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實驗教學環境科學論文

一、環境科學類研究性實驗教學平臺的構建

研究性實驗教學環境科學論文

研究性實驗教學以環境科學類研究性實驗教學平臺爲支撐。環境科學類研究性實驗教學平臺在橫向上覆蓋了環境科學類專業的絕大部分研究領域,縱向上從環境科學類專業基礎課程實驗深入到各類專業課程的科研前沿。根據揚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專業設置,研究性實驗教學平臺由以下5個子平臺構成,分別是環境科學研究性實驗教學子平臺、環境工程研究性實驗教學子平臺、資源環境科學研究性實驗教學子平臺、給水排水工程研究性實驗教學子平臺、海洋資源環境科學研究性實驗教學子平臺。所涵蓋的實驗教學領域主要包括水環境、土壤環境、大氣環境、微生物資源、有機固廢資源化等幾個方面。各子平臺所承擔的實驗教學領域不相互交叉,且相對獨立。通過研究性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實現了對實驗設備等資源的有機整合,實現了系統規劃,統籌兼顧,資源共享,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適應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在實驗教學中融入環境科學科研前沿的內容和技術手段,促進了學生對該領域的實驗內容的興趣,滿足了學生求知識、求創新的願望,發現和培養了個性化、創造性人才。

二、多層次的研究性實驗教學內容架構

研究性實驗教學不能脫離學生的認知規律,必須“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安排實驗教學內容。針對環境科學類專業實驗課程多、課程內容難易度相差大的特點,研究性的實驗教學內容需按課程教學時間和年級兩個層次進行統籌安排。

1.課程教學時間層次

環境科學類專業各研究性實驗教學課程所開設的實驗按其難易程度分三個層次: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學時分配分別爲總實驗學時數的30%、30%和40%。其中驗證性實驗最簡單,設計性實驗比前者稍難,綜合性實驗最完整。

2.年級層次

對於一年級本科生,主要開設驗證性實驗,進一步強化對有關的基礎理論的認知和鞏固知識,培訓其各項實驗技能技巧、動手能力,以增強創新意識和探索興趣爲主要目的開展研究性實驗教學。通過驗證性實驗,深入理解和鞏固理論課堂所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對於二年級的環境科學類專業本科生,主要開設設計性實驗,引導學生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培訓其對實際實驗現象的捕捉,學會利用現象判斷實驗結果。對於三、四年級的環境科學類專業本科生,主要開設綜合性實驗,在實驗教學中,學生組建實驗團隊,鼓勵團隊自主探究、設計實驗、獨立完成實驗和整理、分析、解釋實驗過程中獲得的實驗數據。在綜合性實驗過程中,教師可組織若干個圍繞環境科學專業的課題,以科研方式引領和指導學生完成實驗。

三、環境科學類專業研究性實驗教學的實施方法

研究性實驗教學改革的實施方法與研究性實驗教學內容密切聯繫,除了在課堂實驗教學由教師傳授以外,還需要在課外實驗過程中由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在課外實驗過程中培養自學能力,從而彌補課堂實驗教學時數的`不足。課堂實驗教學主要開設驗證性實驗內容;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主要由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在研究性實驗教學相關子平臺完成相關實驗內容。環境科學類專業研究性實驗教學平臺統籌規劃,集中管理,實現了信息和資源共享,提高了實驗資源的利用率,加強了實驗室管理,營造高效率的實驗教學環境。環境科學類專業研究性實驗教學各子平臺相對完善並獨立,能夠滿足各自領域的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內容的開設要求。各子平臺的常規實驗室面向全院、全校各相關專業教師和學生24小時開放,大型儀器室則採取階段性預約開放。環境科學類專業研究性實驗教學平臺,爲設計性、綜合性實驗的開設創造了靈活機動的實驗條件,爲研究性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提供了支撐,滿足了研究性實驗教學的空間環境條件和不同課程、不同研究方向所需的條件,有利於促進研究性實驗教學改革和主動性、創造性人才的培養。

四、環境科學類專業研究性實驗教學的評價方法

環境科學類專業研究性實驗教學需建立科學有效的考覈體系。由於學生自由組合分組進行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學生的課外查閱資料、設計方案,均以小組爲單位完成實驗,這樣教師只能對小組給出學生的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部分的成績,對每個同學的設計及在設計中所做的貢獻不能有效評價。所以需將實驗過程考覈細化,制定出能詳細考查每個同學的評價方法,這樣對每個同學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和因材施教。揚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制定了切實有效的環境科學類研究性實驗教學評價方法,每位學生的實驗成績由3個部分組成,分別爲:驗證性實驗成績、設計性實驗成績和綜合性實驗成績,各佔總分的30%、30%和40%。驗證性實驗,總分30分,由每位學生在實驗課堂中獨立完成並提交實驗報告,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及實驗報告情況,給出每位學生的驗證性實驗成績。設計性實驗,總分30分,由小組根據指導教師出具的實驗題目,課外查閱資料,完成並提交實驗方案初稿,經實驗教師指導後實施並提交實驗報告。教師根據學生提交的實驗方案初稿及最終提交的實驗報告,給出每組學生的設計性實驗成績。綜合性實驗,總分40分,由小組自定實驗題目,擬定實驗方案,經實驗教師指導完善後實施並在課堂開展主題討論。主題討論由教師隨機指定小組內1名學生講主講20分鐘,其餘學生補充5分鐘。任課教師根據小組講解情況,給小組整體打分,總分35分。由於講解人是隨機抽取的,因此小組每個成員都必須參與實驗方案的制定與實施,否則將影響小組其他同學的得分,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監督。班級其他每位同學根據小組講解內容,公開質詢和討論。此時,任課教師根據同學提問情況,給提出問題的同學打分,每位同學的提問,總分5分。

五、結語

環境科學類專業研究性實驗教學的整個過程是教師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問題,學生自覺調控自己的實驗學習行爲。這對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實驗學習方式,學生有一定的學習自主權,學習自主性提升的空間很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實現相互監督,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創新性和學習的積極性。環境科學類專業研究性實驗教學模式的建立是創新性思維的集中體現。環境科學類研究性實驗教學模式的開展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系統地培養了學生學習和掌握實驗知識的能力,給學生提供了實驗創新的環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實驗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慾望,是值得推廣的實驗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