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望楚山最高頂》孟浩然的唐詩鑑賞

登望楚山最高頂

《登望楚山最高頂》孟浩然的唐詩鑑賞

孟浩然

山水觀形勝,

襄陽美會稽。

最高唯望楚,

曾未一攀躋。

石壁疑削成,

衆山比全低。

晴明試登陟,

目極無端倪。

雲夢掌中小,

武陵花處迷。

暝還歸騎下,

夢月映深溪。

孟浩然詩鑑賞

這首詩是經遊之作。開元二十年夏,孟浩然遊越回故鄉襄陽。返鄉不久,他登覽了襄陽城南八里的望楚山。望楚山是襄陽城一帶最高的山,傳說周代秦與齊、韓、魏攻楚,曾經登此山以望楚,後人便稱此山爲望楚山。

詩以議論發端。開始兩句說,要論山水的優美,我認爲襄陽遠遠勝過會稽(今浙江紹興市)。會稽是古代越國的都城,以山水秀麗著稱。孟浩然剛從越地而歸,拿襄陽山水與會稽比較,是很自然的。首聯傳達出山是故鄉美的熱愛故鄉之情。筆鋒一轉,詩人的筆落在望楚山上。孟浩然喜愛遊覽,一生踏遍了襄陽的山山水水,這座望楚山卻一直沒有登覽過。寫未登望楚山,是爲了下文寫登望楚山。這樣寫是突出望楚山在詩人心中的地位。

五六句寫遠望望楚山。望楚山的石崖象刀劈那樣陡峭,周圍的山都伏在望楚山腳下。詩前句用比喻,後句用比較,表現望楚山的陡和高。

七句到十句寫登望楚山。在晴朗的天氣裏登上望楚山,極目遠眺,一直看到天的盡頭。從看得遠寫望楚山的高,這是從虛處落筆,讓讀者充分發揮想象,後兩句再從實處寫。極目南望,巨大的雲夢澤只有巴掌大小,而桃花源隱在迷迷濛濛的'花中。雲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湖泊,橫於大江南北,方圓九百里。武陵在今湖南常德市。陶淵明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沿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襄陽是今天湖北襄樊市,即使望得再遠,也不可能望見湖南的夢澤和桃源,而且滄桑變換,唐時雲夢已大多成爲陸地,名存實亡。詩利用視覺的近大遠小,把千里大的雲夢縮成巴掌大小,把本來不可見的桃花源寫得隱約可見,正是通過想象與誇張,渲染望楚山之高。一般詩寫山高都是盡力誇張山如何高聳入雲,而這裏將雲夢武陵縮小,作爲望楚山的陪襯,不落窠臼,別有意趣。這樣,詩在表現望楚山高的同時,也表現出詩人的高遠博大的胸襟。這兩句詩文辭優美,詩意盎然。

入夜,詩人才下山回家,足見詩人遊興之高,足見望楚山之令人流連忘返。接着詩人又由下山宕開,爲我們展現了一幅月夜山溪圖:駿馬踏着銀色的月光,從山上奔馳而下;月兒透過薛蘿映在深深的溪流上,宛如沉璧。

詩以描寫望楚山的高峻和登山的所見,描繪襄陽的江山形勝之美。詩格調沖淡,就中又“文采豐葺”

(殷璠《河嶽英靈集》),顯出似淡實腴,“採秀內映”(同上)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