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師說》學案

《師說》是韓愈作於唐貞元十八年,是一篇說明教師的重要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擇師的原則的論說文,提供了 《師說》學案,希望對同學們有幫助!

韓愈《師說》學案

學習要點

1.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重點語句解析

一、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解析:判斷句。這句話的意思是:老師,是依靠他們傳道授業解惑的人。古漢語的判斷句一般不用判斷詞,而在主語後面用助詞“者”字,以表示提頓(待解釋),在句末用助詞“也”字,以表示肯定的語氣,組成“A者,B也”的常用格式。如“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記》)

謂語是“所以”和“傳道”、“受業”、“解惑”三個動賓詞組組成的名詞性結構,即“所”字結構。“所以”在這裏表示跟行爲有關的人。“以”當用講,“所以傳道受業解惑”可以譯作“(是)用來傳授道理、講解學業、解答疑惑的人”。“所以”的這種用法又如:“此殆天所以資將軍。”(《隆中對》;“以”當“用”講,“所以”即“用來……的地方”。)“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以”當“因”講,“所以”即“……的原因”。)“所”字結構之所以是名詞性的,是因爲它以定語的身分代替了中心詞。在這裏,中心詞省略了;若要補出來,可用“者”來代替(參看本篇第六句的說明)。

二、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解析:課本的註釋是:“哪管他們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晚呢?”庸,豈、哪。知,識別。年,這裏指生年。之,結構助詞,無實在意義。這個註釋雖然把意思說清楚了,由於是近於意譯,結構關係未能體現出來。這是一個單句,動詞“知”的主語“吾”承前省略了,“知”的賓語是個帶“之”字的主謂結構,“之”的作用在於取消這個主謂結構的獨立性,使它成爲句子的一個成分,即作“知”賓語。“於吾”作“生”的補語;“於”作“比”講,介紹比較的對象。這句話按結構可以譯作:〔我〕哪裏追究他們的生年比我先出生還是後出生呢?

象這樣的句子,中學生是比較難於理解的。要使學生真正理解它的意思,單照課本註釋串講一下顯然不夠,最好是通過句法分析,即通過成分劃分來弄清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方能事半功倍。至於介詞“於”字作“比”講,介紹比較對象的句子,可以舉過去已學過的如“苛政猛於虎也”(《捕蛇者說》)來加深印象,本課後面還有“是故師不必賢於弟子”,可以進一步鞏固。

古漢語中放在句首的“夫”(讀fú)字,本爲指示代詞,指緊接着提到的事情,作“那”、“那個”講,不過指示性很輕,可以看作發語詞。如“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睢不辱命》)

三、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解析:判斷句。主語和謂語都由“所“字結構來充當,兩者的不同僅在“道“字和“師“字的一字之差。

“所”字是結構助詞,它的作用是放在動詞(或主謂結構中動詞)的前面,表示這個動詞(或主謂結構)是作定語,用來修飾那個中心詞的。如“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廉頗藺相如列傳》)“所共傳”是定語,修飾中心詞“寶”。如果中心詞省略了,原來作定語的“所動”結構就起了以偏代全的作用,相當於一個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一般把它叫做“所”字結構。如“所當無不披靡。”(《馮婉貞》)“所當”指所抵擋之敵人。“所”字結構既然相當於名詞,因此,它的前面還可以帶上定語,成爲“名+之+所動”式,本句就是。“所存”等於“所存之處”。“道”是“所存”的定語,“之”字表示這種關係。但譯成白話,這個“之”字可以不譯出來。“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按結構可以譯爲:道理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意思是:道在什麼地方,老師也在什麼地方;或什麼地方有道,什麼地方就有老師。相同的句法如“日知其所亡。”(《樂羊子妻》)“此餘之所得也。”(《遊褒禪山記》)第一句裏,“其”表示領屬關係,相當於“彼之”即“他(們)的”,或“名詞+之”。“所亡”(“亡”同“無”)指代“所無之事”,即所不知道的東西。第二句裏,“餘”是“所得”的定語。“所得”即所得之理。

