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本紀讀後感

《秦始皇本紀》中一共有五篇歌頌秦始皇功業的碑文,內容大同小異,大都講訴了始皇的功績,小編收集了秦始皇本紀讀後感,歡迎閱讀。

秦始皇本紀讀後感

秦始皇本紀讀後感【一】

今天又欣賞了司馬遷筆下的《秦始皇本紀》,《秦始皇本紀》記載了秦始皇在其歷代祖先所積蓄的力量的基礎下,橫掃六國,一統天下,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強大國家的過程,這就可以肯定秦始皇的豐功偉績;當然,也有很多體現了秦始皇因爲經驗不足所犯下的錯誤;尤其是寫秦始皇死後,秦始皇之子秦二世以許多非法的手段篡取權政,最後在區區兩年多的時間裏將秦王朝徹底葬送的悲慘教訓。

這一篇主要講解了秦始皇稱帝后建立,實施的一系列制度與措施的片段,表現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與恢弘氣度。

司馬遷筆下的秦始皇是將其作爲一個因爲缺少歷史經驗而招致失敗的悲劇英雄來進行寫作的。

我個人認爲,如果秦始皇吸取前代商紂王和夏桀王的失敗經驗,也許秦朝可以是一個復興文化的朝代,可與唐朝相提並論,假如秦始皇不是一位暴君的話,可能會使國泰民安,因爲畢竟六國都是秦始皇所打垮的,所以如果有人想謀權篡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或許國泰民安之後就沒人想到謀權篡位了。

像清朝時,慈禧太后篡位之前那樣,天下大和,雖然仍有一些不安定因素,但是畢竟只是小部分,家家歡樂,家家太平。

秦始皇的威嚴與神武是我們後人無不敬佩的,只是他的暴行讓我們對他的有一些不好的印象,即使秦始皇的行爲有種種的不對之處,但是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他的評價還是肯定與讚揚的方面佔大多數,儘管也對其有許多的批評與不滿,但總體還是在稱讚秦始皇。

秦始皇名叫趙政,當秦國在六國中佔絕對優勢時,莊襄王死去,十三歲的秦始皇即位,同時政務由大臣來管理。秦國也無時無刻地他國進攻,凡是對秦國不利的,都一個個剷除。秦國二十幾世紀的國君累積下來的功績。終於在秦始皇這一代局出,秦國迅速的強 大起來,很快就統一了六國,但是這麼一個空前強盛的國家,怎麼會在短短的幾十年毀於一旦呢?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對語言、文字、尺度等一系列都進行了統一的規定,他的功勞對以後的華夏產生巨大的影響,然而他在獲得天下以後,爲自己的私智。秦國永久的連續,不曾冊封一個諸侯國,使得秦國十分獨立。這一是秦國快速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情始皇性殘暴。一般都用武力解決的。 曾花重金去尋找人靈芝奇藥。還請人來煉長生不老丹。由此看來秦始皇的貪念就巨大無比。在民怨沸騰的時候,竟然去建阿房宮。結果還沒建成。如果二世有一般皇帝的領導能力,應該對秦始皇爲了私智,留下的各種麻煩進行彌補。從而避免秦國的毀滅,天下一樣會堅固,但是二世親小人,遠賢臣,搞得盜賊已經到宮門也沒人通報。最終自殺身亡。 由此可見一個朝代 興衰比但與君王有關,還與羣臣的忠奸有着莫大的關係。一個人的力量是弱小的,只有團結起來國家才能強大起來 ,百姓的`生活才能幸福、安康。

秦始皇本紀讀後感【二】

《秦始皇本紀》中一共有五篇歌頌秦始皇功業的碑文,內容大同小異,大都講訴了始皇的功績,如“順承勿革。皇帝躬聖,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誅亂除害,興利致福”,“皇帝哀衆,遂發討師,奮揚武德。義誅信行,威燀旁達,莫不賓服。烹滅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極”等,主要描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的偉大功績和登基爲皇帝后所制定的一系列利民政策,然後又花大量篇幅描述了人們安居樂業的生活,如“地勢既定,黎庶無繇,天下鹹撫。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大治濯俗,天下承風,蒙被休經。皆遵度軌,和安敦勉,莫不順令。黔首修絜,人樂同則,嘉保太平”等。 這幾篇碑文句式整齊,語言質樸而又顯得大氣磅礴,有力地歌頌了秦德(這和人們對秦的印象有很大差別,有可能是誇大,畢竟是秦始皇下令修的碑。不過現在關於始皇是否真是個暴君有些爭論,這裏就不考古了)和秦始皇確立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最後一篇碑文除讚頌秦德外,另有部分文字的內容涉及整頓風俗教化,或許證明了秦始皇在建立、建全了大秦帝國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之後,已將對國民進行道德教化的問題,提上了議事日程。 焚書坑儒的原因

