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二外日語教學改革的論文

論文摘要:近年來,廣東省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開設了二外日語課程,以適應珠三角地區對既掌握英語又有一定日語水平的複合型外語人才的需求。但實際效果並不如人意,二外日語教學存在着許多問題。本文就此展開分析,並提出了對二外日語教學進行改革的思路與方法,以提高二外日語的教學水平,爲我省的經濟建設培養更多、更好的“多語”人才。

淺談高校二外日語教學改革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二外日語,複合型外語人才,語言交際能力,語言交際訓練,交際教學法

隨着中日經貿關係和人員往來的日益密切,特別是近年來以日本三大汽車廠商爲代表的日資企業大量入駐珠三角地區,對日語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全國各地的日語專業人才紛紛南下,據不完全統計,在我省從事與日語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士中,由省外遷來的佔了近6成,而我省許多高校也瞄準了這塊新的就業“蛋糕”,除增設日語專業之外,更紛紛在英語專業中開設第二外語日語課程,,培養複合型外語人才,以適應新世紀就業市場的需求。然而,實際上,許多院校的二外日語教學效果並不如人意,存在着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外日語教學中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不足,水平有待提高

相對來說,我省歷史上與日本的政經關係並不十分密切,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日語教學開展得並不廣泛,只有很少幾所院校開設日語專業,因此,日語教學資源匱乏,師資嚴重不足,當近年來各校紛紛增加日語課程時,一般都優先考慮專業外語課程的師資的配備和培養,而相對輕視二外教學,大都安排教學經驗不足,教齡短的年輕教師,甚至由外聘教師或在校研究生來承擔二外日語的教學,教師更換相對頻繁,教學風格,教學重點各不相同,系統性較差。由於師資力量與教學效果相輔相成,所以造成二外日語的教學效果不佳。

(二)、教學方法簡單,教學效果不佳

大部分高校的二外日語會開設共計200學時以下的課時,教學內容多而教學時間短,因此,客觀上教師不得不採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滿堂灌、照本宣科等現象,課堂上主要以老師講授爲中心,爲了完成教學計劃,經常處於趕進度的狀態,往往教師努力講,學生拼命記,學生沒有時間練習和消化所學知識,處於被動、消極的學習狀態。

(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由於二外日語的教學對象一般都是零起點的初學者,都是要從最基本的假名和語音階段開始學習,剛開始接觸日語時,由於好奇而對日語抱有濃厚的興趣,大多數學生能按照教學安排完成語音階段的日語學習,然而,隨着單詞、句型、語法的增多,部分學生會感到學習吃力,開始產生畏難情緒。到最後,大部分學生已聽不懂老師講授的內容,對日語學習的興趣也消失殆盡;上課無精打采,師生無法產生互動,上課只是爲了應付考試、應付檢查,二外日語課成爲不討人喜歡的雞肋。當學生畢業時,除了成績單上的學分,二外日語的學習已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很顯然,傳統的二外日語教學模式需要改革,教師和學生需要重新定位。二外的教學目標是培養適應新形勢要求的複合型外語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二外教學的時候,採用素質教育方式。二外日語的教學應以學生爲中心,教師不再是單純的傳授者,而更應該擔當統籌者的角色。教師負責組織教學,確定教學內容,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無法解決的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外日語教學,重要的不是讓學生學會多少單詞、多少語法句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對所學的二外語言及其所代表的文化產生興趣,掌握初步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具備自主學習、自主研究的能力,這樣,當他們有機會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接觸或運用第二外語時,就會迅速進入狀態,積極主動地溫習並進一步提高二外水平,以滿足現實的職業需求。因此,在充分重視二外日語教學的基礎上,有必要引進新的教學法,對落後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在這一點,其他國家、其他課程成熟的教學改革經驗值得我們吸取。

改革二外日語教學的對策與建議

(一)、嘗試以英語講授二外,使專業外語與二外充分結合

我國的外語教學,常常招人詬病的一點是重視語法、閱讀等書面知識,而對聽、說、翻譯的訓練較爲薄弱,往往從小學開始學了十多年的英語,還只能是啞巴英語,甚至很多英語專業的學生也存在英語思維能力不足,實際應用能力較弱的問題。而在二外教學中,最大程度地引進英語,以英語來講授日語,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兩種外語進行充分的對比,加深對這兩種東西方代表性語言的理解,還可以訓練學生們以英語進行思維,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外語實際應用能力,解決中國學生在英語課堂和外語角之外,缺少外語環境的問題;而另一方面,日語中存在着大量主要由英語引進的外來語,以英語講授日語,實際上不失爲學好日語的一條捷徑。

也許有人會認爲這是異想天開,不切合實際,其實,在這一點,我們可以和同是中華文化背景的新加坡進行比較。新加坡從小學起,就實行雙語教學,除了華文課外,基本使用英語爲課堂語言,而到初中,已經開始選修第二外語了,並且同樣是通過英語來學習二外,許多國內去的孩子,也基本可以在一、二年內適應這種情況。建國前,我國的許多大學也是以英語授課,其教學質量還要優於今天。

當然,將英語引入二外日語教學,在現實中還充滿挑戰,存在許多困難,如缺少教材,需要小班授課,增加課時等等,而最重要的是要改變對二外的認識,要把二外教學當做一門獨立的學科來重視,培養專業的二外日語教師,專崗專任,把那些英、日語俱佳,責任心強的優秀二外教師和專業外語教師一視同仁,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開創精神。由於英語教學開展得更廣泛,從業人數更多,因此,產生了更多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法,這一點,二外日語教學應該更積極地加以學習並吸取其經驗。其中,在外語教學中被廣泛使用的交際法更應該在二外日語教學中得以充分運用。

