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莊子刻意篇有感650字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莊子刻意篇有感650字,歡迎大家分享。

這幾天拜讀了明月悠書友的`讀後感,受益匪淺,有感於自己見解和明月悠書友的異同,也根據自己膚淺的認知發一篇自己的感悟吧。因爲我小時候沒有接觸傳統文化,文言文不好,就不對各別字的意思進行解讀了,只把握大義。

第一段,莊子列舉了五種人,幾乎包括了世間所有人,這裏就不贅述了。然後莊子筆鋒一轉,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閒,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淡然無極而衆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從這段文字看,聖人沒有刻意,仁義,功名,江海,道引,而達到了高,修,治,閒,壽的境地。所以說無不忘也,無不有也。聖人忘掉了去追求以上五種事物,而達到了別人追求那五種事物境地,此可謂不求而得,無慾無求而得,無中生有也。妙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後文也說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天地和聖人都是無中生有,可謂造化神機也。然後又說,故曰,夫恬淡寂漠,虛無無爲,此天地之平,道德之質也。這句是承上啓下句,後文專門解釋了淡,不與物交,虛,無所於忤。天地之平,道德之質。平,這裏做使......平,想到平天下,四海承平等詞語,這裏引申爲造化講。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所以可見,天地和聖人有共通之處,都可以無中生有。

下端又說,故曰,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故其德全而德不虧。這裏講聖人沒有追求,但是自身造化,卻都得到了,多麼容易啊。因爲平易,已經擁有知曉,所以恬淡,不會有物質的追求。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聖人無慾無求,而自生種種心境,不需要藉助外物,所以對德沒有損傷,精神純素。然後緊接着又說,故曰,聖人之生也天性......乃合天德。幾個故曰,層層遞進,條分縷析,解釋了聖人如何達到這種無中生有的境界,然後達到這種境界後,無天災......的種種妙果。其中說明了聖人並不是不與外物打交道,而是不與物交,聖人可自得。因爲聖人自得,如此瞭解人們種種狀態,所以不需要思慮,也不需要謀劃,只是光而不耀,信而不期。彷彿一切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這真的是和天的德一般。後面又故曰,悲樂者.......勞也竭。這段是講的反例,對照聖人,正反論證,最後通過講水,進一步說明聖人聖人的養神之道。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爲,動而天行。

下一段講到,夫有幹越之劍,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精神四達......化育萬物,不可爲象,其名爲同帝。這是對應上文水而說的,水者滋養萬物,劍者,摧枯拉朽,一生一殺,化育萬物。不用而殺,可謂我無爲而民自化......不敢用也,是道德體現,以柔克剛,恩威並濟。後文總結了聖人的養神之道,守而勿失,與神爲一。一之精也,合於天倫。聖人之道貴素貴純貴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