四、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解析:“師道之不傳”是主語,謂語是“久”字,這個“久”字本是“傳”的狀語,“師道久不傳矣”,今爲突出“久”的意思,而將它移到謂語的位置上,藉以加強“久”字的分量。句末語氣助詞“矣”字表示對上述現象的肯定,可以講作“了”;句中語氣助詞“也”字放在主語後面,作用是略作停頓,以緩宕語氣,可以講作“啊”。前面說過,“之”是結構助詞,置於主語謂語之間,作用是取消這個主謂結構的獨立性(只作句子的一個成分),因而也就表示了未完的語氣。這樣用的“之”字,一般可以不譯出。下面是帶“之”字的主謂詞組作句子成分的例子:“兩狼之並驅如故。”(《狼》;作主語。)“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作賓語。)“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全句的主語是“欲人之無惑”,“人之無惑”作“欲”的賓語。)

五、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解析:對比關係二重複句,第二層都是轉折關係先分析分號前的這一部分(分號後的這一部分結構相同)。“古之聖人”是主語,“其出人也遠矣”是謂語。這謂語本身也是個主謂結構,“其出人也”是主語,“遠矣”是謂語。“其出人也”的本身又是個主謂結構,“其”(等於“彼之”)是主語,“出人也”是謂語。——這個句子,結構上包孕了三個主謂結構,一層套一層;三個主謂結構分別處在三個層次之中,不在一個平面上,這是值得注意的。

“其出人也遠矣”的“其”指“古之聖人”。這裏爲什麼不直接說“古之聖人之出人也遠矣”,而要採取現在的形式,把“古之聖人”提到句子頭上,然後用“其”字復指一下呢?這是因爲下一分句“猶且從師而問焉”也要以“古之聖人”爲主語,採取現在的形式,讓“古之聖人”一開始就處在主語的位置上,既可避免重複“古之聖人”,又可以使得“古之聖人”地位突出,並跟“今之衆人”進行對比。

“其出人也遠矣”,結構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相同,可參看那一句的說明。這個分句原是從“古之聖人遠出人矣”轉換來的,爲了強調“遠”的語意,就把它從狀語的位置挪到謂語上(謂語提供新的信息),同時通過“其”字,把“古之聖人出人”改爲“其出人也”(等於“彼之出人也”,是一個以“出人”爲中心的偏正詞組,作主語)。經過這一番改造,句子表達的重點就分別突出來了。“出人”是“出於人”的省略,意思是“高出於衆人”。成語有“出類拔萃”。下句的“下聖人”是“下於聖人”的省略,意思是低於聖人,比聖人低。

“恥學於師”,“恥”是動詞,這裏是意動用法,以“學於師”爲賓語,意思是以學於師爲恥,把向老師學習當作可恥的事。讀的時候,“學於師”最好連續:恥——學於師。

這個句子的另一種分析法是:把“古之聖人”看作“其”的同位,即“其”復指“古之聖人”,“古之聖人”和“其”同位作主語。

六、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

解析:單句。“聖人之所以爲聖”是個名詞性詞組。“所以”的作用,前面已經說明,“所”同介詞“以”結合後再同動詞或動賓詞組組成“所以動”結構,用來表示行爲產生的原因、處所,相關的對象或行爲,賴以實現的手段、方法等。如“聖人之所以爲聖”,意思是“聖人之所以成爲聖人的原因”。這裏,“所以動”所修飾的中心詞“原因”,原來是介詞“以”的賓語。介詞照例要帶個賓語,這裏“以”後沒有出現賓語,就是因爲這個賓語已經轉爲“所以動”修飾的中心詞了。有時中心詞不直接出現,一般用“者”字來代;若連“者”字也省了,我們就得按意思加以補足才明白。如“聖人之所以爲聖”,這裏,根據“以”當“因”講,應補出中心詞“原因”。“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輸》)這裏,根據“以”當“用”講,補出中心詞“辦法”;“所以距子”,即用來抵擋你的辦法。“愚人之所以爲愚”結構相同。

