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驢教案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黔之驢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黔之驢教案

黔之驢教案1

 [課標要求]

1、熟讀課文,並瞭解文章的寓意。

2、瞭解寓言中驢、虎的形象對於表現寓意的作用。

3、理解成語“龐然大物”“黔驢之技”“黔驢技窮”的含義。

[學法點悟]

本文故事生動,文字淺顯,可由學生自讀。反覆誦讀課文,認識到本文明在寫虎,暗在寫驢,揭示作者創作意圖:以虎襯驢,以驢爲戒,用寓言形式揭露官僚貴族貌似強大,實則腐敗無能的本質(從驢被虎吃的角度看)。

[整體感知]

本文是一篇古代寓言,諷刺了那些本無才卻身居要位、仗勢欺人的達官貴人。全文雖簡短,但寓意深刻,技法高超。學習了黔之驢之後,我們應該明白每一個人都要學習好本領,如果光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的話,那我們也就只會像那頭驢一樣。如果我們能夠學好本領,遇到事情多動腦筋,相信再大的困難我們都能夠克服。

[疑難解析]

質疑:虎剛剛見到驢時,表現怎樣?

解惑:非常害怕,認爲驢是一個龐大的傢伙,是一個神物,只敢躲在樹林裏偷偷地觀察它。

質疑:虎發現驢有幾樣本領?它爲什麼敢接近驢呢?

解惑:老虎經過大膽、謹慎地試探,終於摸清了驢的虛實,發現驢的本領不過“一鳴”“蹄之”,知道驢的伎倆不過如此,不是自己的對手,自然非常高興,敢接近驢。

質疑:驢的結局如何?

解惑:驢最終被老虎吃掉了。

質疑:你覺得本文有什麼寓意?

解惑:貌似強大的東西不足畏懼,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定能戰勝它。

[語言揣摩]

1、蔽林間窺之。

這句話用詞形象、生動,細節描寫傳神,逼真。如“窺”字指從小孔或縫隙裏看,這種看是偷偷地看,是觀察;文中自然是指從樹林的縫隙中偷偷觀察。這個“窺”字用得極形象,極準確,把老虎那種敬畏、小心謹慎的樣子刻畫得淋漓盡致,又表現出老虎十分想探出對方底細的急切心情。一個“窺”字,勾畫出老虎初見驢時,既好奇,又害怕,又不心甘的心理,可謂一字傳神。

2、“驢一鳴,虎大駭,遠遁”

這句話中,“駭”用得好,“遠遁”用得更妙,正是因爲老虎非常小心謹慎又急於摸底,所以驢的叫聲才顯得那麼可怕,以致於遠遠地逃走了。老虎“甚恐”的樣子也寫得栩栩如生。

3、“放之山下”這個句子有什麼特點?

這是一個省略句。“放之”後省略介詞“於”,可譯爲“在”,這句話的意思是:把它放在山下。

4、“莫相知”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個賓語前置句。“莫”可譯爲否定詞“不”,“相”這裏指代驢,不是互相的意思,意思爲: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在文言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要前置。

[研究課題]

1、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人,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同爲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一生留下600多篇作品,包括詩、文兩部分,文的成就大於詩。古文部分大致可以分爲論說、寓言、傳記、山水遊記、騷賦五類。他的寓言多用來諷刺、抨擊當時社會的醜惡現實,推陳出新。善用各種動物擬人化的藝術形象以寄寓哲理或表達政治見解。代表作《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合組成《三戒》。

2、柳先生害驢不淺,自從《黔之驢》一文以後,千百年來,人們對驢心存偏見,驢的名聲一敗塗地,驢成了蠢笨的代名詞。現代教育提倡創新思維、多向思維,咱們來一個奇思妙想編故事,讓這頭蠢驢、笨驢利用自己的聰明智慧戰勝獸中之王老虎。

3、老虎在吃了驢這個龐大的動物之後,它的名聲大震,不多久,它便成爲了百獸之王。可是,它逐漸地驕傲起來了,根本不把其他的動物放在眼裏,而且到處欺負弱小的動物。動物們敢怒不敢言……就在這時,又有一位好事者運來來了一頭驢,這頭驢從其他動物的嘴裏得知了前一頭驢的遭遇後,它決定爲他們驢子家族洗刷恥辱。大家想知道結果怎麼樣嗎?那好,請大家發揮你們的想象,用你們的聰明才智來將這個故事繼續講下去吧!

[自主探究]

探究前期導引

本則寓言故事內容淺顯,寓意深刻,學習時應讀準字音,疏通文意,把握寓意。

[基礎鞏固集練]

一、文學常識填空

《黔之驢》選自,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他之外,唐宋八大家中還有也是唐朝人。

二、字音字義

1.給下列字詞注音。

黔()窺()懀()遁()

噬()狎()倚()踉()

2。給下列形似字組詞。

黔()龐()駭()

默()寵()該()

黠()攏()賅()

3.解釋加點的詞。

(1)船載以入()(2)虎大駭()

(3)驢不勝怒,蹄之()(4)益習其聲()

(5)盡其肉,乃去()(6)因跳踉大闞()

三、語言積累

1.翻譯下列句子。

(1)驢不勝怒,蹄之

(2)技止此耳。

(3)覺無異能者。

(4)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5)蔽林間窺之。

2.《黔之驢》是一篇寓言故事,由此演化出的成語有、 、 。

3.課下收集帶有“虎”字的成語十個。

四、朗讀背誦

本文內容比較淺顯,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找出表明老虎心理變化的詞語,熟讀成誦。

五、問題探究

分析下列詞語中所體現出來的虎的心態。

蔽、窺、稍、遠遁、往來視之、近出前後、稍近、益狎、蕩倚衝冒。

答:

六、欣賞評價

本文的寓意可以從不同的方面理解,請從下列角度說說本文的寓意。

從虎的角度

從驢的角度

七、拓展閱讀

蜘蛛與蛇

嘗見一蜘蛛佈網壁間,離地約二三尺,一大蛇過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勢稍不及;久之,蛇將行矣,蜘蛛忽懸絲而下,垂身半空,若將追蛇者;蛇怒,復昂首欲吞之,蜘蛛引絲疾上;久之,蛇又將行矣,蜘蛛復懸絲疾下,蛇復昂首待之,蜘蛛仍還守其網。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備,奮身飆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動;蛇狂跳顛擲,以至於死。蜘蛛乃盬②其腦,果腹而去。

(《庸庵筆記》)

注:

①飄:暴風。這裏指迅速。

②盬(gǔ:)吸飲。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4分)

①既克,公問其故

②齊師敗績

③果腹而去

④如是者三四次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登軾而望之戰於長勺

(A)而勢稍不及(B)苛政猛於虎也

蜘蛛乃盬其腦以首俯地

(C)今乃掉尾而鬥(D)以尾擊柳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2分)

①嘗見一蜘蛛佈網壁間

②將鼓之

③欲窮其林

④殫其地之出

⑤我將東徙

⑥溫故而知新

(A)①④(B)①②(C)②⑤(D)③⑥

4、下列句子的句式與例句“夫戰,勇氣也”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B)晏嬰,齊之習辭者也

(C)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D)微斯人,吾誰與歸?

5、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2分)

原文: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譯文:

6、①《曹劌論戰》中魯軍克敵制勝抓住了反攻的有利時機是在之時;本文中的蜘蛛是在蛇之時,乘其不備,致蛇於死地。(請以文章原話回答)(2分)

②《曹劌論戰》與本文揭示的一個共同道理是(1分)

黔之驢教案2

教學目標:

1.理解這則寓言的寓意:認識事物本質,駕御並征服客觀事物。

2.啓發學生認識努力掌握真本領、真才幹的重要性。

3.瞭解寓言特點,學習賞析寓言的方法。

4.鞏固文言文知識,積累文言文詞彙;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翻譯課文,理解課文主旨。

5.與相聯繫

重點難點:

重點:分析寓言中的形象,準確把握寓意。

難點:文言詞語的理解、領悟。

教學設想:

用“讀——議——讀”的方法掌握課文。

用“啓發——合作——討論——啓發”的方法深入分析課文。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黔之驢》這個故事導入新課

同學們,《黔之驢》這個故事你們聽過嗎?下邊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個故事(師生一起聽錄音)。這個故事的作者是誰,你們對他了解多少呢?

