏時心中默唱一遍前一小節的歌曲,從而使幼兒輕鬆攻克了本活動的難點。

3、媒體演示法活動中我把故事、歌曲、樂譜、節奏譜及兒歌製成課件,從而激發幼兒興趣,直觀生動的將活動內容展示出來沒,使幼兒始終沉浸在活動的愉悅中。

此外,我還採用了交流討論法、分合演唱法、即興創編法等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此活動的理解和體驗。

三、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我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年齡特點,讓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探究活動,採用瞭如下方法:

1、討論法分組討論觀看動畫《哎呀,牙疼》和欣賞兒歌《刷牙》的感受,提高幼兒對事物的分析能力,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2、模唱法在歌曲教學活動中,我發揮了彈唱的特長,以優美的聲音、歡快的伴奏音型吸引幼兒,使幼兒不由自主的模唱,這樣既學會了歌曲又帶着歡快的情緒去掌握刷牙方法。正所謂“藝術教育是教育領域之間聯繫的紐帶,藝術的各方面內容都能帶給幼兒愉悅,音樂相當於興奮的語言,它對年幼兒童的愉悅功能又是其他任何藝術形式都不能與之相比的。”

3、即興創編法幼兒學習歌曲後,通過自由探討變換多種演唱形式,而一改以往幼兒先安靜再聽從安排,真正做到了幼教的互動原則,同時也增進了師幼的感情,使活動得到昇華。

其間,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體現“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

四、說活動程序

1、觀看動畫,激發興趣興趣是一切活動的動力,抓住幼兒心理,貼近幼兒生活是激發幼兒興趣的關鍵。在活動開始先請幼兒觀看動畫《哎喲,牙疼》,幼兒自然而然地將自己融入故事中,初步瞭解保護牙齒重要性,並說出自己保護牙齒的方法。本環節採用提問、討論等多種形式,既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又拓展了幼兒的思維,從而巧妙地導入了本次活動的主題——刷牙。

2、結合模型示範講解本次綜合活動的主題“天天來刷牙”主要告訴幼兒爲什麼愛護牙齒,如何保護牙齒,爲此我採用了最直觀的方式,用牙齒模型來示範刷牙方法(展示牙齒模型),教育幼兒上牙從上向下刷,下牙從下向上刷等,使幼兒輕鬆、快速地掌握了正確刷牙方法。在模擬基礎上,讓幼兒動手實踐,這一環節大大激發了幼兒的表現欲、嘗試欲。在這一活動中,教師要及時糾正幼兒的不正確方法。

3、即興創編,興趣盎然“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是《綱要·藝術》的重大突破之一。

幼兒學習《刷牙》這首歌曲是本活動的一個重點環節,如何訓練幼兒正確聽間奏演唱及唱準八分休止符,我採用的節奏訓練法及默唱法把難點在學習歌曲前一一突破,使幼兒既掌握了新的技能又以飽滿歡快的情緒演唱,在歌曲表演中引導幼兒創編動作及採用多種演唱形式,使每個幼兒都發揮其獨特的才華,適時賞識又使每個孩子體驗到了創造的樂趣,較好的將藝術融入了健康,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教材分析:

本節屬於高中物理的幾何光學部分,初中沒有學過全反射,對學生是一種新現象。在前面課程中學生已經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光路可逆及折射率等知識,全反射是在前面這些基礎上,推理得

教學難點:全反射的應用,對全反射現象的解釋.光導纖維、自行車的尾燈是利用了全反射現象制

成的;海市蜃樓、沙漠裏的蜃景也是由於全反射的原因而呈現的自然現象。

二、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

到,當光線從光密介質射到它與光疏介質的界面上時,折射角將會等於或大於90°的情況。從前後⑴實驗:情景激學法(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聯繫來看,本節課與前面這些知識聯繫密切,有利於鞏固學生對摺射率的認識,在理論推導過程中的逆向思維有利於加深學生反向思考的能力,在講解例題時,奇特的現象使學生對全反射留下深刻的印象。本節課的特點是概念多、現象多,與現代科技和實際生活結合的十分緊密。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⑴理解光的全反射現象。

⑵掌握臨界角的概念和發生全反射的條件。 ⑶瞭解全反射現象的應用。

⑵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對現象進行模擬。演示實驗法(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推理驗證,探究問題本質)

⑶引導學生分析全反射現象的應用:閱讀法;自學指導與自我總結相結合;“問題、探究、交流、歸納、閱讀、講解”。

本課運用演示實驗、融合多種教學的講授課。教師邊演示邊讓學生分折解題思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步步有序,環環相扣,前後呼應,不斷引導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演示實驗,理解光的全反射現象,概括出發生全反射的條件,培養學生的觀察、說學法

概括能力;通過觀察演示實驗引起學生思維海洋中的波瀾,培養學生透過現象分析本質的方法、能力。

德育目標:滲透學生愛科學的教育,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習慣,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很多,能否用科學的理論來解釋它,更科學的應用生活中常見的儀器、物品。

3、教學重點、難點

(1)、觀察法:觀看演示實驗。

(2)、歸納法:通過討論找規律,推導出臨界角。

(3)、推理法:通過觀察、分析和利用以前所學知識,自己總結髮生全反射的條件。 (4)、閱讀法:解釋光導纖維中光的傳播。

通過觀察演示1,提出爲什麼會這樣?老師的指導逐步學到新的知識,通過新的知識分析問題

教學重點:掌握臨界角的概念和發生全反射的條件,折射角等於90°時的入射角叫做臨界角,當光得到答案,逐步分析還有什麼現象也是這樣,有什麼用?逐項分析,再綜合觀察,再綜合分析,通

