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讀後感(通用10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富論》讀後感(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富論》讀後感(通用10篇)

《國富論》讀後感 篇1

《國富論》被譽爲西方經濟學的“聖經”,其對經濟學研究中的貢獻可見一斑,上學時覺得亞當·斯密在書中提出的經濟學論斷成爲經典沿用至今令人折服,工作後回顧覺得作者在經濟學觀點背後娓娓道來的人生道理其實更爲受用。一本書就是這樣,常讀常新,在不同的階段讀同一本感觸也有所不同,更別有一番“橫看成嶺側成峯”的樂趣。

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鑽一行。“成年人從事着不同的職業所顯現出來的十分不同的才能,在非常多的場合,與其說是勞動分工的因素,不如說是勞動分工的後果”在談到勞動分工時,亞當·斯密標新立異,他不認爲是人的特長決定了職業,而是所從事的職業造就了人的專長,這和我們現今推崇的工匠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旦選定行業就一門心思紮根下去,心無旁騖、精益求精,作爲青年員工更要如此,在日常工作中結合自身崗位實際,做到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鑽一行,不斷積累經驗,更好的服務客戶。

重視自我培養,提升職業素養。亞當·斯密在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時把社會所有居民或者成員獲得的有用才能看作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國民的受教育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並決定了一國的發展。在我看來學習的形式很多,作爲青年員工,不斷學習新的業務技能,時時更新存款、理財、代銷產品等多種產品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擴寬知識面、豐富自己的眼界,這些都是學習的體現,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同時運用到工作中運用到爲客戶服務中,纔是真正的學有所成。

走出舒適範圍,敢於挑戰自我。通過亞當·斯密在書中列舉的實例不難看出,不管是在城鄉改革、貿易改革還是產業結構的改革過程中,都存在着巨大的阻力,阻力有時來源於既得利益團體,但更大的阻礙其實是既定路徑對於人們思維的固化作用。線上金融服務在人們生活中所佔比重逐漸上升,順應金融改革、運用大數據、着力推進手機銀行的使用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課題。對於青年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對專業技能、操作流程、服務理念要做到與時俱進,做到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敢於突破,勇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域,去探索、去創造!

《國富論》讀後感 篇2

繼上一次的《新賣桔者言》,這次我選擇了讀《國富論》。和《新賣桔者言》不同,這本書的內容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有一句話可以形容我剛開始看的感受:“這些字分開來我都認識,可是組合起來我就不認識了。”所以,我不得不一邊看,一邊上網查閱這些內容的意思。

《國富論》共分五卷。它從國富的源泉——勞動,說到增進勞動生產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換,論及作爲交換媒介的貨幣,再探究商品的價格,以及價格構成的成分——工資、地租和利潤。我比較感興趣的分工這部分。

分工是增進勞動生產力的手段。斯密認爲,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改進,以及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多的嫺熟程度、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這句話在《國富論》居於開篇之位,足可以讓我們認識到分工的重要性。

在書中,斯密爲我們舉了一個制針的例子:“一個工人,如果沒有受過制針這種職業的相當訓練,也不知道怎樣使用它的機械,那麼即使再努力工作,一天也許也造不出一枚針,當然更不可能造出20枚針了。但是現代商業已經使這種工作成爲專門職業,並且將這種工作非爲若干工序,其中大多數也同樣成爲專門的職業……有一個這種小工廠,只僱用十個工人,有幾個工人擔任二三種操作。一日也能成針48000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針4800枚。”

如果他們不分工合作,不由每個人專門操作某道工序,那麼不論他們怎樣努力,一天也不可能造出20枚針,說不定連一枚也造不出來。

凡是能夠分工的工作,一旦使用分工制,就能夠相應地增加勞動的生產力。汽車生產商福特公司的創始人福特先生就是因爲改傳統的汽車生產車間模式爲流水生產,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擊敗競爭對手,佔據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

上述的例子現在對於我們來說都是比較遙遠的,不能親身體驗那種分工的效果。就拿我們平時在家做飯來舉個例吧。過節時家裏都會做一頓豐盛的大餐,如果這個時候只由媽媽一個人負責煮飯做菜,那她大概就得從中午開始忙活,不然是不夠時間煮大餐的,但是如果全家出動,媽媽負責炒菜,爸爸負責殺雞,姐姐負責切菜,我負責洗菜,全家人分工合作,那麼很快就可以煮出一頓美味的盛宴,而且所需時間也不多,可能只需要媽媽一個人工作時的四分之一的時間。這就是分工合作的高效率。

