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以創新爲體以創意爲用構建特色創業工作體系論文

一、創業成功的案例

談以創新爲體以創意爲用構建特色創業工作體系論文

李珊爲我校( 北京服裝學院) 少數民族服飾專業研究生。她在2009 年創立了設計師品牌“Sous le vent 在風中”,主營帽子、圍巾,材料以真絲、羊絨爲主,飾以手工刺繡等傳統工藝,產品風格爲傳統與現代相結合,以滿足東方人的體型特徵和審美需求。2012 年該品牌入駐新光天地,當月銷售額即爲同品類第一; 2013、2014 年分別入駐西單老佛爺、朝陽大悅城,月均銷售額均爲同品類第一。2014 年營業額達1 000萬元,創業團隊由起步時的2 人擴大爲目前的26 人,發展勢頭很好。許多學生像李珊一樣,憑藉創意創新能力和對市場機會的敏銳把握,走上了自主創業道路。

二、學生創業的鮮明特點

1. 智力和創意型

以智力活動爲基礎,靈性和巧思是必不可少的。我校學生的創業領域集中在服飾定製、平面設計、美術培訓、科技創新等,屬於文化創意產業範疇。

2. 生活服務型

面向紡織服裝行業,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以迴應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爲使命。

3. 技能和科技支撐

無論是材質的選取和創造,還是完美的設計和轉化,都需要相當的動手能力,也需要多學科技術進步的融合作爲支撐。

4. 時尚和傳統交融

圍繞服裝服飾做文章,挖掘傳統服飾文化的精髓,融入當代科技和時尚元素,形成異彩紛呈、生機勃勃的設計、樣式和潮流。

5. 節約資源、附加值高

通過智力創造滿足需求,小投入、低成本、高回報,節約資源,環境友好。

三、“創新·創意·創業”工作體系

我校是一所以服裝命名、藝工融合爲辦學特色的高校,主要爲紡織服裝行業、文化創意產業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我校的專業設置緊緊圍繞行業需求,建立全產業鏈式的人才培養體系,其中9 個專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相對應; 創業工作從學科專業特點出發,以培育創新意識、培養創造能力爲根本,以推動創業實踐爲重點,以搭建實踐平臺、重點培養、園區孵化爲工作思路,構建了具有北服特色的“創新·創意·創業”工作體系。2014、2015 年我校畢業生的創業率均達到7% 以上,被評爲北京地區高校首批示範性創業中心建設院校。

1. 創業土壤: 創新精神的培養

( 1) 以藝工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爲根本。無論是開設實驗班還是實施大類招生,我校都是以紡織服裝行業、文化創意產業需求爲導向,打破學科專業界限,培養學生的全產業鏈知識基礎。

( 2) 以傳統服飾文化爲源泉。我校以民族服飾博物館、傳習館爲教學、研究基地,與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舞蹈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一起,創建了“中國民族藝術傳承與傳播協同創新中心”,將傳統文化教育納入人才培養體系。

( 3) 以實踐課程爲抓手。我校設置的實踐類課程的學分佔總學分近一半,並以產品爲導向,以滿足實際需求爲目標,課程作業直接可以轉化爲市場產品; 畢業設計環節與企業對接,企業可直接挑選產品和招聘學生。

( 4) 以創意文化建設爲保障。我校以創新創意作品展演爲載體的“四大文化品牌活動”貫穿全年; 學生在各類大賽中實踐鍛鍊,服裝服飾類獲獎層次和數量均居前列。

2. 創業氛圍: 三段式創業指導模式

( 1) 第一段,搭建實踐平臺。有兩種模式:一是體驗式模式,即學校出資在校內外搭建營業性創業實踐場所,由學生自主經營、自主管理。目前已經成立的`有“服裝零售終端實驗室”“數碼打印社”“咖啡書屋”“大學生服務中心”“大學生勤工助學中心”“BIFT WORKS 北京服裝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等。以“BIFT WORKS”爲例,它是我校在北京愛琴海購物中心建立的學生作品展賣體驗店,以售賣學生作品爲主,由學生自主管理、自主經營,每月銷售額3~ 4 萬元。二是創意集市模式。自2006 年開始,學校組織學生將自己的創意作品在校內進行展賣,讓作品直接接受市場檢驗。2011 年起,我校開始承辦“首都大學生創意集市”,攤位穩定在100 多個。通過以上實踐平臺及“畢業生創業扶持項目”“京工大學生創業獎”等,將有意願、有能力創業的團隊形成創業種子庫,進行重點培養。

( 2) 第二段,重點培養。以“中關村服飾時尚產業創新園”“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小型企業孵化辦公室”爲平臺,對創業種子庫中的團隊進行重點培養。“中關村服飾時尚產業創新園”成立於2012 年,現入駐企業68 家,聚集了一大批優秀年輕設計師,不但是大學生創業的孵化器,而且成爲了大學生創業最立體、最生動的教材。“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可容納10 餘個工作間,“小型企業孵化辦公室”可容納6~ 10 個小微創業團隊。第二階段主要圍繞創業前期準備,在設計、研發、規劃方面,由指導教師給予指導、幫助。較爲成熟的團隊將在1 年後轉入創新園開始創業。

( 3) 第三段,創新園孵化。創新園爲優秀創業團隊提供了優惠孵化條件,一方面減免房租,幫助公司註冊成立、稅務登記等; 另一方面通過“設計師聚集資源數據庫+ 梧桐樹網”模式,從生產、製造、加工、推廣到銷售,爲創業者提供六大服務平臺,助推創業成功。李珊的公司即是入駐創新園的第一批企業之一。

四、工作體會

( 1) 創業必須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和城市產業定位。當前,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北京市落實“四個中心”職能定位,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長期任務,爲我校學生培養和創業服務指明瞭方向。

( 2) 創業必須與自身學科特點相結合。李總理提出要“掀起大衆創業、草根創業新浪潮”,高校學生選擇專業要堅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創業中要結合自身學科專業特點,夯實基礎,走特色創業之路。

( 3) 創業必須以創新精神和能力爲根本。創意才華和創新能力是成功創業的不竭源泉,要引導學生髮現自己,激發潛能,鍛鍊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