學生回答後,教師掛上小黑板明確答案:

柳宗元,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河東人,世稱柳河東。有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同爲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韓愈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上學期我們已經學過唐宋八大家了,你們能不能說出他們的姓名呢?

學生回答完畢,教師掛上小黑板,亮出唐宋八大家的姓名

唐宋八大家是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柳宗元的《黔之驢》這一課。

二、學生齊聲朗讀,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三、學生將認爲重要的或者是不會的字詞寫到黑板上,請另一些學生上去注音後,教師訂正、補充。應掌握的生字:

黔(qián)窺(kuī)憖(yìn)駭(hài)狎(xiá)

踉(liáng)闞(hǎn)遁(dùn)

四、學生朗讀課文,注意每個字的讀音。

五、小組競賽翻譯課文,同組的同學可以起來補充,其他組的同學起來補充可以加分,學生一邊翻譯,教師一邊訂正、補充。

1、應該注意並掌握的字的意思

以爲神:把……當作

以爲且噬己也:認爲

斷其喉:指驢,代詞

乃去:才

虎因喜:因此

因跳踉大闞:於是

憖憖然:……的樣子

然往來視之:然而

2、譯文如下:黔這個地方沒有驢,有一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載運(驢)進黔。運到後沒什麼用處,便把驢放到了山腳下。老虎看見了驢,發現它是個巨大的動物,把它當作神,躲藏在樹林中間偷偷地觀察它。老虎漸漸走出樹林,靠近驢,小心謹慎的,不瞭解驢是什麼東西。

其後的一天,驢叫了一聲,老虎非常害怕,遠遠地逃走,認爲驢將要咬自己,非常恐懼。然而來來往往地觀察驢,覺得它沒有什麼特殊的本領。漸漸習慣了它的叫聲,又靠近它前前後後地走動,但老虎始終不敢與它搏鬥。漸漸老虎靠近它,態度更加隨便,搖晃、依偎、衝擊、頂撞(驢),驢忍不住怒氣,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而大喜,考慮這件事,心想:“驢的本事只不過如此罷了!”於是跳躍起來大吼,咬斷驢的喉嚨,吃光驢的肉,才離開。

六、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畫出具體描寫驢和老虎的句子。

描寫驢的句子:“龐然大物”、“驢一鳴”“驢不勝怒,蹄之。”

描寫虎的句子:“蔽林間窺之,憖憖然,莫相知。”“大駭,遠遁……甚恐。”“往來視之。”“又進出前後,終不敢搏。”“稍進益狎,蕩倚衝冒。”“因跳踉大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七、學生根據相對應的句子,分組討論驢和老虎的形象,討論後,每小組派出一個代表彙報討論的結果。最後教師。

1、虎的形象:對它自己不瞭解的事物,不盲目出擊,有了初步瞭解後,再幾經探索,逐漸摸清了對方底細,識破了驢的貌似強大,實則外強中乾的本質,並最終戰勝了對方。

2、驢的形象:無能無用,盲目自大,得意忘形,最終沒有逃脫滅亡的下場。

八、學生分組討論這則寓言的寓意。

教師引導:虎和驢可以說是兩個不同的典型形象,從它們的身上我們能得到什麼樣的啓發呢?

討論後,每小組派出一個代表彙報討論的結果。教師歸納。

老師點撥:理解寓意可從多角度來分析。如從虎的角度來理解,可以認爲寓意爲那些貌似強大的東西並不可怕,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定能戰勝它。而對生活中的挫折、困苦,既要有勇氣,也要有戰勝這些挫折、困苦的方法和謀略。要熟悉對手,吃透對手,並最終戰勝對手。如從驢的角度來理解,可以認爲寓意爲諷刺了生活中那些無才無德,盲目自大,仗“勢”欺人,外強中乾的無恥之徒,只要言之有理,有讀後一得,就都應該得到肯定和讚揚。

九、學生說出與課文有關的三個成語並解釋,學生回答後,教師訂正。

1、黔驢技窮: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已經使完了。

2、黔驢之技: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

3、龐然大物:形容表面上強大而實際上脆弱的東西。

十、與話題相聯繫,請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如:做任何事都要小心謹慎;要勇於戰勝困難;真才幹的重要性;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正確估計對手。

十一、全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十二、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掌握寓言的寓意。

2、《每課一練》第21課。

3、預習下一課。

附:板書設計

《《黔之驢》教案8》全文共1923字

黔之驢教案3

創意說明:本篇文字較簡練,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點,引導他們用“三看一查”(即看課文、看註釋、看“探究練習”)的方法讀懂課文,理解本文的寓意,並能聯繫實際談談自己的想法,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肯定。

教學目的:

1.瞭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點。

2.用“三看一查”的方法讀懂寓言的情節。

3.通過對比“驢"和“虎"各自的形象特點,品味出本文的寓意,並能聯繫實際談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步驟:

一、用“三看一查”的方法,自讀課文。

二、檢查自讀情況,學生對照註釋邊讀邊講,教師適當點撥、補充。

1.讓學生熟悉古今詞義的變化。

2.歸納幾個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3.重點詞語的翻譯:

①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船,這裏是用船的意思。名詞充當狀語。現代漢語中除時間名詞外,名詞一般不能充當狀語。

②驢不勝怒,蹄之。

蹄,踢。這裏作動詞用。

三、全班齊讀課文,指名學生複述大意。

四、再讀課文,把握全文的情節。思考:

①故事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你從哪裏可以看出來?故事發生的背景:“黔無驢”“船載以入”。這樣安排一可見其是外來戶,二來鋪墊虎被迷惑的情節,三來暗說其形體龐大。

②當驢出現時,“虎見之"的最初反應是什麼?爲什麼會如此?虎的最初反應是“以爲神"。因爲從來沒有見過,而且“龐然大物也”,所以覺得神奇。

③虎對驢的態度有改變嗎?從哪裏看出?虎對驢的態度有改變,如:“蔽”“窺之”,“近之然”,“遠遁”“甚恐”,“覺無異能者”,“近出”“不敢搏”,“稍近”,“蕩倚衝冒”,“跳踉大ぁ鋇取;⒌奶度變化爲:恐懼—懷疑—挑釁

④故事的結局是什麼?

結局:“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五、讀完寓言後,你覺得驢、虎這兩個寓言形象各有什麼特點?

師生共同討論、概括:

黔驢:龐然大物,善於怪叫,蹄踢,裝腔作勢,藉以駭人,是一個虛有其表、實際無能的蠢物。

老虎:在沒有弄清對方底細之前,存有戒懼心理;它反應迅速,行動靈活。謹慎小心,善於觀察,反覆試探,在摸清驢子的底細以後,大膽果斷地攻擊對方要害,立即致敵於死命,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形象。

六、瞭解寓言的特點,引導學生理解本文的寓意。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往往用一個饒有趣味的故事來闡明深刻的道理。本文作者的寫作目的,是諷刺當時統治集團中官高位顯、仗勢欺人而無才無德的、外強中乾的某些上層人物。我們既可以從驢被虎吃掉的角度理解本文的寓意,又可以從虎吃掉驢這一相反的角度來理解文章的寓意。貌似強大的東西並不可怕,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定能戰而勝之。

七、作業。

1.解釋下列每組中加點的詞。

好事者船載以入()以爲神()以君之力()

以爲且噬己也()虎見之,龐然大物也()

然往來視之()船載以入()稍出近之()

驢不勝怒,蹄之()技止此耳()盡其肉,乃去()

2.用“龐然大物"“黔驢技窮"造句。

黔之驢教案4

學習目標:

1.能從不同的角度,展開想象講述文中的故事。

2.能結合文中語句,從不同角度說出這則寓言的深刻含義,瞭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點。

3.能辨證地分析“黔驢技窮”的原因。

學習過程:

一、小試身手:

1、課堂檢測學生上節課知識掌握情況。

(一)詞語解釋

1.船載以入(用船)

2.稍出近之(靠近,接近)

3.蹄之(用蹄子踢)

4.盡其肉(吃盡)

(二)一詞多義

1蹄之(代詞,代老虎)

2.計之(代詞,這件事情)

3.然往來視之(然而,可是)

4.龐然大物(……的樣子)

5.以爲且噬己也(認爲)

6.以爲神(把……當作)

二、故事時間:

導入:自從柳宗元寫了《黔之驢》之後,千百年來,人們對驢心存偏見,驢的名聲一敗塗地。成語“黔驢技窮”往往用來比喻僅有的一點伎倆也用完了。驢家族裏的一隻小驢聽說後非常生氣。今天,它來到這兒想聽一聽它祖先的故事。

請同學從下面三個不同的身份中,選擇其中的一個來講故事。

A、我就是文中的那頭驢子

B、我就是文中的那頭老虎

C、我就是文中的那個好事者

“最佳故事獎”評選標準:

(1)能根據所選擇的身份準確地講述故事。

(2)故事中體現了一定的想像力。

(3)講故事的語氣、語調和表情有感染力。

2、學生按要求活動。

3、全班交流,學生點評。

三、寓意探索:

1、教師要求:作爲人類的一員,你能向這隻小驢解釋這則寓言的寓意嗎?請結合文章中相關語句進行講解。

2、學生按要求活動。

3、全班交流。

4、教師:

寓言: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常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

黔驢:龐然大物,卻只有“一鳴”,“蹄之”兩種防身之技,是一個虛有其表、實際無能的事物。

老虎:在沒有弄清對方底細之前,存有成懼心理;它謹慎小心,善於觀察,反覆試探,在摸清驢子的底細以後,反應迅速,行動靈活,大膽果斷地攻擊對方要害,立即致敵於死命,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形象。

作者只不過借驢的形象,通過寓言這種形式(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諷刺了那些徒有外表、實質虛弱無能的人。

從驢的角度分析:

不能做只有外表,而沒有實際本領的人;

要學會變通,主動適應環境

從老虎的角度分析:

貌似強大的東西並不可怕,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定能戰勝它。

要耐心、仔細地觀察,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從虎驢之爭的角度分析:

要正確估計對手的實力,知己知彼才能獲得勝利。

從好事者的角度分析:

做事情前要調查研究,不能盲目,以免造成悲劇。

四、冤案 ? !

1、教師導入:背上“黔驢技窮”的罵名到底公平不公平?如果公平,請同學們說出公平的原因。如果是冤案,請同學們找出根據爲這個冤案平反。

2、、學生思考後,發言

3、、學生互評

4、教師點評:

導致“黔驢技窮”的主要原因:

(1)是驢子自身的實力相對弱小,不能與虎抗衡;

(2)是好事者工作盲目,不負責任,使驢子“至則無可用”,且又放之山下,將驢命視同兒戲;

(3)是放置驢子的環境不行,這是造成驢入虎口的最主要原因。

四、課後學習:寓言新編:——《新編黔之驢》

聽了同學們的爭論,小驢非常高興,它瞭解了自己的家族與人類的密不可分的關係。它想請我們爲驢家族重新創作一個寓言故事《新編黔之驢》表現 “黔驢技高”、“黔驢技強”或“黔驢技多”, 或者來一個奇思妙想,讓這頭黔之驢利用自己的聰明智慧戰勝獸中之王老虎。從而使“黔驢技窮”成爲過去,逐漸被人們淡忘。

黔之驢教案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品位精彩詞句,感受細緻逼真的心理、動作描寫。

2理解故事寓意並得到啓示。

3積累文言詞語並進行適當歸納。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品位精彩詞句,感受細緻逼真的心理、動作描寫。

教學難點:

理解故事是對那些徒有外表、實質虛弱無能的人的諷刺。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的記憶裏,一定珍藏着許多成語。今天,請大家說說你所知道的帶有動物的成語。(學生髮言)今天我們會學習一個成語:黔驢技窮,它來源於我國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驢》。讓我們一起學習這篇寓言,看它講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二初讀文章,正音正字。

1散讀課文,藉助工具書以及書下的註釋,讀準字音。

憖(yìn)駭(hài)遁(dùn)狎(xía)(hǎn)

2聽錄音,再現故事情景。

(1)聽錄音,注意停頓和注音。

(2)散讀。探究

3請一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點評。

4全班齊讀。

三再讀文章,複述內容。

1結合書下注釋讀懂課文並嘗試複述課文,小聲讀並翻譯。

落實好重點字詞:船:用船。蔽:隱藏。窺:偷看。稍:漸漸地。憖憖然:小心謹慎的樣子。遁:逃走。且:將要。噬:咬。異能:特殊的本領。習:習慣。狎:親近而不莊重。計:盤算。蹄:踢。去:離開。

2交流。(哪位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呢?)

四深入文本,品讀字詞。

1驢是“龐然大物”,但“止技此耳”,它有哪些“技”?“止”表明什麼?

“鳴”和“蹄”是驢的技能,“止”是隻不過的意思,表現出驢看起來很強大,其實沒什麼本領的實質。

2“虎”是怎樣逐漸認識、對待驢的?圈劃描寫虎的心理活動和動作的關鍵詞句,抓住字詞,品讀批註。

“蔽”“窺”勾畫出虎既好奇,又害怕的心情。

“駭”“遁 ”進一步刻畫了虎的恐懼心理。

“稍出近之”、“往來視之”、“近出前後”、“蕩倚衝冒”寫虎一再試探,處處可見虎的生性大膽和工於心計。

“跳踉大(口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寫出了虎的果斷、乾脆利落,志滿得意的情態。

五質疑研讀,把握寓意。

1大家在朗讀的過程中不知有沒有發現本文題目是《黔之驢》,可是文中寫驢的卻只有寥寥幾筆,寫虎的卻筆墨很多,那題目爲什麼不是《黔之虎》呢?

儘管文中寫虎的筆墨非常多,從開始的畏驢,到中間的察驢,再到最後的吃驢都寫了,但這些變化過程均是圍繞着對驢的觀察和反應作出的。課文的主題是驢而非虎,課文的寫法是以虎襯驢,本文寫了虎的謹慎精明,也就暗寫了驢的麻木、愚蠢。因而題目應該用“黔之驢”,而不能用“黔之虎”。

2寓言,或諷刺或有明顯的教訓意義,用藉此喻彼、以小見大的手法,將大的道理隱藏在小的故事之中,讓讀者去領悟。

黔驢技窮這個成語比喻什麼情況?齊讀p133比喻說理的知識卡片。

3小結:寓言是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常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黔之驢是個龐然大物,卻只有“一鳴”,“蹄之”兩種防身之技,是一個虛有其表、實際無能的事物。老虎:在沒有弄清對方底細之前,存有成懼心理;它謹慎小心,善於觀察,反覆試探,在摸清驢子的底細以後,反應迅速,行動靈活,大膽果斷地攻擊對方要害,立即致敵於死命,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形象。作者只不過借驢的形象,通過寓言這種形式(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諷刺了那些徒有外表、實質虛弱無能的人。

六佈置作業:

1積累實詞:“船”、“蔽”、“窺”、“遁”、“噬”、“狎”、“計”等詞的含義,並進行歸納。(如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

2作者借驢諷刺了生活中怎樣的人?寫一段150字左右的讀後感。

3從虎的身上我們能夠得到什麼啓示?寫一段150字左右的讀後感。

(1必做,2、3二選一)

七板書:

黔之驢

柳宗元

虎 驢

懼 龐然大物

吃 技止此耳

黔驢技窮:諷刺徒有外表、實質虛弱無能的人

精明愚蠢

黔之驢教案6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柳宗元的《黔之驢》,我將按以下四個步驟來進行說課:一、說教材,二、說教法,三、說學法,四、說教學流程。