始皇三十四年,博士齊人淳于越主張恢復古制,進諫說:“我聽說殷朝、周朝統治天下達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功臣,給自己當作輔佐。如今陛下擁有天下,而您的子弟卻是平民百姓,一旦出現象齊國田常、晉國六卿之類謀殺君主的臣子,沒有輔佐,靠誰來救援呢?凡事不師法古人而能長久的,還沒有聽說過。”始皇就把這個意見交給羣臣討論。李斯首先否定了博士效古法的觀點,批評了儒生的愚陋。隨後他又指出如果人們只欣賞自己私下所學的知識,指責朝廷所建立的制度,“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爲名,異取以爲高”,那麼在上面君主威勢就會下降,在下面朋黨的勢力就會形成。最後提出“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李斯的這番話可以說是句句符合始皇的心意。天下初定時,始皇就反對周朝的分封制度:“天下共苦戰鬬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他認爲周制是導致春秋戰國天下大亂、征伐不斷的原因,而始皇則是想要秦朝“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所以始皇聽到博士的意見一開始就產生了厭惡。而斷絕人們效仿古法、議論制度就要從思想上入手,而書正是傳播思想的載具。焚書也是愚民、弱民的方式之一。之前,始皇下令“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爲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是從物質上削弱百姓的力量,而焚書則是從思想上鞏固對人民的統治。

而坑儒則是因爲侯生、盧生的逃走,他們認爲認爲始皇爲人,天性粗暴兇狠,自以爲是,

貪戀權勢,自己不能爲他尋找仙藥。這些話傳到始皇的耳朵中,使秦始皇非常生氣。秦始皇原本非常尊重盧生等人,給予了他們很豐厚的賞賜。對於他們對自己的評價感到非常憤怒,始皇就追查這些人。本來這些人並不多,可他們輾轉告發,一個供出一個,始皇親自把他們從名籍上除名,一共四百六十多人被全部活埋在咸陽。同時,始皇坑殺這些術士也是爲了懲戒後人,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注:個人感覺按照《史記》記載坑殺的應該只是那些爲始皇煉製丹藥的術士,而不是儒生,畢竟儒生學的是孔子的學說,而不是那些虛無縹緲的煉丹之學)

爲何秦能管理好秦民,卻未能治理好天下民衆?

爲何秦之強能掃蕩六國,卻滅於平民起義?

秦能管理好秦民,卻未能治理好天下民衆主要是因爲秦沒有根據不同的時期和社會環境來正確地改變治國政策。當秦還只是一個諸侯國時,天下正處於戰亂時期,各個國家征伐不斷,這時諸侯國的人民都希望自己所處的國家不要滅亡。這時秦採用法家的思想,以法治國,重刑獄。同時賦稅、兵役、徭役又比較重,雖然人們生活得不好,但是在那種緊張的時期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國家利益,所以能接受這種較爲嚴苛的政治。就像蘇聯確立政權初期爲了打敗國內的反對勢力實行“戰時共產主義”一樣,雖然嚴重損壞了人民的利益,但國內也沒有發生大的亂子。

而當秦統一天下後,“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然後合五德之數。於是急法,久者不赦”,“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爲天下始”。這是不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的。人們希望天下一統,結束戰亂,然後過上安逸和平的日子。秦統一天下從客觀上講是正是符合了人民的這種心願。而大一統後,秦並沒有順應民心,“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在相對和平的年代仍採取更加嚴酷的統治,剝削百姓。這是由於社會環境的變化,人們不能忍受這種嚴苛的統治,“不敢言而敢怒”,此時秦已盡失民心。

秦能掃蕩六國,完成一統一方面是因爲秦軍事力量強大,“秦地半天下,兵敵四國,被險帶河,四塞以爲固。虎賁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積粟如丘山”,有張儀、李斯等名臣,又有王翦、白起等名將,兵多將廣,物資充足;另一方面,六國之間勾心鬥角,各爲其利,“名爲亡秦,其實利之也”,缺乏彼此之間的·最基本的信任,如同一盤散沙般,自然容易被各個擊破。

而當秦一統天下後,“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爲天下始”,實行嚴刑,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民心盡失。當今秦二世登上王位,普天之下沒有人不伸長脖子盼着看一看他的政策。受凍的人穿上粗布短襖就覺得很好,捱餓的人吃上糟糠也覺得香甜。可“二世不行此術,而重之以無道,壞宗廟與民,更始作阿房宮,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

下多事,吏弗能紀,百姓困窮而主弗收恤。”這使天下的人都陷入了苦難。從君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人人心中自危,身處窮苦之境,到處都不得安靜。然後義軍四起,受到百姓的廣泛支持,“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櫌白梃,望屋而食,橫行天下”。此時與戰國時期不同,都有一個統一的目標:推翻暴秦。雖然各路起義軍沒有過多的交流,但彼此之間的行動卻是相互配合的。而此時秦朝羣臣由於趙高作祟,二世愚蠢暴虐,羣臣人人自危,遠遠談不上像戰國時期一樣團結一致。而軍隊從上位的決策者到普通的士兵皆不滿秦王朝,“阻險不守,關樑不闔,長戟不刺,彊弩不射”,這樣的秦王朝怎麼能打敗四起的義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