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彈琴》賞析訓練

《彈琴》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作品。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分享了劉長卿《彈琴》的閱讀練習,以幫助同學們鞏固。

劉長卿《彈琴》賞析訓練

  彈琴

  作者:劉長卿

  冷冷七絃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彈琴》閱讀訓練

1.結合詩句說說你是如何理解“靜聽”二字的?

2.琴爲心聲,細讀此詩,你能讀出詩人怎樣的心聲?

參考答案

1.答:描寫了彈琴者入神的神態,從側面烘托出琴聲的超妙

2.答:曲高和寡 知音難覓 懷才不遇借聽彈琴聲,感嘆世風日下,不彈古調,自己的愛好不合時宜,抒發了使人感到曲高和寡,知音難覓的寂寞心情。

賞析

此詩題一作“彈琴”,《劉隨州集》與《全唐詩》均爲“聽彈琴”。從詩中“靜聽”二字細味,題目以有“聽”字爲妥。

琴是中國古代傳統民族樂器,由七條弦組成,所以首句以“七絃”作琴的代稱,意象也更具體。“泠泠”形容琴聲的清越,逗起“松風寒”三字。“松風寒”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的悽清,極爲形象,引導讀者進入音樂的境界。“靜聽”二字描摹出聽琴者入神的情態,可見琴聲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聲,常能喚起聽者水流石上、風來松下的幽清肅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風入松》的調名,一語雙關,用意甚妙。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音樂的境界,後兩句則是議論性抒情,牽涉到當時音樂變革的背景。漢魏六朝南方清樂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樂發生變革,“燕樂”成爲一代新聲,樂器則以西域傳入的琵琶爲主。“琵琶起舞換新聲”的同時,公衆的欣賞趣味也變了。受人歡迎的是能表達世俗歡快心聲的新樂。穆如松風的琴聲雖美,畢竟成了“古調”,已經沒有幾個人能懷着高雅情致來欣賞,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獨感。“雖”字轉折,從對琴聲的讚美進入對時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彈”的“多”字,更反襯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謂今人好趨時尚不彈古調,意在表現作者的不合時宜,是很對的`。劉長卿清才冠世,一生兩遭遷斥,有一肚皮不合時宜和一種與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調。他的集中有《幽琴》(《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之一)詩曰:“月色滿軒白,琴聲宜夜闌。飀飀青絲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向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其中四句就是這首聽琴絕句。“所貴知音難”也正是詩的題旨之所在。“作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詩詠聽琴,只不過藉此寄託一種孤芳自賞的情操罷了。

作者簡介:

劉長卿,唐代詩人,字文房,河間(今屬河北)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進士,曾任長州縣尉,因事下獄,兩遭貶謫,量移睦州司馬,官終隨州刺史。。詩多寫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離亂之作,善於描繪自然景物,以五七言近體爲主,尤長於五言,稱爲“五言長城”。有《劉隨州詩集》。

【註釋】

①泠泠:洋溢貌。 ②七絃:古琴有七條弦,故稱七絃琴。 ③松風寒:松風,琴曲名,指《風入松》曲。寒:悽清的意思。

【翻譯】

七絃琴上彈奏出清幽的琴聲,靜靜地聽就像寒風吹入松林那樣悽清。雖然我十分喜愛古老的曲調,但現在的人彈奏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