我們現在認識到分工的重要性是前人留下來的知識,而斯密認識到分工的重要性卻是他從生活中工作中認真觀察,分析研究出來的。在《國富論》一書中,斯密充分的展示了他站在時代前端的對各種經濟現象的發現和體會認識。

《國富論》這本書中值得好好品味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我現在只能看到很表面的一層。它不是我只讀那麼一遍就能深入瞭解的,在以後,我還會好好的再次研讀這本書,希望有興趣的各位同學,也去圖書館借來看看吧。

《國富論》讀後感 篇3

寒假期間,拜讀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亞當斯密作爲18世紀的經濟學家,他的《國富論》有着鮮明的時代特徵。無論他說的是從誰的角度出發,對於現在的我看來,瞭解到了當時的很多經濟因素和狀況,使我也可以從歷史背景和發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矛盾。

只看了第一章的論分工,深受震撼!200多年前就對社會協作的規律及其意義有着深刻的洞悉,使我對西方國家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其原因是值得我們思考的。17世紀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結束了人類長期以來傳統農業社會,步入了現代社會。其之前普遍是靠人的雙手及簡單的工具勞作,生產力非常極其低下,整個社會發展及生活節奏非常緩慢,而人的思想相對也是呆滯不前。第一次工業革命典型的代表就是蒸汽機,並以此爲基礎發展出了不少先進工具。如火車,輪船,蒸汽抽水機等大幅度提高生產率,大批的工廠開始出現。至此世界的發展節奏明顯加快,而人的思想也大踏步的進步,那個年代也出現了諸如牛頓這樣的很多偉大人物。亞當—斯密提出的影響深遠的思想就在這大背景下產生了,他的觀點深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可謂生逢其時。

首先講到的是分工,人與人之間需要合作,分工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結果,我們可能不擅長某一方面,但我們可以用我們擅長的某一方面來換取別人擅長的那一方面的服務。這就是絕對優勢理論。分工可以極大地增進勞動生產力,正因爲人們有不同的擅長,而又有錯綜複雜的各樣需求,所以就有了交換。交換提高了社會有效需求和社會福利,它就需要流通中更多的產品,而分工的原因,不用說,最有力的解釋就是“製作釦針”的例子:一個人抽鐵線,一個人拉直,一個人切截,一個人削尖線的一端,一個人打磨另一端,以便裝上圓頭。要做圓頭,就需要有二三種不同的操作。安裝圓頭,塗白色,乃至包裝,都是專門的人員在操作。這樣,釦針的製造分爲十八種操作。做出來的數量遠遠高於每個人單獨做完全部工序的數量。最後的精煉總結:分工就是爲了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但是在現代經濟發展和科技革命浪潮下,這種思想是否還能適應如今的個性化需求尚待觀察。

再接下來就是對貨幣和商品價格的探討。經濟學研究最多的是物品的邊際效用,因爲正是這個邊際效用決定了商品的價格。不少有關經濟的著作都會提到“饅頭是最後一個才吃飽的”,在饅頭並不缺乏的情況下,就是這最後一個饅頭的價值決定了它的價格。價值中包含的是勞動,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它體現的就是商品的真實價格,產品一經生產,其真實價格就會一定,變化的只是我們現在的貨幣衡量。

《國富論》探討的最終目的是增加國家財富和社會福利。增加國家財富就必須要走一條路,那就是增加實際的就業量和生產用機器設備,就是增加實體經濟中的勞動者和勞動工具,這就需要資產投入,資產的投入和運營就是資產的積累和使用的過程。這對指導現在的國民經濟任然有效。

通過這本書可以看出:技術可以提高生產力,思想也可以提高生產力。很有可能其影響力遠遠勝過技術,思想和技術應該是相互的,思想的進步都可以推動技術,反過來技術的發展也可以推動思想的進步。整篇文章通讀下來,使我不由得對作者獨特的見解和高深的學問敬佩不已,正是因爲有了許多像亞當斯密這樣的偉人,我們的社會才能不斷的進步和發展。