線從光密介質射到它與光疏介質的界面上時,如果入射角等於或大於臨界角就發生全反射現象。

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完成認識上的飛躍。 三、教學程序:

教學用具:1、燒杯,水,蠟燭,火柴,試管夾、鍍鉻的光亮鐵球(可夾在試管夾上);

2、全反射棱鏡、自行車尾燈(破碎且內部較完整); 3、光導纖維,及光纖演示器材; 4、電腦課件。

引入:

演示1將光亮鐵球出示給學生看,在陽光下很刺眼,將光亮鐵球夾在試管夾上,放在點燃蠟燭上燻黑,將試管夾和鐵球置於燭焰的內焰進行熏製,一定要全部燻黑,再讓學生觀察.然後將燻黑的鐵球浸沒在盛有清水的燒杯中,現象發生了,放在水中的鐵球變得比在陽光下更亮.好奇的學生誤認爲是水泡掉了鐵球上黑色物,當老師把試管夾從水中取出時,發現燻黑的鐵球依然如故,再將其再放入水中時,出現的現象和前述一樣,學生大惑不解,讓學生帶着這個疑問開始學習新的知識——全反射現象。 新課:

⑴光疏介質和光密介質。 複習回顧:

什麼是折射定律,折射現象如何? 什麼是折射率,它的物理意義是什麼?

對於兩種介質來說,光在其中傳播速度較小的介質,即絕對摺射率較大的介質,叫光密介質,

而光在其中傳播速度較大的介質,即絕對摺射率較小的介質叫光疏介質,光疏介質和光密介質是相對的.例如:水、空氣和玻璃三種物質相比較,水對空氣來說是光密介質,而水對玻璃來說是光疏介質,根據折射定律可知,光線由光疏介質射入光密介質時(例如由空氣射入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光線由光密介質射入光疏介質(例如由水射入空氣),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⑵全反射現象的產生過程及全反射的定義。

過渡――既然光線由光密介質射入光疏介質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由此可以預料,當入射

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折射角就會增大到90°,如果入射角再增大,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電腦演示:

一束激光垂直於半圓柱透鏡的直平面入射,讓學生觀察。我們研究光從半圓柱透鏡射出的光線的偏折情況,此時入射角0°,折射角亦爲零度,即沿直線透出,當入射角增大一些時,此時,會有微弱的反射光線和較強的折射光線,同時可觀察出反射角等於入射角,折射角大於入射角,隨着入射角的逐漸增大,反射光線就越來越強,而折射光線越來越弱,當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達到90°時,折射光線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線。這種現象叫做全反射。

小結:光射到透明介質界面上時,一般來說,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只有發生全反射時沒有折射光線。

⑶臨界角的定義及計算。

折射角等於90°時的入射角叫做臨界角,用符號C表示.光從折射率爲n的某種介質射到空氣(或真空)時的臨界角C就是折射角等於90°時的入射角,根據折射定律可得:

因而

(學生分析)

(4)發生全反射的條件:(學生總結)

①光從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 ②入射角等於或大於臨界角。

(5)全反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和現代科學技術上的應用。

a.引入新課的演示實驗1:被蠟燭燻黑的光亮鐵球外表面附着一層未燃燒完全的碳蠟混和物,對水來說是不浸潤的,當該球從空氣進入水中時,在其外表面上會形成一層很薄的空氣膜,當有光線透過水照射到水和空氣界面上時,會發生全反射現象,而正對小球看過去會出現一些較暗的區域,這是入射角小於臨界角的區域,明白了這個道理再來看這個實驗,學生會有另一番感受。

b.分析解決教材例題:此題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學以至用,激發其學習興趣。

過渡――通過上面的分析,發生全反射需要什麼條件呢?

c.讓學生觀察自行車尾燈:用燈光來照射尾燈時,尾燈很亮,也是利用全反射現象製成的儀器。在講完全反射棱鏡再來體會它的原理就更清楚了。可先讓學生觀察自行車尾燈內部的結構,回想在夜間看到的現象。全反射棱鏡在現實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潛光鏡、照相機中都用到了。引導學生注意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用科學知識來解釋它,從而更好的利用它們爲人類服務。

d.用激光演示儀的激光光源演示光導纖維傳播光的現象,或用彎曲的細玻璃棒進行演示,配合電腦模擬來解釋現象。

從細玻璃棒一端射進棒內的光線,在棒的內壁多次發生全反射,沿着鋸齒形路線由棒的另一端傳了出來,玻璃棒就像一個能傳光的管子一樣。

實際用的光導纖維是非常細的特製玻璃絲,直徑只有幾μm到100μm左右,而且是由內心和外套兩層組成的,光線在內心外套的界面上發生全反射,如果把光導纖維聚集成束,使其兩端纖維排列的相對位置相同,這樣的纖維就可以傳遞圖像。

e.讓學生閱讀大氣中的光現象——蒙氣差,海市蜃樓,沙漠裏的蜃景。 小 結

1.全反射現象是非常重要的光學現象之一,產生全反射現象的條件是:①光從光密介質射到它與光疏介質的界面上,②入射角等於或大於臨界角。這兩個條件都是必要條件,兩個條件都滿足就組成了發生全反射的充要條件。

