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重個性多品味讓作文課堂溢芬論文

論文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寫作教學中,要說真話、實話、心裏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表達真情實感。”筆者以爲,在作文教學中,作爲一個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生活出發,不僅要充分挖掘現有的作文資源,更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的個性張揚,人格尊重,從而使各具個性的學生敞開自己的心扉,寫出有獨特個性、充滿激情的作文。在具體的實踐中可從三個方面入手:品味文本,抒寫個人見解;品味生活,激活寫作素材;品味語言,自由表達。通過這些,相信我們的作文個性化教學一定能綻放出清香四溢的芬芳花朵。

試析重個性多品味讓作文課堂溢芬論文

論文關鍵詞:作文指導;個性化;品味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寫作教學中,要說真話、實話、心裏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表達真情實感。”那麼在寫作教學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導小學生說真話,抒寫自己純真美好的情感呢?筆者以爲,最重要的是習作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個性的存在,尊重學生的個性,並努力促成其個性的良好形成與和諧發展,從而使學生在自己習作中吐真情、說真話、寫真事,充分體現他們各自的生活體驗、情感、思維和認識水平等,處處體現學生的個性發展。什麼是個性?所謂個性,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的,一個人不同於他人的比較固定的本質特性。俄國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人的個性更復雜、更豐富多彩。”現代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冰心說:“心裏有什麼,筆下寫什麼,此時此地只有‘我’……只聽憑此時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從頭腦中流到指上,落到筆尖。”“我手寫我心”,作爲一個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生活出發,不僅要充分挖掘現有的作文資源,更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的個性張揚,人格受到尊重,從而使各具個性的學生敞開自己的心扉,寫出有獨特個性充滿激情的習作。那麼在具體的實踐中,教師應如何切實引導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筆者下面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談談,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品味文本,抒寫個人見解

作爲教師,指導學生作文不能僅侷限在作文課中,而要善於挖掘文本這個有利的資源,在品味文本中找準與練筆的結合點,引導學生在品讀佳作中悟情悟理,在練筆中發展思維,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1、補白練習。文本中有些語句或課文結尾含蓄,意味深長,給讀者留下懸念或想象回味的餘地。它構成了作品的“召喚結構”,召喚讀者去想象,去拓展,實現作者的創作意圖,這就是文本空白。因此引導學生抓住文本空白,及時進行練筆,不僅可以使文本得到充實,也可以鍛鍊學生的想象力。如《窮人》一文,有這麼一段話: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着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爲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頓也好!”桑娜抱與不抱、該與不該的矛盾心理活動,給學生留下了較大的想象空間。教師抓住這個空白引導學生:此處矛盾嗎?怎樣才能將此時桑娜的內心活動補充完整?學生經過細心揣摩,紛紛以第一人稱寫下桑娜的心理活動,有的寫“自己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看到這兩個他豈不會暴跳如雷,罵我沒腦子?他肯定會二話不說掄起拳頭揍我的,不,不會,他也是個窮人,不會眼睜睜地看着兩小孩凍死餓死的……”有的寫:“唉,我發什麼昏?抱了他們肯定會挨他揍的,不會吧,他平時挺有同情心的,不會見死不救的,這個世道只有窮人才能幫助窮人的……”教師在課堂上及時反饋同學的寫作情況,並進行集體評議表揚。這樣做既能使桑娜善良、樂於助人的形象更加鮮活,文章主題更加鮮明,又能使學生的創作水平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有的課文的結尾餘意未盡,續寫的來源非常廣泛,留有想象續寫空間。如《凡卡》一文,以凡卡夢結尾,他睡醒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再如《去年的樹》一文最後一句寫道:“唱完了歌,鳥兒又對着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這是一個比較含蓄的結尾,在上課時就可以利用這個空白,讓學生想象鳥兒飛走後的情景,並以“鳥兒飛走後……”爲題,讓學生根據文本內容展開想象的翅膀練筆,這樣既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又能使他們的思維得到有效的訓練。

2、插圖配文。課文有許多編者精心編排的插圖,大多數是文章思想感情的體現。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後根據自己的體會給圖配上短文。如《小音樂家揚科》一文,它以整頁的篇幅描繪了“揚科跪在小提琴前面,擡起頭,望着心愛的小提琴”的動人情景。而揚科的外貌、內心,課文隻字未提,給我們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間。聯繫上下文語句——“小提琴的聲音多麼美妙啊!”“揚科多麼想仔細地看看那把小提琴呀!”等。可以“琴”爲題,以課文插圖爲依託,重新編寫小音樂家揚科的故事。

3、抓住情感流露點。課文蘊涵着豐富的情感,引導學生細細品味,只有學生深入領悟體會文本,才能與作者傾心對話,從而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這時的學生才能完全沉浸在課文濃厚的情感意境中,此時,正是寫“現在進行時”感情活動的最佳時機。如面對着《橋》中那位在大災來臨之時面容清瘦的卻像一座大山的老漢,你想說什麼?面對着《慈母情深》中母親那雙疲憊的眼睛,你想對自己的母親說些什麼?……當學生緩緩打開自己的情感之門時,在情感共鳴處進行練筆,學生的心跡自然真情展露。

