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導致語文課堂學習生態失衡論文

論文摘要:在新課改的旗幟下,不少教師機械片面地理解語文學習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旗幟下,教師把課堂完全“還”給了學生;講授內容少而不精;學生討論,表面熱鬧,內在蒼白……自主合作探究流於形式,導致語文課堂學習生態的失衡。

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導致語文課堂學習生態失衡論文

論文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語文課堂教學,學習生態,失衡

“請同學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段,仔細地進行閱讀”;“請大家以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快速地瀏覽一下課文,同時,思考以下幾個問題”;“同學們可以與自己的同桌或前後桌的同學討論一下”;“下課後,請同學們查找有關的資料,想想這到底是爲什麼”……

上述話語,對於每一位關注語文課堂教學的人都不會感到陌生,無論是公開課還是報刊雜誌上的一些經典案例介紹,都能聽到或看到這些話語。隨着新課改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現在的課堂大有凡課都要表現出自主、合作、探究之勢。尤其是公開課教學中,教師總是想盡辦法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後,同行微笑,專家表揚,一派歡喜之景。

誠然,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它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獲取新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習方式的轉變也是時代的要求,是學生個性學習的需要。但是,在當下的語文教學實踐中,由於缺乏對“自主合作探究”內涵的深刻認識,人們更多追求可見的形式,“把對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窄化爲對課堂教學形式改變的追求。”自主合作討論在課堂中被異化爲課堂組織形式的`一種點綴,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指導缺失,造成“惟自主化”傾向

教學是教與學,教師與學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但是很多教師片面理解了“自主學習”這一概念,認爲“自主學習”就是完全“自由的”“獨立的”,不需要教師指導的學習。於是課堂教學實踐中便出現了忽視教師作用的“惟自主化”傾向:請學生自讀課文、自己選擇學習內容、自由選擇學習方式等已經成爲當今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流行曲”;“‘你喜歡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你想先學什麼就學什麼’、‘你想怎麼學就怎麼學’、‘不要緊,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沒有關係,只要把你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就行’已成爲教學中的常用語。”這種行爲看似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但是由於自主學習缺少教師的指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受到他們自身水平的限制,使他們的認知水平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更有甚者,由於離開教師的指導,自主學習蛻變爲一種自由性、隨意性的學習,表現爲對文本的解讀隨心所欲,囫圇吞棗,嚴重偏離、曲解課文原意,甚至出現了學生價值觀偏離。這種自主學習實質上是一種典型的“只‘賦權’而不能‘增能’的不負責任的教學行爲”。

二、合作意識缺失,造成合作參與面窄

主體性是合作學習的核心。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主體參與度。但在實際操作中,理論與實踐顯然是有距離的。這表現在:從合作意識上看,長期在“應試教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面對着考試成績的“排行榜”,面對着坐在自己身邊的競爭對手,很容易滋生扭曲的競爭意識。在課堂上遇到一個有困難、有價值的問題,他們往往會選擇在課後向老師請教,以免和同學分享結果,給自己造成競爭對手。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時,許多學生更喜歡“單打獨鬥”式的學習方式。從合作技能上看,僅確定小組分工這一環節就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儘管最後確定了小組長、督察員、發言員等,但在討論過程中,他們磨磨蹭蹭,慢慢騰騰,不明確個人責任。從發言的情況看,在合作討論時,只有部分同學享受到發言的機會,其餘的人則自己幹自己的事情,不積極參與討論。由於部分學生缺乏對知識的好奇心,總是指望優秀的同學能夠告訴他們結果,以致使自己淪爲討論的“附庸”。還有一部分學生總是把合作討論當成展示自己的舞臺,合作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總想扮演“領導者”的角色。無論是“附庸者”,還是“領導者”,都是因爲他們還不瞭解“合作”的真諦,缺乏合作意識。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的缺乏,導致他們在合作學習時收效甚微。

三、問題意識缺失,造成探究的淺層化

探究學習是一種以問題爲中心的學習。在探究過程中,一方面要通過問題來進行學習,問題是學習的動力、起點和貫穿整個過程的主線。另一方面通過學習來生成問題,把學習過程看作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但在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普遍缺少“問題意識”。所謂問題意識是指“經常意識到有需要探索和解決問題的心理品質與習慣。它是一種對現象背後的本質、問題背後的答案的尋覓與探究的追求,體現着學習者與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直覺、敏感與好奇,從而不斷地融化對學習與研究對象的領悟,實現知識的生長與問題的解決。”由於問題意識的缺失,學生在課堂探究中普遍缺少求異思維和創造思維,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僅僅能圍繞教師預設的問題展開討論。於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形成了“教師提出問題——小組探究——選取代表發言——教師總結”這樣一個模式。其中,“小組探究”往往是被動的,是爲教師的教案服務的,缺少對教師所提問題的質疑,更談不上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討論過程中,學生迷信權威,很少會對權威、教材、教師的見解提出異議。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老師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時佈置一個探究題:“本篇小說的主題是什麼?”他先安排小組討論,然後請小組代表發言。當各小組陳述了各自的不同觀點後,老師說:“大家的意見整體看多少有些道理,我們還是看看專家的觀點,即:本小說通過‘我’的叔叔于勒在‘我’的家庭中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赤裸裸的金錢關係。”此時,課堂寂然,全班學生無一例外的認真抄錄老師幻燈片中出示的“標準答案”。因爲,那是“教參”上的定論。理性霸權所孵化的知識暴力,擠壓着學生的心理空間和精神空間。“問題意識”的缺失,使學生的探究失去動力和方向,使探究學習變成了沒有內涵和精神的“空殼”,導致了“探究”的形式化和淺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