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中醫兒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探討論文

摘要:本研究通過比較中醫兒科學教學中引入建構主義教學模式與原有傳統課堂教學的差異發現,中醫兒科學教學中加入設置情景、激發興趣、協作、對話等教學方式,可顯著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增強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更有助於教師教學水平質量的提高,適應現代社會的新需要。

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中醫兒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探討論文

 關鍵詞:建構主義;中醫兒科學;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誌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17)35-0185-03

中醫兒科學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建構主義強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建構主義教學模式旨在調整完善教學計劃,加強課程的邏輯和結構之間的關係,力求實現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在理論知識的質量、數量上,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系統。本研究將介紹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對Pediatrics中醫藥教學的啓示,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選擇成都中醫藥大學五年制本科生2014級中醫學專業的四個班級共256人。隨機分成兩組,分別爲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兩個班級128人,其中男生109人,女生147人,平均年齡(21.9±1.9)歲。兩組在性別、年齡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研究方法。對照組採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實驗組以建構主義理論引導,根據教學大綱、教學內容要求,結合臨牀專業學科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設計建構主義教學資料。(1)教學情境方面,教師充分利用示教室、多媒體、音像資料及醫學類互聯網等手段創建相關的富有吸引力的教學情境(實景)。(2)協作共享方面,如中醫兒科察指紋、外治法操作等內容,支持師生間、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和整體投入,通過積極學習、合作學習的環境,把每一個成員的思想和智慧在小組教學中分享,由全體同學共同建構學習的意義。(3)對話與溝通,班級同學分成若干小組來臨牀跟教師見習,在教師的指導下協作全程處理病人,在此過程中將所學知識轉化爲臨牀能力並與組員共享,達到理論和臨牀共同提高的效果。(4)意義建構,學生可以通過以上教學階段把握事物的本質,規律和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完成新知識與新知識的有效轉移,實現基於內容的認知結構,更加深刻的理解,形成自己獨特的視角去認識客觀事物。通過上述設置,激發興趣、合作、對話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學生對所學課程的理解,爲學生知識的鞏固打下堅實的基礎。

3.評價。期末理論考試試題庫隨機抽取理論考試題,學生統一進行考覈,教師按照統一標準進行評定。比較學生期末理論考試的成績,在教學中對構建主義理論的應用效果進行評價。

4.統計學方法。將考覈結果(90—100,80—90,70—80,60—70,0—60)進行統計學分析,標準偏差測量數據(+s)表示,根據數據的統計學特徵分別採用不同的統計方法: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等級或不符合測量數據的正態分佈的秩和檢驗。相關檢驗給出檢驗統計量及其對應的P值,以P<0.05爲統計學意義,P<0.01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針對對照組與試驗組的計算資料統計結果,採用X2檢驗進行統計分析:

H0:兩組學生畢業考試成績總體構成比相同

H1:兩組學生畢業考試成績總體構成比不同

α=0.05

X2檢驗如下:

X2=256(4×4/128×17+30×30/128×87…+2×2/128×7-1)=28.32

ν=(行數-1)(列數-1)=(2-1)×(5-1)=4

通過查閱X2界值表得P<0.005。按α=0.05的水準,拒絕H0接受H1,可以認爲實驗組學生的成績與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

H0: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畢業考試成績總體分佈位置相同

H1:實驗組學生的畢業考試成績高於對照組學生的畢業考試成績

α=0.05

令n1+n2=N,按如下公式計算u值:

本例取T=T1=19345,n1=128,n2=128,N=256

u=[(19345-128×(256+1)/2)]/√[128×128×(256+1)÷12×(1-1778988/16776960)]=5.1725

通過查詢t界值表得單側P<0.0005,按α=0.05水準,拒絕H0,接受H1,可以認爲實驗組學生的畢業考試成績明顯高於對照組學生的畢業考試成績。

三、討論

中醫兒科學建構主義教學法,一方面主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能促進理論與實踐的聯繫,使學生從理論到實踐階段自然學習能力培養的轉變,是臨牀工作的'充分準備。另一方面,在建構主義教學過程中應以符合中醫兒科臨牀常見問題爲主線,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和參考資料,積極思考,系統分析,並通過討論的形式對臨牀診室進行課堂模擬,把重點放在系統完成教學任務上。通過中醫兒科學建構主義教學的開展,讓學生在“思考—學習—再思考—歸納總結—獲得知識”的主動學習過程中培養其自我學習、協調合作的能力,促進其創新能力的培養。在研究中醫兒科學建構主義教學方法中,結合中醫兒科自身的教學特點,設計問題、安排課堂、控制教程,讓學生在問題的一一解析中逐步掌握中醫兒科臨牀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方案,將課堂與臨牀合二爲一,理論學習與臨證實踐融爲一體,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結果表明,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實驗組的得分高於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該方法克服了中醫兒科學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體現了教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綜上所述,中醫兒科學採用建構主義教學具有有效性、必要性及現實可行性,可以優化本課程的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五年制中醫學本科生的學習和臨牀思維能力。開展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下的中醫兒科臨牀教學,可以切實起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推動與導向作用,凸顯新模式優勢,得到“教”與“學”的廣泛關注與認可。

參考文獻:

[1]王青,張延華.基於建構主義理論的文科碩士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7,(1):1-2.

[2]蕭鴻,劉學政.解放思想,勇於創新,加快高等醫學教育教學改革[J].繼續醫學教育,2005,19(4):18-23.

[3]陳陽靜,趙謙,張鵬飛.探討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臨牀教學中建構主義理論的應用效果[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