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寫的踏莎行教案

引導語:秦觀的詞大多描寫男女情愛和抒發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細,風調悽迷幽婉,清麗曲雅,音律諧美,情韻兼勝。下文是有關他的觀《踏莎行》教學案 ,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秦觀寫的踏莎行教案

教學目標

一、解讀詩歌中的動詞形容詞的妙處

二、理解詩歌中的意象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蘇小妹與哥哥蘇東坡和朋友黃庭堅一起玩吟詩遊戲,蘇小妹出了個對子要兩位詩人填上兩個字,把詩寫完整,並能表達意境。這兩句就是:

輕風細柳,淡月梅花

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

我們再看幾句詩

1.宋祁《玉樓春》:紅杏枝頭春意鬧

2.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3.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4.“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婕《一剪梅?舟過吳江》

5.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聲聲慢》李清照)

6.前村深雪裏,昨夜一枝開。

學生討論回答後,老師總結規律:

⒈關照動詞

⒉關照修飾語(形容詞、副詞、顏色詞)

⒊關照特殊詞(疊詞、數量詞)

二、學習踏莎行

1、朗讀釋義

濃霧淡月倆朦朧

樓臺津渡互迷離

極目遠望,桃源仙境在哪裏?

孤寂客館,料峭春寒怎忍受?

杜鵑哀啼鳴不停,

斜陽無聲漸西沉……

驛站寄來梅花

魚雁傳送書信

恨牆堆砌離愁別緒重重又疊疊

郴江呵,你生來就圍繞着郴山,

爲何竟向瀟湘水流去?

2、找出詩歌中你認爲用的較好的字詞有哪些?

關鍵動詞和形容詞:失、迷、望、尋、閉、寄、傳、砌

(1)“失”“迷”的用法及其表現作用

使動用法:使…失;使…迷。

既準確地勾勒出月下霧中樓臺、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寫出了作者無限悽迷的意緒

(2)“望斷”寫出了詞人怎樣的情態和心情?

“望穿秋水,無處可覓”,“爲伊尋得人憔悴,桃源樂土無處覓!”,詞人尋覓理想境界的悵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

(3)“閉”有何妙處?

鎖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館門,也鎖住了那顆希冀的心靈。

一是襯托荒涼而又寂寞的環境。

二是逃避襲人的“春寒”,閉戶不出。

三是妄圖藉此阻止進入耳鼓的杜鵑的哀啼。

四是妄圖阻擋映入眼簾的落山的夕陽。

(4)“砌”字 有何妙處?試作分析

“堆疊”之意。一朵朵梅花,一封封書信,如磚石壘牆般“砌”起一道高高的,無法逾越的“恨”牆。

將那無形的傷感形象化 ,恨誰?恨什麼? 一切盡在不言中!!

三、煉字題出題類型

⒈某一聯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簡要賞析。

⒉某字歷來爲人稱道,你認爲它好在哪裏?

⒊這首詩某句中某字可否換成另一字?請簡述理由。

⒋詩歌的詩眼是什麼?鑑賞它的妙處。

⒌某個詞語或某個字被認爲是全詩的關鍵,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爲什麼?

答題的技巧和步驟

①體悟該字在句中的含義,看是否運用修辭手法。

②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思考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有什麼樣的表達效果。

4想想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是否有作用。

四、理解詩歌中意象的含義

1、找出詩歌中主要意象有哪些?並分析哪些是實寫?哪些是虛寫?

霧、樓臺、月、津渡、桃源、杜鵑、斜陽、驛、梅花、尺素、郴江、郴山

虛寫:霧、樓臺、月、津渡、桃源

實寫:杜鵑、斜陽、驛、梅花、尺素、郴江、郴山

2、“霧”、“月” 是指什麼?

本身的虛無縹緲 ,喻不可克服的現實阻礙

3、“樓臺”“津渡”喻指什麼?

心中的理想與希望,胸中的抱負與出路

4、桃源(註釋)喻指什麼?

理想的寄託,心中的樂土,

5、試問爲什麼寄的是“梅花”呢?

傲霜鬥雪,希望詞人能抗擊風雨,千磨萬擊還堅勁

6、怎樣理解“郴江幸自繞郴山,爲誰流下瀟湘去” ?

一、“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遠方去了,可是自己還得呆在這裏,得不到自由”

二、“自己好端端一個讀書人,本想出來爲朝廷做一番事業,正如郴江原本是繞着郴山而轉的呀,誰會想到如今竟被捲入一切政治鬥爭漩渦中去呢

三、“在深重堅實之苦恨中,面對無情之天地,發出的無理問天之語。”

秦觀的《踏莎行》及其賞析

踏莎行

【宋】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裹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爲誰流下瀟湘去。

【簡析】

樓臺的茫茫大霧中消失,渡口在朦朦月色中隱沒。北望桃源樂土,也失去了蹤影。此刻,因受黨爭牽連而流放的秦少游,正被幽閉在郴州的一所旅舍內,漠漠春寒,惹人愁悶。斜陽下,杜鵑聲聲,"不如歸去"的啼,悽歷辛酸,令人倍增傷感。秦觀南遷已過三年,北歸無望,儘管驛站傳來封封家書,但只是徙增離恨而已。"梅花"、"尺素"堆積案頭,彷彿是堆砌成重重疊疊的鄉愁離恨"獨憐京國人南去,不似湘江水北流",他想起了兩句唐詩,那迢迢不盡的郴江,原本繞着郴山,卻爲何偏偏向北流入瀟湘?----而我爲何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