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論文

構成課主要包含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該課程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教學改革探索和實踐後,特別是以美院爲代表的“構成”課程,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學體系。其經驗也在各高校逐步推廣。而在國內現今範圍最廣的綜合性大學的環境設計專業教學體系中,就“構成”課程教學而言,其教學體系大多是模仿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早期的教學模式,尚存在着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相對滯後、課程設置時段不合理,教學內容陳舊、與後續專業設計課程脫節,教學方法以“灌輸式”居多、師生“互動性”不強,實訓課題與專業方向的聯繫不夠緊密等諸多不足之處。

環境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論文

一、更新教學觀念,採用“先破後立”的方式及教學工具的改革

隨着社會的進步,時代的更新,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構成課程應該打破只對傳統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製作技能上,而應與本專業設計結合起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構成教學觀念應順應時代潮流,融合設計教育的嶄新理念,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構成課作爲專業課的前奏課,學生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習充滿了好奇感,而我們的構成課還是停留在常規的基礎概念和練習上。所以在授課之初,就應該站在專業方向的角度來確定課程大綱。發現並感受到構成與專業的碰撞。如構成課的練習一方面要注重造型訓練,滲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意識,另一方面要從審美的因素來考慮畫面效果,構成教學強調以造型訓練爲核心,先拋開一切實際因素的限制,簡單地從純形式的角度探討各要素的特點及規律。將抽象形式練習與空間設計進行密切的聯繫。藝術來源於生活,所以我們提倡去生活中發現一些美的構成法則,在立體構成的學習中可以從構成的基本要素入手,將點、線、面的形態要素與組合關係置入具體的空間環境中。如選擇現代主義著名建築名作進行解析,主要訓練對幾何體構成與有機造型的空間的推理猜想與複製。也可以利用“九宮格”的練習方法,以此網格爲參照線,利用一定的材料如卡紙來圍合,限定或分隔出各種基本空間組織關係,成功的將點,線,面與空間的樑,柱,牆等具體建築要素結合一起,體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達到知行合一。另外強化對二維形態、色彩、立體造型、空間、媒材等“構成”元素展開綜合研究方面的內容。如:將平面構成和色彩構成有機結合,以培養學生對視覺語言的整體組織和把握能力;將媒材與立體構成有機結合,以訓練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和細節表現能力;將立體構成和空間構成相融合,以培養學生對建築形體、空間、比例、結構的深刻理解和認識。在色彩教學中,引入電腦。程序被簡化了,學生的興趣自然而然落到了色彩本身上,在數字媒介的帶動下,增添新的教學內容,不斷在教學上推陳出新,這種以思維訓練和創造爲研究主體的互動的教學新秩序,可以使構成與技術得到完美地融合。

二、在研究方法上,採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豐富教學手法,增強學生興趣

一方面,教學中採用“縱橫雙向結合”的方式,將環境設計專業社會實踐中的“軟裝”內容與課程教學內容結合,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專業意識。綜合性的訓練時,創作應圍繞專業去選題,如以展示空間爲中心展開,要求學生分組到株洲市區的商場裏去調研,將構成與櫥窗、陳設設計等相聯繫,要求考慮點,線,面在空間中的應用法則;或以景觀設計爲中心展開,同樣的`要求學生分組到炎帝廣場等室外空間去調研,將構成與場地設計、地面鋪裝、景觀小品等相聯繫。在景觀的地面鋪裝與構成組合關係聯繫起來,如廣場地面鋪裝一般都以發射或同心圓的構成居多。那麼我設計點元素的構成時,就可以從實際的空間中去提取。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形象生動地找到環境藝術設計與構成的契合點。使學生在實際訓練中直觀地體會構成與室內外空間的關係。同時輔以照片和徒手繪製的形式記錄,分析其構成的特點。而在構成的作業中,材料的選擇上紙材、金屬材料和廢品的再利用和生活用品的再設計等多樣化選擇與處理。通過此類教學讓學生快速愉快的認識到構成與本專業密不切聯繫。構成課的教學,應該着重於一種思維方式的訓練,讓思維模式達到要麼具有一定的廣度,要麼具有一定的深度,爲日後的環境藝術設計打下紮實的基礎。在訓練中,發揮學生的主觀創造性,鼓勵學生的作業做有特色的創造表現,避免出現過於單一的概念化的作業。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由單向思維向多向思維轉變,鼓勵學生作業打破傳統模式,,教學成功的評價標準應該是格調清新、趣味盎然的設計作品。

三、結語

構成課是一門以培養學生設計方法和思維訓練的課程,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有很強的實際運用性,相對於傳統的教學來說,在本次教學中我們會更加註重從環境專業本身的設計特點出發,調整課程教學內容,改善課堂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分層教學的方法,使各個層面的學生去發揮自己最大的潛力,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效。同時也希望構成作爲基礎課爲環境藝術設計的後續專業課程能提供更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論藝術裏的精神[M].呂澎,譯.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

[2](蘇)馬卡連柯.教育詩[M].溫哲仙,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3.

[3]虢海燕.貼近生活學習構成[J].現代裝飾(理論),2014(12):192-193.

[4]雷鳴,史慶豐.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構成教學改革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2(4):110-111.

[5]張賽娟環境藝術專業設計構成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科教文匯,總第354期2016年6月(下).

[6]馬躍峯,張慶順.構成輔助設計啓蒙――重慶大學建築學專業構成系列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建築學報》,2010.

[7]陸津“實戰導入式”教學模式在環境設計專業課程中的實踐研究——以實戰性學科競賽爲例.《藝術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