“其皆出於此乎”,“其”是副詞,表示測度的語氣,作“大概”講。“其”字作爲語氣副詞,可以表示多種語氣,完全由句子而定。如“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岳陽樓記》;“其”表測度,可以講作“大概”。)“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唐睢不辱使命》;“其”表命令,比較委婉,可以譯“可”、“應該”。)“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其”表示反問,相當於現在的“可”、“又”。)“其孰能譏之乎?”(《遊褒禪山記》;“其”表示反詰,可作“難道”講。)

七、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解析:這一句,問題出在“其智”的“其”字上。有的課本註釋爲“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有的課本註釋爲“君子”,似乎都可以。課本乾脆只注“君子不齒”和一個“乃”字,大概也正是這個原因。

我們認爲“其”作“君子+之”講爲妥,理由是:(一)作者無疑是站在“君子”的立場說話的,“反不能及”纔是他認爲“可怪”,這裏“反”和“不能”分明是針對“君子”說的。如果一定要把“其”作爲“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之”,那麼,解釋這一句時“乃”字之前仍須補上“君子”,意思才能明確,這豈不是故意多繞彎路!關於作者立場的表現,下邊引一例,可能對我們有所啓發:“設規矩,陳繩墨,使備用,君子不如工人。”(《荀子儒效》)說“君子不如工人”不說“工人勝於君子”,這是因爲荀子也自命爲“君子”呀!(二)“巫醫、樂師、百工之人”,雖在語法上是主語,在邏輯上是“君子不齒”的賓語。“其”承“君子”而言君子之智,從邏輯思路上看較順,從句法上看離所代者則較近。

最後說說“巫”和“醫”之間要不要用頓號的問題。在唐代,“巫”和“醫”應該已有區別,但民間是不是分得那麼清楚就難說了。韓愈當然是個熟讀《論語》的人,“巫醫”兩字,會不會正是沿用《子路篇》中的“巫醫”呢?(“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我們認爲很可能。要知道,那個“巫醫”是個雙音詞,實際上指的是醫生。再從“樂師”“百工”來看,“巫醫”也以不作兩個詞看爲宜。(“百工”是一種總名稱,《考工記,總敘》:“國有六職,百工居其一焉。”“百工”作爲一個名詞,猶如“百姓”“百戲”。)

八、術業有專攻

解析:什麼是“術”和“業”?作者認爲這兩者是區別於“道”的,所以一則說“先後”,另一則說“專攻”。“術”是方法,包括技能、技巧。《史記李斯列傳》:“(李斯)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帝王之術,指統治國家之法)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吾問養樹,得養人之術。”(養人之術,指治民之法)韓愈是看不起“術”的。他在《送孟東野序》中認爲孟軻等人是“以道鳴也”,而孫子、張儀、蘇秦等人是“以其術鳴”。因此,“術”在本文應理解爲技術、專業才能。“業”是學業,主要指書本知識的學問,也就是“受(授)業”的'“業”。本文中“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說明“書”(書本知識)和“句讀”知識正屬於“業”的範圍。當然,“業”的具體內容不是別的,正是作者在《進學解》中借一個太學生之口說出的“文藝之文”“百家之編”之類的東西。

本文論證方法

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爲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係。在這一段中,作者選用三組事例進行對比論證:先是古之聖人與今之衆人的縱向對比,接着是自身對子和對己在句讀和解惑方面的對比,最後是士大夫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橫向對比。三個方面的例子,比較全面地論證了從師的兩種態度——一種是不恥相師,一種是恥學於師。通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觀點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本文語言特點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反饋練習

一、基礎知識

l.下列劃橫線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A.郯子(tán) 六藝經傳(zuàn) 貽(yí)

B.句讀(dòu) 萇弘(cháng) 聃(rán)

C.阿諛(yú) 授之書(sòu) 蟠(fán)