2.全反射的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是非常多的。在用全反射的知識解釋時,特別要注意是否滿足兩個條件。回答這類問題要注意邏輯推理,一般是依據條件要敘述清楚,根據要給充分,結論要簡明。

四、教學反思

1、做演示實驗Ⅰ時要注意儀器的敘述,用蠟燭薰鐵球時,試管夾子也被同時燻黑,但由於試管夾的形狀原因,一般來說有一部分會在某一角度看會發生全反射現象,不像小鐵球那樣幾乎全部

是“光亮”的。這個鐵球要重複幾次從水中抽出、進入的過程,讓學生充分相信不是被燻黑的部分被水泡掉而產生的光學現象。

2、本節習題與問題解釋不要涉及具體的技術問題,也不要討論偏題、難題,只要達到讓學生理解臨界角和全反射現象就夠了

說課稿 篇3

一、分析教綱教材,制定教學目標

《紙船和風箏》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20課第五專題單元的一篇課文. 第五專題主要是要讓學生學會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以自我爲中心等不良品質,學會欣賞別人,尊重別人,諒解別人,成爲受大家歡迎的人。而本課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話故事,它向我們揭示出小熊和松鼠因爲紙船和風箏成爲了好朋友,在發生矛盾後,又是紙船和風箏成爲他們之間的友誼的紐帶,告訴小朋友們在與好朋友吵架後該怎麼去“縫合”友誼,主動伸出友誼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整篇課文以“情”爲主線,表現了松鼠和小熊相好時的快樂,鬧彆扭時的難過、失落,以及雲開霧散時的興奮、激動。把真摯的友情在字裏行間表現得真實感人,是學生體驗情感、訓練語感的一篇優秀文本材料。根據二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階段目標以及本篇文本的特點,本節課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目標:、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2、過程方法目標: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運用情境創設的方法使學生感知課文,通過表演讀,範讀,比賽讀感悟課文的含義。3、、情感態度目標: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松鼠和小熊對友誼的感受。

二、根據學生情況確定教法學法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學應重視情感體驗,在朗讀感悟文學作品中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形成良好的語感。”而本篇課文的動人之處恰恰就在字裏行間蘊含的真情。文章文字雖然淺顯,但對二年級的孩子,要讓他們感悟小夥伴失去友誼時內心的失落和難忍的痛苦,以及修補“裂縫”的獨特方式和感人場面,還是有難度的。根據新課標的理念以及根據低年級學生生性活潑的個性特點,我嘗試採用體驗教學的方式,通過“讀中感悟、探究明理、表演體會”,讓學生自主感悟體驗,達到體驗情感,形成語感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中,教師始終是學生體驗活動的一個組織者,一個促進者和一個平等對話者。

三、以學生爲主體,安排教學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爲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因此,在教學《紙船和風箏》這一課時,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複習字詞

上課一開始,我創設了一個到童話樂園去逛一逛的情境,如果讀準字詞即可順利得到通行證進入童話樂園。這樣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調動起來。

 二板畫貼圖,進入角色

語文二年級上冊《紙船和風箏》說課稿:我首先用簡筆畫的形式勾畫出童話樂園的概貌,然後讓學生根據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把松鼠和小熊的家貼到合適的位置,隨後請學生帶上頭飾走進童話角色,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爲後面的學習創設了活潑和諧的氣氛。而這時我設計了一個小鳥的角色進入,拉近了與學生角色的距離。

 三入情入境,朗讀感悟。

(1)感悟松鼠和小熊的快樂

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的2-6自然段,找出是什麼使小熊和松鼠成爲了好朋友,然後抓住3、5自然段進行朗讀感悟訓練,進一步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快樂。同時用換詞的方法理解“樂壞了”的含義,用角色讀,賽讀,分工讀、配樂讀等方式來體會松鼠和小熊的感受,用發現的方法來學習“漂”“飄”的特點,初步感受漢字的魅力。

(2)體驗松鼠和小熊的失落

首先在憂傷音樂的渲染下,我用深情地朗誦來感染學生的情緒,自學課文的八、九自然段,使學生深入人物內心世界,體會人物的感情。然後我以小記者的身份走進小熊和松鼠的家進行採訪,把小熊和松鼠的內心世界展示出來,達到了學習的最終目的,同時也突破了難點。

(3)感受松鼠和小熊的.興奮

在本部分的教學中,同樣注重的讀的訓練,以學生幫幫讀,教師範讀、齊讀等形式來感受友誼給小熊和松鼠帶來的興奮和激動。

 四文情延伸,生命涌動。

在本環節中我設計了說和寫的兩個拓展練習,第一個練習是說一說松鼠將所有的紙船都放進了小溪後,小熊看到這麼些紙船向他漂來,會怎樣呢?第二個練

習是把你想對朋友說的話寫一寫。這樣的設計,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訓練了學生組織語言,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更加深對友誼的理解,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五板書設計,突出重點

