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錢往事散文

小長假意外收穫了榆錢若干。

榆錢往事散文

婆婆特別喜歡,一回到家,就淘洗起來,晚上就蒸了好些榆錢菜,我遲疑了許久,纔敢動筷子。

作爲一個十足的吃貨,我對食物基本不挑剔,對於野菜更是萬分喜愛,尤其喜歡吃槐花、薺菜、苜蓿草做成的蒸菜。我媽媽曾打趣對我說:“你現在真是越來越好養活了,這些飼養動物的草料,你居然也能吃得這麼香!”媽媽說得對,簡直對得讓我無言以對呀!

許多年前,老家的榆樹特別多,幾乎家家都種,據說,取“年年有餘”之意,當然,也因爲這種樹不需要管理,兀自生長。青黃不接的早春,是吃榆錢的好時節。圓圓的小果類如縮小版的銅錢,難怪,它的名字叫榆錢。雖然我小的時候已不再是爲了吃飽飯而吃榆錢,但從某種程度上說,它確實代替了青菜的地位。

可是,我上學前班那年,某一個榆錢初長成的春日,天還不亮,我伯父就咚咚咚地把我家的柵欄門敲得山響(是的,那時,我們家還是柵欄門,不寫這篇日記差不多要忘了多年前的家是什麼樣子了)。我爸爸以爲發生了什麼事,慌慌張張地打開門,只聽伯父說:“以後別再吃榆錢了,草坡出事了,一家好幾口吃了榆錢菜都死了!”草坡是我們鄰村,也是我們學校所在的村落。我們村特別小,只有二三百口人,根本沒有學校,即使上學前班也得去鄰村。(那時我們那兒還沒開設有幼兒園)

聽了伯父的話,我們都都緊張兮兮的,因爲在這之前,我們也吃了不少榆錢蒸菜。真擔心那樣的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我還這麼小,可真不想死!

那時消息很閉塞,不像現在,有事打個電話甚至發個微信就什麼都知道了。那時,消息的傳播,全靠口頭傳播,往往傳着傳着就傳歪了。

知道問題的真相已是事發之後好幾天——我的一個小夥伴再也不來學校上課了,因爲他就是那個吃榆錢而死的家庭成員之一。我更加惶恐不安,怎麼可能?天天在一起玩兒的小夥伴,怎麼會說沒就沒了呢!可是,他真的再也不會來學校了,再也不會和我們一起做遊戲了,他那麼小,才五六歲而已!但他似乎並不是因爲吃了榆錢而送命的,一個版本說,他們家的榆樹下埋了有劇毒的'農藥,用來抗蟲,因爲榆樹到了夏天特別喜歡生蟲子,而且是在樹皮上成片成片地生長,那種感覺就像原本油光水滑的肌膚長了牛皮癬一樣,特別難看又特別噁心。另一個版本則是說,他的老祖母不識字,誤把農藥當成調料用了。無論真相是哪個版本,對於我們而言,結果都是一樣的,我們的小夥伴不在了,永遠不在了,而他的離開,與榆錢有關。

從此,再不敢輕易吃榆錢,儘管我已知道,榆錢並不是罪魁禍首,可是,榆錢帶給我的聯想,卻是童年小夥伴的意外死亡。這種感覺,非常糟糕。

已經二十餘年不吃榆錢了,今天突然又做了榆錢菜,卻再也吃不出童年時吃榆錢的感覺了。是榆錢變味了嗎?爲什麼我總覺得它澀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