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學美術說課稿

一、說教材:

浙美版小學美術說課稿

線描畫:線描畫是用線條的變化來描繪對象及其形體結構的繪畫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種繪畫方式,也是我國傳統繪畫的方式之一。線描畫的繪畫工具比較簡單,可以用勾線筆、鉛筆、油畫棒、鋼筆等,利用點、線、面來進行繪畫,既可以對物象進行細緻入微地刻畫,也可以對物象進行簡單地藝術處理;既可以進行造型訓練,亦可作爲藝術家表達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

小學生在簡筆畫的訓練基礎上,再進行線描畫的練習,會使其繪畫的精細方面和手眼協調方面有很大發展,不僅提高小學生的繪畫能力,同時能提高小學生專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發小學生的繪畫興趣。

小學生在欣賞、發現、感受線條美的同時,大膽進行創作,不僅能將小學生零碎的經驗加以提煉,而且與《綱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時開展線描畫教學,能引導小學生通過"觀察-想象-發現-表現-創造"一系列活動,有意識地鍛鍊和培養小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促進個性的發展。針對本學期美術特色活動的要求,我設計了此次活動。

二、說目標

1、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黑白對比來裝飾魚。

2、鼓勵小學生按自己的想象大膽創作,發展小學生的初步的創新能力。

3、向小學生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保教育。

活動重點: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黑白對比來裝飾魚。

活動難點:鼓勵小學生大膽想象和創作。

三、說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海底世界》

2、畫好的線描畫作品、其他小朋友畫的線描畫魚

3、白紙,黑色水彩筆

四、說教學方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據《綱要》的精神和本班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1、多媒體教學法。藉助多媒體手段進行觀察欣賞演示,則更爲簡潔、生動,容易吸引小學生的注意。本次活動設計中,我通過幻燈片的展示,讓小學生感受到魚寶寶身上線條的紋樣美、圖案美;

2、觀察比較法。觀察法即運用觀察進行教學的方法。通過觀察,小學生既形成了準確的形體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細節特點。而在觀察中進行比較,則能讓小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不同的創作手法帶來的不同效果。本次活動中,爲了讓小學生直接感受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我採用了觀察比較的方法,讓小學生在觀察比較三幅特徵明顯的線描畫作品中,發現裝飾過於繁雜、無規律,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都不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從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3、欣賞評價法。欣賞評價法指的是將小學生不同特點的作品進行對比評價,肯定各自的特點。在本次活動的最後環節,我採用了欣賞評價法,在欣賞的同時圍繞兩個問題展開點評:

問題1、"你最喜歡哪個魚寶寶?爲什麼?"使小學生在審美的同時自然地習得經驗,爲下次經驗遷移做準備。

問題2、"你是用怎樣的線條和圖案來裝飾魚寶寶的?"讓小學生用語言將自己的裝飾意圖表達出來,達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這一環節,教師和同伴的欣賞與評價能讓小學生體驗到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五、說活動程序:

共有5個環節:

1、觀看多媒體課件:欣賞海底世界各種各樣的魚的花紋,引導小學生說出魚兒身上花紋的特點。

(導入活動,觀看《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賞各種各樣的魚。)

(1)教師語:在美麗的大海里,生活着許多快樂的魚寶寶,他們和魚媽媽自由自在的在海洋裏嬉戲玩耍,一會兒在珊瑚裏捉迷藏,一會兒在比賽遊戲,一會兒又湊在一起說着悄悄話,可幸福了。然後請小學生講講自己最喜歡哪條魚,它是什麼形狀的?身體各部位的名稱以及身上的花紋是什麼樣的?特別是對形狀怪異的魚,啓發小學生儘可能講詳細一點。

2、欣賞課件:欣賞小朋友的作品,引導小學生說說他們的畫用了那些線條裝飾的,並進行比較。

再欣賞老師的作品,讓小學生學習裝飾魚寶寶的基本方法。我同時逐個展示各種點、線、面(即根據小學生回答展示各種線形和點形裝飾),既增強了趣味性,又有效地發揮了教育的功效。

(欣賞小學生繪畫作品,請小學生互相說一說,這些魚的形狀及裝飾的線條,說一說它們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樣的花紋。)

示範講解幾種魚的畫法:(欣賞老師的作品)

(1)請小學生說說老師畫的畫都用了什麼線條來畫各種各樣的魚。

(2)教師在小學生最喜歡的魚身上示範畫出各種形狀的線條,並重點講解如何處理線條的疏密關係。

(3)請小學生來裝飾幾條魚寶寶。

(4)引導小學生討論,你準備畫一條什麼樣的魚?

3、通過比較,瞭解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爲了幫助小學生理解線描畫抽象的形式美的構成規律。我選擇了三副特徵明顯的線描畫作品(圖一:裝飾過於繁雜、無規律;圖二: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圖三:疏密變化恰當、有一定規律),小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在教師的追問:"這兩個魚寶寶美嗎?爲什麼"的過程中交流、探索、發現,從而掌握線描畫的基本規律,爲接下來的創作提供支撐。

4、小學生創作,教師指導要點:

(1)鼓勵小學生大膽想象出各種奇形怪狀的魚,看誰想的和別人不一樣。

(2)啓發小學生用不同的花紋裝飾魚,並注意線條的疏密變化。

(3)幫助能力差的小學生變化各種線條花紋。

5、觀賞評析作品

(1)請小學生自由互相講述自己所畫的魚

(2)請個別小學生談談自己喜歡哪一條魚,爲什麼?

(3)教師小結:

今天,小朋友幫助魚媽媽找回了魚寶寶,並且魚寶寶身上的花紋都非常漂亮,線條的'疏密也很好,魚媽媽謝謝你們了,現在我來當魚媽媽,小朋友來當魚寶寶,我們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遊戲吧。

活動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始終以引導者的身份幫助小學生觀察、想象、總結魚的特點的基礎上,創造出自己想象中的魚。我認爲小學生的作品完成的非常好。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想象豐富構圖大膽。小學生畫出了變形魚、潛艇魚、花朵魚等各種形態的魚,每個孩子的想象都是不同的;孩子們在魚身上設計的圖案同樣超出了教師的想象:有植物、海洋生物、小動物、有的孩子甚至用上了數字進行裝飾。

二、專注性。在孩子們繪畫的15-20分鐘裏,全班孩子注意力集中,大家都在安靜的環境裏低頭畫着自己的畫。有個孩子在魚身上劃出了格子,在格子裏進行裝飾,20幾個格子,她就那樣一個一個的畫着,即使是周圍的小朋友畫完了,她依然認真的畫着,直至全部畫完,體現了孩子們對繪畫的喜愛。

三、自信心。在最後講評的過程中,教師要孩子們在全班選出一幅"最漂亮的魚",結果孩子們都說自己畫的魚最漂亮,並且能說出漂亮在那裏:我的魚形狀最漂亮;我的圖案最漂亮,看我畫了這麼多的圖案它們都不一樣。我用數字來裝飾魚,你們有嗎?我還用到了植物呢,有櫻桃……唯恐自己的被拉下,體現了孩子們強烈的自我認同感。

當然,活動也存在不足之處:小學生分享交流的時間少,這也是孩子們一個學習的過程,小學生通過分享提高構圖和造型的能力和水平。從組織小學生評價繪畫作品中發現小學生自我爲中心的意識過強, 教師應在關注他人、欣賞他人作品方面對小學生實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