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 教學實錄自我評價

讓語文教學充滿“語文”味——自評《〈傷仲永〉教學實錄》

《傷仲永》 教學實錄自我評價

跳出語文教語文,撥正語文課的非語文化傾向,語文課要有語文味……不管人們對語文新課程的理念怎樣闡釋與演繹,語文課“要把根留住”的信念,對於任何一個有責任心的語文老師來說,應該是永恆的追求。理論是灰色的,教學實踐之樹常青。筆者於2003年底執教新課標觀摩課《傷仲永》,得到大多數同行的讚賞與肯定,認爲這是一節“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是一節“真正上出語文味的語文課”,“最可貴的地方是上出了文言文的味,沒有追風而架空文言”。其課堂教學實錄全文刊發於《福建教育》2004年第2期(B),後又陸續被《好文章》、《語文軒》、《黑龍江教育》等多家報刊網絡轉載。應同行之約,現將本人對本節課的看法摘要如下,以期能有更多的同行參與語文教學的探討。

一、 自主、探究真正有效地成爲學生的學習方式。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展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些基礎上,進一步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準和學習經驗,老師循循善誘,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引導學生,與學生平等對話,同時目標指向明確,既能讓學生充分發揮,同時也決不偏離語文。比如,第一個環節“導入新課”的設計,筆者在上前一課即《〈世說新語〉二則》時,就考慮到。在講完年少志高的陳元方的故事後,就佈置同學們回去蒐集整理有關“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故事。所以在課堂上同學們說得頭頭是道,既拓展了課堂空間,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爲導入新課做了很好的鋪墊。

[附一]

一、導入新課

師:在上一節課我們一起學了《世說新語》兩篇,同學們一定對那個聰明機智的陳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們請幾個同學再來說說幾個類似的故事,請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將珍藏在你腦中的故事說出來與同學們分享。

生(主動上臺,老師帶頭鼓掌):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講《曹衝稱象》的故事……(故事略)

生:老師同學們好,我給大家講一個《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略)

生:大家好,我給大家說一個郭沫若智對對子的故事……(故事略)

師:是啊,剛纔上臺的三位同學都講得很好,這三個故事講了同一個道理,我們可以用一句俗語來概括(同學們七嘴八舌在議論)——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個人即使很聰明,在小時候就表現出過人的天賦,但如果他此後就不再學習,也會怎麼樣?

生:很危險。(大家笑)

師笑着問:爲什麼啊?

生:因爲他小時候很聰明,大家對他的期望就會很高,但他如果長大後不認真學習,就會不學無術,大家就會看他的笑話,那當然就很危險了。(同學鼓掌表示認同)

師: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學習是不是照樣能取得成就?

生齊答:不會。

師:誰能否用一句句人句言來證明你們的觀點?

生:所謂天才就是一分的靈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師:誰說的?

生:愛因斯坦。

師: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生:世界上是沒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須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師:回答得很好。但是這個道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王安石的《傷仲永》。看看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是怎樣從天才變成常人的。

二、構建和諧平等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個平等對話,不僅是師生之間的,還有生生之間,還有師、生分別與文本之間的對話。一節語文課,可以從多方面進行設計,但語文課的精彩卻是無法預設的,教師只有在自己熟悉文本,並且引導學生認真解讀文本之後,才能可能真正形成充滿活力的課堂,語文課的精彩也就有可能不期而遇。比如在作者介紹時,學生突然冒出一句“王安石當了宰相,就去變法了,好像還和司馬光有仇”,引發同學們大笑,老師也因勢利導,笑着問:有什麼仇呢?可學生卻回答不出來,眼看就要冷場了,老師即刻接上:“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同學們課後可以自己去查找資料,也可以去請教歷史老師。”這樣就把一個已經“死”掉的問題變成了課後探究的問題,讓學生延續對本問題的思考。由於整節課老師都能注意到引導、鼓勵與交流,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異常“放縱”,到了原本感覺有可能“冷場”的“複述故事,分析課文”環節,也精彩連連,笑聲不斷,學生的臉上的表情始終輕鬆而愉悅。

[附二]

五、 複述故事,分析課文

師:那好。下面我們請一個同學把這篇文章給複述一篇。誰?

生上臺複述(內容略)

師:你們說他複述得怎麼樣?

生:很流利,聲音也比較大。

生:能有自己的創造,比如講方仲永寫詩很快,他用了“唰唰唰”,很形象生動。

生:還很有表情,講少年方仲永寫詩快的時候,他的臉上還露出一種得意的樣子,看了很想笑。

生:條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發展經歷的幾個階段都講得很清楚。

師:複述的同學複述得很好,同學們的點評也很到位。你剛纔講到方仲永的才能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那到底經歷了幾個階段呢?你能概括嗎?其他同學也都認真想想。

生:我認爲方仲永的才能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寫他小時候寫詩的天才?

師:你用了“天才”一詞?爲什麼?

生:因爲他從來不知道什麼是書寫工具,就能寫詩。

師:如果用文中的一個字來概括他的才能,你認爲應該用哪一個呢?