一、說教材

1、本課的位置

《黔之驢》是(蘇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的一篇文言文,是一則含義深刻的寓言故事,柳宗元《三戒》之一。文章通過描寫老虎懼驢、識驢、吃驢,淋漓盡致地刻畫出老虎和驢子的性格特點,警示人們不要被藐似強大的東西所嚇倒,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定能獲得勝利。

2、本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淺顯的文言文,同時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爲:

(一)知識目標:

①在學習中掌握重點文言實詞的意義。②理解文中蘊含的道理。

(二)能力目標:

①訓練閱讀文言文的能力。②培養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

(三)情感目標:

①從“驢”的角度理解寓意:使學生們認識到沒有真本領的人最終會被人識破,不要成爲外強中乾的人。

②從“老虎”的角度理解寓意:學習“虎”的勇氣和智慧,努力增長才幹。

(四)重難點:

①理解黔驢技窮,然大物等成語的含義。②學習細緻逼真的心理、動作描寫,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確立依據:本課對老虎的動作、心理、神態描寫非常細膩,值得稱道,同時這也是學生寫作時刻畫人物常用的方法。此外本課出現了一些成語,這往往是考試的要點,因此我將上述兩點作爲本文學習的重難點。

二、說教法

本課主要採用誦讀法、提問法、學生自主合作法、讀寫結合法等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1、誦讀法:“誦讀是解讀文言文的敲門磚”,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朗讀教學貫穿到課堂始終。看動畫,聽朗誦——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聽準讀音,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齊讀、散讀、自由讀、個別讀等多方種式生的朗讀,引導學真正學會讀書,欣賞、領悟短文的優美語言和意味,以達到教學目的。

2、提問法:爲了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對短文整體把握能力,我設計了若干問題在學生反覆朗讀後適時拋出,有利於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從而將文章的重難點問題解決。

3、讀寫結合法:本課設計的最後一個環節“大膽想像,爲驢翻身”,在理解全文後,同學們已敬佩於老虎的精明,痛恨於驢的愚蠢,在此基礎上,趁熱打鐵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展開自己豐富的想像,爲驢雪恥。這樣的設計將閱讀與寫作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三、說學法

葉聖陶老先生說:“凡爲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因此,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尤爲重要。這節課教學中將朗讀訓練貫徹到課堂始終,通過朗讀感受文言文語言凝練之美,同時也教會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誦讀法。

錢志亮教授說,要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到課堂中,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安排大量的學生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動手的活動,預期將收到較好效果。

此外,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如課前確立預習步驟,提供預習方法,已形成常規;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養成圈點勾畫讀書習慣。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共設計了五個環節:

第一步、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本課採用談話法導入新課,使同學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走進課堂。“同學們,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常遇到很多成語,有不少的成語出自於我國古代的寓言,你能舉個例子嗎?(亡羊補牢、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掩耳盜鈴等)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新的成語“黔驢技窮”,它就出自於我國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黔之驢》。下面就讓我們來共同學習一下吧。

第二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簡介作者作品並解題。

首先介紹作家作品,使同學們對作者柳宗元的生平有所瞭解,並瞭解文章體裁——寓言,知道《黔之驢》是柳宗元的“三戒”之一,引以爲戒之意。

2、初讀課文

在初讀的過程中,可對學生進行讀書的方法指導,如:自然段序號的標註、生字詞的圈點、課下拼音要在正文中書寫等等,讀完之後設計了一環節——利用多媒體課件檢測學生字詞掌握情況,可幫助同學們掃除漢字障礙。

3、看動畫

爲了激發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針對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一個與課文相配套的小動畫,其中還插入了課文的範讀,以達到了正音的目的。形象的動畫,生動的朗讀,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大致瞭解。爲下一步的“再讀課文,再現故事情節”做了準備。

第三步、再讀課文,疏通文意

1、藉助課下注釋,疏通文意。

老師可出示幻燈片提出要求:①結合註釋自己試譯課文。②小組合作,解決疑難問題。③向全班同學求助,解決小組未解決的問題。七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古文閱讀能力,這個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才華展示,友情提醒。

這個環節的設計,目的有三:一檢查學生關鍵字詞掌握情況,二給同學們搭建一個才華展示的平臺,三教給同學們一個積累文言詞語重要方法——分類整理法。

3、複述課文

這個環節的設計旨在加深同學們對課文的整體印象,同時培養同學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第四步、研讀課文

通過課文的研讀力求解決課文的重難點,通過揣摩老虎和驢的心理、觀察二者的動作,認識老虎和驢的特點,以理解文章的寓意。這個環節中主要通過幾個問題的設計實現目標。

1、老虎對驢的態度有何變化?

2、你能找出描寫老虎心理和動作的詞語或句子嗎?

3、課文中描寫驢的本領的句子有哪些?

4、通過課文的閱讀,你得什麼啓示?

從而總結出老虎的特點:這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形象,在反覆觀察,反覆試探後,摸清底細了驢的底細,從而大膽果斷的進攻,致敵於死命。而驢僅會“一鳴,一蹄”,兩相對比,驢最終被老虎吃掉也就不足爲怪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5、讀出啓示:

通常人們總是從老虎的角度總結道理,在這個環節中,我安排學生從驢和老虎兩個方面來總結,以告訴學生“橫看成嶺側成峯”的道理。

6、讀出寓意:

這則寓言是柳宗元的“三戒”之一,當時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又是什麼呢?爲此安排了走近作者一環節。時代背景的介紹會幫助同學們理解本文諷刺的是當時統治集團中的官高位顯,仗勢欺人,而又無才無德、外強中乾的某些上層人物。對於他們無須害怕,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第五步,大膽想像,爲驢翻身

學生在真正理解文章內容之後,已敬佩於老虎的精明,痛恨於驢的愚蠢,老師適時引入最後一個環節。這個環節的設計力求做到讀寫結合,以寫促讀。七年級學生思維正活躍,對於此類想像文章很感興趣,只要老師引導的好,學生會妙筆生花,綻放許多奇思妙想。

第六步,結束語

授課內容結束了,但同學們來講,如何讓同學們通過課堂知識的'學習,對自己的現實生活中起到引導作用,期於此目的,老師送給同學們一段話,今天我也把這段句作爲我說課的結束語,與大家共勉:

當今的社會是個競爭的社會,如果我們沒有真才實學,僅憑金玉其表,那麼將無法在社會上生存,所以我們必須從現在做起,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學好本領,那樣我們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最後祝願大家在今後的日子裏:一路走好!

第七步:板書:

懼驢——識驢——吃驢

附:

作業:將《黔驢新編》整理之後寫在日記本上。

黔之驢教案7

教學目標:

1、懂得無所畏懼、敢於而且善於鬥爭,就一定能戰勝貌似強大的東西的深刻道理。

2、翻譯文言文;學習本文心理和動作的細緻描寫;理解本文內容和寓意。

3、積累一些文言詞彙,掌握“龐然大物”“黔驢技窮”等成語。

教學重難點:

1、 積累文言詞彙,掌握“龐然大物”、“黔驢技窮”等成語。

2、 學習細緻逼真的心理、動作描寫,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 當素未謀過面的一隻驢和一隻老虎見面了,他們之間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寫的一篇寓言故事。

2、 哪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柳宗元?(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教師補充小結)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人,世稱柳河東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爲永州司馬;調任柳州刺史,逝於柳州,又稱“柳柳州”。

《黔之驢》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則。《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揭露統治者的昏庸無能,殘暴兇狠,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包括《臨江之麋[mí]》《黔之驢》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認爲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爲戒,故稱“三戒”。其作品文學藝術價值極高,和韓癒合稱“韓柳”,被譽爲“唐宋八大家之一”。山水遊記散文“永州八記”流於後世。著有《柳河東集》。

師: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它往往用一個饒有趣味的故事來闡明深刻的道理.

二、 分析新課

1、導入:同學們,有一句話說:“讀書百遍,其意自見”。文章要多讀才能領會其內容,尤其是文言文。好,下面就先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散讀課文,讀出感情注意節奏,還要注意手中的筆,也應該動起來。圈畫出文中生字讀音。)

師:好下面再來聽課文錄音一遍。注意自己剛纔練讀與錄音比較。

師:現在,老師請一位同學來朗讀一遍課文。哪位同學來讀?請舉手!(生讀)

師:讀得很流利,請坐。其他同學在聽的過程中有沒有覺得他讀的有不足的地方?