以板畫的形式設計板書,既直觀形象,又突出了重點,起到了總結概括的作用。

《紙船和風箏》反思

由於學生對這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很感興趣,整堂課是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結束的。反思講課過程,我覺得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入“小鳥”這一角色,架起了師生之間交流的橋樑,在學習課文過程中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比如在指導學生了解小熊和松鼠成爲好朋友的經過時,“小鳥”以“我是他們的鄰居,怎麼不知道他們怎樣成爲朋友的”這一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再如:當松鼠與小熊吵架後,心裏很難過,“小鳥”以記者的身份站出來主動要求傾聽他們的心事,在向“小鳥”訴說的過程中,學生已經深深體會和理解了小熊和松鼠的心情,理解了課文的內容。

二、緊緊抓住“情”字,設置感人的情境,給學生以情感上的薰陶

新課程改革提出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由於本課是一個童話故事,在教學一開始我就通過精美的板畫創設出了美麗的童話世界,極大地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然後讓學生戴上自己做的頭飾,來扮演這童話王國裏的一個人物,使學生真正深入到課文中來,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也爲後面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

同時我還精心的運用了音樂,課文一至六自然段寫了松鼠和小熊成爲好朋友的經過,是情緒歡快的部分,配上輕鬆歡快的音樂進行感情朗讀,使學生充分理解友誼給人們帶來的快樂。八、九自然段寫了兩個人吵架後各自的感受,是情緒憂鬱的部分,歡快音樂戛然而止,代之以悠傷的樂曲,一下子感染了學生的情緒,在這種氛圍中指導朗讀理解課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三、注重朗讀指導,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訓練,做到了課堂上充滿琅琅書聲

低年級段朗誦訓練是重點,我儘量利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感情朗讀指導,使課堂上充滿琅琅書聲。  四、注重語文基本功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在教學中,我儘量體現新的理念,而且也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例如:課文中出現了“漂、飄”,我能抓住這兩個音同意不同的字進行語文訓練引起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好奇和熱愛,進行語文的薰陶。

學習完課文,我出示了“小熊看到了許多紙船向他漂來,他……”這句不完整的話,讓學生補充完整,這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同時根據二年級學生寫句的訓練要求,要求學生寫一寫對朋友最想說的話,達到了教育的最終目的。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是:

1、評價語過於單一,不能及時的給予學生肯定

2、由於擔心教學內容不能按時完成,所以讀的還不夠到位。

3、自己的語言表達還不夠精練

設想:

如果這節課我重新設計的話,根據這節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會把演貫穿入於課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把這個故事再現,也可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再創新。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今天我選定的課題是幼兒園大班語言《七彩世界》主題裏的一個語言教育活動《調皮的七彩光》,下面,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經歷了小班、中班的學習過程,大班幼兒的求知慾更強了,他們不但對五彩繽紛的顏色十分喜愛,而且更對五彩繽紛的自然界充滿了好奇心,他們會由自然界中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藍藍的大海、綠綠的草地等景象的觀察及認識引發出更深一步的思索:大千世界爲何會有這麼多的顏色?這些美麗的顏色是怎麼來的?……通過《調皮的七彩光》這個故事就可以讓幼兒知道:色彩來源於光的作用,是調皮的七彩光娃娃從天空來到地上“玩”出來的。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有七彩顏色。有了七彩顏色,畫畫更美麗,打扮東西更漂亮,遊戲起來更有趣。本活動有利於幫助幼兒成爲色彩世界的探究者,發現自然界中的許多奧祕,培養幼兒對自然界探究的慾望和對生活的熱愛,感受生活的樂趣。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以及作品展示的主題,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各方面的目標:

1、獲得光與色的感性經驗,初步瞭解光的七色是:紅、橙、黃、綠、青、藍、紫。

2、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係。

3、能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續編故事,充分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讓幼兒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係。

教學難點:在續編過程中,地點與事物、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由於大班幼兒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爲主,邏輯思維纔開始萌芽,極易引起思維上的邏輯混亂。

三、活動準備

爲了給幼兒展示優美意境的作品,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得以充分的表達和練習,我們作了以下準備:

(一)硬件準備1、彩圖:蘋果、香蕉、彩虹、太陽、沙灘、大海等2、卡紙做的:七彩光寶寶(二)知識準備課前必須豐富幼兒有關光與色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並加以提取和整理。

四、說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在活動中通過多媒體演示法、情境教學法,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生動性、寓教育於生活,使主題活動得到深化。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本次活動幼兒採用討論法、嘗試法來理解故事,欣賞故事,創編故事。通過幼兒互補學習,師幼合作來表現主題。

五、說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幼兒學習和探究的慾望。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漂亮的色彩寶寶.他們是誰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以下吧!

2、演示法(欣賞作品)教師逐一出示(紅、橙、黃、綠、青、藍、紫)色彩寶寶讓幼兒辨認.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一遍後提問:太陽公公有幾個光線寶寶. 他們的名字分別是什麼?(紅、橙、黃、綠、青、藍、紫)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有關它的故事3、教師再次講故事.出示彩圖.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 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1)在本次的活動中,我們則嘗試了理解在先,欣賞在後的教學策略,我們認爲,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完整欣賞,更能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意境。同時,我們還採取了教師設疑――幼兒猜測――揭示答案的手法,緊扣幼兒心絃,引其入勝。

(2)讓幼兒帶着問題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配有優美的音樂,聽覺和視覺的完美統一,把文學作品的形象性和音樂性傳遞給幼兒,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3)啓發幼兒討論光和人們生活的關係幼兒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已初步瞭解光線寶寶由七種顏色組成,教師再次以提問的方式給幼兒設疑,並啓發幼兒進行討論: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光會怎麼樣?我們應該爲幼兒提供寬鬆自由的討論環境,這也符合《綱要》中“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待幼兒討論完以後,教師小結光與環境和人們生活的關係。