《國富論》讀後感 篇4

老子曾經說,“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悔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自我自然。”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是一種放任無爲的政治,最好的政府(統治者)應是一個無爲的政府,老百姓知道他的存在就可以了。好政府是很少發號施令的,但又能“功成事遂”。今天說的並不是老子,而是經濟學之父譽稱的亞當斯密,他在經濟學界有近乎神的地位。按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說法,至少300年內,人們都將在市場經濟中生活,不會有人小人像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推翻牛頓力學那樣推翻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亞當·斯密不僅是一位經濟理論學家,他也爲這種理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與準確的數字,確定做到了“有七分證據,不說八分話”的治學態度,而這種治學態度正是大多數中國經濟學家所缺少的態度。所以,熊彼得說亞當·斯密注重實際,將各種不同的數字與因素一併考慮,對以後作爲抽象的理論奠定了基礎。

《國富論》研究的對象是人與人交換時的經濟行爲,認爲經濟行爲的出發點是利己的出發點是利己心,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這是人性的自然想象。茅於軾先生曾舉《鏡花園》裏的君子國裏的故事加以說明人的利己行爲,小說第十一回裏描述了君子國裏的一名隸卒買物的情況:隸卒…手中拿着貨物道:“老兄如此高貨,卻討恁般低價,教小弟買去,如何能安!務求將價加增,方好遵教。若再過謙,那是有意不肯賞光交易了。”賣貨人答道:“既承照顧,敢不低本,但適才妄討大價,已覺厚顏,不意老兄反說貨高價賤,豈不更教小弟慚愧了?況貨並非“言無二價”其中頗有虛頭。俗雲:“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令老兄不但不減,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請到別家交易,小弟實難遵命。”只聽隸卒有說到:“老兄以高價討賤價,反說小弟克己,豈不失了“忠怒之道”?凡事總要彼此無欺,放爲公道。試問哪個腹中無算盤,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談了許久,賣貨人執意不增。隸卒賭氣,照數討價,拿了一半貨物。剛要舉步,賣貨人哪裏肯依,只說“價多貨少”攔住不放。路旁過兩老翁,作好作歹,從公評定,令隸卒照價拿了八折貨物,這才交易而去。

茅於軾先生講完這個故事給我們兩點思考。第一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都是各方偏袒自己利益引起的。因此,我們常常的錯誤認爲,如果關心別人的利益勝於自己的利益,爭論就不會發生。而君子國裏發生的事情。恰恰說明了把關心別人作爲自己的行爲準則,同樣會有爭論,我們同樣得不到一個和諧的社會。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在現實的商業交換中,買方和賣方通過討價還價,最終會達成協議。而在君子國這個人人爲他的社會裏,討價還價根本不可能存在。小說不得不借助兩個過路的老翁來調解矛盾。這裏包含着一個極重要的道理:以自利爲目的談判雙方同意的均衡點,而以利他爲目的談判則不存在能使雙方同意的均衡點。所以利己是可以達到一個和諧的社會,而利他則是一個糾紛不斷的社會。從動態的變化來看,它最終必定轉變爲“小人國”。因爲君子國是最適合專門利己,毫不顧人的“小人”們生長繁殖的環境。當君子們吵的不可開交時,“小人”跑來用君子吃虧自己得利的辦法解決了矛盾。

長此以往,君子國將消失,被“小人”國替代。從這一點看,人是利己的生物實在是人類社會的大幸。第二,只要是交換都是爲了改善自己的環境,使自己活得更舒服體面,如果沒有這點動機我們爲何要交換?我們有過交換經驗的人都知道,交換的雙方都是爲了自己的利益產生交換,而君子國有了市場,而通過市場的交換卻是“利他”行爲,這種動機顯然是矛盾的。借用茅於軾先生有趣的例子,我們明白了亞當·斯密的理論爲何是建立在人性自利基礎之上了,只有人人自利,交易雙方纔能有均衡點,才能構件一個和諧的社會。

《國富論》讀後感 篇5

這本書買來一年多了,斷斷續續的看,至前幾天次纔看完主要部分。實在慚愧,既沒有一氣呵成的毅力,也沒有成段自由的時間。可是,這本書給我還是很有收穫,卻不僅僅在於是對經濟學理解。