(糾正)其他同學還有沒有?

師:注意“載”,讀四聲。

生:表示年的時候纔讀三聲,表示運輸時讀四聲。

生:“踉”,左形右聲,跳躍的意思。

師:剛纔大家聽得很仔細,那我們在預習的過程中有沒有一些字、詞容易讀錯的或有些句子容易讀錯破句的?來提醒一下大家,你認爲字、詞、句在讀得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生:懀字形很難。我們可以這樣來記:狗來了心裏很害怕,所以是小心謹慎的樣子?nbsp;

生:黔,要注意右邊沒有點,這點很重要,也需要大家注意,黔的意思是貴州。

師:好,我們已經把要注意的一些字詞熟悉了一下,那現在應該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吧,我們一起來把這篇課文正確流暢地朗讀一遍。

師:沒有錯誤,很好,很流暢。

2、 師:現在要做的是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一遍,講給同桌聽,一會兒請同學講給大家聽。

3、讀完課文後,請大家分組討論結合註釋或工具書對文章進行翻譯,注意一些重點詞。教師指定每小組的翻譯範圍。

教師板書重點詞:

船--用船(名當狀語) 蔽--隱藏 窺--偷看

稍--漸漸地 憖然--小心謹慎的樣子 遁--逃走

且--將要 噬--咬 異能--特殊的本領

習--習慣 狎--親近而不莊重 計--盤算

跳踉--跳躍 蹄--踢(名作動) 近--靠近

止--通“只”、不過意思 技--技藝、本領

勝:禁不住(不勝:不能承受) 盡: 吃光 (用做動詞)

師:我叫兩位同學上來把黑板中重點詞的意思寫出來。

師:歸納幾個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①以爲

以爲且噬己也:認爲

以爲神:把(它)當作

②之

黔之驢:的,結構助詞。

放之山下

虎見之

蔽林間窺之

稍出近之

它,代詞,代驢。

③然

龐然大物也

愁愁然

都是形容詞詞尾,解釋爲“……的樣子”。

師:好,下面我們派兩名代表上講臺前說出文言文翻譯,教師予以指正。(生譯)

譯文:

黔這個地方沒有驢子,有個喜好多事的人用船運載了一頭驢進入黔地。運到後卻沒有什麼用處,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見到它,一看原來是個巨大的動物,就把它當作了神奇的東西。於是隱藏在樹林中偷偷地窺探它。老虎漸漸地走出來接近它,很小心謹慎,不瞭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領。

一天,驢子一聲長鳴,老虎大爲驚駭,頓時遠遠地逃跑;認爲驢子將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懼。然而老虎來來往往地觀察它,覺得驢子好象沒有什麼特殊的本領似的;漸漸地習慣了它的叫聲,又靠近它前前後後地走動;但老虎始終不敢和驢子搏擊。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驢子,態度更爲隨便,碰擦闖蕩、衝撞冒犯它。驢禁不住發怒,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欣喜,盤算此事。心想到:“驢子的本領只不過如此罷了!”於是跳躍起來,大聲吼叫,咬斷驢的喉嚨,吃完了它的肉,才離去。

師:很好,我們發現,其實這個故事字數不多,但是短短的一百多個字,我們卻可以看到這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是非常精彩的、生動的,應該說不愧是大文學柳宗元寫的。

3、 再讀

師:我們剛纔讀的很正確,但現在我們再讀,但跟剛纔不一樣,這次能否通過讀把驢的性格特點,老虎的性格特點讀出來,至於怎麼讀,就看你們的理解能力了。好,等一會我們同樣請一名代表來切磋交流一下。

(生自讀)

師:請一個同學來朗讀一下。

師:聽得同學,覺得他讀得好的句子是哪句?或者說你覺得他讀的還有什麼欠佳的地方,需要加強的地方?

生:我覺得要讀出老虎的狠,特別在讀吃驢的時候

師:那你能不能讀一讀。

(生讀)

師:好,讀得更有力了。你覺得哪兩個字能突出老虎狠的特點。

生:斷、盡

師:對。這兩個動詞最能體現。(板書)

師:剛纔講到老虎害怕驢,那還有沒有哪裏可以看出老虎很害怕的?

生:憫遠遁,往來視之,終不敢搏

師:這裏有個字很能看出老虎害怕,不敢看?

生:窺 (板書)

師:把窺換成看、觀察行嗎?爲什麼? (生答)

生:這裏面有2個過程,往來視之,又近其身。

師:他考慮的很周到。剛纔在讀“技止此耳”時,大家讀的狠好,我們來稍微揣測一下,當時老虎心理師怎樣的?

生:高興、得意、竊喜……

師:原來害怕,現在知道他沒有什麼技能,就“恍然大悟”。原來以爲是龐然大物,可就只有一鳴、一蹄,用完就沒有技能了。這就是所謂的黔驢之技,所以現在我們用這個詞語來形容僅有一點點本事,如果一點本事都沒有了就是黔驢技窮。(板書成語)

師:綜合板書來看,驢落虎口,兇狠聰明的老虎、外強中乾的驢,我們結合注意點,把特點讀出來。

(全班一起讀課文)

師:你覺得驢能避免悲慘的結局嗎?

生:不能,他沒有真本事

生:老虎很聰明,知道試探驢。

生:知己知彼。

師:很好,這是一則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過故事來說明一定的道理或者批評諷刺一些行爲。那你得到了什麼啓示?

(生自主發言)

師:如果想要避免被吃掉怎麼辦?

生:再學點本領

生:逃跑

師:小結。主要是要有真才實學,才能立足於社會,這也是老師送給你們的話。

三、 奇思妙想編故事

柳先生害驢不淺,自從《黔之驢》之後,驢的名聲一敗塗地,驢成了蠢笨的代名詞,咱們來爲驢翻案。讓驢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戰勝老虎。題目可以使《黔驢新編》《川之驢》

四、 作業

1、 收集跟動物有關的成語或寓言,爲單元活動做準備。

2、 做文言重要字詞的積累,不懂得地方標出,下節課一起來釋疑。

板書:

恐 窺 駭 --龐然大物

鳴、蹄 ︱ --黔驢之技、黔驢技窮

喜 斷 盡

教學反思:

通過引、讀、演、思、品五個環節來完成本課,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力。

1、 引 引導學生回憶柳宗元的舊知識。

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有關柳宗元的介紹

2、讀 自讀、點讀、評論、修正

多種方式的讀,同桌翻譯 ,同學糾正

3、演 根據文意現場表演

師生共同概括老虎驢的特點

4、思 老虎吃掉驢的過程,心理變化

啓示

5、品 精彩片段,老虎心理、動作

小結:以作者爲線索,連接課堂內外新舊知識,形成知識網絡,通過小組討論弄懂意思。再由老師點評強調,可以調動學生的主題意識,讓學生既在合作中學習了,又能強化基礎知識,加深自己的理解。通過表演讓大家更形象的理解文意,也快樂得學習了。拓展延伸裏讓同學們自己編故事發揮創造力。總之,儘量做到讓古文不古,讓課堂快樂。

黔之驢教案8

教學目的

1、懂得無所畏懼、敢於而且善於鬥爭,就一定能戰勝貌似強大的東西的深刻道理。

2、翻譯文言文;學習本文心理和動作的細緻描寫;理解本文的內容和寓意。

3、積累一些文言詞彙,掌握“龐然大物”“黔驢技窮”等成語。

教學重點:積累一些文言詞彙,掌握“龐然大物”“黔驢技窮”等成語。

教學難點:學習細緻逼真的心理、動作描寫,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學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討論來理解本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統復備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大家一定會經常遇到一些成語,成語中有不少來源於我國古代寓言故事,“黔驢技窮”就是其中一例,它來源於我國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驢》。而要正確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我們就必須先來一起接觸這篇寓言。

