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系統化網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論文

根據《教育部關於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教辦[2010]3號)文件要求,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要通過軟硬件基礎平臺的建設,爲高校學生提供立體的創業支撐平臺,積極營造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輿論氛圍。《教育部關於做好“本科教學工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號)再次強調要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對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意義,要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日常管理工作納入本科生教學管理體系,要營造創新創業文化氛圍。國家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多次發文指導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受到資金、師資隊伍等方面的影響,效果和覆蓋面有限。主要結合當前電子商務的應用和發展情況,提出高校搭建網絡創業平臺,引導大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創業的措施和途徑。

構建系統化網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論文

1高校積極打造網絡創業基礎平臺

隨着互聯網絡應用的日益普及,網絡創業的投入小、風險小、易管理等特徵,使得網絡創業成爲高校學生創業的首選和重要途徑。對於大學生來說學校努力營造支持創業的良好氛圍至關重要。

(1)學校建立大學生創業的相關組織機構,積極引進供貨企業、快遞公司等爲學生創業提供平臺,建立網絡創業教師團隊、實訓室、貨物保管平臺,提供啓動資金、創業補貼等相關支持,引導設置學生創業協會組織,推薦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創業大賽等,學校積極探索師傅帶徒弟的師徒模式、項目導向的項目團隊模式、以及工作室和公司運營等模式。

(2)積極宣傳和引導大學生認識網絡創業。利用學校各類傳統和網絡媒體工具進行創業教育和創業典型的宣傳,設置創業實踐課程和素質學分,給予經費和場地的支持。

(3)強化網絡創業典型教育。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帶領大學生走進微創企業、知名創業型企業實地參觀學習,邀請校友、學校創業典型做專題報告、沙龍、組建協會等形式,讓大學生了解和體悟成功人士的經歷,發揮榜樣示範效應。

2構建系統化網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創業教育在於培養大學生創業的意識和心理品質,提高創業能力,拓展就業能力,這就需要一個貫穿創業教育於全過程的課程體系來支撐。

(1)創業基礎素質課程模塊。一是通過創業案例簡析、推介創業典型、校友創業報告會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二是通過校園媒體廣泛宣傳和各類文化、競賽活動,形成創業教育人文環境和輿論氛圍。三是完善創新價值觀類課程,結合專業,通過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等相關課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四是,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學生吃苦耐勞和受挫等承受能力。

(2)創業基本技能課程模塊。通過更新現有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在各專業課程教學中適時融入引導學生分析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剖析當前各行業發展,特別是該行業相關創業型企業的發展及新趨勢,提升學生對所學專業相關行業的創業環境的認識;通過行動導向教學改革,結合專業相關行業、企業的網絡應用情況,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網絡平臺應用的.內容,引導學生作爲消費者、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等多重角色的嘗試,提升學生網絡服務意識,逐步培養其網絡服務能力;結合相關專業開設網絡應用類專業技能課程,如:旅遊管理專業開設旅遊產品網絡營銷,保險專業開設保險產品網絡零售等課程,加強該專業的產品和服務在網絡上的應用,提升學生結合專業開展網絡創業的實踐。

(3)商業管理課程模塊。①經營管理知識。通過經濟學基礎、管理學基礎、以及模擬談判等各類模擬大賽等,引導學生學習有關工商、稅務、融資、企業管理、合同等方面的基礎知識;②掌握行業準則甚至潛規則等內容,爲創業實戰打基礎;③團隊管理知識,如組建團隊,團隊分工協作類知識;④創業技能相關,培養創業態度、創造性。

(4)拓展能力課程模塊。①模擬實踐課程,通過商業調研、網絡創業競賽、電子商務應用大賽、社團創業活動等形式,鼓勵跨專業組建團隊,增強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②帶領學生參與高校的教科研活動,帶領同學開展專業服務,有利於學生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的提升;③通過講座等形式,提高學生經營管理管理和團隊管理方面能力,爲網絡創業實踐活動和創業項目的更大成功奠定基礎。

3構建立體化網絡創業支撐平臺

教育部教高[2001]4號文件明確指出:“實踐教學對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1)打造網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完善創業導師制度。在教師隊伍中培養和挑選具備相關企業工作經歷、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作爲導師。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創業實踐,支持青年教師帶領學生組建創業實體或工作室模式,培養創業團隊的同時,逐步培養一批創業教加強大學生網絡創業教育的對策研究育師資隊伍,形成一系列創業團隊培養機制。同時,邀請相關企業專家作爲兼職導師。

(2)網絡創業教育融入教學過程中。優化課程設置、更新教學內容,結合專業特點以必修課或選修課的形式,開設網店經營與管理、創業指導、網絡營銷實務等課程。在教學內容中採用“潤物細無聲”有機融合的方式,逐步融入市場分析定位、商業信息分析、客戶服務意識、營銷意識、品牌意識、產品和服務創新意識、溝通協調等領導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將網絡創業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採取融入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3)構建第二課堂。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實踐基地,依託大學生社團、師生項目團隊等組織,對有較強創業意願的同學或團隊提供深入學習、交流和實踐的平臺。依託師生所學的專業技能,採取師傅帶徒弟的模式,探索師生組成的各類專業性服務團隊;依託學生社團,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積極開展各類創業實踐活動;依託校企合作項目、師生教科研項目,組建項目團隊,採取項目導向的模式、以及工作室和公司模式拓展學生創業實踐。

(4)積極搭建實踐支撐平臺。高校應積極爲大學生網絡創業實踐提供軟硬件平臺支持。提供貨源企業、網絡服務商、快遞等企業的對接服務;提供運營、庫存等地點支持;提供網絡連接、電話等基礎通訊設施支持;提供啓動資金支持、優秀項目贊助、無息貸款等經費支持;提供課程免修、學分獎勵等政策性支持。

(5)社會和家庭應加強對大學生網絡創業的關注和支持。由於社會對網絡創業還有一定的誤解,很多家長對互聯網不太認可,不熟悉經營網店、網絡承接任務、網絡兼職等創業形式,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走向社會的多元化選擇。因此,推動大學生網絡創業,不僅需要來自社會各方的大力支持,還需要大學生家長觀念轉變和密切配合,父母的支持和家庭創業及商業氛圍,有利於大學生從小養成對市場信息的敏感等習慣,提升創業意識和自力更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