朱光潛在《談讀書》裏說,要學某門學問,這門學科的經典就不得不讀,譬如學經濟就得看斯密《國富論》,如今我看完這本書的主體部分,發現這真是不太恰當,關於《國富論》,我至少能夠提出這麼幾點:

1、斯密的經濟理論是基於一種幾乎完全開放的自由經濟體制,而當今世界完全自由開放的經濟體制幾乎沒有,中國更是如此,大型國企佔了重要領域的大部分。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相當之大。在此不談論這兩種體制孰優孰劣,可是斯密的理論與現實中國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社會體制。

2、社會形態不一樣。斯密的時代大約是18世紀,當時歐洲以農爲主,工業革命正在起步,製造業剛剛興起,而各種科技產業幾乎沒有,當時社會階層大約是地主階級,工人農民(勞務)階級,資產階級,以及貴族官僚階級(我感覺斯密屬於這個階級),而此刻地主階級已經沒有了,而工薪階級卻很多存在,社會形態已不一致了。

3、背景的不一樣,導致理解較爲費力。斯密常常以英國地區,城市,還有英國古老的貨幣單位爲例,由於缺乏對此的感性認識,往往難以理解深刻。

4、由於本書成書較早,許多書中經過精細論述而提出的結論早已被之後的歷史所證僞,有些而此刻已成爲常識,比如關於貨幣性質,作者仍然很多論述,顯得冗雜而煩亂。或許《國富論》在世界經濟歷史上意義確實難有後者,可是本書作爲兩百多年後的之後者學習,顯然已不太適合,以往經典未必此刻適宜。

當然經過本書還是瞭解到了許多的經濟學知識,異常是經濟學的那種推理,我想這應當是最有價值的一部分。比如論述勞動生產力提高的原因,比如論述勞動產物的階級分配,比如資產的劃分。

基本看完這本書,對於以後選什麼樣的書,對於經典,對於權威的推薦,我感覺更能理性的去選擇了,經典未必適合,權威未必正確。或許一本書某人覺得讀了醍醐灌頂,另一個人讀了卻毫無感覺,讀什麼書,爲何而讀?自我纔是主體。別人的感受能夠交流,卻不能複製。

但我還是依然深信,書裏包含了別人數十年的經驗,或者包含了前人數十年的艱苦探索所得理論技術,如此方便易得,不拿豈不太可惜。所以我堅信着讀書的力量,堅信努力的力量。

《國富論》讀後感 篇6

《國富論》全書共分五篇,囊括了政治經濟學原理、經濟史、經濟學說史和財政學,可以說既是一部經濟學的百科全書,也是經濟學的一部奠基之作。雖然它體系龐大,內容廣泛,但首尾一貫,結構嚴密。全書始終圍繞的一個主題,就是如何促進國民財富的增長。

財富的源泉是什麼?斯密在序言中開門見山地說:“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既然“勞動是財富之父”,那麼,要增加財富,就得提高勞動效率,或者是增加勞動數量。

在《國富論》中,亞當,斯密很詳細的論述了分工的重要性。不管是對生產效率的提高還是管理的時效性或者生產設備的創新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斯密認爲,交換是人與生俱來的傾向,欲將取之,必先予之,由於交換而產生了分工。那麼,商品的交換價值如何確定呢?斯密明確地指出:“勞動是衡量一切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這就等於說,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勞動。但是斯密同時聲稱,這個理論只適應人類社會的野蠻時代。一旦資本積累起來,投入到企業,或是土地變爲私有,情況就要另當別論了。因爲此時的勞動產品,不再全部歸勞動者所有,其中一部分作爲利潤和地租,被僱主和地主收入囊中。

由此,斯密又得出了一條結論: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發生之後,決定商品價值的就不光是勞動了,利潤和地租也得算上一份。這樣一來,工資、利潤和地租,就不僅是一切收入的來源,而且還是“一切交換價值的三個根本源泉。”

如此,斯密就不知不覺地由勞動價值論,轉到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上去了。馬克思把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叫做的“斯密的教條”,後來的西方經濟學的不少理論,如生產費用論、節慾論等,都可以從它那裏找到思想源頭。斯密揭開了商品價值的神祕面紗,的確功不可沒,但另一方面,在價值問題上他又含糊其辭,舉棋不定,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模棱兩可的答案。後來的經濟學家各取所需,斯密的哪一種解釋對他們的胃口,便採納哪一種。甚至連那些勢不兩立的學派,也能同時從斯密那兒,找到本派發端的痕跡。

