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散文

逢年過節,局工會都會要求各單位做好對困難職工家庭的幫助慰問“送溫暖”活動。公司往往會篩選出一些特困戶,給他們送去米、面、油、水果和慰問金等。不知爲什麼,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會想起那句古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散文

這句話說的是傳授人家現成的知識,不如傳授獲得知識的方法。其實道理很簡單,魚僅僅只是一個目的或願望,捕魚卻是獲得成功的一種手段或途徑。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飢,卻不能解長久之飢,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捕魚的方法。

對於困難家庭來說,衣物、口糧及慰問金固然是“雪中送炭”,但畢竟只能解決他們的一時之難,當這些有限的生活資料消費完,他們中的大部分又會回到貧困之中。

最近在《讀者》中讀到了一篇文章,名爲《穿藍花棉褲的小孩》。其中有這樣一段:……“爸爸二號”人高馬大,見什麼吃什麼,健壯如牛。他和兒子的交情始於比薩餅回收。兒子花兩塊錢,買了一個比薩餅,在我們研究生的休息室吃。把中間的吃了,留下四根硬餅邊放在盒子裏不吃了,見人來就搖着盒子說:“賣麪包棍子,一塊錢一根。”“爸爸二號”來了,把四根餅邊都買走吃了。兒子得了四塊錢。第二天,又買了一個比薩餅,吃了中心,再繼續賣四根餅邊,依然一塊錢一根,毫不降價。……兒子和“爸爸二號”的生意曠日持久,越做越大。不久,兒子的生意掙到了三十塊錢。“爸爸二號”帶着他把錢捐給了“兒童癌症中心”。……

文章中的“爸爸二號”對“兒子”就不是“授以魚”而是“授以漁”!他教會了“兒子”如何賺錢!再用賺來的.錢獻出愛心!

前不久發生的“貧困生不報恩”事件:湖北襄樊5名貧困生由於在接受資助後“電話不打一個,信件也無一封”而被資助企業以不報恩爲由取消了資助資格!則是在“授人以魚”而不是“授人以漁”的情況下發生的。

那麼,我們對貧困家庭的資助是否也可以考慮在給“魚”的同時也給“漁”呢?

古人云:“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給困難家庭發放慰問品、救助金,這種“授人以魚”的做法解決了不少人的燃眉之急,也體現了國有企業對困難職工的關愛,是推進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措施。但要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出路,關鍵還是要“授人以漁”,教給他們“捕魚”的方法,讓他們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去搏擊,去捕獲一條條“大魚”。

其實,在貧困家庭中,某些方面有發展潛力的“隱性人才”爲數不少,只要能根據市場需求,結合自己特長,準確定位,然後虛心求教,補上知識結構、職業技能中的薄弱環節,致富的路子就寬廣得多。

我們可以分析每個家庭的具體“貧困因素”,採取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比如,張家是因爲家庭主要成員下崗失業,失去生活來源;李家可能是家庭成員生大病耗盡全家積蓄……所以,張家這時需要的是“再就業”,而李家卻急需職工大病醫療保險……假如企業能夠對困難家庭的具體困難進行具體分析,化解他們生活中的“難點”,我想一定比千篇一律的“送溫暖”更受困難職工的歡迎。

同時困難職工也要增強“漁者意識”,不能坐等“魚兒”,而要主動學本領。那天電視上2005年感動中國的人物洪戰輝說的“只要貧困不是因爲你的懶惰而造成的,你都不要自卑!”這樣一句話引起了我的共鳴。一直以來,我非常鄙視那些四肢健全的乞丐,面對他們伸過來要求施捨的雙手,我學會了坦然走過。可是,對那些在街頭彈唱的盲藝人,我總是心懷敬意,會把手中的零錢輕輕放在他們面前。在我看來,那些四肢健全的乞丐都是懶惰之人,是妄想不勞而獲的人!而那些盲人則是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長獲得應得的報酬。

如果我們能將“送溫暖”提高一個“層次”,改一改“送溫暖”的形式,突出企業爲職工辦實事的責任意識,把“授魚”變爲“授漁”,爲困難職工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爲他們提供儘可能多的就業機會,爲他們創造儘可能多的增收渠道,同時困難職工積極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不坐等要靠,自強不息,奮力拼搏,那麼,企業擁有“溫暖”的家庭就會越來越多,需要“送溫暖”的家庭就會越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