二、品味生活,激活寫作素材

作文是“言志”、“緣情“之物,是展現生命歷程、張揚個性價值的精神旅程。教師在習作指導時應通過多種途徑爲學生搭建平臺,引導學生通過體驗,激活豐富的寫作素材。通常情況下,學生作文的選材是從記憶中提取信息。在作文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可以引導學生回憶生活,激活生活表象提取生活素材。

1、媒體引路。習作內容空洞、言語貧乏,這與學生缺乏體驗不無關係。指導作文時,可以藉助實物、照片、歌曲、錄像等媒體再現生活,讓學生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如中年級作文《熱鬧的菜場》,雖然課前佈置學生逛過菜場,但要讓學生具體生動描述出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爲學生經歷後留下的.印象不一定深刻,但如果教師利用手機拍攝下熱鬧的菜場情景,然後在課堂上通過電腦展示畫面:豐富的商品、沉甸甸的菜籃子、熙熙攘攘的人羣、顧客和商販討價還價的情景、商販麻利地宰殺雞鴨的情景……這些真實的圖片畫面會喚醒學生原有的生活認知,加深他們對情景的印象,學生定然會繞有興致地擬標題,用生動的言語來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這樣的作文練筆,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角色表演。針對兒童喜歡錶現、擅長表演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讓學生扮演習作中的有關角色,進行相應的角色感受和角色體驗,使學生入情入境,以此豐富學生的體驗積累。如指導學生作文《第一次上醫院》,就採用了表演的形式。教師與學生分別扮演醫生、護士、家長和孩子,再現了看病就醫的情境,孩子面對針筒、掛瓶時的緊張恐懼,家長的苦口婆心,醫生的和顏悅色,通過惟妙惟肖的表演,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畢現。面對活生生的畫面,學生寫起來自然具體、生動,充滿情趣。

三、品味語言,自由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那如何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過能力,使他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呢?筆者以爲,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還要注重學生的語感品味,通過多種形式的技能訓練來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能不拘形式地、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像用個性化的語言表達出來,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

1、品寫法,學技能。學生手中的文本應該說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好材料,作爲語文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去品讀領悟文本語言,學習大作家們的語言風範。如小學六年級課文《少年閏土》中對閏土外貌的描寫簡潔、傳神,廖廖幾筆就勾畫出一個農村少年健康樸實、天真可愛的形象。於是我抓住這一契機,針對學生每次寫人“大大的眼睛,黑黑的頭髮,不高不矮的個子……”等千人一面的毛病,進行有意的觀察練筆訓練,引導學生領悟外貌描寫的方法。我先讓學生在書中勾出描寫閏土外貌的語句,多讀幾遍,並說說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的?然後再讓學生討論:爲什麼這樣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如:爲什麼要寫“紫色的圓臉”——說明經常在海邊日曬風吹,從而說明他健康。)最後得出:

①外貌描寫可以從肖像、神態、服飾、形體等幾個方面進行。

②抓住特點。抓住人物獨有的、最能體現他特點的部分寫。

③以形傳神。通過描寫,要能體現出這個人的個性、品質等,才能神形兼備,栩栩如生,如現其人。

接着出示了孫悟空、豬八戒、哪吒、哈利波特等學生非常感興趣的神話、卡通、科幻等人物形象,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自己喜歡的人物的外貌。然後讓學生在小組內說,再抽學生在全班交流。最後,師生共同評議並提出建議:按一定的順序,抓住典型特徵,用簡潔的語言描繪人物外貌,體現人物特點。在此基礎上,我讓同學選擇觀察自己的班上的一位同學並描述他的外貌,再抽學生習作在全班進行交流,讓同學猜是誰。結合課文和學生了解喜愛的生活來訓練也許更能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吧。

2、多體驗,豐個性。學生不同的體驗也會對習作的表達形式帶來影響。我曾在班級以開展以“塑料袋走進家庭後”爲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分組走進社區、街道進行調查訪問,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再用自己喜愛的表達形式來彙報活動成果。結果喜歡童話的學生寫了童話故事《塑料袋的自述》,生動形像地描述了塑料袋從誕生到走進家庭的經歷,表現它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一些同學在親歷體驗中深切地感受到要解決塑料袋管理上的問題,關鍵在於要讓全社會增強環保意識。於是,他們有的以調查報告的形式反映塑料袋大量進入家庭以後,隨處可見亂扔的嚴峻現實,還配上自己現場拍攝的照片,展示在宣傳欄內;有的則向環部門寫了一份建議書,呼籲關注並想辦法解決問題。這種個性化的表達,生動獨特又富有新意,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在培養社會責任感的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的寫作水平就像“集腋成裘”,是一個緩慢的、循序漸進的、日積月累的過程。但只要我們教師平時能多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只要我們用心設計活動,細心呵護興趣,耐心指導寫法,決心督促練筆,以我筆抒我心,讓學生寫出真正具有個性的文章,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整體素質,形成小學生的作文個性,進而促進小學生健康個性的發展。只要我們師生共同努力,我相信我們的作文個性化教學一定能綻放出清香四溢的芬芳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