生:“書” 其他同學反對:應該是“即”

師:爲什麼?

生:“即”說明他寫得很快,連想都不要想。

師:文中還有類似的表達,找出來。

生:“指物作詩立就”的`“立”。

師:對。從這兩個字,我們確實可以看出小時候的仲永是一個天才。接下去。

生:第二個階段是寫他十二、三歲時,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師:最能體現這一點的一句話?

生:“不能稱前時之聞”

師:好。那第三個階段呢?

生:第三個階段是他二十歲時,已經和平常的人沒有什麼兩樣了。

師:證據?

生:“泯然衆人矣”

師:“泯”是什麼意思?

生:消失。

師:這裏指什麼消失?

生:才能消失。天才消失。

師:方仲永少年時能“指物作詩立就”,長大後“不能稱前時之聞”,到他成年時竟然“泯然衆人矣”。造成這種悲劇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生齊答:“不使學”

師:爲什麼“不使學”

生:“父利其然也”

師:這說明方仲永的父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生:是一個很愚昧的人。

師:哪一句話可以看出來?

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師:對。讀了方仲永的故事後,大家都會替他感到……

生:惋惜。

生:哀傷。

師:下面請同學們以“從方仲永的悲劇所想到的”爲題,在課堂上即席發言,談談自己的感受。時間在1分鐘左右。誰帶一個頭?

生:從方仲永的悲劇我想到了一個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奮刻苦地學習,否則就會像仲永一樣最後才能消失,成了一個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學生,沒有天才,也不會五歲就寫詩。(大家笑)更應該認真學習,將來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纔能有所作爲。

生:從方仲永的悲劇我想到了天下的父親千萬不能像方仲永的父親一樣“不使學”。(大家笑)因爲假如仲永的父親有讓他學習的話,說不定仲永就能成爲一個大詩人,跟李白、杜甫一樣。

生:從方仲永的悲劇我想到了後天的學習是最關鍵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沒有學習,最後一事無成。而許多大科學家,他們小時候並不很聰明,像大發明家愛迪生……

師:同學們都談得非常好。課後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補充,寫到練筆本上。

讓學生愉快地學生語文,感受語文的內涵,體驗語文的魅力,或許就是我終身所追求的真正語文吧。

三、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誦讀與積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學的兩個基本理念。在這節課中,除了強調誦讀外,我還十分注意指導同學們對知識進行積累,歸納整理。在第一個環節“導入新課”中,引導同學們去積累“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事例;在“介紹作者”這個環節中,又與大家一起重溫了王安石的名篇名句;在“字詞積累”環節,當學生在解釋“賓客”一詞時,提到了:這和“不恥下問”的“恥”是同一種用法。對學生在課堂上能自覺“溫故而知新”的大加讚賞:

[附三]

師(帶頭鼓掌):很好,我們讀書就是要學會舉一反三,要學會積累,要學會用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未知的知識,按孔子的話來講叫做……

(學生齊答)“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把知識化成自己的能力。這篇課文還有很多類似的用法,看哪個組的同學找得又多又準。 學生討論,查找。

生:我們認爲還有“父異焉”的“異”;“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都是屬於這一種用法。

師:好。你們小組一口氣就說出了三個,其它同學就沒有機會了。同學們回去後把這些內容抄到積累本中,牢牢記住。還有問題嗎?

意在讓學生們重視文言知識的積累,並能做到舉一反三。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經過合作交流又總結出了“之”字的幾種基本用法,真正地將文言文教學落到實處。

[附四]

生:我們對文中出現的幾個“之”理解得不是很準確,想聽聽老師的看法。

師(笑):你們把問題直接拋給了我,是對其他同學的不信任吧。其實我已經給同學們概括了“之”的四種基本用法,你能想出來嗎?

生:(尷尬地搖頭)

師:有誰能幫助他們嗎?

生:一種是代詞;一種是助詞,翻譯成“的”;還有一種是動詞,譯成“到,往”;如果都不是上面三種的,就不翻譯。

師:“之”的用法很複雜,但上面的四種用法已經足夠解決這篇文章遇到的問題。不信,你再看看?

生:老師,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詞,代替書寫工具……

師:對。讀書就要善於動腦筋,要學會積累,學會分類記憶。只要同學們能做學習的有心人,所有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的。大家看看字詞方面還有什麼問題嗎?

這是一節普通的語文課,但通過這節課的分析,也讓我明白了:首先,語文課一定要上出語文味,不能“用浮躁的活躍讓學生習慣膚淺”,而是“用思維與精神的歷險使學生走向博大”,讓語文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其次,要儘可能地相信學生,依賴學生,鼓勵學生,只有學生纔是課堂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師要擔當好課堂教學組織者和引導者這一角色,而不能越俎代庖。第三,語文教師還要成爲文本作者的“知音”,而這僅靠教學用書是遠遠不夠的,而應如古人所說“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要多讀古今優秀詩文。教師自身積澱厚了,識理多了,視野寬了,立足點高了,語文教學才能進入一個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