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誦讀教學論文

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下面是關於小學誦讀教學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小學誦讀教學論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2011年我校開始了明德小學中華文化經典誦讀項目,使用統一發放的“中華古典文化誦讀”教材,同時也包括其他課內外的經典古詩、古文。開展誦讀中華文化經典活動,對豐富學生的古典文化知識修養,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哲理,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塑造個人良好的道德情操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閱讀能力

古人曾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背誦必須以熟讀爲前提,只要把課文讀熟了,句子結構、含義、段落關係等就基本理解了。熟讀背誦是各種能力的培養,學生在朗讀中領悟、感受、深化。長久下去,閱讀理解能力自然會提高。

二、學習好的語言,提高表達能力

只要稍微留心,就會發現講故事語言幽默風趣的人,記憶力和模仿力特別強,他們之所以能夠把故事講得繪聲繪色,就是由於能夠模仿現實生活中人的言談舉止,也就是說他們善於學習並模仿別人說的話、做的動作。學生學習課本中的書面語言,通過誦讀,不斷吸收、消化,久而久之優美的語言便能脫口而出。長期積累下去,自然學到了準確、生動、鮮明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就提高了。

三、積累知識,發展記憶能力

通過背誦,不僅記住很多東西,積累知識,而且熟能生巧,在誦讀中能逐步領會到記憶的方法。俗話說:刀不磨會生鏽。越不善於記憶,就越記不住。反之,記的東西越多,新的知識也越容易記住。根據知識之間的一定聯繫,比較記憶很容易提高記憶能力。

四、培養閱興趣,提高自學能力

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旦把一篇課文背下來,心裏自然高興。課文中精巧的構思,優美的語言、深厚的情感等,學生通過反覆品味、揣摩、理解、記憶,就能體會到其中的精妙所在。同時,學生背誦時要用眼、口、耳、心、手,要求不漏字、添字、錯字等,能養成仔細認真讀書的好習慣。背誦多了,總結出學習的方法,自身能力也跟着提高。正因爲熟讀背誦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歷史上曾有過許多關於注重背誦的事例。蘇秦、孫敬的“懸樑刺股”,孫康的“囊螢映雪”,匡衡的“鑿壁借光”等,所以誦讀本身也是一種能力,它可以帶動人的思維、情感、語言等多方面。那麼,如何背誦呢?這需要教師的指導和檢查,關鍵是學生自己的理解記憶。

總結起來,背誦應該:

(1)弄清字、詞、句、篇的含義;

(2)弄清結構;

(3)讀熟句子,逐段背誦;

(4)同桌相互檢查;

(5)自己默寫。

法也有許多,如記關鍵語句、中心詞句。課後作業中要求背誦時,提出了幾個問題,找出問題的答案,根據這些關鍵語句,背誦起來就容易多了。分段背誦,然後連接成篇。抄寫背誦、眼觀、腦念、耳聽、心記、手抄同時進行。當然背誦方法很多,因人而異,但總的來說,背誦是提高語文能力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應該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重視。

活動開展以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作文水平有明顯的提高,豐富了詞彙,拓展了思路,開闊了視野。學生的寫作水平進一步提高,原來很多學生不願寫作文,通過詩文誦讀活動,學生的寫作思路更加開闊,想象力進一步增強,作文下筆輕鬆,語氣流暢,古詩文用得恰到好處,妙筆之處不勝枚舉,更弘揚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奠定了厚實的人文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