交際法(TheCommunicativeApproach)又稱功能法(TheFunctionalApproach)或功能—意念法(TheFunctional—notionalApproach),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它傳入中國以後得到廣泛地普及,並在外語教學領域中佔領了一席之地。所謂交際教學法,是指在結構主義語言學影響下,結合功能語言學理論而形成的。它是一種以語言功能項目爲綱,以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爲基本目的的教學方法體系,是全世界影響較大的外語教學法流派。交際法認爲,語言是在真實的交際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的,而不是通過教師講授詞義和語法規則習得的,交際教學法注重培養交際能力,並認爲語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使用目的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語言教學的內容不僅要包括語言結構,還要包括表達各種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語句。交際法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採用真實地道的語言材料,主張句型加情景來學習語言,鼓勵學生多接觸和使用外語。

按照交際法的理論:培養交際能力應該是語言教學的根本目的,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的訓練必須爲交際能力服務。

日語是一種交際工具,日語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和發展學生實際使用這種語言的能力。然而,由於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加上師資培訓工作的步伐未能適應新形勢的變化,怎樣在二外日語教學中更好地貫徹交際性教學原則,培養出能切實掌握英、日語的複合型外語人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本文就此作出初步的探討。

(1)、靈活選用教材並實施課堂教學

大多數院校的教材爲《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以下簡稱爲《標日》)。該教材主要適用對象爲自學者,因此,在很多方面並不適合課堂教學,存在着一些問題。如語音部分內容零亂,缺乏系統而完整的語音教學;語法編排散亂,語法系統安排不合理。如動詞的活用型及其接續用法就被分散在不同的課目裏面來講解,學生學完後依舊不能把動詞的基本型變爲各種活用型,等等。因此,針對《標日》教材進行靈活的教學以及選用其他合適的日語教材就顯得迫在眉睫。爲了培養具有實際運用語言綜合能力的學生,可考慮選用英、日語對照教材或幾種教材交叉使用,有條件的院校更應該積極自編適合師生互動,比較活潑生動的教材。同時,在不違反教學大綱的原則下,爲提高學生的聽說水平,可充分運用各種教學資源,自選自編一些“活的”教材,如影視資料,日文歌曲,從語言的實際意義出發來安排語言教學活動和教學形式,以達到語言交際的目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由於各地各校以至各個班級的教學條件、學生的特點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適當使用教學材料,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

由於外語課堂交際教學是動態的,它以學生爲中心開展教學活動,課堂教學不可以一切按事先所設計的那樣運行。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構想設計都會因爲某個教學環節的突然變化失去作用。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隨機性,以適應動態多變的課堂。

(2)、開展多樣化的課堂語言交際活動

二外日語教學,特別是初級階段,教學內容都比較形象具體,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或者生活經驗密切相關,易於實施直觀教學,近幾年各學校也都添置了完整的多媒體教學設備,這也爲日語交際法教學提供了必需的物質條件,課堂上可以利用一些基本的教具如圖片、模型、實物等,也可以佈置或模仿一些簡單的教學情景和真實的交際場合,使日語教學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於營造日語交際情境和氣氛,學生不借助翻譯就能夠理解所學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直接用日語交流,提高學生積極進行日語交際學習的興趣。

同時,選修日語的學生,已經學習了多年的英語,對英語的表達方式、語言特點比較適應,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地對英、日語的不同特點加以對比,甚至讓學生進行簡單的英日互譯,或中日英三語互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

教學方法及方式多樣化,可以使學生的聽覺、視覺、運動器官都參加活動,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學發展規律,容易引起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80後”,“90”後的大學生愛說、愛動,善於模仿,記憶力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表現欲,喜歡嘗試着把學到的語言材料隨時進行對話、敘述和表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交際活動適合年輕人的特點,便於學生邊學邊練,學用結合,使所學語言材料能夠在運用中獲得鞏固和提高。

在二外日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或設計一些遊戲進行語言教學,讓學生在娛樂過程中掌握所學內容。既可以參考、借鑑固有的日本民間遊戲,如“接詞尾”、“划拳”等,以及國內外已有的教學遊戲,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匠心獨運地設計出緊扣所授語言材料,又爲學生所喜愛的遊戲。另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堂設置教學情景,進行模擬對話訓練,內容可以是寒暄、詢問(天氣、氣候、日期、生活起居)、打電話等活動,首先給學生一、二分鐘進行準備,然後抽一些學生在全班進行對話示範。

此外,在二外日語教學裏也要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對此,教師應儘量創造再現真實的生活語言,講授日語短文並讓學生反覆操練這些短文,同時要求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利用課文裏的詞句,敘述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體會以及寫日文日記等。

這幾種練習都比較接近生活實際,能夠較好地把練習和交際恰當地結合起來。

在開展這些課堂語言交際訓練活動時,教師應該牢記以學生爲中心這一基本原則,即學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操練、認知體驗活動,但這並不意味着對學生可以放任自流。相反,教師需要在許多環節上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師更需要在總體範圍上的組織和管理,發揮積極的主導作用,做到放得開、收得攏,既熱烈活潑,又井然有序。

參考文獻

1 李秉德.教學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大學日語(第二外語)教學大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李庭薌.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4 小島聡子.日本語の教え方.アルク[J].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