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減九的數學說課稿

一、說教材

十幾減九的數學說課稿

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青島版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

2. 教材簡析:

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減法,意圖是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繫,十幾減九是在學生學習了十幾和九加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同時又是二十以內退位減法的起始課,是學習兩位數減去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重要基礎知識,能爲後繼教材的學習做好遷移準備。

3. 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讓學生經歷從實際情況中提取、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計算十幾減九的方法,並能正確計算十幾減九。

數學思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重視算法多樣化,培養創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態度: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強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學習的快樂,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4、教材重難點:根據教材特點,我認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分別是:

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十幾減九的算法。

教學難點: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探究並理解十幾減九的算法。

本課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是:讓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繫,讓他們學會遷移,用類推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問題。

二、說學生

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仍處於形象思維爲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比較、綜合的意識。在濃厚興趣的狀態下,學生產生較強的自信心和表現慾望,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

三、說教學方法

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採用操作探究與啓發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一年級學生主要依賴於直觀性的教學進行思維。動手操作讓學生手腦協作,更有利於學生思考問題。英國教育家皮斯博說:“如果你想兒童能夠獨立的批判地思考,並且有想象的能力,你就應該採取加強這種智慧品質的方法。”要把學生培養成富有創造力的開拓型人才,在教育方法上應採取啓發式。正如孔子云:“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各方面的特點,我想通過五個環節來完成我的教學:

創設情景,活躍氣氛;引導參與,探究算法;自選算法,嘗試練習;

分層練習,在玩中學;總結體驗,擴展延伸

(一)創設情景,活躍氣氛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開始時學生的狀態就爲本節課定下了基調。一開始我便用猴老闆賣桃子這故事引入,激發學生求知慾。

課件出示:猴老闆喊:“賣桃啦!賣桃啦!又香又甜的桃,快來買呀!”小兔走過來,說:“猴先生,我買9個”。

提問學生: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還剩多少個?)

要求還剩多少個該怎麼列式?又是怎麼計算呢?

這樣創設有趣的情境,激發探究的慾望,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

(二)引導參與、探究算法

首先要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爲新知的學習找到相關的理論基礎,讓學生學會遷移,學生在學習了十幾和九的加法之後,已基本瞭解了學習的思路與方法,可大膽放手,讓學生以6人小組,充分利用自己的學具,自主學習,相互啓發,相互幫助。同時還應看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有些學生可以不利用學具,直接想出結果,也應該給他們展示的機會。

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尋找適當地機會用課件演示拿桃的過程,學生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 一個一個拿,拿了9個,還剩3個;

(2) 先拿盒子外的2個,再拿盒內的7個,這樣一共拿去9個,還剩3個。

(3) 從盆裏拿出9個,剩下1個和外面的2個合起來是3個;

(4) 先從12箇中去掉10個,再用多拿的1與2合起來是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