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城》劉禹錫

《臺城》以陳後主的奢華侈靡,總結了一代興亡的教訓。下面來賞析下!

臺城

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註釋】

臺城:六朝時期的皇城,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雞鳴山北。

六代:指建都在金陵的吳、東晉、宋、齊、樑、陳這六個相繼的朝代。

結綺(qí):陳後主(叔寶)建造的一座窮極奢華的樓閣。

臨春:陳後主(叔寶)建造的一座窮極奢華的樓閣。

萬戶千門:指宏偉豪華的結綺、臨春兩座樓。

後庭花:陳後主所作的歌曲《玉樹後庭花》。《隋書·五行志》載:“禎明初,後主作新歌,辭甚哀怨,令後宮美人習而歌之。其辭曰:‘玉樹後庭花,花開不復久。’時人以爲歌讖(chèn),此其不久兆也。”(公元587年,陳後主作個新歌,歌辭非常哀怨,他命令宮中的美女排練演出。那個歌辭說:“後院的玉樹開了花,剛開不久就凋落了。”當時人以爲這是個預兆興亡的歌讖,這是他不久就要亡國的預兆。)

【白話譯文

六朝皇城一朝比一朝豪華,陳後主的結綺臨春最豪奢。

千門萬戶的樓閣成了野草,只因爲一曲《玉樹後庭花》。

【創作背景】

臺城是六朝的宮城,也是一時繁華的六朝金粉所在地——金陵(今江蘇南京)。六朝一代比一代奢華侈靡,奢華的生活,淫靡的享樂消磨了六朝帝王的進取之心。他們在這金迷紙醉、燈紅酒綠的銷金之地享盡了世間一切富貴榮華,但也耗空了國力民財與雄心意志,而陳後主則爲奢華侈靡之尤。終以隋朝大軍攻取了南朝最後一個偏安的朝廷——陳朝國都金陵而結束了六朝浮豔。南朝的最後一名皇帝在他自譜的新曲《玉樹後庭花》的歌舞聲中做了亡國之君。劉禹錫以巧妙的方式表達了他複雜的情懷,其中既有懷古傷今之情,亦有以古勸今之意。

此詩似寫於寶曆年間,詩人離和州遊建康之時,當時詩人已經年過半百,經歷過兩次貶謫,歷盡宦海浮沉,寫下金陵五題組詩,《臺城》就是其中一首。

在大唐帝國如日落西斜時,統治集團內部黨爭、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等問題折騰着這個經歷過致命打擊而元氣大傷的王朝。所以,詩人在這多事之秋寫下了這首詩,以六朝的滅亡,繁華景象的轉瞬即逝,抒發回顧歷史的感傷情懷,並且表達了詩人在國勢衰微之際對於高層統治者的諷諫之意。

【賞析】

這是一首詠歎調史詩。臺城,是東吳、東晉、宋、齊、樑、陳六朝建都的地方。

六朝皇帝, 多以奢侈荒淫著稱, 陳朝末代的那位陳後主尤甚。他在豪華的臺城裏, 營造了結綺、臨春、望仙三座高達數十丈的樓閣的典型建築來形容陳後主這位亡國之君的揮霍無度。在這些富麗堂皇、燃盡民脂民膏的輝煌建築羣中,陳後主竟日倚紅偎翠, 尋歡作樂, 不理朝政;還自譜新曲《玉樹後庭花》, 填上淫詞, 讓數以千計的美女邊歌邊舞, 徵歌逐色, 不辨晝夜。可怎料笙歌未徹, 隋兵已迫都門, 樓上紅燈,樓下戰火, 連成一片。金粉南朝就在這靡靡之音中壽終正寢了。劉禹錫的這首懷古詩, 以古都金陵的核心— 臺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爲題, 寄託了弔古傷今的無限感慨。

首句總寫臺城, 綜言六代,是一幅鳥瞰圖。“六代競豪華” , 乍看只是敘事, 但前面冠以“ 臺城” , 便立刻使人聯想到

當年金陵王氣, 今日斷瓦頹垣,這就有了形象。“豪華” 之前,着一“ 競” 字, 直貫六朝三百多樓, 而議論融化在形象了。這兩座高樓, 雖然只是靜止的形象, 但詩句卻能引起讀者對樓臺中人和事的聯翩浮想。似見簾幕重重之內,香霧縹緲之中, 舞影翩翩, 豔歌陣陣, 陳後主與妖姬冶女們正在縱情作樂。詩的容量就因“ 結綺臨春” 引發的聯想而更加擴展了。

次句在畫面上突出了結綺、臨春兩座凌空高樓。“ 事最奢” 是承上“ 豪華”而發的.議論, “ 最” 字接“ 競” 字, 其“ 奢” 爲六朝之“ 最”可說登峯造極, 那麼陳後主的下場如何是不難想象了。這一句看起來寫兩座高而是把議論和具體形象結合在一起, 喚起人們豐富的聯想。讓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接目搖心的具體形象, 使詩句具有無限情韻, 意蘊豐沛, 發人深思, 引人遐想。這樣我們毫不感到是在聽詩人枯燥地譏評古人古事, 只感到在讀詩中得到一種美的享受。

讓讀者在具體形象的濡染下接受某種啓示, 是《臺城》詩的一大特色, 也是劉禹錫懷古詩的個性品格。

第三句記樓臺今昔。眼前野草叢生, 滿目瘡皮, 這與當年“ 萬戶千門” 的繁華景象形成多麼強烈的對比。一個“ 成” 字給人以轉瞬即逝之感。數百年前的盛景, 似乎一下子就變成了野草棒棒, 其中極富深意。彷彿置身於慘碧悽迷的瓦礫堆中,當年粉黛青娥, 依稀可見; 今日累累白骨, 休目驚心。

從六朝故舊到詩人所面對的往昔遺址,幾百年的歷史更迭,風煙變幻,滄桑與負重集千鈞於一發。詩人的悲愴傳達給了讀者,成爲千萬人的悲愴。當日的“萬戶千門”早已不復存在。詩人是在遺址面前演發出了對往昔的憧憬和想象,他想象到這今日生滿野草的荒涼曠野也曾是六朝繁華的一部分。以實景引出虛事,以虛像來反襯實際景物的荒涼。“千門萬戶成野草”的前四字,與“結綺臨春事最奢”緊緊地銜接在一起,後三字寫出了結綺、臨春兩座樓的變化。這句本身用“千門萬戶”和“野草”作比照,把陳朝的滅亡和臺城的今昔寫得一清二楚。

結句論述陳後主失國因由,詩人改用聽覺形象來表達, 在“ 千門萬戶成野草” 的淒涼情景中, 彷彿隱約可聞《玉樹後庭花》的樂曲在空際迴盪。這歌聲使人聯想到當年翠袖紅氈, 輕歌曼舞的場面, 不禁使人對這一幕幕歷史悲劇發出深沉的感啃。“一曲後庭花”交代了結綺、臨春之所以成了野草的原因,總結了陳朝亡國的教訓,抨擊了陳後主的荒淫。

懷古詩往往是要抒發議論的, 但這首詩不作抽象的議論,年曆史及先後登基的近四十位帝王。“ 競” 當然不是直觀形象, 但用它來點化“ 豪華” , 使之化成了無數幅爭奇鬥巧、富麗堂皇的六代皇宮圖, 它比單幅圖畫提供的形象更爲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