(4)接着,教師繼續啓發幼兒聯繫生活中事物的顏色,嘗試續編故事。兒童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在這一環節中,我們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展示他們內部智力活動的機會,這也是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是很容易看到自己的成果,從而增進了幼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六、活動延伸

幼兒自選方式作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因爲一個目標的達成,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來進行,這也體現了教育的整合性。在本次活動中,我們把教學的意圖、內容、形式有機的交織在一起,通過視聽結合、交流、表達的形式,使幼兒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內容,激發起他們進一步對自然界探究的慾望,從而達到我們所需要達到的活動目標。

說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1. 本課題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課題是八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第二單元《我們的人身權利》中第三課的第二框。因爲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所以第三課是第二單元的知識基礎和權利前提,而本節是第三課的落腳點,主要說明應積極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權,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所以本課題在全書知識結構和邏輯結構中佔有重要地位。

2.本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正確行使生命健康權的表現,不得損害他人生命健康權,學會自我保護,遠離暴力。

(2)能力目標:

積極正確地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權;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權,如果受到傷害能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尊重、珍愛生命和健康,不僅是一項權利,也是對自己的關愛和責任,樹立正確的生命意識和人生觀;自覺尊重他人的生命與健康,關愛他人,助人爲樂,增強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提高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積極地行使生命健康權

難點:關愛他人生命和健康

【學情分析】

1.在現實生活中,初中生由於缺乏一定的法律知識,只認識到關注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是個人的權利,卻沒有意識到這也是一種責任,部分同學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視自己的健康,提高這一責任意識非常有必要。

2.由於暴力文化氾濫,加之青少年學生做事容易衝動,常使法制觀念淡薄的學生,在與他人發生矛盾後,用暴力手段解決問題。因此,加強關愛他人生命與健康的教育,有助於避免或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爲的發生。

【教學方法】

依據新課程提出的“迴歸生活的課程生態觀”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從課本回歸現實生活學習、掌握知識,從而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教學理念,本課主要採用討論法、體驗式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學法指導】

新課程倡導以“主動、探究、合作”爲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結合本課內容及學生情況,採用主體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合作探究性學習等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學會維權,學會做人。

【教學過程】

導入:

播放《健康歌》,並帶動全體學生共同隨着音樂做運動。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味生命健康的快樂,初步感受到鍛鍊身體也是行使生命健康權的表現,爲新課的展開巧妙引路。通過活動,調動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教學的主動性、積極性。並引出課題:同樣的權利 同樣的愛護。

具體操作上我將本課分爲三個篇章:

生命感言:熱點鏈接,吸引學生;新聞分析,突破重點。

生命諾言:生活考場,反思自身;情感滲透,突破難點。

生命贈言:情感昇華,感悟生命;以思導行,以行感悟。

下面我將具體闡述:

第一篇章:生命感言

1.出示一組信息:

1999年,福建省福州市一名初二女生因家庭貧困,產生自卑心理而割腕自殺;

20xx年11月,xx石河子市4名九年級女生,因考試排名靠後,相約服鼠藥自殺,其中兩名因搶救無效死亡,一名重度昏迷成植物人,另一名經搶救脫險後休學在家;

20xx年6月,江蘇豐縣某中學一學生因被老師批評,跳樓自殺……

教師設問:

(1)一朵朵青春的生命之花就這樣在風中接連飄逝了,人們扼腕痛惜之餘不禁深思:是誰奪走了這些年輕的生命?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中學生自殺的原因,得出:中學生自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學校、社會是不容忽視的因素。然而,我們中學生自身對生命本質的異常漠視,不懂得珍愛自己的生命,則是其根本原因。

(2)不珍愛自己的生命,對我們自身,對家庭,對朋友,對社會都會帶來怎樣的危害呢?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很容易得出正確答案。

設計意圖:通過設置問題,讓學生分析自殺事件發生的原因、危害,知道我們要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除了爲正義而獻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得讓與或拋棄,進而明確每個人應珍愛自己的生命,而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更需要得到特殊保護。

學生活動一:

列舉不珍愛生命健康權的表現。

學生列舉:

①不吃早餐

②長時間玩遊戲

③吸菸、喝酒、吸毒

④不積極鍛鍊身體

⑤闖紅燈、跨道路欄柵……

通過新聞鏈接與學生活動,幫助學生對現實生活中不珍愛生命的行爲有更深的理解,明確不珍愛生命健康權所帶來的惡果。這時教師適時引導:對待生命的正確態度是什麼?學生不難得出結論:珍愛自己的生命,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

教師順勢提出疑問:那怎樣纔是珍愛生命,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的表現呢?最終引導學生得出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的表現。

設計意圖:此環節安排主要目的是加深對生命健康權的理解,讓學生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貴,生命一旦誕生所承載的社會責任;同時積極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

這一環節的設置,打破了課本編排順序,由放棄生命,不珍愛自身生命健康權的材料切入,首先使學生明確這樣做的危害,激發學生珍愛生命的情感,進而懂得要珍愛生命,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

