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記隨筆

一本真正的好書,一個真正優秀的人,不在於他的文章用了多少華麗的詞藻,而在於他能夠用簡單而樸素的語言表達他的觀點,給人內心深處的震撼,給人從心裏想要的改變。

閱讀記隨筆

我回想那麼多年我走過的歲月,我的時間都用在了哪裏,玩手機?無所事事?不,我在做無用功,因爲我不曾懂讀書是什麼,讀書能給我帶來怎樣的啓示?真的感覺自己那麼多年就像白白的走過了一樣,我遺憾的走到了今天。我會去讀書,即使心裏有一絲絲空蕩,但是從未找過原因。

讀了杜福全老師的《悅讀記》之後,心裏莫名其妙的有一種對知識的渴望,覺得文字的魅力是那麼的強大,那麼有吸引力,一個人的內涵更是如此的重要。《悅讀記》裏不僅有讀書的好處、方法、技巧還有讀書給人帶來的樂趣以及對生活的思考。那不僅僅是在讀書,更是在與智者交朋友。所以《悅讀記》讓我感受到了知識的力量。當然更多來源於我對作者的敬佩,敬佩他讀過那麼多的書,那麼年輕就有那麼豐厚的閱歷。

《悅讀記》裏說:“不是每一本好的書都適合自己,但是我們喜歡的那些書一定要是本好書。”很正確,我們面臨的選擇有那麼的多,我們不可能把每一本書都讀完,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但是我們可以把要做的那一件做好,要選擇讀的書,就一定要從中學到一些做人的道理。讀書就如交朋友,我們會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在學習中的我們,可能會因爲讀書太少而有所埋怨,但事實的要求卻是我們倒底學到了多少,我們會片面的追求數量而忽略質量。就像杜老師所說的:“讀書就像過生活,他需要的`是品質,他需要的是營造”。

讀書,他有一個效率的時間段,因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習慣,但是相同的是我們都喜歡在燈光下,享受那種與嘈雜世界隔離,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的感覺,就像文章《夜讀者》給我的感覺。讀書,讓我知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道理,只有不斷的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纔可能讓自己變得強大,纔有可能在這竟爭激烈的社會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消耗的載體,而是創造社會財富,知識碩果的實體。

我們需要有詩人那樣的浪漫、詞人那的才氣、作家那樣的思維、小說家那樣的洞察力,對生活的獨特體會。在寫作這條路上自己深刻的見解,坦蕩的胸懷和博覽羣書的閱歷。

閱讀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即使這個過程是辛苦的,但是我們在辛苦着的同時我們也幸福着。閱讀的感覺是無法用一句話來表達的,但始終可以明確的是我們在閱讀中確實收穫了快樂。《悅讀記》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描述他,那麼我想說:“不是因爲我們無法到達那個高度,只是因爲我們忘記了最初的腳步”在別人努力時,我們忘記了努力,在別人前進時我們忘記了開始的腳步。

《悅讀記》給人的是一種對知識淵博者的一種崇敬,對知識的一種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