《國富論》是經濟學的奠基之作。但其中的思想遠遠超出了經濟學的範疇。在其中也能找到關於人類發展歷史的描述。由於水運的便利優於陸路,水路有龐大的網狀結構,能將生產的產品運到很遠的地方去發生交換行爲。同時水路是天然產生的,在幾千年前隨着人類的出現都一直存在,它的不易變根性決定了人類只能伴隨着河流而居,而改造河流也是近代科技發展的結果。河流對於交換的有利性,促進了經濟行爲的發生。從而帶動了地區的繁榮,富裕了人民生活。這樣又吸引着更多人的遷入,加入經濟生產環節。如此循環,城市的規模就出現了。也就生出了人類的文明。

《國富論》讀後感 篇7

英國亞當·斯密所着的《國富論》,全名爲《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此書初版於1776年,就是美國《獨立宣言》發表的那一年。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面,《國富論》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國富論》的編者馬克斯?勒納評論說:“這是一本將經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書,一本由有着高深學問和明敏見識的人所寫的書。這個人有強大的分析能力,能對他的筆記本中所有的材料進行篩選;又有強大的綜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將其重新組合起來,斯密對他當時的學術領域的各種思想是極爲敏感的。他像後來的馬克思一樣,不是一個關在自己房子裏的與世隔絕的學者,他彷彿全身裝着天線,能收到並吸收所能接觸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歐洲解體之末、近代世界開始之時寫作,在這個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團經常表現的頑固性在堅持。他正是爲反對這種利益集團而寫作的。結果是,他的書不只是爲圖書館架藏而寫的,它對經濟意見和國家政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形成了我們今天住在其中的整個生活環境。”

斯密在《國富論》中要回答的最後問題是,感情與“公平的旁觀者”之間的內在鬥爭,在社會的長期演進中究竟是怎樣在歷史本身的大舞臺上發生作用的。這個問題的答案見第五編,他列舉了社會發展的四個主要組織階段,除非由資源的匱乏、戰爭或政府的壞政策予以阻止,否則這些階段是會連續進行的。這四個階段是:獵人的最初“野蠻”階段,原始農業的第二階段,封建或莊園“耕作”的第三階段,商業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階段。每一階段伴有與它的需要相適應的制度。例如,在獵人階段中“沒有任何財產。因此,也就沒有任何確立的行政長官或正規的司法行政”。隨着牛羊羣的出現,產生了比較複雜的社會組織形式,不僅包括“可怕的”軍隊,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壘。斯密思想的核心是:這種制度是保護特權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爲之辯護。他說,“文官政府是爲了財產的安全而設立的,實際上是爲保護富人反對窮人而設立的,即爲了保護有些財產的人反對根本沒有財產的人而設立的。”最後,斯密將演進描述爲從封建主義走向一個需要有新制度的社會階段,這種新制度是由市場確定的而不是由同業公會確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這在後來稱爲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斯密稱之爲完全自由的制度。這種物質生產基礎的連續改變,將帶來的上層建築的必然改變,這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可是也有一個重大的差別:馬克思主義體系中的最後動力是階級鬥爭,而在斯密的哲學史中,主要的推動機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慾望所驅使,由理智所指導。

《國富論》遠遠不是一部通常所認爲的學術論文。雖然斯密也勸說放任自由,但他的論證卻更多地是反對政府幹預和反對壟斷;雖然他讚揚貪慾的結果,卻又幾乎總是鄙視商人的行爲和策略。他也不認爲商業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讚美的。

《國富論》讀後感 篇8

看完《國富論》,價值論的概念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給我一些感觸,這個理論曾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中也出現過,可見他們兩個人的遠見,在資本主義社會仍具有時代先進性,也是一般人所不能意識到的,其實,這個理論,最早的提出者還是亞當—斯密,他是站在資本主義的角度,提出了利潤是從何而來,就是從榨取工人的剩餘價值中來,說簡單了就是剝削勞動力,只有這樣,資本家才能不斷的積累原始資本,擴大生產規模,進行再生產,這樣循環往復,使得那些資本家越來越富有,同樣,一個國家富有的資本家多了,那麼這個國家的經濟就開始飛速發展,提高國民收入,整個國家就會積累大量財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個國家的資本多了,也就可以稱霸世界了。