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所謂“寓”就是寄託的意思。通過故事藉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所以,我們閱讀本文時,要看它講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故事,並理解這個故事含有什麼深刻的道理。

本文選自《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予厚,河東(今山西永濟)人,世稱柳河東。與韓愈同爲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積極參加王叔文爲首的革新派被貶官永州、柳州。在十幾年的貶逐生活中,他有機會深入瞭解人民的疾苦,也遊覽了一些山水名勝,寫下了不少著名的詩文。這階段雖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學上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範讀課文

聽課文朗讀錄音後正音。要求:聽準字音;基本瞭解故事大意。

給加點字注音,然後齊讀三遍。

黔好事者窺駭遁噬狎不勝跳踉

三、串譯全文

師生共同解答疑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求:能結合課文註釋翻譯全文;合上書本後能準確、生動地講述故事。)

1.請學生翻譯課文。補充課文註釋。

“船載以人”:“以”,連詞,相當於“而”。“龐然大物也”:判斷句,“也”,表判斷語氣。“他日”:有一天。“甚恐”:“甚”,很。

“益司其聲”:“益”:更加。“終不敢搏”:“終”:始終。

“稍近”:漸漸靠近。“以爲”:①把(它)當作,“以爲神。”

②認爲。“以爲且噬己也。”“因”:①因而,“虎因喜。”

②於是。“因跳踉大闞。”“之”:①的,結構助詞。“黔之驢。”

②它,代詞,代驢。“放之山下。”“虎見之。”“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

“然”:“……的樣子”,形容詞詞尾。“龐然大物也。”“

黔之驢教案9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並瞭解文章的大意。

2、說說的寓意。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講一則笑話。

笑話中的雞媽媽通過自己的聰明戰勝了貓,保護了自己的孩子。現在有這樣一頭驢,它要比雞媽媽的體形龐大得多,可是卻沒有雞媽媽那麼聰明,它的結局怎麼樣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瞧瞧。(板書課題)

 二、出示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並瞭解文章的大意。

2、說說的寓意。

三、目標的實施:

1、範讀課文,讓學生注意不會讀的字的讀音。

2、自由朗讀。

3、齊讀。

4、自由朗讀課文,弄懂文章的大意。(前後左右四同學一組,共同完成。)

5、檢測。

6、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虎剛剛見到驢時,表現怎樣?

(2)虎發現驢有幾樣本領?它爲什麼敢接近驢呢?

(3)驢的結局如何?

(4)你如何來驢和老虎?

(5)你覺得有什麼寓意?學生讀並且思考討論。

7、提問:給你什麼樣的啓示?(思考幾分鐘?)

8、老虎在吃了驢這個龐大的動物之後,它的名聲大震,不多久,它便成爲了百獸之王。可是,它逐漸地驕傲起來了,根本不把其他的動物放在眼裏,而且到處欺負弱小的動物。動物們敢怒不敢言……就在這時,又有一位好事者運來來了一頭驢,這頭驢從其他動物的嘴裏得知了前一頭驢的遭遇後,它決定爲他們驢子家族洗刷恥辱。大家想知道結果怎麼樣嗎?那好,請大家發揮你們的想象,用你們的聰明才智來將這個故事繼續講下去吧!(分組)

四、: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黔之驢,從而我們應該明白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習好本領,如果光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的話,那我們也就只會像那頭驢一樣。如果我們能夠學好本領,遇到事情多動腦筋,相信再大的困難我們都能夠克服。老師祝願大家能夠好好學習,打好基礎,爲有一個美好的明天的努力奮鬥。

黔之驢教案10

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文章,結合註釋,能口譯全文。

2.學習細緻逼真的心理、動作描寫。

3.理解放事的深刻寓意。

教學步驟:

一、從成語入手,導人新課。

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會經常遇到一些成語,它們中有不少來源於我國古代寓言故事。成語“黔驢技窮”就是其中一例,它來源於我國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驢》。而要正確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我們就必須先來一起學習這篇寓言,看它講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二、範讀課文(或聽課文朗讀錄音)後正音。

要求:聽準字音;基本瞭解故事大意。

三、串譯全文,師生共同解答疑難文言詞語的含義。

要求:能結合課文註釋翻譯全文;合上書本後能準確、生動地講述故事。

強調以下內容:

1.課後練習三所列的詞語要—一落實,讓學生熟悉古今詞義的變化。

2.歸納幾個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①以爲

以爲且噬己也認爲

以爲神把(它)當作

②之

黔之驢的,結構助詞。

放之山下

虎見之

蔽林間窺之

稍出近之

它,代詞,代驢。

③然

龐然大物也

愁愁然

都是形容詞詞尾,解釋爲“……的樣子”。

3.提醒學生注意兩個句子的翻譯。

①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船,這裏是用船的意思。名詞充當狀語。現代漢語中除時間名詞外,名詞一般不能充當狀語。)

②驢不勝怒,蹄之。(蹄,踢。這裏作動詞用。)

四、學生朗讀基本成誦後重點討論下邊問題。

方法:先獨立思考,再互相討論。教師可巡迴指導。理解每個問題,均應結合課文相關語句。

1.課文寫虎從畏驢到食驢的過程可分爲幾個層次?各層次中表現虎的心理的詞語分別有哪些?它們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結合課後練習一)

明確:可分爲六個層次。各層次中表現虎的心理的語句分別是“以爲神”、“覺無異能者”、“莫相知”、“終不敢搏”、“以爲且噬己也”、“技止此耳”等。這些語句生動逼真地描繪了虎對驢的認識的全過程,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且使其波瀾起伏,引人入勝。

2.課文描寫虎的動作用了哪些詞語?分別刻畫了虎的什麼心態?

明確:虎初見驢時,“蔽”“窺”勾畫出虎既好奇,急於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驢一鳴,虎大駭,遠遁”,“駭”“遁”進一步刻畫了虎的恐懼心理。接下來“稍出近之”、“往來視之”、“近出前後”直至“蕩倚衝冒”而激怒驢,寫虎一再試探,處處可見虎的生性大膽和工於心計。最後“跳踉大閉”、“斷其喉”、“盡其肉”、“乃去”等語句,句式短促,節奏鮮明,寫出虎乾脆利落,志得意滿的情態。

3.黔驢之技有哪些?

明確:-“鳴”一“蹄”。這兩個詞生動傳神地寫出驢在“龐然”的形體掩蓋下的平庸技藝。

4.師生共同討論,概括驢、虎兩個寓言形象的特點。

黔驢:龐然大物,善於怪叫,蹄踢,裝腔作勢,藉以駭人,是一個虛有其表、實際無能的動物。

老虎:在沒有弄清對方底細之前,存有恐懼心理;它反應迅速,行動靈活,謹慎小心,善於觀察,反覆試探,在摸清驢子的底細以後,大膽果斷地攻擊對方要害,立即致敵於死命,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形象。

5.故事的寓意在哪裏?

明確:本文寓意深刻,具有鮮明的針對性、現實性。本文意在諷刺那些無能而又肆意逞能的人;聯繫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諷刺的是當時統治集團中官高位顯、仗勢欺人而又無才無德、外強中乾的上層人物。但我們也可以不從驢被虎吃掉的角度,而從虎吃掉驢這一相反的角度,來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強大的東西並不可怕,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定能戰而勝之。

五、齊讀、齊誦課文。

六、佈置課外作業。

1.一場驢虎之爭以驢死虎口而宣告結束,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虎家族正在爲它們的英雄召開慶功會,驢家族卻在沉痛哀悼他們的不幸同伴,請你代表虎家族寫一份賀詞,代表驢家族寫一份悼詞。

2.柳宗元在這則寓言中塑造了一個不光彩的“蠢驢”形象,其實驢也很無辜,請你改編《黔之驢》,爲驢平反,重塑驢的形象。

黔之驢教案11

創意說明:把握寓言的情節,引導學生理解驢是如何喪失自己的優勢,而虎是如何對驢步步進逼的,藉此品味出本文的寓意,並能聯繫實際多角度理解寓意,談出自己的感受,得到生活的啓示。

教學步驟:

1.熟讀文章的情節之後,用自己的話複述驢是如何喪失自己的優勢,而虎是如何對驢步步進逼的。(也可設計簡要的示意圖,概括此情節)

2.你能從驢和虎的各自表現及其命運中,得出哪些道理?試從以下三個角度思考:

①從虎的角度來思考。

②從驢的角度來思考。

③還可以從虎對待驢的過程、結局,他們彼此的關係、態度等角度來思考。(鼓勵發言,言之有理即可)

參考:

虎的角度:對於任何事物,不應被表面現象迷惑,只要弄清其本質,認真對待,就一定能戰勝它。

驢的角度:以黔驢的可悲下場,諷刺那些毫無自知之明而自招禍患的人。

其他角度:諸如要堅持,不放棄;要知己知彼;不要虛榮和賣弄;要正確地估計對手等。

黔之驢教案12

創意說明:文中塑造了“驢"和“虎"兩個對比的形象,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從對具體的語句解釋、語句分析中引出對形象的理解,弄清兩者在文中的關係,以及對錶達中心的作用,從而爲多角度理解寓意做好準備。

教學步驟:

抓住具體的詞句來理解形象。

1.學習第1段,思考:

①“蔽"可見虎的什麼心理?“蔽而不逃"又可見什麼?

明確:a畏懼心理,視之爲龐然大物;b以爲神;c因不識而害怕;d雖怕卻不甘心,不逃而“窺”;e虎以“窺"來摸對方底細;f爲下面情節發展作鋪墊。

②“近之"怎麼理解?爲什麼要“近之"?

明確:a“近"作動詞解;b揭示虎要認識對方的決心;c“稍"和“然"照應,說明“近"的程度,虎還在探求階段,故而謹慎。

③本段寫虎的心理活動扣住了哪一個字?文中表現在哪些字詞上?

明確:這一節寫虎的心理活動扣一“怕"字,但又有起伏變化。

2.學習第2段。思考:

①對於虎的細心觀察,驢的迴應是什麼?面對驢的迴應,虎又如何表現?

明確:從三個角度來看驢、虎的相互反應:a.驢“鳴",虎“駭"和“遁";b.從“以爲神"到“以爲且噬己也",虎對敵手的認識並無實質性進展;c.但它放棄了沒有呢?引出下文。

②“然"的作用是什麼?“益習"“近出"“終不敢搏",是對虎的什麼描寫?作用是什麼?明確:“然",錶轉折;“往來視之",仍然堅持觀察,且細心而頻繁;“覺"和前面的兩個“以爲"一脈相成,是懷疑的開始,因而也標誌着情節的轉折。後面那些則是虎的心理和動作(理解“益"“習"的一字多義)。表現虎在心理上習慣、行動上更大膽,同時又不貿然行事的思想。煞費苦心只爲最後一吃,虎的形象也逐漸清晰。

③虎是怎樣取得了對驢的徹底認識並終於消除了顧慮呢?明確:“跳踉大ぁ保以一縱一吼震懾對方;“斷其喉",擊其要害,機警而精明;“盡其肉",大嚼大吃,徹底享用。這一切,對虎是多麼酣暢,對驢又是多麼可悲啊!

④對驢的正面描寫有幾次,分別是什麼?以此表現了它的什麼特點?明確:驢正面出場兩次,一次是“一鳴",一次是“不勝怒,蹄之",表現了驢在別人暗算面前的麻木和乖乖進入圈套的愚蠢。

黔之驢教案13

一、考綱要求:

考查要點可細化爲5個考點:

(1)朗讀節奏的劃分

劃分朗讀節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義,再按意義劃分。一般主語謂語要分開,較長的修飾限制語要劃開。如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主語+謂語+賓語),又如今齊地/方千里等。

(2)解釋實詞的含義,區別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以課下注釋中的單個詞爲主,多注意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等。

如果有本義和句中義的,儘量答全,尤其不能丟掉句中意思,即這裏指的內容。

區別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以選擇題形式出現。

(3)文言句子的翻譯

從內容上看,易考關鍵語句的翻譯;

從古漢語角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譯;

從來源看,大多來源於課下注釋。

一般要用直譯法。直譯譯不通時再輔以意譯法。翻譯時注意運用留、補、刪、換、調的方法。考試時按語言點給分,所以翻譯句子時要字字落實。

(4)文章內容要點的歸納、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這些題一般不是自由發揮題,儘量按照新教參,加以整理。

牢牢記住每段的段意,每課的中心,注意每課的課後題。

(5 )文章內容、語言、人物、寫法等方面的欣賞與評價

要求考生對文章的某一點談看法,寫出自己的觀點。

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觀點等某一方面發表自己的看法。

從能力角度上說,是考鑑賞評價和發散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

二、點擊中考

1、20xx湖北省隨州市。閱讀《黔之驢》,完成8~11題。(10分)

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1)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異:

(2)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去:

9.下列句子中加點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虎見之,龐然大物也 B.驢不勝怒,蹄之

C.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D.蔽林間窺之

10.翻譯下列句子。(2分)

技止此耳!譯文:

11.請用一個成語概括這篇寓言的內容,並談談你從這篇寓言中得到的啓示。(4分)

成語:

啓示:

(一)8.(1)異,特殊、特別。只要是特殊的近義詞即可,1分。(2)去,離開。 1分。 9. C,2 分。 10.本領不過這樣罷了。意思接近即可,2分。11.成語:黔驢技窮或黔驢之技,2分。 啓示:示例①:貌似強大的東西並不可怕,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定能戰勝它。示例②:沒有真才實學,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 評分標準:只要符合寓言內容,言之成理即可,2分。

2、(20xx年福建省寧德市)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題。(17分)

【甲】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爲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爲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衝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乙】明萬曆年間,宮中有鼠,大與貓等,爲害甚劇。遍求民間佳貓捕制之,輒被啖食。適異國來貢獅貓,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闔①其扉,潛窺之。貓蹲良久,鼠逡巡②自穴中出,見貓,怒奔欲食之。貓避登几上,鼠亦登,貓躍下。如此往復,不啻百次。衆鹹謂貓怯,以爲無能爲者也。既而鼠跳擲漸遲,碩腹似喘,蹲地上少休。貓即疾下,爪掬頂毛,口齕首領,輾轉爭持,貓聲嗚嗚,鼠聲啾啾。啓扉急視,見鼠首已嚼碎矣。然後知貓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註釋】①闔:關閉。②逡巡:因顧忌而行動遲緩的樣子。

9.解釋下面句中的加點詞。(4分)

(1)虎大駭,遠遁 遁: (2)驢不勝怒,蹄之 蹄:

(3)適異國來貢獅貓 適: (4)啓扉急視 啓:

10.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譯文:

(2)然後知貓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譯文:

11.填空。(6分)

(1)【甲】文中老虎對驢的認識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過程:從 到覺無異能者,最後認爲 。【乙】文中 , 這句話可見鼠害之重。(用文段中的原句填空,4分)

(2)甲乙兩文都沒寫了動物鬥爭的過程,但描寫的方法不盡相同:【甲】文側重對虎的 描寫;【乙】文側重對貓的 描寫。

12.從驢或貓的身上你得到了說明啓示?(3分)

(一)9.(1)逃跑(2)用蹄子踢(3)恰好、恰巧(4)打開10.(1)有人喜歡多事的人用船將驢卻到黔這個地方。(2)這樣以後,才明白貓躲避老鼠不是因爲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疲憊。11.(1)甲文:以爲神 技止此耳乙文:大與貓等,爲害甚劇。(2)心理 動作

12.從驢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生活中我們不要輕易暴露自己的弱點。示例2:人有真才實學,纔不至於使自己陷入困境。從貓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示例2:面對強敵,我們應該要講究策略,智取對手。

黔之驢教案14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並瞭解文章的大意。

2、說說本文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講一則笑話。笑話中的雞媽媽通過自己的聰明戰勝了貓,保護了自己的孩子。現在有這樣一頭驢,它要比雞媽媽的體形龐大得多,可是卻沒有雞媽媽那麼聰明,它的結局怎麼樣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瞧瞧。(板書課題)

二、出示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並瞭解文章的大意。

2、說說本文的寓意。

三、目標的實施:

1、範讀課文,讓學生注意不會讀的字的讀音。

2、自由朗讀。

3、齊讀。

4、自由朗讀課文,弄懂文章的大意。(前後左右四同學一組,共同完成。)

5、檢測。

6、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虎剛剛見到驢時,表現怎樣?

