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驢》教學的幾點感悟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如何科學、高效地開展文言文教學呢?

《黔之驢》教學的幾點感悟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並不濃厚,甚至還有一定的排斥心理。究其原因,既有學生主觀上的原因,也有文言文本身的因素。但筆者認爲,這與語文教師不恰當的教學也或多或少存在着關係。那麼,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如何科學、高效地開展文言文教學呢?筆者認爲應做到“真、活、實、簡”。下面結合《黔之驢》教學案例,簡要闡述在文言文教學中如何遵循這個四字訣。

一、教學目標要真

“真”即科學、準確、合理,文言文教學涉及文化、文學、文字等諸多知識,教學內容務必準確。王榮生教授說過,“教什麼永遠比怎麼教更重要。”誠然,教學內容的科學、準確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位教師無論他的教學方法如何,至少在課堂上不能有知識性錯誤,這是教學原則性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立足教材,依據學情,務必在課前多方查證,去僞存真,而不可將錯誤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在最近一次同課異構活動中,筆者聽了幾節《黔之驢》,其中就有不“真”之處。例如,教師讓學生談談由本課演化而來的成語,學生大多能回答出“黔驢技窮”和“龐然大物”,但對“黔驢之技”知道得卻不是很多。接着,教師就在黑板上板書“黔驢之計”4個字。當時,筆者以爲該教師的錯誤是緊張或筆誤所致,但他再三提醒學生注意“計”的寫法,可見其根本未能意識到自身的錯誤。由此可見,教師備課還應該更加充分,要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新課結束後,該教師又啓發學生說:“在課文中,體形龐大的驢子最後被老虎吃掉了,請同學們想一想,驢子能否避免被吃掉的悲劇呢?”遺憾的是,多數學生都沒有認真反思,而是進行隨意調侃。有的說:“讓驢子長出翅膀飛回去。”有的說:“讓驢子有特異功能,一腳把老虎踢飛。”……整個課堂笑聲不斷,很是熱鬧,但這樣的討論和本課的教學目標毫無關係,教學效果自然無從談起。

二、教學氛圍要活

“活”即活力、活潑,文言文教學因文字層面存在閱讀障礙,教學內容相對枯燥、乏味,導致課堂氣氛容易陷入沉悶。如何解決文言文教學的這種尷尬局面呢?筆者認爲應該在“活”字上下功夫,精心營造教學氛圍,讓學生在一種興奮、快樂的情緒支配下完成學習任務,進而提高學習效果。教學過程,就是“人”活動的過程,所以要想讓課堂充滿活力,洋溢激情,教師的情緒就應該飽滿,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出充滿活力的課堂。

相對來說,本次所聽的3節課中,也有較爲成功的案例:比如,有教師在上課伊始,爲了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就先用幽默的語言調節氣氛,待學生調節好情緒後,再適時鼓勵學生好好發揮。結果,學生個個躍躍欲試,一下子就被帶入了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之中,整節課,學生主動舉手近30人次,合作探究的熱情十分高漲。

此外,“活”還可理解爲教法靈活。文言文的教法因爲有着文字閱讀的障礙,因此在教學方法上也相對傳統,缺乏創新,很多老師基本上是邊讀邊講,一串到底,這樣的教學缺乏活力,更缺少張力。

而黃厚江老師在教學《黔之驢》時,則注重啓發、誘導及課堂生成,他的教學方法靈活、巧妙,值得借鑑。同樣是讀,黃老師先借助讀書檢查預習效果,解決字音問題,然後提醒學生要讀出文言文的味道,這個階段的讀,解決了文言文朗讀的節奏和重音問題,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老虎傳神、細膩的心理描寫。接着,黃老師又引導學生通過讀書,自主思考並發現問題。此外,黃老師對文言文翻譯的處理,也有別於傳統的串講式,其方法巧妙,頗具匠心,把枯燥的翻譯轉變成分角色講故事,即請同學們在驢和老虎中選一個角色,然後從這個角色的角度出發,講述故事,要求如下:①貼近原文;②有適當的想象;③有明確的中心。實踐證明,這種複述讓枯燥的翻譯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很樂於嘗試,且3點具體要求又提醒學生緊扣文本,教法之巧妙、靈活,實在令人折服。

三、教學過程要實

“實”即紮實、有效,文言文的教學要追求紮實有效,切不可像有些公開課那樣,只追求表面的熱熱鬧鬧。筆者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在某次文言文公開課後,隨機抽查了幾個學生,詢問他們本課若干個重點字詞的意思,結果發現很少有學生能回答出來,可見這節公開課是沒有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因此,筆者認爲,教學固然要考慮方法和藝術,但是最基本的教學效果更要保證,比如,應該積累的實詞、虛詞,需要背誦的片段,等等,都要不折不扣地去完成。

例如,在某節公開課上,課一開始,教師就提問:“大家課下預習好了吧?”還未待學生回答,便立刻進行內容和文法方面的`教學,而完全忽視了文言文對學生來說首先有“言”的困惑。這種教法架空了文本,且違背了文言文閱讀和學生認知的根本規律,教學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文言文教學應做到“文”“言”合一,以語言爲抓手,在閱讀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字、詞、句的意義。此外,還要在“言”和“文”之間多走幾個來回,幫助學生積累言語經驗,培養他們的文言語感,以切實提高其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四、教學方法要簡

筆者認爲,根據新課標精神,文言文教學應從兩方面做到簡單化:

1. 教學內容簡單化

通過學習,學生只要能讀懂文章的意思即可,要求簡單、明瞭。以《黔之驢》爲例,教學目標就可以設定爲:①積累船、稍、且、益、蹄、盡等文言字詞,弄懂與本課有關的幾個成語的意思。②能夠多角度理解故事的寓意。③背誦課文。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課堂學習,以上3個目標基本能夠輕鬆完成,教師教得輕鬆,學生也學得開心。

2. 教學過程簡單化

在40分鐘的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以“讀”爲手段,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實現教學過程的簡單化。比如,默讀,掃清字音障礙,同時明確重點字詞的含義;朗讀,培養語感,同時幫助學生加強對“虎”與“驢”形象的感知;自由讀,彰顯個性,同時實現背誦課文的目的。整節課以“讀”貫穿始終,實現了教學過程的簡單化,學生也能夠保持一種昂揚的學習興趣。

有別於此,某位老師在教學《黔之驢》時,就把教學內容安排得過於複雜。例如,在介紹教學背景時,該教師不僅提到柳宗元的《三戒》,還滔滔不絕地補充了《永州八記》,如果說前者還有一定的必要,那麼後者完全就是畫蛇添足,對於該課內容的教學幾乎沒有任何幫助。因此,筆者認爲,面對七年級學生,該教師不顧學情把教學內容複雜化的做法,除了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增添其畏難情緒外,還減少了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時間。

總之,針對文言文這種承載了我國優秀古代文化的文體,在教學時,教師必須秉承研究的精神,遵循文言文閱讀的規律,探求最佳的教學模式或方法,以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