而馬克思的價值論,是站在工人的角度提出的,提出資本家取得利潤的實質上就是剝削勞動力,壓榨工人的剩餘價值,使工人們的剩餘價值得到最大的發揮,加班加點,使得資本家的腰包鼓了起來,而使工人們的利益越來越少,權利越來越小,馬克思價值論的提出,主要就是爲了讓所有那些被資本家們壓榨剝削的工人們,一致起來罷工反抗,改善這種不平等待遇,用無產階級政權推翻這種資產階級的惡習,讓那些遭遇不平等待遇的工人們,重新獲得應有的自由、權利和利益。

對於資本家過分剝削工人的無恥行爲,歷年來,都有人曾披露過,有記者採訪過,有領導考察過,也有作家描述過。一方面,我很憎恨那些資本家,爲了讓自己積累更多的資本,就想方設法壓榨工人,本來每個工人每天工作八個小時,結果資本家們爲了獲得更多的利潤,就讓工人們工作十八個小時,工作時間延長了,但是工資依舊不變,這種超負荷勞動,換了誰都受不了,但是,工人們爲了養家餬口,不得不累死累活的工作;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感謝資本家,開辦工廠,給許多無業遊民,提供了就業崗位,不至於流落街頭,餓死在荒山遍野。總的來說,資本家的出現,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既有利又有弊,我們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考慮負面因素。我個人認爲,資本家在追求自己利潤的同時,也要考慮工人的感受,總不能壓榨壓榨,再壓榨。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到的經濟理論,可謂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有價值理論、公平理論、絕對優勢理論、地租理論、貨幣理論、分配理論、公債理論、資本理論、賦稅理論等等,一個人要想徹底搞懂這些理論,非花點時間不可,如果能活學活用,再好不過,要是能將亞當—斯密《國富論》當中的所有理論,能運用自如,並且運用在經濟競爭中,可以在經濟戰場中百戰不殆,財富越積越多。

《國富論》近百萬字,要想一個字一個字的`鑽研,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本人時間有限,只是粗略的翻看過此書,文中的要點,有疑問的地方,還需要以後慢慢鑽研探究。

《國富論》讀後感 篇9

當讀了這本書的速讀之後,我瞭解了很多很多,就是重新認識了市場經濟的不穩定性,和對國家宏觀調控的必要。這本書十分微妙地將經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他並不是一個把自己關在房子裏的與世隔絕的作者,而是經過大量的調查實踐論證分析,所以,我們在少年階段必須要珍惜時間,抓好機會,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爲自己學習專業做輔助。

1、分工合作

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面,在開始就講了分工,所以讀了這本書之後,對勞動分工的印象比較深。勞工分工可以提高勞動效率,勞動分工是勞動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其實我們在社會中感受非常深刻。針對分工的好處,我認爲工作時間會縮短很多,工作效率也便提高了,還可以擴大影響力,他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所以我們要懂得分工合作,取別人的長處來補充自己,這樣才能在以後競爭十分激烈的環境中立足。

2、勞動價值

我認爲這本書比較受重視的還有勞動價值,在這裏作者基本闡明瞭資本家和工人自己的勞動關係就是吸收工人身體裏面的體力,當工人自己的創造的價值和他們的勞動所得持平或者低於自己所創造的價值的時候,資本家肯定會裁員,作者把這種勞動關係理解成衡量一切商品的尺度,這也最貼切不過了。

3、三個階級

這一部分主要講的是人一般分爲三個階級,工人階級,地主階級,資本家,他們構成了工業時代生產力的三個基本要素,就是勞動收入——工資,資本的收入——利潤,地主的收入——地租,三個階級是一個生產力統一的整體裏面肯定是相互制約,相互鬥爭的。首先資本家僱傭工人都想減少勞動價格,加大勞動時間,提高勞動效率。但是工人希望標準的工作時間和豐厚的利潤,資本家和地主之間地租的相互磋商,這看似是獨立的整體無形中有了矛盾。