第二篇章:生命諾言

1.出示圖片:“汶川大地震對生命的挽救”,幫助學生樹立生命至上的理念,加深對生命健康權重要性的認識──我們不僅要懂得珍愛自己的生命與健康,還應懂得關愛他人生命與健康,這既是法定義務,也是道德要求。

2.學生活動二:案例分析:(以分組討論形式引導學生分析小哲傷害案)

教師設問:

(1)分析此事件給雙方帶來的嚴重後果。

(2)討論此事件給我們的教訓。

(3)審視自己是否有類似的行爲傾向,充分認識此類行爲的危害。

教師活動:及時引導、點撥,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傷害他人就是傷害自己,應該充分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權。

案例與前面的圖片形成對比,一正一反,推己及人,讓學生更加懂得尊重和關愛他人生命與健康的重大意義。

汶川地震中人們對生命的尊重與承諾至今使我們感動,那麼,尊重與關愛他人你做到了嗎?我們在尊重別人生命與健康的同時,是否也感受到了來自他人對我們的關愛呢?

3、學生活動三:

請學生列舉

(1)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權的事例。

(2)回憶、交流自己受人關愛的體驗與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體驗受人關愛的感受,使學生認識到應該關愛他人的生命健康,從自己做起,落實到行動上。

第三篇章:生命贈言

1.學生活動四:

通過教學和活動,我們懂得了每個人的生命都需要尊重和關愛。在此基礎上,我設置了一個熱點鏈接:

湖北荊州大學生救助落水兒童的事例,以課堂演練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做答。

教師設問:

(1)陳及時等同學的行爲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什麼傳統美德?

(2)請從道德和法律等方面評價“1024”英雄集體及漁船老闆的行爲。

(3)假如你遇到了危險困境,你應該保持怎樣的信念?爲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對落水之後不同做法的分析,引導學生認識到危難時刻既要學會保護自我,珍愛自己的生命與健康,也要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盡一切可能去救助他人。

通過分析歸納,體現本課落腳點地位。

2.學生活動五:發給每一名學生一張小書籤,讓學生對本課主題進行總結,反思,寫上對生命健康的理解或是祝福,設計自己的生命箴言。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對生命和健康的情感體驗得到昇華,達到“以思導行,以行感悟”。

【收穫平臺】

通過學生自己反思、歸納本課所學,所想,所思,所悟,能更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其間,教師給予適當的評價與引導,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學生通過學習,不僅瞭解知識,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生命是可貴的,是應該珍惜,並努力使之更美好的。只有珍愛生命,遠離暴力,我們的生命之花纔會更絢爛!社會才能更和諧!

說課稿 篇6

一、教材簡析

1、說教材

《二泉映月》這篇課文是濃縮了民間音樂家阿炳艱辛苦難的一生,記敘了阿炳創作這首名曲的過程,再現了《二泉映月》的豐富內涵,表現了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追求理想,敢於同命運抗爭的精神。整篇文章語言美、意境美、韻律美,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其中蘊藏的內涵和意境,並通過朗讀表現出自己的內心體驗。

我計劃用兩課時來講這篇課文,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學會課文的生字詞,初步理解課文大意,瞭解阿炳的不幸遭遇、《二泉映月》的創作背景。下面我主要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

2、說教學目標

第二課時我設下兩個教學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二泉映月》的琴聲變化和琴聲所表達的豐富內涵。

②感受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艱辛,學習他敢於與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說教學重、難點

①在第五自然段中創設音樂情境,讓學生在傾聽、感受、朗讀、感悟中理解文字內涵,熟讀成誦。

②通過有感情朗讀,體會《二泉映月》的琴聲變化及所表達的豐富內涵。

二、教學方法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但篇幅較長,難點較多。由於文中阿炳生活的那個年代離現在的孩子也比較遙遠,對於缺乏生活經歷的小學生來說領悟文章的中心以及樂曲所表達的情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將採用“創設情境,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的方法來進行本課時教學,以情感爲紐帶,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置身於豐富的情感體驗之中,把蘊含於語言材料中的情感內涵讀懂、悟透,以此獲得真真切切的情感體會,從而體現“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通過在閱讀中品味語言文字,揣摩文章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來實現重難點的突破。

三、教學準備

1、二胡曲《二泉映月》。

2、課文朗讀錄音。

3、第五自然段內容投影。

四、教學過程

本堂課的教學過程分爲三部分:(一)導入新課程,創設情境。(二)品讀琴聲,體會內涵。(三)總結內容,課外延伸。

(一)導入新課,創設情境

我是這樣創設情境的。在一箇中秋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了二泉。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泉聲,勾起阿炳辛酸的往事,他心中百感交集,但縱有千言萬語又將對誰說?他是個民間藝人,此時他要借琴聲來傾吐自己積澱已久的情懷。

(這裏我運用一個過渡性的小結,既回憶了前節課的內容,又創設了情境,引出下部分的學習)

(二)品讀琴聲,體會內涵

1、當時的阿炳是怎麼做的呢?(結合回答,出示第五自然段)。誰能有感情地讀一讀第5自然段的前面三句話,把我們帶入當時情景?

(我提出問題,通過學生的自讀自練,指名讀,再進行評價。有目的地朗讀,把學生帶入文本)。

2、隨後,課文用優美的文字描繪了琴聲的旋律變化和其中包含的豐富內涵。這段文字描寫很有特色,請大家反覆朗讀比較,看誰能體會到這段文字在表達上的特點。

(提出閱讀要求,學生自讀自悟,其間巡視,個別交流、點撥。這部分的設計可讓學生在教師先點明的基礎上,放手自主閱讀,自主學習。

3、播放樂曲《二泉映月》,學生自學。

4、誰能說說你的體會、感受?

