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讀書聲溢滿課堂論文

論文摘要:讓讀書聲溢滿課堂-

讓讀書聲溢滿課堂論文

論文關鍵詞:讀書,聲溢滿,課堂

語文的課堂應該是書聲琅琅的,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品味,讀中寄情,讓讀書聲溢滿課堂,從而感受祖國文化的魅力。

我們的語文課堂現在追求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的同時總感覺學生分析講解過多,而原本聲情並茂的朗讀越來越少了,失去了語文本身特有的魅力。怎樣讓學生活起來的同時又不失語文的本色呢?我做了如下的嘗試:

一、預習中的“讀”

預習是培養自學能力的最好辦法,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人生髮展的不竭動力。我在佈置預習時,要求學生做到“三”讀,首先是出聲讀課文,要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遇到不認識、叫不準的字,絕不放過;再讀時整體去感知課文的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三讀時可以默讀,通過圈、畫重點詞、句去分析、理解內容,寫出自己的感悟,提出不懂的問題。只有這樣反覆的讀,學生才能在預習中有所收穫,能真正發現問題,爲展示做好準備。

二、展示課上的“讀”

1、讀與想象結合

如果課堂上大量的去分析講解,會使原本優美的文章變得支離破碎、索然無味,學生失去了積累語言的機會,對美的感受也被沖淡了。只有聲情並茂地讀,才能領會文章的內容,與作者的思想產生共鳴。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一課,對彙報圓明園昔日輝煌的小組,我提出這樣的建議:這一段內容比較淺顯,不要過多去分析,就是通過你們的朗讀再現圓明園的美。於是小組討論時圍繞着我的建議設計出了這樣的思路:首先展示蒐集到的圓明園圖片並伴有說明,讓同學們瞭解圓明園內的多種景物,然後邊朗讀邊想象,一名同學讀“圓明園內有金碧輝煌的殿堂,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另一名同學接着“我彷彿看見了氣勢雄偉的大殿內正在舉行加封典禮,而在那小巧別緻的亭臺中,我感受到了江南風光的嫵媚秀麗……”由“熱鬧的買賣街”學生想象出街市上人來人往,叫賣聲不斷,一片繁華景象;由“山鄉村野”學生聯想到鄉間的寧靜,炊煙繚繞,蟲兒鳴叫。這樣邊讀邊想象,學生真切感受到圓明園的美,感受到語言的美,最後他們又設計了由一名同學感情朗讀這部分內容,爲學生頭腦中再次勾畫出一幅完整的圓明園美景圖。讀到這兒,我覺得還不夠味兒,於是我問同學們:“你們喜歡圓明園的美景嗎?”大家異口同聲:“喜歡。”“那麼,就讓我們共同來朗讀這一段。”這樣的設計,讓每個學生都置身於美景中,置身於優美的語言中,從而真切感受到圓明園的確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爲下文卻被英法聯軍奪走、大火燒燬不禁產生憤怒,更爲清政府的無能感到憤慨,感情自然而然產生了,無需刻意雕琢。這是朗讀帶給每個人的切身感受。

2、讀與理解相結合

朗讀是爲了幫助理解,而理解又可以促進朗讀,使朗讀更精彩。如學習《卡羅納》一課,學生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句子,理解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的悲痛,是老師和同學給了他安慰,他得到了母親般的關愛。同學們挖掘的很深,但感情似乎沒到位,於是我拋出這樣的問題:你感動了嗎?哪些地方打動了你,把你的感動讀出來。學生立即進入角色,深情地朗讀,接下來是指名讀,挑戰讀,真情充滿課堂,充滿每個孩子的心中,不僅使課文內容得到昇華,更使孩子們的感情得到昇華,知道怎樣去理解別人,去幫助別人,知道關愛他人是一種美德,她能給人以春天般的溫暖,她能融化一顆冰冷的心。卡羅納在這麼多愛的籠罩下,心頭的悲傷會漸漸消退的。這是朗讀所特有的功效,是任何教學手段無法代替的。

3、讀與評價相結合

我國著名的美學家朱光潛說:“求知、想好、愛美,三者都是人類的天性。”“教育的目的在‘啓發’人性中固有的求知、想好、愛美的本能,使他們儘量伸展。”恰當的評價不僅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更能激勵學生的學習慾望和興趣。我們強調評價不僅僅是師對生,也應該是生與生之間的評價,對別人評價的同時,也是自己認識的提高。

如學習《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課,學生抓住描寫主席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體會出主席在失去兒子後,內心承受的巨大悲痛;“主席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檯,示意祕書將電文稿放在上面。”這又是怎樣艱難的抉擇啊?“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這錚錚的言語下,是毛主席那寬闊的胸懷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理解課文之後,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纔是更感人的。學生的`評價也是精彩的,全面的。有的說:“朗讀的語調比較深沉,能表達人物的內心。”有的說:"通過你的朗讀,我看見了一位父親佇立窗前,眉頭緊鎖,一根接一根的吸着煙,他在承受着怎樣的痛苦啊?”有的說:“我的評價只有兩個字‘精彩’。”掌聲接連不斷,爲朗讀的同學,也爲評價的同學。這樣的朗讀,這樣的評價,調動着每一人,感染着每一個人。通過朗讀與評價,學生的思想感情得到展現,語感得到培養,這就是朗讀的魅力。

4、讀與拓展延伸相結合

每堂課我都涉及拓展訓練,如創作或閱讀鏈接。學生把自己的感受寫成小詩或短文,也可能是教師提供材料,學生朗誦出來,這是學生情感的又一次昇華。如學習《學會看病》一課後,學生朗讀自己的創作:

《特殊的母愛》

不要嫌媽媽的懷抱不夠溫暖,

再溫暖的懷抱總有離開的一刻;

不要怨媽媽的語言過於刻薄,

狠下的心纔會讓你無所寄託;

在冷漠與尖刻中,

我們被錘鍊,

我們變堅強。

細細品味

媽媽的愛早已匯成涓涓細河……

在學生稚嫩的詩句中,深情的朗誦中,不僅課文內容得到深化,感情得到昇華,也培養了孩子創作美,欣賞美。

讀中想象,讀中理解,讀中評價,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讓讀書聲溢滿課堂,這是我們每個語文教師不斷追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