4、資本、勞動生產和再生產

資本家通過榨取工人的生產價值來積累自己的資本,加上勞動用的土地,工廠,機器等等,這個資本就叫固定資本,有類資本有野心的資本家還會“侵略”更多的資本,就這樣循環往復,只有不斷的生產,來吸收資本。

5、自由經濟

我認爲這本書的最可取和貢獻最多的來自這個部分,他認爲經濟應當自由放任,順其自然,人們都是爲了自己的目標前進的時候也在無形給國家帶來了財富,他認爲國家財富的多少不是取決與國家擁有金銀的多少,而是來自國家的充富繁榮,和如何利用自己的資源,發揮自己的優勢,擁有人才的多少!其實他的認爲不完全對,自由貿易就好象是“看不見的手”,但是要想這個手充分的發揮作用國家應當適當的調控,他還認爲國家應當還有其他的責任就是外交,內修政理,其次就是公共設施的建立!

我認爲這本書雖然也是錯誤多多,但是在那個時期提出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還有但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可能這一主張在現代社會中是錯誤的,但是在以前社會中可能就是正確的!因此,我們現在閱讀這本書的時還應該結合現實生活,而且更加應該結合我們中國的國情來看待經濟學中的系列問題。

《國富論》讀後感 篇10

先說說這本書產生的時期。那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剛剛結束的時候,我們知道英國是最早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時代較早,資產階級革命也相對不夠完善,實現了封建勢力與資產階級妥協,議會至上,王在法下的君主立憲制。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英國還擁有着大量的封建殘餘,大量的封建主還擁有着土地,仍然可以在經濟上和資本家一較高下。而資本家都是一些新興的資產階級,仍然看不到商業的發展前景,也不知道該怎樣做。從微觀的資本家的角度來看既是如此,那麼對於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的英國來說,商業發展的影響更是巨大,東南面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開闢出了新航路,而且通過殖民掠奪的方式奪得了美洲亞洲和非洲的絕大多數殖民地,也因此獲得了大量的資本積累,東邊的法國已經奪得了西歐的陸上霸權,掌握着西歐的經濟命脈,而長期居住在北歐的以海牧維生的荷蘭人,又霸佔着國際的海路貿易。在這種四周環敵的地理位置與貿易格局之下,大英帝國如何崛起,新興資產階級如何生存,在他們的面前是一片黑暗。而在這個時候,先知誕生了,他不是救世主耶穌,也不是佛祖釋迦牟尼,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活生生的人,一個在海關任職的專員,而就是他教會了英國的資本家們該怎麼做,使大英帝國在百年之內迅速崛起爲世界第一強國,這個人就是英國著名思想家,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先生,《國富論》的獨家作者。

而《國富論》當中最爲重要,也最有意義的思想莫過於自由主義了,也是我們高中的政治經常提到的價值規律與市場調節,俗稱“看不見的手”,在當時的世界局勢當中,唯有英國敢於消除世界上任何的貿易壁壘而公開的和任何國家進行貿易合作,英國以自己對其他國家的貿易優惠來換取其他國家對自己的優惠。甚至在英法戰爭中,英國運用自己的財富採購着先進的武器來消滅法國部隊,而這些財富都是通過英國賣給法國軍隊用來做軍服的棉紡織品而賺來的。

當然,一味的自由主義雖然能使資本家取得高額的利潤,可是另一方面卻會使資本家過於的盲目對待市場,投資市場,爲了高額的利潤哄擡物價,結果會出現生產出大量的剩餘產品,資本家爲了不使物價下降,公然違背價值規律,寧可把商品扔掉也不降價賣給消費者。而消費者由於消費不起乾脆不消費,甚至遊行,這導致的最終結果只能是資本家破產,國家的統治不牢固。於是在第一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後,誕生了凱恩斯主義,即我們今天說的國家宏觀調控,俗稱“看的見的手,看不見的手,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只憑市場調節,就會出現經濟危機,只憑宏觀調控,就會使市場失去自由與活力,止步不前。

斯密死後,人們把《國富論》奉爲經濟學的聖經,把他關於利己的人受“看不見的手”引導增進了社會利益的思想,作爲市場經濟千古不變的基本原則,卻把《道德情操論》幾乎忘得一乾二淨。於是,市場經濟缺少了道德,引發了許多罪惡,在個別地方甚至成爲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