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課文教學設計

寫《桃花源記》時詩人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當中的社會,但是能提出這個空想是難能可貴的。下面是yjbys小編分享的桃花源記課文教學設計,更多相關信息請點擊()。

桃花源記課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熟讀並背誦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詞彙。

3.瞭解作者筆下的理想社會,感受寧靜的田園生活,理解作者寄託的思想感情。

4、肯定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大膽追求,激發學生向着更高更遠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朗讀、背誦課文。理解、積累一些文言詞彙。

引導學生感受桃花源優美的環境,淳樸的人情,和平安定,豐衣足食的生活,其樂融融的人際關係。

難點:理解陶淵明筆下的這個撲朔迷離的桃源勝景的目的,正確評價“桃源式”社會理想的積極意義和侷限性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有一羣人在秦朝時躲進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從那時候起,這羣人就世世代代在這裏生活,直到東晉末年才被一個漁人發現。這個隱匿了五六百年的神祕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神祕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二、檢查預習

1.展示學生收集到的有關資料。

(在平時的常規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初步具備蒐集資料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教師歸納總結。)

多媒體顯示:

作者簡介: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世號靖節先生,別號五柳先生。陶淵明生於東晉末朝,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憂憤、飢寒、勞累„„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歲去世。後稱靖節先生。 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於和農民來往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適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當時華而不實的文風,明朗清新,質樸自然,善於抓住客觀事物最突出的特徵,淡淡幾筆傳神的表現它的形象,簡潔含蓄而富有韻味,對後代作家有較大的影響。

本文寫作年代大約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時陶淵明已經五十七歲了。他拒絕同劉格的政權合作,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同時由於他和農民接近,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願望,所以寫了這篇記和詩。

2.請同桌檢查對方注音、解詞等預習情況。

豁然開朗(huò) 屋舍儼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mò) 黃髮垂髫(tiáo) 便要還家(yāo) 劉子驥(jì) 詣太守(yì)

三、誦讀和複述

1.課件展示[顯示課題],配樂朗讀。

2.請一位同學朗讀,要求讀出感情,咬準字音。 (讀完後由同學做適當評價)

(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3. 全班同學結合註解默讀課文,準確把握敘事線索和故事情節。五分鐘後請同學複述大意,複述時可適當增加自己的想象。複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學補充。 (教師據此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明確:課文以武陵漁人的行蹤爲線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訪桃花源、尋桃花源的順序來複述。)

4.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然後反覆自由朗讀。

四、疏通詞句

1、請學生找出文章中難解的、註解中沒提到的、應特別予以重視的字詞。

2、掌握課文註釋的詞語。(補充如下)

爲業:靠„„謀生。緣:沿。夾岸:夾着溪流兩岸。雜:別的。 鮮美:鮮豔美麗。異:詫異。窮:窮盡。舍:捨棄,放棄。

豁然:開通、敞亮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平曠:平坦開闊。屬:類。 悉:全。信然自樂:喜悅,心滿意足。所從來:從哪兒來。鹹:都。 問訊:打聽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兒女。邑人:同鄉人。 不復出焉:不再從這裏出去。焉:於之,從這裏。間隔:斷絕了往 來。皆:都。嘆惋:感嘆,惋惜。延:請。語告:告訴(他)說。 不足:不值得。既:已經。志:做記號。詣:拜見。如此:像這樣。 遣:派。欣然:高興地。

(教師可適當給學生講解詞語古今異義現象、詞類活用現象等,但不宜細講。有些詞語應儘可能聯繫以前所學知識及相關知識,展開聯想、加深理解。) 多媒體顯示:

①古今異義詞:

鮮美 古義:鮮豔美麗 (芳草鮮美) 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阡陌交通) 今義:交通運輸

妻子 古義:妻子兒女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今義:指男方的配偶

絕境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來此絕境)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 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無論魏晉) 今義:不管(連詞)

緣 古義:沿 (緣溪行) 今義:緣故,緣分

延 古義: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今義:延長、延伸

津 古義:渡口,這裏問津指探訪。(後遂無問津者) 今義:口液

②一詞多義

舍:捨棄 (便舍船) 房子 (屋舍儼然) 尋:尋找 (尋向所志) 不久 (尋病終) 志:做標記(處處志之) 標記(尋向所志)