D.或不焉(fǒu) 諂媚(chǎn) 嗟乎(jiē)

2.對下列句子中劃橫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師說》以貽之 貽:贈送

B.不恥相師 師:老師

C.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道:風尚

D.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聞:懂得

3.下列各句中劃橫線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古之學者必有師 B.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C.吾從而師之 D.師不必賢於弟子

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5.選出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項

A.聖人無常師 B.餘嘉其能行古道。

C.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D.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6.默寫。

(l)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如是而已。

(2)師者 。

(3)是故無貴無賤  。

二、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一)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剛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7.“嗟乎”一詞表示的語氣是

A.感慨 B.嘆息 C.悲哀 D.憤慨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9.下列各句中劃橫線的詞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中的“恥”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D.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10.在下列句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B.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C.李氏子蟠……不拘於時 D.古之人不餘欺也

11.“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師,只教給孩子書本並幫助他們朗讀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說的

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師,只教給孩子書本並幫助他們學習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說的傳

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

C.對那些只教給孩子書本並幫助他們學習其中的文句,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

師,我是無所謂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師,交給孩子書本並幫助他們朗讀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說的傳授

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

12.對這段文字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A.該段句式變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結合,奇偶互見;字裏行間飽含感情,讀來感心動耳。

B.作者連用三個對比,尖銳地批判了“今之衆人”“土大夫”“君子”恥於從師的不良

風氣。

C.三個對比,結語語氣一句比一句重,第一個對比的結語是疑問語氣,第二個對比的

結語是肯定、責備的語氣,第三個對比的結語是帶有諷刺意味的語氣,表達的感情更強烈。

D.這一段批判反面現象的目的僅在闡明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二)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書雲,欲相師。僕道不篤,業甚淺近,環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嘗好言論、爲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見取。僕自卜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爲人師爲衆人師且不敢況敢爲吾子師乎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爲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13.抄寫語段中畫線的句子併爲其加上標點符號。

14.解釋下列句中劃橫線的字詞

①僕道不篤

②人益不事師

③因抗顏而爲師

④輒譁笑之以爲狂人

⑤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

⑥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

15.翻譯下列句子

①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

譯: 。

②雖常好言論,爲文章,甚不自是也。

譯: 。

16.本語段主要運用了 的論證方法,論述了唐王朝 的社會現象。

參考答案

1.D 2.B 3.B 4.C 5.C 6.略 7.A 8.D 9.C 10.D 11.B 12.D

13.僕自卜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爲人師。爲衆人師且不敢,況敢爲吾子師乎?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爲人師。”

14.①專、深厚 ②從師 ③指態度嚴正不屈 ④就 ⑤對人表示親熱的稱呼 ⑥冒犯 學生

15.略

16.例證 師道衰落

韓愈《師說》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瞭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課時分配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並解題

初中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馬說》,《馬說》實際上是“說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說老師”,說“從師風尚”的文章,叫《師說》。

“說”是一種文體,偏重於議論,可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

二、作家作品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郎”。死後諡“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韓愈和柳宗元爲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提出了“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語言質樸,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優秀散文傳統、倡導古文運動,把當時的文體從矯揉造作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礎,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寫作背景

魏晉以來,門第制度十分嚴格,分爲高門和寒門,門第觀念嚴重破壞了從師學習的風氣。到唐代,魏晉以來形成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關於韓愈寫此文的背景,從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可見一斑。柳宗元說:“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敢於反抗流俗,倡言師道,勇氣可貴,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四、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看書下注釋,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義,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標記。

2.教師板書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讀(dòu) 諛(yú) 經傳(zhuàn)

郯(tán) 萇(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請學生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並注意斷句,聲調等。

五、分析課文

1.第1段

(1)補充註釋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學者,古今異義,今指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學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從而師之。

師,以……爲師,動詞的意動用法。

④吾師道也。

師,從師學習。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教師的職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④擇師的標準。