(指名學生談感受,教師適當點撥,根據回答小結特點:①三次寫到旋律變化,又三次寫到旋律表達的內涵;②語句表達整齊。提示學生注意觀察句中的部分詞語,如:讚歎、懷念、思索;表達、抒發;愛、愛、愛、愛)

5、要求學生用不同的讀書記號分別劃出描寫旋律變化和旋律內涵的句子。

6、指名讀,完整體會這段文字。

7、引導質疑

①師:同學們,剛纔讀的這段文字,就是阿炳拉出的琴聲旋律和表達的感情,課文寫得清楚、明白,但你是否感覺還有哪些句子或詞語體會還不夠深呢?

(引導質疑,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讓學生懂得怎樣在閱讀中思考,怎麼發問,尋找作者的思路,提高閱讀能力,從而實現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②師:哪些詞語寫出了琴聲旋律的變化及優美呢?樂曲爲什麼會有這些變化呢?請再默讀第五自然段,找出有關語句。

(引導學生親歷閱讀,走進文本深處,感受語言色彩,體會文本情感,在研讀過程中,感悟內涵,回味無窮)

③播放配音朗讀,體會“委婉連綿”、“升騰跌巖”、“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等詞語的意境。

8、開展朗讀比賽

①師:同學們,通過剛纔的聽讀欣賞,我們對這段文字的理解是否更加深刻了?下面,開展一次朗讀比賽,全班分四個組,每組推薦一名選手,看哪一組奪冠,其它同學都是評委,都有權發表你的觀點。老師建議,爲賽出好成績,大家各自先朗讀一遍,作好充分準備。

(以競賽爲切點,掀起朗讀高潮,激起學生更大的興趣。以“趣”教學,更能使學生讀出感情,讀出享受。)

②四位選手依次朗讀,給予評價,評出冠軍,對其他三位予鼓勵,最後請冠軍談獲勝經驗。

(這個環節設計以學生爲主體,親身參與閱讀體驗,學生的學習情緒更加高漲)

9、師:同學們,剛剛精彩的閱讀競賽已暫時落幕,現在有更大的挑戰,你們敢不敢接受?請把第五自然段練習朗讀,試着背誦下來。

(這部分的設計,我讓學生高漲的學習情緒繼續保存,迎接更高一層的挑戰)

(三)總結內容,課外延伸

1、師:同學們,第一課時的時候,老師讓大家用“聽了《二泉映月》,我想說——”的句式談了第一次聽《二泉映月》這首曲的感受,現在,通過學習課文,再來聽這首《二泉映月》,你一定會說出更多的感想,阿炳把人生的體驗和追求通過樂曲告訴了我們。此時,你想對阿炳說些什麼?請把想說的話寫下來。

(學生在一次次的朗讀中,讀懂了樂曲,融進了阿炳的內心,再來練習寫話,就會有感而發,水到渠成)

2、指名學生上臺交流體會

(讓學生在讀後感悟、深刻理解全文的基礎上,動腦筋,對對子,既拓寬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又領悟到文章的意蘊美,琴聲的意境美)

六、板書設計

說課稿 篇7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選自《孟子》的《告子篇》,是孟子談到學習態度和聰明不聰明的問題時舉的一個例子。

這則故事說明了學習態度的重要性,專心致志和思想老開小差,學習效果是很不相同的。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爲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

【譯文】

弈秋是僵最會下棋的人。讓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着,可是他心裏總以爲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說課稿】

一、教材及學情分析

《學弈》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這篇課文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一篇講讀課文,目的是讓學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語言,瞭解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進一步培育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併爲初中學習文言文打點基礎。由於文言文與現代文相比,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別較大,再加上學生不太感興趣覺得枯燥,因此,我把指導朗讀和背誦作爲本課教學的重點,把理解每句話的意思明白道理作爲教學的難點來突破。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

2、能力目標

通過討論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3、情感目標

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教法學法

1、教法:範讀領讀、點撥教學

2、學法:自讀自悟、合作探究

四、教學流程

1、警句引路、導入新課

2、範讀激趣、領讀通文

3、熟讀成誦、疏通文意

4、同桌互講、全班交流

5、合作探究、讀書明理

6、遷移訓練、練讀古文

“授人以魚,更要授之以漁”,新標準非常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方法的積累。在進行第一個教學環節時,我先出示以下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師。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溫故而知新。

學而時習之。

請學生讀一讀,並說出自己的理解,然後跟我們平時所用的書面語言比較一下,引導學生總結出這些警句的特點:有些字與現代的讀音、意義不同;言簡意賅,語意深遠。告訴學生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寫成的,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她是古代的書面語體,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誦讀文言文,能提高語言的感悟能力、表達能力、

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而現代的教育家也在強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後,我先範讀課文兩遍,做到抑揚頓挫、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感染學生,激發誦讀興趣。然後領讀,指導文言文的朗讀方法:一要把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在學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確讀法後,讓學生自由練讀,達到熟讀成誦。讓學生自讀自悟,並結合文後的註釋理解每一話,貫通全文。

弄懂每一話的意思是學習文言文的難點,在教學這一環節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藉助註釋揣摩句子的意思,再同桌互講,相互糾正補充,不懂的記下來,留待全班交流時提出與同學研討。在全班交流時,我採用點撥教學法,適時加以點撥,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最後指名說全文大意,我相機指導學生疏通文意。

學史可以明智,而明智的關鍵就是能從古文中明白一個道理,達到以古鑑今的目的,因此,在教學第五個環節時,我先出示兩個問題:

(1)、討論“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麼?從中能得出一個什麼道理?