向:以前(尋向所志) 對着(眈眈相向)

3、請學生找出難譯的語句討論作答。

(此項活動意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激發敢於直面疑難、大膽探索的熱情。)

拓展閱讀:《桃花源記》鑑賞

《桃花源記》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陶淵明作詩,擅長白描,文體省淨,語出自然。《桃花源記》也具有這種藝術風格。它雖是虛構的世外仙境,但由於採用寫實手法,虛景實寫,給人以真實感,彷彿實有其人,真有其事。

全文以武陵漁人行蹤爲線索,像小說一樣描述了溪行捕魚、桃源仙境、重尋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異”、“欲窮”四個相承續的詞語生動揭示出武陵漁人一連串的心理活動。“忘”字寫其一心捕魚,無意於計路程遠近,又暗示所行已遠。其專注於一而忘其餘的精神狀態,與“徐行不記山深淺”的妙境相似。“忽逢”與“甚異”相照應,寫其意外見到桃花林的驚異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絕美景色。“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兩句,乃寫景妙筆,色彩絢麗,景色優美,彷彿有陣陣清香從筆端溢出,造語工麗而又如信手拈來。

第二段先以數語描述發現仙境經過。“林盡水源,便得一山”,點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暗示定非尋常去處。漁人的搜尋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帶出來。及至通過小口狹道,寫到“豁然開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韻致。進入桃源仙境之後,先將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雞鳴犬吠諸景一一寫來,所見所聞,歷歷在目。然後由遠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來種作、衣着裝束和怡然自樂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園生活圖景。最後寫桃源人見到漁人的情景,由“大驚”而 “問所從來”,由熱情款待到臨別叮囑,寫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

第三段先寫漁人在沿着來路返回途中“處處志之”,暗示其有意重來。“詣太守,說如此”,寫其違背桃源人“不足爲外人道也”的叮囑。太守遣人隨往的“不復得路”和劉子驥的規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節,明寫仙境難尋,暗寫桃源人不願 “外人”重來。對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尋訪無着也不再問津了,而陶淵明自己卻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在《桃花源詩》的結尾處就剖露了“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的心願。他以桃花源人爲志趣相合的契友,熱切期望與之共同生活於桃花源中。

陶淵明成功地運用了虛景實寫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個真實的存在,顯示出高超的敘事寫景的藝術才能。但《桃花源記》的藝術成就和魅力絕不僅限於此,陶淵明也不僅僅是企望人們確認其爲真實的存在。所以,在虛景實寫的同時,又實中有虛,有意留下幾處似無非無,似有非有,使人費盡猜想也無從尋求答案的話題。桃源人的叮囑和故事結尾安排的“不復得路”、“規往未果”等情節,虛虛實實,徜恍迷離,便是這些話題中最堪尋味之筆。它所暗示於世人的是似在人間非在人間,不是人間勝似人間,只可於無意中得之而不可於有意中求之,似乎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種微妙的內在聯繫。這虛渺靈奧之區始終蒙着一層神祕的`面紗,“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世人是難以揭曉的。它的開而復閉,漁人的得而復失,是陶淵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謎, “惹得詩人說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詩》中透露了一點消息,說“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復還幽蔽”,乃是因爲“淳薄既異源”!原來桃源民風淳厚,人間世風澆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爲爭奪之場”(蘇軾《和桃花源詩序》),玷污了這塊化外的淨土,即使像劉子驥那樣的人間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機緣。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裏生活着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羣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裏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當中的社會,但是能提出這個空想是難能可貴的。

此文藝術構思精巧,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繫起來。採用虛寫、實寫相結合手法,也是其一個特點。增添了神祕感。語言生動簡練、雋永,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使得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詳有略,中心突出。

名家評價

“情融乎內而深且長,景耀於外而真且實。”(方東樹《昭昧詹言》)

“文生於情,情生於境。”(尤桐《西堂雜俎》三集卷三《蒼梧詞序》)

“文體省淨,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鍾嶸《詩品》)

“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爲本。”(《藝概·書概》)