“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爲師。共3頁,當前第1頁123

⑤從師的原則。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3)學生當堂背誦第1自然段。

六、佈置作業

1.背誦第1段。

2.課後練習二、三、四。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課後練習二、三、四。

2.補充講解

(1)通假字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虛詞

①之:

古之學者 之,助詞,的。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之,助詞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之,取獨

句讀之不知 之,倒裝標誌

作《師說》以貽之 之,代詞

②其:

其爲惑也 其,代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稱代詞

其可怪也歟 其,副詞,表推測

於其身也 其,人稱代詞

(3)詞類活用

①恥學於師 (形→意動)

②吾從而師之 (動→意動)

③句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裝)

二、分析課文

1.第2段。

(1)請學生朗讀

(2)分析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在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明確:承上啓下。

②“師道”指什麼?

明確:“師道”是從師原則和風尚,指上文中所講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③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爲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爲了批評“恥學於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明確:

a.古之聖人

今之衆人

結論:“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

b.愛其子

於其身也

結論:“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結論:“師道之不復,可知興。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3)背誦

2.第3段

(1)學生朗讀。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

明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②總結:“聖人無常師”語出《論語子論》,包含着廣泛學習的意思。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人學習,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韓愈從“聖人無常師”出發,針對當時社會現實,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觀點,很有意義。

(3)背誦。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話明確表示了他的立場?

明確:“不拘於時”,表示他反對“恥學於師”的壞風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爲師的從師風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麼?

明確: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說明了寫作緣由。

(2)背誦。

三、本文寫作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衆人”等。

2.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論斷。(立)

3.對比論證。

四、佈置作業

背誦全文。

附:板書設計

師 說

韓愈

一、解題:說,一種文體。

二、韓愈及本文寫作背景

三、分析

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論據:

“古之聖人”與“今之衆人”。

“愛其子”與“於其身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

四、寫作特點

1.有破有立

2.對比論證

背景材料

一、韓愈抗顏而爲師

《師說》有一句話:“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就是說,韓愈在《師說》裏講的所謂“師”,不是指在學校裏教課的老師,而是指給“士大夫之族”,即社會上學業有成就的士人或學者做老師,或給做官的當老師。

韓愈生活在佛教極盛的時代。唐太宗就很佞佛,從他以下都在極力地扶持佛教。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皇帝佞佛的結果,首先是大大擡高了佛教的地位,在王公士庶中間,增加了對於佛的迷信。其次,佛教是一種外來的宗教思想,它主張“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靜寂滅者”。這和中國的傳統的儒家思想是針鋒相對、格格不入的。因而,迷信佛教的人愈多,恥笑談論所謂“聖人”之化的也就必然愈多。於是這就成了一種風氣。整個唐朝時候,反對給學業上有成就的士人、學者、當官的做老師,認爲有人敢於做這樣的老師,便是狂人。

在那樣的情況下,只有少數人敢於不管這種風氣,韓愈是其中的一個。

他不管這種風氣,不怕人家的恥笑,不顧世人的笑罵,敢於做這樣的老師,毅然以青年人的老師自命,擔負起教導他們的責任。他的好朋友柳宗元儘管自己不願擔任老師的名義,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卻讚揚了韓愈的做法:“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

韓愈爲了反對當時的那種風氣,批駁世人的那種恥笑,寫了《師說》。

二、古文運動

我國古典散文發展到唐代,出現了一次巨大變革。從陳子昂開始,經元結、韓愈、柳宗元直到杜牧、羅隱等許多人的努力,在前後二百多年間,改變了自東漢以來逐漸形成的駢體文對文壇的統治,實現了文體、文風和文學語言的解放,推動了散文創作的發展。這次文學變革,適應着時代政治大斗爭和思想鬥爭的需要,總結了自先秦以來我國散文長期發展的歷史經驗,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改革文體和革新散文創作的理論主張,併成功地進行了創作實踐。加之參加這次革新的作家們以極大的熱忱和高度的自覺爲推行新文體、創作新散文而不懈努力,並廣爲宣傳,誘掖後進,在文壇上形成一股變革的潮流。由於這次變革有理論指導,有成功的實踐,又有羣衆基礎和巨大的影響,儼然成爲一個“運動”;而提倡新文體的韓愈等人,又與當時流行的駢體“俗下文字”相對立,稱所倡導的文體爲“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這次變革叫做“古文運動”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 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聖、愚、羣、足、攻、經”12 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複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2. 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 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一、 能力訓練目標:

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四、德育教育目標: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設想

一、本文是鍼砭時弊的作品,因而教師應對寫作緣由作簡單介紹,可用柳宗元當時說的 話來說明。同時本單元有兩篇“說”文體的課文,因而就要聯繫初中學過的課文,歸納“說”的文體知識。

二、明確本文的教學重點:第二段用三種人進行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三、教給學習方法。除有關字詞句的學法外,把本文與《捕蛇者說》作比較,教給比較閱讀方法。

四、引導學生注意文言實詞的單音詞和雙音詞、古今異義等現象。

課時安排 2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本文的教學目的;

2、作者介紹、解題;

3、有關詞的讀音、單音詞和雙音詞、古今異義、重點文言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過程

一、討論本文的教學目的。

二、預習檢查。

三、導入新課。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國, 自古以來就有從師的風尚,但是唐朝時候,人們卻以從師爲恥。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界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可用投影形式將其原文介紹給學生)韓愈倡言師道,觸犯流俗、勇氣可貴。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著名的文章《師說》。(板書題目)

四、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 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爲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四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爲師,世界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爲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五、解題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說”與“論”相 比,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爲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六、指導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藉助提示、註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讀音:

句讀dòu——讀書dú 或不焉fǒu——不能bù

經傳zhuàn——傳道chuán 聃dān——冉rǎn

2.找出課文中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小學校

4.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課文中出現 26 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 作名詞,有三種情況

A.作“老師”講 古之學者必有師

B.作“專門技藝人”講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C.作“姓”講 孔子師郯子……師襄

② 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A.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B.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係)

C.作“以……爲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課文中出現 25 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 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A.指代人或事物 擇師而教之

B.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 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A.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 古之學者

B.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C.表示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

D.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 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A.作代詞,指代自己 君將哀而生之乎

B.作助詞表示定語後置 蚓無爪牙之利

C.作動詞,“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 17 次,用法如下:

① 作代詞,有三種情況

A.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B.復指,作主語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C.作定語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② 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A.表猜測 聖人之所以爲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B.表感嘆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欽(多麼)

七、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 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 賓= 以+ 賓+ 爲+ 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 名詞 以……爲師

漁人甚異之 形容詞 以……爲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動詞 以相師爲恥

八、佈置作業

1.結合註釋理解詞句,讀懂課文。

2.書面作業:“練習”二——四題。

3.預習思考題:

(1)本文是怎樣論述中心論點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樣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繼續研習課文

1.討論分析、理解課文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句開門見山,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範圍。

②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中心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明確】第一層:提出中心論點;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③分析第二段

A.說說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繫的?

【明確】明確:批判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鍼砭時弊,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論點。

B.這一段的分論點是什麼?

【明確】第一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C.爲了論證分論點,爲了抨擊“恥學於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明確】

a.縱比 古之聖人:從師而問 今之衆人:恥學於師

作者的議論:聖益聖,愚益愚,其皆出於此乎?

b.自比 對其子:擇師而教 對其身:恥學於師

作者的議論: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橫比 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士大夫:羣聚而笑之

作者的觀點:師道這不復,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④分析第三段

A.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作出了什麼論斷?

【明確】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聖人無常師”的論點,最後作教師備註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的結論。

B.本段的分論點?所用的論證方法?

【明確】聖人無常師。舉例論證。

⑤分析第四段

提問:a.作者爲什麼稱讚李蟠? b.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 a.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

b.說明寫作本文的原因。

2.欣賞品味

問題:本文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A、整句散句結合: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

B、一個意思,多種句式。第二段結語一句比一句重。

C、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