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和鑑賞哲理散文的小技巧

一、整體閱讀,明確主旨

閱讀和鑑賞哲理散文的小技巧

哲理散文往往通過一兩件生活中的小事來表達深刻的哲理。閱讀時,應先從整體出發通讀全文,辨明是託物言志,還是闡述人生哲理?是對社會現象的思考,還是對個人生活的感悟?是就歷史作闡發,還是就現實作聯想?然後在此基礎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哲理散文一般採用卒章顯志的結構方式,所以,如果我們認真研讀文章的結尾部分,大多能明確文章的主旨。

二、理清思路,把握結構

一般來說,散文總有一個貫穿全文的線索,哲理散文也不例外。它可以是某個中心事件,某個人物,某個實際的物體,也可以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文章線索單一;有的文章線索雙重,或虛實結合,或縱橫交錯,或一主一次,或平行發展。

找準文章線索的辦法是抓文章的關鍵詞句。作者寫作時,往往會在文章的開頭、結尾或者段落中安排一些起統攝、提挈、凸現作用的詞語或句子。在閱讀時,我們可以抓住這些關鍵詞語和句子,找準文章的線索,從而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鑑賞技巧,品悟效果

散文的寫作,一般都很講究表現手法的恰當運用,這些手法的巧妙運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達得更加鮮明突出。通過對這些技巧的鑑賞,可以直接透視自己的閱讀品位。所以,閱讀哲理散文還要注意鑑賞常見表達技巧的表達效果。

常見的表達技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等。

2.結構安排: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後照應;設置懸念,製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

3.表現手法:想象、聯想、象徵、渲染、烘托、對比,先抑後揚、託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等。

4.表達方式:敘述順序的安排,倒敘、插敘手法的運用及作用;肖像、心理、語言、動作描寫,側面、細節描寫,景物描寫等;抒情和議論等。

四、品味語言,感受風格

散文的藝術可以稱之爲語言的藝術。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語言美。一篇好的散文,語言凝練、優美,又自由靈活,接近口語。優美的散文,更富有哲理,充滿詩情畫意。作家在創作時,一定會用同他的思想感情完全貼切的語言文字來表達其思想感情,因此,讀者只有透徹地瞭解了其語言文字所具有的意義和情味,才能感知作品的藝術形象,領悟作家的.思想感情。

傑出的散文家的語言又各具不同的語言風格:魯迅的散文語言精練深邃,茅盾的散文語言細膩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語言氣勢磅礴,巴金的散文語言樸素優美,朱自清的散文語言清新雋永,冰心的散文語言委婉明麗,孫犁的散文語言質樸,劉白羽的散文語言奔放,楊朔的散文語言精巧,何爲的散文語言雅緻。一些散文大家的語言,又常常因內容而異。如魯迅《風箏》的語言,凝重如深潭。體味散文的語言風格,就可以對散文的內容體味得更加深刻。

在鑑賞散文的語言時,一要聯繫作家的語言風格,二要從整體上把握作品的語言特點,三要結合具體的語境來品味作品的語言,進而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關鍵詞句,潛心推敲

任何好的作品,從表達角度來說,作者只有在遣詞造句上下一番工夫,選用鮮明、生動、具體可感的形象性詞語,才能完美地表情達意;從閱讀角度來說,讀者只有認真品味這些詞語,才能更好地領會文章的內容和語言,纔能有助於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要認真揣摩品味作者用詞的妙處,品味該詞句表達作者什麼樣的情感。朱自清的《背影》中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中的攀縮傾三個動詞,細膩而又簡練地寫出了父親爬月臺的整個動態過程,表現了父親爬月臺的艱難,從而表現了深沉的父愛。

此外,在具體解答試題時,還要仔細審題,按要求答題:

1.審清題乾的提示語。諸如結合某段聯繫全文通觀全文等詞語,這是命題人爲我們暗示的答題區位。

2.審清題乾的分值。分值的多少往往取決於答題要點的多少。因而,在審題時,我們可以從分值中推斷出答題所需的要點,避免答題時的疏漏。

3.審清題乾的字數限制。一般來說,如果在規定字數內還未把答案表述完,說明其中有些信息是不必要的或次要的;反之,如果概括字數太少,則說明答案沒能把一些主要信息概括進去。須知試題要求規定的字數與答案的字數之間差距不會太大,如出現上述問題則需要重新概括組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