(2)、大家談談自己是否有這種經歷和體會。

然後分小組討論解決第一個問題,弄懂兩個人學習效果的不同是因爲學習態度不同,得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絕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達到讀書明理的目的。處理第二個問題時,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努力實踐新課標“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創性的理解”的要求,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進一步認識專心致志對待學習、工作的重要性,學會用正確的思想指導自己的學習。

爲了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創新意識,我在講完課文後拓展延伸練讀文言文。結合總結的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自學文言文。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五、板書說明

我的板書簡單明瞭,通過兩種不同的學習態度,得出兩個相反的學習結果,對比鮮明,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充分揭示了課文蘊涵的道理。

學弈

一人 專心致志 學有所成

態度決定成敗

一人 三心二意 一無所獲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變色龍》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6課,是走進自然爲主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第三單元中《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爲學生開啓了大自然之門,《裝滿昆蟲的衣袋》告訴學生打開自然、走進大自然不僅需要觀察,還需要鍥而不捨、孜孜以求的精神。而《變色龍》通過我們發現變色龍,端詳變色龍,放回變色龍的過程。則告訴學生打開自然的方法——觀察、如何觀察,並要保護大自然。這樣的思路,爲解讀課文找到了門徑,於是目標明確,少走彎路。

《變色龍》全文共16個自然段,可分3段。第一至第八段寫我們發現變色龍,初看像個怪物。第九至第十五段寫我們端詳變色龍,瞭解了變色龍的特點。第十六段是第三大段,寫我們將變色龍放回了原始森林。本課主要是介紹變色龍的特點,作者劉夢熊在介紹變色龍的外形、如何捕食、如何變色等特點時,用的方法不是說明,而是敘事,就像講故事一樣,驚險,好奇,刺激。顯得生動有趣。其中第二段是全文的重點。《變色龍》這篇課文需要兩個課時完成,今天我講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想。

二、說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第三學段中指出:“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本篇課文中,作者所安排的表達順序及運用的表達方法,很值得引導學生學習借鑑。基於這種考慮,本節課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課文重點地方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學習課文的寫作順序。學會觀察的特點。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變色龍的外形特點及其生活習性等,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激發學生對大自然探索的興趣和熱愛。

三、說教學重點:

因爲變色龍是非常奇特的動物,它有適於樹棲生活的種種特徵和行爲。變色龍主要分佈在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中國沒有。在課文中也重點介紹了變色龍的外形特點及其生活習性等。所以我把了解變色龍的外形特點及其生活習性等,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作爲教學重點。

四、說教學難點:

課文以說故事形式來介紹變色龍,生動、有趣。可以作爲寫作借鑑,作者在敘述中,無意識地顯露了自己的觀察方法:“小李用手一指”(整體地看,粗略地看)、“我細細端詳着”(仔細地看、有順序地看)——“中非工人朋加繪聲繪色地向我們介紹着。”(聽)——“變色龍如此遲鈍,如何捕捉食物呢?”、“變色龍真的會變色嗎?”(問)——“朋加抓起變色龍,先把它放在香蕉葉上……接着,又把……”(做,試)。需要學生慢慢品味。

五、說教學準備:

學生和教師對變色龍都不是很瞭解,而這一點又正是學生學習的興趣所在,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學生自己動手收集變色龍的相關資料。但學生條件有限,教師要注意幫助收集。

六、說教學方法

1、從閱讀學表達;通過反覆閱讀感悟教材中滲透觀察和寫作方法,從閱讀中學會表達。

2、通過通過所收集的變色龍相關的資料,特別是多媒體資料掌握變色龍外形特點等。

七、說教學過程:

1、複習導入、整體把握:在第一課時,已經學習了生字詞語,簡單介紹了變色龍,同學們對變色龍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所以本課開始借用課後習題二直接複習導入,節省時間,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並分段,是想讓學生從全局角度整體把握,知道重點段落。

2、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發現變色龍階段:通過自己讀邊讀邊想,合作讀,分角色朗讀等方法去發現體會文中人物的心情。

端詳變色龍階段:默讀課文,說說變色龍外形、捕食、變色哪部分給他們留下深印象,並說出原因。

第二部分“我們”細細端詳着變色龍。解釋“端詳”,知道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端詳”變色龍。

最後總結描寫動物的方法:仔細觀察,抓住其特點來寫,注意按一定順序來寫。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穿插着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加深學生對變色龍的認識。

3、拓展文本,追求超越:最後、抓住雖然變色龍數量不多,難得一見,但我們還是把它放回去了。讓學生明白爲什麼放回去?其實,不僅是數量不多的變色龍我們要保護,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動物我們也要保護。讓我們人類和動物和諧地生活在地球上吧。

八、說板書設計:

板書作爲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作用是多方面的。板書既能幫助教師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材中的難點,又能幫助學生掌握教學思路,提高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加強教學的直觀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