(2)虎發現驢有幾樣本領?它爲什麼敢接近驢呢??

(3)驢的結局如何?

(4)你如何來評價驢和老虎?

(5)你覺得本文有什麼寓意?

學生讀並且思考討論。

評價

7、提問:本文給你什麼樣的啓示?(思考幾分鐘?)

8、老虎在吃了驢這個龐大的動物之後,它的名聲大震,不多久,它便成爲了百獸之王。可是,它逐漸地驕傲起來了,根本不把其他的動物放在眼裏,而且到處欺負弱小的動物。動物們敢怒不敢言……就在這時,又有一位好事者運來來了一頭驢,這頭驢從其他動物的嘴裏得知了前一頭驢的遭遇後,它決定爲他們驢子家族洗刷恥辱。大家想知道結果怎麼樣嗎?那好,請大家發揮你們的想象,用你們的聰明才智來將這個故事繼續講下去吧!(分組)

四、 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黔之驢,從而我們應該明白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習好本領,如果光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的話,那我們也就只會像那頭驢一樣。如果我們能夠學好本領,遇到事情多動腦筋,相信再大的困難我們都能夠克服。老師祝願大家能夠好好學習,打好基礎,爲有一個美好的明天的努力奮鬥。

複習資料

一、字句解釋

1、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關鍵字:船:用船。載:運載。以:相當於“而”,這裏表修飾。入:進入。

句譯:黔這個地方本沒有驢,有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運載了一頭驢進入黔。

2、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

關鍵字:至:到。之:代詞,指驢。

句譯:運到後卻沒什麼用處,就把它放到山下。

3、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爲神,蔽林間窺之。

關鍵字:之:代詞,它,指驢。龐然:巨大的樣子。以爲:認爲或把……當作。爲:當作。蔽:隱藏。窺:偷看。之:代詞,指驢。

句譯:一隻老虎看見了它,覺得它是個巨大的傢伙,認爲它是神(把它當作神),便隱藏在樹林間偷看它。

4、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關鍵字:稍:漸漸地。出:出來。

句譯:老虎漸漸地走出來靠近它,小心謹慎地觀察它,不知道它是個什麼東西。

5、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爲且噬己也,甚恐。

關鍵字:駭:害怕。遠:距離遠。以爲:認爲。遁:逃。且:將要。噬:咬。

句譯:有一天,驢叫了一聲,老虎非常害怕,便遠遠地逃開,認爲它將要咬自己,非常恐懼。

6、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關鍵字:然:然而。之:代詞,它,指驢。異:特殊的,與衆不同的。能:才能,本領。者:……的樣子。

句譯:然而老虎來來回回地觀察它,覺得它沒有什麼特別的本領。

7、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

關鍵字:益:漸漸地。習:熟悉。其:它(指驢)的。出:出現。搏:撲、抓,這裏可引申爲進攻。

句譯:老虎漸漸地熟悉了它的叫聲,又走近它,在它身前身後出現,但始終不敢向它進攻。

8、稍近,益狎,蕩倚衝冒,驢不勝怒,蹄之。

關鍵字:稍:漸漸地。益:更加。狎:態度親近而不莊重。蕩,碰撞。倚,倚靠。衝,衝撞。冒,冒犯。蕩倚衝冒:形容虎對驢輕侮戲弄的樣子。勝:能承受。蹄:名詞作動詞,踢。之:代詞指虎。

句譯:老虎漸漸靠近驢,態度更加狎暱,碰撞,倚靠,衝撞,冒犯,隨便地輕侮戲弄它。驢非常憤怒(忍受不住憤怒情緒),就踢了老虎。

9、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

關鍵字:因:於是。計:盤算,謀劃。之:代詞,指這件事。止:只是,僅僅。耳:句末語氣詞,相當於“罷了”。

句譯:老虎於是高興起來,心裏盤算着這件事說:“這傢伙的本領只不過如此罷了!”

10、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關鍵字:因:於是。盡:(吃)完。乃:才。去:離開。

句譯:於是老虎跳躍起來大聲吼叫,咬斷了驢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才離開。

二、內容理解

1、 本文爲寓言故事。選自《柳河東集》。作者是唐朝的柳宗元。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二人並稱韓柳。

2(1)全文兩段的段意:

第一段:老虎初見驢,小心謹慎地進行觀察。

第二段:老虎對驢進一步觀察並試探,終於認清驢本領不過如此,最終吃掉了驢。

全文按老虎畏驢——識驢(識驢——戲驢)——食驢的順序寫來,其中老虎對驢的認識過程:

先是觀察(謹慎遠觀——靠近細察),再是試探(小心試探——故意戲弄),最終認清了驢的本領不過如此。

(2)“人物”形象:

老虎:大膽有心計。

驢:貌似強大,實則愚蠢無能。

3、中心歸納:通過虛有其表的驢最終被老虎吃掉的故事,諷刺了(當時統治集團中)那些(官高位顯)外強中乾、虛有其表、淺薄無能的人,同時也啓示人們,要善於認清貌似強大的敵人的本質,要敢於、善於與他們作鬥爭。

4、成語:

(1)黔驢技窮:比喻僅有的一點伎倆也用完了。

(2)黔驢之技:比喻虛有其表,本領有限。

注:二者都爲貶義

教學反思

慄珍妮老師執教的《黔之驢》體現了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的成功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注重基礎知識,體現合作學習。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所以我讓學生在朗讀、自由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結合註釋看課文,自己試譯課文,使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在試譯課文的過程中,體現了學生自主性學習。若有不懂的字詞句子,小組討論,學生之間共同合作解決,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解決,體現了學生合作性學習,和師生的互動,改變了以往教師爲主學生爲輔的教學模式。

第二,注重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辨正地去認識問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凸顯。這節課主要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品味寓意,進而來把握寓意。學生分別從老虎的角度、驢的角度、其它角度品味寓意。比如從老虎的角度談給我們的啓示是:做事要謹慎,要知已知彼。從驢的角度談,根據課文中驢“一鳴”“啼之”,從而給我們的啓示是掌握真本領、真才幹的重要。通過學生討論,使學生掌握本文寓意,從而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啓發和教育。

當然,在這節課中也存在一些的不足之處:文言文應該熟讀、多讀,而這節課給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教師要學會調動學生情緒,想方設法激發學生興趣,儘量做到聲情並茂,還應加強對學生激勵性評價語言的使用。

黔之驢教案15

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有關文言字詞的用法,能口譯全文。

2、分析驢、虎兩個寓言形象的特點,學習細緻逼真的心理、動作描寫。

3、引導學生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學重難點:

掌握本文有關文言字詞的用法,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老虎的心理、動作描寫來分析老虎認識驢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常會遇到一些成語,他們中有不少就來源於我國古代寓言故事。成語“黔律計窮”就是一例,他來源於我國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驢》,提到寓言,我們應該比較熟悉了,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寓言的特點?(語言是一種文學體材,它往往用一個饒有趣味的故事來闡明深刻的道理。)

二、 介紹作家作品

三、 整體感知課文

1、點名學生試讀

2、正音

黔(qián) 好事者(hào) 窺(kuī) 憖憖然(yìn) 駭(hài) 遁(dùn) 噬(shì) 搏(bó) 狎(xiá) 跳踉(liáng) 口闞(hǎn)

3、全班齊讀

四、 疏通字詞

1、置疑

2、字詞訓練

五、 朗讀課文並複述大意

六、 課文分析

1、課文對驢進行了那些描寫?

2、是分析驢的形象特點?

3、課文對虎進行了那些描寫?

4、由這些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可看出老虎認識驢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表現了老虎怎樣的性格?食驢的動作有表現了老虎怎樣的性格?

5、 理解本文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