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端午散文

每逢五月,童年在鄉村過端午的情景總會在腦海突然呈現,清晰而閃亮,也許確實是太有趣的緣故罷。

鄉間端午散文

鄉村裏看重過節,一大早母親已將糉子煮好,廚房裏瀰漫糉葉與糯米的清香。她早早叫醒我們,說梔子花正開得旺氣哩,這話讓我們一下子睡意全無,五月的鄉間本已妙不可言,而清晨摘梔子花太令人激動啦,我們兄妹幾個簡直是賽跑一般衝向山間田野。

橘紅色的朝霞在湛藍天空,山灣裏秧苗葳蕤,田埂上油亮光澤的桑樹立於豆苗間。鄉親早起問好的談笑聲不斷從空際間傳來,我們扒開帶露的豆葉和青草,飛快去山腳下野棕叢旁找那棵梔子樹。目光循着清香,只見新鮮的梔子花在樹枝丫上恬然安靜,潔白美麗。梔子花樹和田裏秧苗上不斷有露水滴答滴答落下,象是親密私語。我們熟稔地摘着花,爭搶着,哥和姐動作快,盛開的梔子花三下兩下被他們摘完,我和妹只搶得了一些花骨朵。他們分了幾朵給我們並忍着笑說:“花骨朵還要巴適點,說不準能開一個多星期呢”,如此這般,我和妹才由生氣變得歡喜起來。

母親穿起一串串梔子花,掛在屋中的木窗上,把花骨朵放在水缸裏,清淡花香和着糉香成了端午的氣味。直到如今,每逢五月,那香味便從時光的罅隙裏穿越而來,縈繞不絕。

鄉間的糉子簡單味美,尤其是不加任何輔料的糯米糉,剝開糉葉,亮白如玉,把母親研磨得釅釅的紅糖水淋在上面吃,清甜的味道瞬間充溢於脣齒間。

吃完早飯,上山採草藥。陽光好,風習習,杜鵑鳥在山與山間唱和,樹木草葉明亮,溪河流水泛光,我們和母親一路採集着野薄荷、艾草、野菊和金銀花藤。“五月遍地是草藥咯”,總有鄉親樂呵呵地從家中跑出來幫着我們一起找,一直尋到村頭河邊,去到深深的河灣裏。河邊那些竹叢下,一簇簇的蒲草在河水的凌凌波光下油綠生輝,母親和鄉親一起彎腰嚓嚓地割起來,她們動作熟稔如收稻割麥,濃濃草藥香順河瀰漫經久不散。

吃午飯時,教書回來的父親興高采烈地端起一杯雄黃酒說:“‘惟有兒時不能忘,持艾簪蒲額頭王’,不過雄黃是有毒的,現在只能給你們表示一下囉。”邊說邊沾上一點雄黃酒彈在我們身上,雖年幼無知但我們也感覺出了一種特別的隆重,飯畢就會和祖母一起認真將雄黃酒灑向屋角,說是驅蛇去蟲。

晚間我們用草藥水沐浴之後,父親還會給我們講屈原、伍子胥的故事以及與雄黃酒有關的白蛇的傳說,念念不忘的故事讓我們整晚爭論不休徹夜不眠。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要去後山上找白色的'蛇,不過一直沒有尋到。

年歲稍長,過端午是去鄉間小城五通橋看劃龍船比賽。

那時河岸樹木新葉覆枝,河水飽滿潤澤。人人喜氣笑臉,都像一夜間長足了精氣神。四鄉八村趕來看熱鬧的人越聚越多,有人因爲太擠而掉入河中溼了衣褲,或是有人互相打水仗,人羣就陣陣起鬨、玩笑,那種熱鬧開心勝於年節。隨着一聲槍響,河面上一支支龍舟如離弦之箭衝向目標水域,鼓點聲聲,百船競發,彩旗飄飛人頭攢動的沿河兩岸,助威吶喊聲響成一片。

龍舟賽後的壓軸戲“搶鴨子”更是讓人捧腹不已,記憶猶新。

組織者將幾百只鴨子分散放入河中,五六十支龍舟游魚般穿梭,忽左忽右追逐鴨子,一名水手本已看好鴨子位置,凌空飛躍扎入水中,原本以爲是囊中物的鴨子突然扇動翅膀撲騰開,隨即飛快鳧水而去。幾個精壯漢子後又圍成一個圈,將一隻看似正發愣的鴨子圍起來,慢慢慢慢縮小包圍圈,可惜那鴨子是十二分的機靈,一個猛子潛入水中,大家四處找尋時,只幾秒它又神氣活現從另一個地兒冒出來,眼光炯炯,環顧而鳴,簡直猶如戲人。岸上有人急了,脫了外套一個猛子紮下去,甚至有水性好的女子也跳入河中捉鴨子,此間熱鬧景象早已讓兩岸沸騰不已,呼叫聲、喝彩聲此起彼落,歡聲震天。

如今,端午節在一些家庭中已不再隆重,但我相信端午節終究是不會被淡忘的,猶如我們對童年端午的記憶一樣不會淡去,因了它的民俗、人文以及傳統。

在城市生活久了,過節的意義被都市的繁忙沖刷得有些單薄,當我們例行請吃飯、訪親友、逛商場的時候,不覺中有一種茫然若失的感覺。“去鄉間過節!”這想法從腦中冒出的那一刻,心中就有不可名狀的喜悅。近年來,鄉村旅遊不斷升溫,民宿的發展已讓“宅於鄉間”成爲可能。

深層次體驗鄉村樂趣是城裏無法完成的,因爲大自然的景緻與風情絕非人工能比擬,它是鬼斧神工是活色生香是百看不厭:風吹山澗崖自立,鷹擊長空雲遊動,樹抽枝條花結果,螞蟻搬家甲蟲鬥……只要身處鄉間,自然之氣便會襲你滿身滿心,大自然是一本隨翻隨新的書卷,只要用眼睛和心靈去發現,你就會對生活、對美有着豐厚的收穫。去鄉間過節吧,趣味多多,快樂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